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2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地层划分一级构造层序:指根据沉积盆地中-级古构造运动面所划分的地层序列,相当于李思田的“构造层序”,每个构造层序都是一个盆地原型。构造层序在地震剖面上有清晰的表现。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根据四川盆地一、二级构造层序特征,将四川盆地中西部构造层序划分为5个一级构造层序、11个二级构造层序,分别对应11个不整合面。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_龙门山-米仓山褶

一、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

构造控制沉积,沉积为构造运动的响应。四川盆地的沉积盖层在漫长的地史发展中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如表2-2所示),每次构造运动对盆地构造格局、地层变形以及充填地层、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都具有很大影响,突出表现形式就是形成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其次地震相特征也有较大差异。在构造层序研究中,不整合的研究是重要内容。不整合、特别是区域性不整合作为构造运动形迹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等时性;不整合研究能反演古构造作用方式、古构造格局演变。不整合产生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

1.区域构造应力场有较大转变:区域构造应力场转变导致盆地沉降速率的急剧变化,进而使充填沉积物发生较大的变化(吴冲龙,1984)。构造应力场的转换面在沉积上表现为沉积体系或体系域的转换面(解习农等,1993),这种界面在盆地中央可能为整合面,而在盆缘地带为侵蚀或冲刷界面,如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和二叠系之间的界面,四川盆地志留系和二叠系界面;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在龙门山北段发育明显的不整合,而在盆地内部为连续沉积。盆地构造机制的改变还导致全盆范围内出现大面积的超覆界面(汪泽成,1998),如四川盆地在中三叠世末期,松潘甘孜海关闭,川西坳陷形成,上三叠统下部的马鞍塘-小塘子组即对雷口坡组形成超覆沉积。

2.盆地构造体制的改变:通常引起沉积体系或古环境的转换或突变,包括沉积相的突变、沉积体系的大规模迁移、水流系统的改变、古气候的变化,这种沉积体系或古环境的转换面或突变面,可以有不整合或整合的表现形式。

与构造运动相对应的沉积盖层即为构造层序(如图2-24、图2-25、表2-2所示),构造层序是指在一定的构造作用背景下所沉积的、以不整合或与这相对应的整合为界的沉积盖层,指示沉积盆地类型的一个构造演化阶段(汪泽成,1998)。沉积盆地充填演化受控于不同序次的幕式构造作用(解刁农等,1996),构造层序的级次与幕式构造旋回的级次有关。

表2-2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地层划分

img29

一级构造层序:指根据沉积盆地中-级古构造运动面所划分的地层序列,相当于李思田(1992)的“构造层序”,每个构造层序都是一个盆地原型。这里所说的一级构造运动与板块相互作用或软流圈的热动力作用及洋中脊的扩张有关,它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区域范围广等特点,它们在地层中的沉积响应是一级构造层序。一级构造层序顶、底以区域性不整合为界,每个一级构造层序代表了沉积盆地的一个构造演化阶段。

二级构造层序:根据沉积盆地中对应于构造幕中次级构造作用旋回所划分的地层序列。这种构造作用旋回以沉积盆地演变过程中沉降速率变化为特征。引起沉降速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板块间或板块内脉动式俯冲或碰撞,相应的导致板内盆地间歇式沉降或盆缘断裂的间歇式活动;也可能是局部构造调整,导致不同构造单元沉降速率的变化;或者全球海平面的变化(或者陆相盆地区域性基准面的变化)。

构造层序在地震剖面上有清晰的表现(如图2-24、图2-25所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汪泽成,2002),根据四川盆地一、二级构造层序特征,将四川盆地中西部构造层序划分为5个一级构造层序、11个二级构造层序,分别对应11个不整合面(如表2-2所示)。四川盆地沉积盖层中最主要的地层区域性不整合面有5个,即Z/AnZЄ、/Z、D/S、P/C和T3/T2。它们分别代表了晋宁运动、“桐湾”运动、加里东运动、海西运动和印支运动。依据上述区域性不整合将盆地充填地层划分出5个一级构造地层层序,从下往上依次记为Tsl~Ts5,共计7个二级构造层序img30(如表2-2所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