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主体性生长的一般过程与规律_教师如何促进学生

学生主体性生长的一般过程与规律_教师如何促进学生

时间:2022-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在与他人整体利益一致中认识自身的主体性,已摆脱了“自我主体”的狭隘,进入了“交互主体”状态,并向“群体主体”过渡。各主体在从自我主体性到群体主体性变迁的历程中,心理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在群体的共同利益中实现的自我主体性与早先个体活动中的自我主体性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学生主体性生长的一般过程与规律_教师如何促进学生

第二节 学生主体性生长的一般过程与规律

如果把人类认识史与个体生命的成长史看作是一致的辩证过程,那么,个体生命发育史与社会发展史就具有类似的本质。当从历史的回顾中返回到现实的素质教育实践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主体性的造就遵循着上述同样的规律,展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生长过程。

一、自我主体性——学生主体性的蹒跚起步

这时的学生首先是作为一个“自我主体”而存在,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自我尊严等开始觉醒。表现在认识论上,确认自我有能力去感知外部世界,领悟学习的要义。但此时自我与知识、自我与能力是二分的,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是客体,是自我之外的外在物。表现在道德行为上,自我虽具有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的表象,但缺少主体的合作性和群体性本质特征;虽呈现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但无视他人和群体的存在,致使这种自主性、能动性在整体上表现为个体力量在任性与盲目中相互抵消。因此,自我主体性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可能使学生充满活力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它又可能孕育出自私或个人中心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这种主体性表面上最“真实”,实际上最抽象,最虚幻,最不具有合理性与现实性,于是必然要向他我主体性过渡。

二、他我主体性——学生主体性的中介过渡(www.guayunfan.com)

在自我主体性阶段,“单独的我只能沉浸于严密的封闭状态,只有同别人在一起,在互相接近的运动中,我才能展露出来。”因此,必须将自我放到他我中去认识,在自我与他人不可分离的联系中去把握和发挥主体性。教育教学活动与任何实践活动一样,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虽然在自我主体性阶段,个体对自我的关注较多,但既然置身于教与学的客观环境中,外界客体就不能不对其施加影响,主体也不可能摆脱影响,否则自我主体性既不能突显,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每个个体的自我主体性的实现离不开他人,且总是在与他人的共同运作中实现的。一旦个体意识到不仅是个体,而且是他我中的个体时,就意味着进入一定的社会角色,导致义务与约束的必要性。这时,个体不再把他人看作纯粹的客体,而是主体,从而以公民的方式与他人交往,以理解和宽容的方式善待别人。这样,个体的自我意识就不仅局限于知识的习得和能力的提高上,而且扩展到伦理、道德、法律等多个领域。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在增强了自主、主动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彼此的依赖性,各主体在显露出彼此利益矛盾一面的同时,也显露出了彼此相互依存、统一的一面。这种在与他人整体利益一致中认识自身的主体性,已摆脱了“自我主体”的狭隘,进入了“交互主体”状态,并向“群体主体”过渡。

三、群体主体性——学生主体性的较高阶段

跃迁到群体主体性阶段的主体性,就成为一种广域的整体的主体性。各主体在从自我主体性到群体主体性变迁的历程中,心理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学生群体活动中,“我”接纳了“他”,“我”接纳并融入了“群体”,“他”和“群体”也接纳了“我”。这种在群体的共同利益中实现的自我主体性与早先个体活动中的自我主体性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此时的自我已不是个体的自我、他视的自我,而是群体的自我,是一种主客体的统一与共通,因而是一种最真实、最具体的主体性。一方面,群体主体性并不排斥个体主体性,而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个体主体性,是在各种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延伸和运作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在群体主体性阶段,不是个体主体性的消融和化解,恰恰相反,是自身的丰富与提升。因为作为群体主体性出现的主体,能自觉意识到所生活的共同体的目标、规范、行动纲领,并自觉地为此负起责任、承担义务。至此,主体性才成为个体的内在素质,成为个体发展所需求和追求的理想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