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律规范的种类

法律规范的种类

时间:2022-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按照法律规范所调整的行为是否先于法律规范而存在,可以分为调整性规范和构成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是指设定权利的规范,它规定人们有权作出某种行为。3.按照法律规范的强制性的不同,可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任意性规范又称协议性规范,是指允许当事人在法定的范围内自行协商来确定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

三、法律规范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特征可以划分出法律规范的不同类型。

1.按照法律规范所调整的行为是否先于法律规范而存在,可以分为调整性规范和构成性规范。调整性规范所调整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在规范被制定出来之前就存在,例如交通、民事活动、婚姻关系,等等。调整性规范的主要作用是按照一定价值和标准对这些行为进行区分和选择,把某种既存的行为方式规定为权利或义务,从而纳入法律调整的轨道。在这种意义上,调整性法律规范也被称为确认性规范。构成性规范以该规范的规定作为某种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所调整的行为在逻辑上依赖于该规范。例如,在税法颁布之前,不会产生合法的征税行为,也不会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再如,没有诉讼程序方面的规定,也就不会产生诉讼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2.按照法律调整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和职权性规范三种。义务性规范是指为人们设定义务的规范,它要求人们承担一定的积极作为的义务或消极不作为的义务。这里,义务性规范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命令性规范,另一种是禁止性规范。从语义表达方式上看,命令性规范往往带以“必须”、“应当”等形式来加以表达,禁止性规范主要是通过“不得”、“不准”等形式来表达。不论是哪一种方式,都为人们设定了行为的义务,因此,也可以用“有……义务”这种形式来表达。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授权性规范,是指设定权利的规范,它规定人们有权作出某种行为。在语义表达方式上,这类法律规范通常含有“允许”、“可以”、“有权”、“有……权利”等文字。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8条规定:“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职权性规范是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权利和义务(职权和职责)的法律规范,它既授予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同时,这些权力也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义务。我国宪法和法律对于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职权的规定,都属于这类规范。

3.按照法律规范的强制性的不同,可分为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强行性规范是指对义务的规定很明确,当事人不允许自行协议的规范。义务性规范都是强行性规范。任意性规范又称协议性规范,是指允许当事人在法定的范围内自行协商来确定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如,我国合同法规定,在购销合同中,产品的数量,可以由供需双方协商签订;产品的质量和包装的要求,如无国家和行业强制性标准的,由双方协商确定;产品的价格,除国家规定必须执行国家定价外,由当事人协商议定。这些都属于任意性规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