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象与地震

气象与地震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气象与地震一次地震过后,有些人会说:“怪不得前几天特别闷热。”人们对于气象热异常与地震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较为肯定。近代,人们更加注意观察,积累了更多的资料,确证了气象异常与地震发生的关系。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有人认为震前板块已经出现裂缝,地下热能发生剧烈变化,大量释放,输送给大气,所以震前气象热异常是地下热异常的直接反应。
气象与地震_趣味气象

气象与地震

一次地震过后,有些人会说:“怪不得前几天特别闷热。”

人们对于气象热异常与地震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较为肯定。这种关系在历代史书中可以查到。例如,1505年10月9日江苏松江(现上海市松江区)地震,震前“有风如火”;1679年9月2日河北三河平谷地震,震前“特大炎热,热伤人畜甚重”;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地震,震前“酷暑方挥汗”、“日色正赤如血”;1733年8月2日云南东川地震,震前“日有昏沉之气,非雾非烟,非沙非土”;1751年5月25日云南剑川地震,震前“烦热而气昏惨无风”;1833年9月6日云南嵩明地震,震前“先期黄沙四塞,昏晓不能辨”。

古代,人们注意到了这一点,并用于预报。1815年,山西虞乡县,在一次久雨后天大热,之后发生了地震。当时记载:“八月六日阴雨连绵,盆倾檐注,过重阳微晴,十三日大霁,乡老有识者,谓霪雨后大热,宜防地震。二十日早微雨随晴,及午歊蒸殊甚……晚二鼓,忽然屋舍倾塌。”

近代,人们更加注意观察,积累了更多的资料,确证了气象异常与地震发生的关系。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地震,“未震之前数日,四面天边变黄如火焰,晴空气燥,人均感觉焦灼干燥”、“月色昏黄,风霾晦冥”;1925年3月16日云南大理地震,“立春后,黄雾四塞,久旱不雨,晚不生寒,朝不见霞”;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震前“震区地面解冻早,返潮”、“春来早”;1972年1月23日红河地震,震前“当地气温在傍晚一反十几年的规律,异常升高”;1970年12月3日西吉地震,震前出现“暴发性增温”现象。

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群众反映,1975年1月天气特暖,震前尤甚。1月29日到2月4日增温更加显著,平均气温比常年高5~6℃。2月3日8时到10时形成了一个以海城为中心的急剧升温区,2小时内海城升温12℃。从天气图上看,当时无促使回暖的天气过程的影响,这充分说明这种升温是反常的。震前夜间升温现象十分明显。营口气象台发现1月5日23时到6日上午7时,温度由零下22.6℃上升到零下7.6℃。当夜天空无低云,仅有高云,吹东南风,风速3~5米/秒,夜间应该是冷却降温,即使有暖空气移来,夜间升温这么高也是不正常的,更何况附近的地区并没有出现这种现象。

震前为什么会出现“热异常”现象呢?有人认为震前板块已经出现裂缝,地下热能发生剧烈变化,大量释放,输送给大气,所以震前气象热异常是地下热异常的直接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