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栾川县城地层

栾川县城地层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区内分区以陶湾断裂为界,以北属华北地层区熊耳山小区,以南为秦岭地层区西峡-南召小区。官道口群分5个组,勘察区内仅出露龙家园组、巡检司组、杜关组和冯家湾组。3)中元古界蓟县系栾川群中元古界蓟县系栾川群分布于研究区伊河南、北两岸及北沟、煤窑沟一带,出露面积约24km2。区内栾川群共分5个组,分别为三川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大红口组和鱼库组。区域出露厚度大于163m。
栾川县城地层_豫西山区盆地地下

研究区内分区以陶湾断裂为界,以北属华北地层区熊耳山小区,以南为秦岭地层区西峡-南召小区。出露地层有元古宇(古元古界宽坪群、中元古界蓟县系、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和新生界第四系。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古元古界秦岭群宽坪组(Pt1k)

古元古界秦岭群宽坪组分布于工作区中南部及东南部,仅有红崖沟组出露,面积约19km2。岩性主要为二云石英片岩、石榴二云片岩及二云变粒岩,夹数层变质硅质岩及大理岩,局部为蓝晶石白云母片岩夹层。岩石普遍混合岩化。根据岩性组合、残留结构及岩石化学特征研究,宽坪组原岩主要为一套砂、泥质碎屑岩。区域厚度大于1000m。

2)中元古界蓟县系官道口群(Pt2G)

中元古界蓟县系官道口群分布于工作区东北部,出露面积约6km2。官道口群分5个组,勘察区内仅出露龙家园组、巡检司组、杜关组和冯家湾组。

(1)龙家园组:岩性为硅质条纹白云石大理岩及硅质条纹石英白云石大理岩,区域厚度476m。

(2)巡检司组:岩性上部为中厚层硅质条带白云石大理岩,局部变为透闪石岩;下部为硅质条带含方解白云石英变粒岩。区域厚度741m。

(3)杜关组:岩性为浅灰色板状绢云白云石千枚岩、绢云石英白云岩及白云石大理岩互层,区域厚度92~150m。

(4)冯家湾组:岩性为灰色厚层状硅质条带白云石大理岩,上部夹含碳绢云千枚岩,区域厚度336~378m。

总体看官道口群属滨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其中又包括若干个次一级沉积旋回。

3)中元古界蓟县系栾川群(Pt2Ln)

中元古界蓟县系栾川群分布于研究区伊河南、北两岸及北沟、煤窑沟一带,出露面积约24km2。区内栾川群共分5个组,分别为三川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大红口组和鱼库组。

(1)三川组:仅有上段出露,岩性为白色中厚层状黑云条带大理岩,白色厚层绢云大理岩,顶部为绢云钙质片岩,区域厚度164~323m。

(2)南泥湖组:仅有上、中段出露,上段岩性为黑云大理岩(灰黑色、片状,邻近侵入岩地段变质为钙硅酸角岩),中段岩性为黑云二云片岩夹石英岩及大理岩透镜体,区域厚度未知。

(3)煤窑沟组:上段岩性为含石英条带白云质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夹厚层白色糖粒状大理岩,片岩与含碳大理岩互层,夹1~2层石煤。中段岩性为大理岩夹含叠层石白色大理岩,底部为杂色厚层叠层石大理岩。下段岩性下部为石英大理岩、钙质石英岩夹二云片岩,底部为石英角岩。区域总厚度1100m。

(4)大红口组:岩性为深灰色、灰红色变质含黑云粗面岩,粗面安山岩,灰白色变质粗面集块岩、灰绿色含黑云绢云石英片岩互层,夹白色白云石大理岩(局部变质为硅镁石大理岩),区域厚度521~958m。

(5)鱼库组:岩性为白色、灰白色白云石大理岩,石英白云石大理岩,巨厚层状细粒结构;顶部为黑色绢云片岩。区域厚度433~606m。

4)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陶湾群(Pt3T)

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陶湾群属北秦岭地层分区。分布于工作区中西部伊河南岸,F1与F2断裂之间呈条带状,面积约2km2。勘察区内仅出露三岔口组,与鱼库组整合接触,且分布一致。其岩性为灰黑色或黑色变质碳钙镁质砾岩,巨厚层状,变余砾状结构,成分由细粒含碳白云质大理岩组成,岩溶发育;下部相变为含砾钙质片岩。区域出露厚度大于163m。

5)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Q3+Q4

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主要分布在伊河河谷盆地及较大支流河谷中。分布面积约24km2。盆地内除河床、河漫滩外,一般具有河流冲积阶地二元结构,局部还具有洪积特征。

上更新统(Q3):断续分布于伊河河谷、组成河谷Ⅱ级阶地,一般高出河床10~20m。岩性为洪积粉质黏土及泥质卵石。

全新统下段(Q14):组成河谷Ⅰ级阶地。岩性为冲积的黏性土及砂卵石。一般厚5~7m,局部可达10余米。

全新统上段(Q24):组成河谷河床、漫滩。岩性为砂卵砾石。在河谷后缘地带,有1~3m厚粉土含碎石的坡残积层(图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