首页 理论教育 节约型社会基本内涵的初步研究

节约型社会基本内涵的初步研究

时间:2022-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认为,节约型社会的实质和基础指的是物质资源的节约使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的形成是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必然要求政府机关特别是地方各级政府发挥示范与表率作用,这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节约型社会基本内涵的初步研究

一般来讲,社会形态的划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来划分社会形态,由此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一种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以此为标准,社会形态划分为渔猎时代、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工业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开始在西方引起包括普通民众、民间团体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人类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使得资源短缺成为一个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全球性危机。美国学者肯尼斯·E.鲍尔丁于1966年发表的《未来飞船地球之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1972年,波托克协会、罗马俱乐部和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联合出版的《增长的极限》(The Limit to Growth),这两本著作都强调地球的资源已经无法支撑消费型工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类要避免出现资源短缺危机就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和社会再生产方式。自此,各国开始从注重对污染的末端控制转变到对资源利用的全过程管理,尤其是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一种共识,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可持续发展理念出现以后,一种以资源利用为依据的社会形态划分方式开始出现,即资源耗竭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一、节约型社会定义的界定

(一)关于节约的概念

在英文中“节约”和“经济”是同一个单词,英文表达的economy有三个定义:①金钱、力气、时间、资源等的节省、节约;②理财;③经济管理、经济制度或一个社区的财富和资源,尤指通过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消费体现出来的经济情况,以及节约、节省、简练,等等。《辞海》中对节约的定义是节省,节俭,减省不必要的消耗。其中就单个字而言,“节”既有节省的意思,又有分阶段的意思;而“约”除了节省也有计划、约定的意思,如果连起来理解的话,节约应该是“分阶段有步骤地利用、节省”的意思。节约的实质是指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可持续地利用。即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财富甚至更多的财富,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回收各种废弃物。

(二)关于社会的概念

英语中的society和法语中的societas意指相对的自然价格的自由契约关系。德语中的社会原指同一房间的伙伴,后来才用来表示人与人结合的关系。《牛津高阶双解词典》中对于社会的定义是:①system where by people live together in organized communities;social way of living,人们以组织社团形式共同生活的系统;②particular grouping of humanity with shared customs,具有共同的习俗的人群组成的特定团体。其中,“社会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已成通说。《辞海》中对社会的定义是:①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②旧时乡村学塾逢春、秋祀社之日或其他节日举行的集会。就社会的基本结构而言,人是社会的主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与一定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着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表现为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三)节约型社会的定义

节约型社会指的是什么?我们认为,节约型社会的实质和基础指的是物质资源的节约使用。从物质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以及资源形成过程中人类劳动的介入程度这一视角出发,我们认为可以将资源分成自然资源、人工物质资源和废弃物质资源即可再生资源三大类(见图1)。利用这种方式划分资源体系,能够清晰地反映资源利用方式、产出水平的差异,是客观科学地配置资源的理论前提。

节约型社会是相对于资源浪费和资源过度使用的社会而言的,我们认为节约型社会的定义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废弃物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建设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资源紧张、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尚存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是当务之急,从长远来讲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img10

图1 物质资源分类图

Fig.1 The classification of material resources

二、节约型社会的形成与目标

(一)发展阶段

节约型社会的形成是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国际上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实例和我国的国情来看,我们认为节约型社会大致形成了下面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

img11

图2 节约型社会发展阶段图示

Fig.2 The development phases of economical society

(二)现实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目标,而建设节约型社会贯穿了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始终。我们说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资源节约理念是指人们从节省原则出发,克服浪费,合理使用资源的意识。节约意识(理念)作为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建立在对资源严重稀缺的认识基础上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养成人人都乐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的良好精神风尚,这是精神文明向更高层次的跨越

建设节约型社会必然要求政府机关特别是地方各级政府发挥示范与表率作用,这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党政机关厉行勤俭简朴的工作作风,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形成了全面节约的良好风气,保障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当前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某种“政绩”,其诸多行为是没有计量成本的,个别政府部门在一些事务上的浪费、奢华乃至相互攀比的程度是令人咋舌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将使政府成为有限政府或服务型政府,使政府成为厉行节约、勤政为民的政府,这也将影响并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策略,促使法制建设的健全,使节约型社会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这同样也是政治文明向更高层次的跨越。

(三)渐行培育

节约型社会的形成是一个由理念到行为并反作用于理念升华的过程。当节约成为社会和公民的主流思想与行为规范后,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形成将逐渐上升为国家意志,这种国家意志通过战略规划、政府决策和法律法规表现出来进而促进资源节约理念的推广和升华。由此我们看出节约型社会是从理念到行为再到规范引导而渐行培育出来的,也是理性推动扩展形成的。

(四)理性目标

节约型社会是一种相对公平合理的社会,是社会成员相处理性而和谐的社会,其最后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可持续发展社会。

三、节约型社会的特征分析

节约型社会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我国的国情来看,我们认为节约型社会具有以下十个方面的特征。

(1)社会组织机构运行有序。节约型社会的组织机构包括节约型政府、节约型社会团体、节约型企业、节约型事业单位、节约型家庭等。这些组织机构将是节约型社会的主体。

(2)国民经济各组成部分相对协调。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是节约型社会的基石。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包括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导绿色消费方式的节约型服务业体系。

(3)主要资源供给充分,使用均衡。全社会资源耗费成下降趋势,主要资源供给量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保持基本平衡。

(4)经济运行模式是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运行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以及废弃物的产生。

(5)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节约型社会中综合利用各类废弃物,延伸产业链,开发利用再生资源、新能源,对无法再次循环利用的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6)绿色消费成为主流,人们生活品质逐步提高。*导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以资源节约型的产品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而社会公众应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7)科技进步为支撑。节约型社会通过科技进步寻找替代资源,以可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

(8)生态保护良好与环境友好。节约型社会*导的是与自然的和谐、对环境的友好,在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品位的同时,必须认识到节约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9)营造长期稳定的、持续的、协调发展的社会共同体。建设节约型社会,应当是全社会永恒的主题,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应当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形成一个稳定、持续、协调的社会共同体。

(10)集中体现了国家文明进步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节约型社会*导的是生活富足而不浪费,人人崇尚简朴节约,浪费可耻,国力富足,资源消耗呈下降趋势,有一种可持续的稳定而不乏活力的状态。这是国家进步、先进文明的表现,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运行中的具体体现。

四、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及架构

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内涵涉及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以及经济环节的各个部分,一般包括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在节约型社会中都应当是节约的,其中尤以生产、流通、消费环节整合而成的结构形成了节约型社会的内涵架构。

(一)节约型的生产结构

节约型的生产结构就是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单位产出对自然资源的耗费或浪费。产业结构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生产的产品应当是物质消耗低、附加值高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以及功能替代型和可循环利用产品;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技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方式制造绿色产品。

(二)节约型的流通结构

流通方面,主要涉及再生资源的流通和再生资源市场的建立。通过再生资源的回收,能够节约资源,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再生资源市场,可协调由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不均衡所引起消费的差异,满足消费多样性的需求。实践证明,再生资源的流通在节约资源、促进生产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作用。

(三)节约型的消费结构

提*绿色消费,反对浪费。绿色消费首先*导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其次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而绿色消费对于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就在于以节约资源的绿色健康理念经营个人的消费行为,设计生活方式,在消费活动中,不仅要保证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还要满足以后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在追求舒适生活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在这种社会架构下,我们的经济模式必将发生根本性变换,处于上述环节的市场主体必将采取节约的行为,谁没有节约成本,谁浪费了资源,谁的福利就会降低,谁就会遭受效率损失,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传统的经济模式是对自然资源粗放和一次性的利用,通过把资源持续地改变为废弃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增长。节约型社会下的经济模式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以及废弃物的产生为目的,使经济运行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的关系

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相对于循环经济而言,节约型社会是更大更宏观的目标,而循环经济则是节约型社会最基础和最中心的组成部分。循环经济开展得好,就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形成;节约型社会形成了,又能为循环经济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和保障。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共同的目的。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正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目的所在。

(2)共同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在源头上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资源,在生产中实施清洁生产,在消费后全面回收利用废弃物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同样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3)共同的推动力。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同样是节约型社会构建的最主要推动力。节约型社会通过科技进步、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资源消耗降低,并寻找替代资源,以可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从而实现GDP的增长。

(4)共同的生活方式。循环经济*导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变公众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这些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恰恰是节约型社会*导的主流生活方式。

(5)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相对于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两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循环经济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循环经济是实现节约型社会的前提,节约型社会可以通过对经济的反作用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六、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径选择与实施对策

(一)提高全民族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

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资源节约宣传教育活动,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不断提高全民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广泛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建立资源和环境信息公开化制度,逐步形成公众参与的民主法制机制,保护公众参与的权利和积极性,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充分发挥民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对那些浪费和破坏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和现象,要予以揭露和批评,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声势。

(二)将节约利用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列为基本国策

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笔者就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综合利用法》的立法起草和研究工作,由此而形成的研究成果在1996年8月正式报送国务院审核。研究成果中,笔者认为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错综复杂,但核心是资源及其合理利用问题。资源问题解决好了可以缓解人口压力防止环境污染。因此,应当将资源综合利用定为基本国策。现在,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时机确实更成熟了。为此,笔者再次建议,应当将节约利用资源设定为基本国策,以凸显国家对该项事业的重视程度和对整个社会的理性引导。

(三)转换发展路径和模式,走中国特色循环经济之路

循环经济的模式可简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相对于传统经济的两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循环经济则表现为两低两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其本质是生态经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上的,单位GDP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生态破坏带来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6%以上,这意味着对生态环境的一种透支。50多年经济发展走的是传统模式之路,已不能为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带来更新更持久的推动力,而循环经济概念一跳入中国人的视界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在局部地区、局部行业的试验,证明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走循环经济之路。

(四)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也简称绿色GDP制度,是指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本的消耗,即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评估成本与资本时,单纯的国民经济核算忽视了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忽视了经济高速运转所带来的过度资源消耗问题,助长了政府和经济个体组织为追求高GDP的增长而破坏环境、耗竭式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这一点在中国尤为凸现。各国的历史经验表明,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不可能持续。因此,通过立法建立绿色核算体系和绿色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已势在必行,这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实施宏观调控,加强政策保障

研究制订财政、税收、价格等激励政策,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节能、节水设备(产品),鼓励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充分运用价格调节机制,促进节能、节水、节约原材料和资源综合利用,并将节能、节水设备(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对重大节能技术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再生资源产品的示范和改造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建议国家设立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公益基金,加快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重点支持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

(六)健全法规,完善立法

目前,我国资源节约利用的法制化程度尚较低,作为主体法的《资源综合利用法》至今未能出台。笔者在20世纪初期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综合利用法》,并提出应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综合利用法律体系,这个体系应包括以下5个层次,如图3所示。

img12

图3 资源综合利用法律体系主体框架图

Fig.3 Framework of laws in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①《宪法》中有关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规范;②归总性的资源综合利用基本法;③在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生产与生活废弃物的再生利用这三方面的各种单项法律;④资源综合利用的监督管理、技术指标等法规;⑤地方性资源综合利用法规。其中,《资源综合利用法》应属于这个体系中的基本法。由于时机不成熟,这部法律草案在1996年上报国务院后暂时被搁置起来。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国家日益重视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因此,从2004年初开始,我们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正在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综合利用条例》。

当前,立法中的问题仍然很多,现有的《节能法》因未有配套的法规和实施细则,难以有效地贯彻落实,诸如《节材法》《节水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及其相关的《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纸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都还是空白。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完善,用法律规制资源节约利用的各项政策和对策措施及其实施保障条件,使各类社会主体提高认识和觉悟的自觉行为与履行责任和义务的法律强制约束行为结合起来,通过行政执法和司法的强制手段,以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建立适宜节约型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法治环境。

[本文载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