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演讲观点创新手法

演讲观点创新手法

时间:2022-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是演讲的生命,创新思维是演讲具有生命力的源泉。观点是演讲的灵魂。因而追求观点表述的创新是演讲者的重要任务。如果演讲者能巧妙地借用这些老的形式,加以“改装”或赋予它新的内涵,或提出与旧观点相反或相对的新观点,则能收到语出惊人、震撼人心的特殊效果。但实际情形远非如此,只要我们再往前走一步,深入地挖掘,就会发现观点的出新之“源”。

三、演讲观点创新手法

创新是演讲的生命,创新思维是演讲具有生命力的源泉。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提出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运用一定的论证手法加以表现,是演讲者水平和实力的真正体现。

观点是演讲的灵魂。“喜新厌旧”是听众的普遍心理。因而追求观点表述的创新是演讲者的重要任务。创新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熟练地掌握一些创新思维及论证的方法,就能在演讲实践中提出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从而使我们的演讲更为听众所喜闻乐见。

具体来讲,有以下一些技巧:

(一)新瓶装老酒

同一个正确的观点,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其中有些说法是听众非常熟悉的。如果演讲者一味地“外甥打灯笼——照旧”,照本宣科,老话连篇,就会使听众兴味索然。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同一种商品,换上新的包装之后,就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并能激起顾客更强的购买欲望。同样,在演讲中,把老观点巧妙地“包装”一下,也是观点出新的常用方法,即“新瓶装老酒”的方法。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在演讲中说:联想集团培养人的第一个方法叫做“缝鞋垫”与“做西服”。什么意思呢?就是培养一个战略型人才和培养一个优秀的裁缝有相同的道理,我们不能一开始就给他一块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应该让他从缝鞋垫做起,鞋垫做好了再做短裤,然后再做一般的裤子、衬衣,最后才是做西服。

柳传志先生实际上谈的是一个老话题,即培养人才的问题。若照传统的说教,肯定不会产生特别的效应。演讲者在这里把培养人才和培养裁缝类比,把培养人才的过程描绘为从缝鞋垫到做西服,用一个通俗而新颖的比喻给老观点披上了一件新外衣,内容是旧的,但形式是新的,可谓殊途同归,新意盎然。

(二)破旧立新意

自古以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流传着许多为人所知的话语,如民谣、俗语、谚语等,或一些旧的、不合时宜的观点,它们为人们所理解的内涵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演讲者能巧妙地借用这些老的形式,加以“改装”或赋予它新的内涵,或提出与旧观点相反或相对的新观点,则能收到语出惊人、震撼人心的特殊效果。

如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俗语,可以在演讲中引用并扩充,以赋新意。如在谈到“事业与名利”问题时,可以说“对待事业,要有心栽花,花不开,也要栽;对待名利,要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无心”。这样稍作改装,新意顿出,听众也会热情地肯定。

再如一位演讲者在《我们不愿做睡狮》的演讲中说:有人曾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狮,就这样我们被人家当了一百年睡狮,我们也把自己当睡狮自我陶醉了一百年。狮子是百兽之王,但一头酣睡的狮子能称得上是百兽之王吗?一只睡而不醒的狮子,一个名义上的百兽之王,并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如果我们为这样一个预言而陶醉,就好比陶醉于“人家说我们祖上也曾阔过”一样,真是脆弱而又可怜。我们不要伟大的预言,我们只要强大的实力,我们不要做睡狮,只要我们觉醒着、前进着,就比做睡着的什么都强。

演讲者据理力说,将传统的观念翻新,既促人清醒,又激人奋发。

(三)欲止再行步

在人的思维习惯中,常常存在着一种定势。即某一问题形成结论后,便当做“定论”而被广为接受,人们也不再对此探究怀疑、深入思考了。但实际情形远非如此,只要我们再往前走一步,深入地挖掘,就会发现观点的出新之“源”。

1971年,索尼公司创始人井深大出版了一本《始于幼儿园为时过晚》的畅销书。当时人们普遍认定的观点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在中学,中学教育的基础在小学。而井深大则把问题再深入挖掘一层,认为还要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最后的结论是:不!幼儿园也已经太迟。从大脑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生下来的婴儿具有100亿以上的脑细胞,同没有“接线”的计算机一样,在这样的头脑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是否给予刺激,将决定“接线”即组成头脑的形状的好坏,所谓“接线”在4岁时要完成60%,8~9岁时要完成95%,17岁时要全部完成。所以,在幼儿时,如果缺乏良好的刺激是不行的。这虽然不是一个演讲实例,但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对演讲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