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2-10-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一些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产生的背景来看,它们都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又如,“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因此,教育学对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产生也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性作用。目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已愈益重视在传授语言要素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自然会与语言学的理论或方法有关。社会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并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社会交际。

二、第二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从一些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产生的背景来看,它们都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或者说,它们都是在相关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的理论影响或指导下产生的。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二语言教学法也由此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呈现出了与其他相邻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边缘交叉的趋势。

有关这方面的论述,有许多参考书(9)。现从中择其要点,简介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的产生与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1.第二语言教学法与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是感知觉、记忆、想像、思维等心理活动和过程,以及动机、需求、兴趣、个性特征等,这些研究都对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产生具有较大的影响。换言之,各类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产生都有其心理学基础。

例如,“直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联结行为主义心理学”。联结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语言学习应该跟客观事物直接联结起来,并认为学习外语跟幼儿习得母语一样,都需要通过感知和反复模仿来获得。因此,直接法主张直接用外语来进行教学,并让学生通过感知、模仿和重复来学习。

又如,“认知法”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具有一种认知结构,学生学习外语并非仅靠简单的刺激→反应,而是要通过一个认知过程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的。因此,认知法强调有意义的“发现式学习”,主张学生应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发现新学知识中的规则,并在切实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的语言。

进一步说,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探索第二语言教学的规律,都需要研究学习者习得语言的心理过程与策略。比如:

(1)学习者在言语感知、言语生成方面的编码过程是怎样的?

(2)学习者在学习中会采用哪些记忆、预测或推理等策略?

(3)学习者的动机、情感或个性特征对学习的影响有哪些?

所有这些问题的研究,都需要借助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2.第二语言教学法与教育学

从语言教学来说,其本身就是属于教育的一类。因此,教育学对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产生也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性作用。

例如,“语法翻译法”最初是用于学习古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的,是否精通这些语言,是当时衡量一个人是否受过良好教育,是否具有智慧的标志。因此,语法翻译法把能否阅读和书写这些语言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并将语言教学看作是一种发展智力的教育。

又如,“认知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张在认知语法规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等原则,就是来源于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及应让学习者自己去进行有意识“发现式学习”的教育思想。

目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已愈益重视在传授语言要素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如何更好地处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都需要重视和借鉴教育学的研究成果。

3.第二语言教学法与语言学

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自然会与语言学的理论或方法有关。从历史上看,各种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的诞生都是与某种语言学理论密切相关的。换言之,它们的产生都是受到语言学理论支配的。例如:

img1

从语言学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法产生的影响来看,由于各种语言学理论在语言观上是不同的,因此在分析语言学习现象时所用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其间的差异就形成了各种第二语言教学法产生的重要理论依据。

例如,“历史比较语言学”在对古希腊文、古拉丁文等和现代印欧文进行了历史比较后,认为一切语言的规律,以及词汇所代表的概念与意义都是共同的,所不同的只是词汇的语音和书写形式。也就是说,由于人类的思维规律是相同的,因此不同语言之间都可进行对应的翻译。“语法翻译法”主张采用翻译的手段来进行教学,就正是基于这一语言观。

又如,20世纪40年代,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高度结构化和形式化的类型,因此主张对语言结构系统进行全面的描写。并且,利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观点来解释语言的理解和产生的过程。“听说法”强调句型教学,重视反复模仿和操练,正是体现了这些语言学理论。

再如,到了60年代,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由无限的句子构成的,而无限的句子是由有限的规则生成的,即人类语言是一种受到规则支配的体系。并且,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认知法”就是受这种语言观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法,因此它反对语言学习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模式,主张应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先天智力作用,并强调要使学生在理解语法规则的基础上,能用有限的规则举一反三,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步入70年代后,外语教学法受到了“社会语言学理论”的影响。社会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并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社会交际。“交际法”正是受这种语言观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法,因此它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并注重教学过程的交际化。

如今,无论在语言要素的教学、语言技能的培养上,还是在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方面,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更是具有直接的指导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