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演讲稿的修改

演讲稿的修改

时间:2022-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演讲稿初稿往往要进行修改。重视讲稿的修改,其实也是演讲者高度责任感的具体表现。演讲稿的修改顺序,与演讲稿的起草顺序和听众听讲的顺序并不相同。从修改的范围看,演讲稿的修改,主要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修改材料主要采取“增、删、换”的方法。“增、删、换”的最高准则,就是要实现材料和观点的高度统一。结构是演讲稿的骨架,是根据演讲主旨要求,将材料构成有机整体的组织形式。

第五节 演讲稿的修改

对演讲稿初稿往往要进行修改。修改是写演讲稿的最后环节,也是提高演讲质量的重要途径。演讲稿的修改过程,一方面是对所讲内容进一步加深认识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对讲稿的表现形式的进一步选择的过程。人们认识事物,总是在不断深化不断反复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统一的。人们叙述事物,阐明道理,表达感情,究竟采用什么形式,才能完美地表达出来,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存在着一个不断摸索探讨的过程。企望“一挥而就”、“文不加点”,显然是不现实的。所谓“文不厌改”,正说明了“改”的重要。许多著名演讲家,都十分重视讲稿的修改。例如,美国总统罗斯福,每篇演讲草稿写出后,往往要修改十几次,到最后完稿时,有时第一稿中的话甚至全改光了。他如此谨慎认真起草和修改,在演讲史上已传为佳话。重视讲稿的修改,其实也是演讲者高度责任感的具体表现。

演讲稿的修改顺序,与演讲稿的起草顺序和听众听讲的顺序并不相同。演讲稿起草时,人们是遵循存在决定意识的运动规律,从材料开始,即先有信源,然后根据材料提炼主题,再根据主题的要求组织材料,最后通过语言进行表达。而听众听演讲的顺序则是首先通过接受语言信息,了解演讲的内容,再根据内容来领会演讲者的用意所在。那么,修改的顺序如何呢?它必须统观全局,从大处着眼,先校正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要求,采取增、删、调、变、修等手段,由内容而结构、而语言进行修改。它遵循着“先整体,后局部”,“先观点,后材料”的法则,顺着“观点—材料—语言”的顺序进行。

从修改的范围看,演讲稿的修改,主要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具体来讲,即校正观点,增删材料,调整结构,变更手法,修饰语言等。

1.校正观点

首先通读全文,看演讲意图是否表达清楚。每篇讲稿,必然有一个统帅全篇的基本观点,有时还可能有几个与之相应的小观点。这些观点都应该正确、鲜明、新颖,且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检查和修改,首要的方面就是校正、提炼和深化演讲的主旨。如果发现主题涣散,观点模糊,立意不高,则必须坚决改正,不可抱残守缺。否则,必然导致演讲的失败。

2.增删材料

材料是形成演讲稿的基础,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说明观点。材料要求充分、典型、新鲜。修改材料主要采取“增、删、换”的方法。如果某些事实材料和事理材料不充分,演讲内容就会显得单薄,瘦骨嶙峋,因此,必须增添和补充一些材料,使内容显得完整、充实、丰满。如果材料过多,形成堆砌,就会使演讲内容显得臃肿、拖沓,甚至冲淡或淹没主题,对此必须削枝强干,删除多余的材料。如果某些材料未经验证,某些材料比较空泛,不够典型;某些材料显得陈旧,不够新颖,就要采取断然措施,加以调换,重新精选。“增、删、换”的最高准则,就是要实现材料和观点的高度统一。

3.调整结构

结构是演讲稿的骨架,是根据演讲主旨要求,将材料构成有机整体的组织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层次安排、段落划分、过渡衔接等等,均要求能更好地为表现主题、突出主题服务。如果发现结构松散,残缺不全,或者轻重倒置,前后脱节等现象,必须进行修改调整,做到结构严谨,合乎逻辑,详略得当,过渡自然。

4.变换手法

演讲虽然以说理论证表情达意为主,但其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演讲的对象、时间长短、环境状况等情况,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力求新颖生动、丰富多变,克服程式化的单一表现手法。

5.修饰语言

演讲的语言要求准确、鲜明、生动。语言的推敲润色,必须舍得下功夫。千锤百炼,方能愈臻完美。特别是要“上口入耳”,既有利于讲,也有利于听。要从全文需要出发,把它放在整篇文章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去衡量;尽量改掉那些含混不清、生僻拗口、紊乱花哨、晦涩简古、平板乏味的语句。同时,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力争准确无误地表达思想感情。

演讲稿修改完成后,要通过试讲进行全面检验,最后誊清完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