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时间:2022-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战后科技进步促使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要求分工深化与市场规模扩张,从而推动着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范围日益扩大。生产从国内分工向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更迅猛的扩张,要求全球经济紧密联系和趋向一体化。目前,全世界的商品出口额超过生产总值的20%,而在1913年,这一比例只有8%,甚至在1990年,这个比例也只有15%。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体。

一、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战后科技进步促使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要求分工深化与市场规模扩张,从而推动着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范围日益扩大。生产从国内分工向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销售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更迅猛的扩张,要求全球经济紧密联系和趋向一体化。目前,全世界的商品出口额超过生产总值的20%,而在1913年(上一轮全球化的尾声时期),这一比例只有8%,甚至在1990年,这个比例也只有15%。在更为根本的层面,“中国、印度以及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表明地球人口的更大一部分正在(至少是潜在地)融入全球经济。”(1)

其次,跨国公司在追逐规模效益与分工效益的过程中,通过跨国投资活动,形成了在全球配置资源、跨国协调其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格局,推动了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的高速发展。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体。高收入国家曾出口制成品,换回大宗商品,现在,发展中国家有能力生产及出口高收入国家制造的东西。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估计,目前总共有77 000个母公司和770 000个国外子公司。2005年,这些国外子公司创造价值增值约4.5亿美元,雇用约6 200万名工人,出口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4万亿美元。(2)

再次,跨国性投资、生产与贸易活动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以保障这种跨国经济活动的高效运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利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新的技术手段,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量急速增加,各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已经形成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交易网络。国际金融市场的扩张反过来又为全球性经营创造了便利条件。现在,日益增大的一部分生产与财富在世界范围内创造和分配。

最后,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分工贸易”的增长。数字革命使生产的分工达到空前程度,认为服务无法贸易的传统假设已经过时了,那些可以被转变为“比特”的东西,比商品更具贸易潜力。(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