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崖集乡红土小学_会宁校史

杨崖集乡红土小学_会宁校史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崖集乡红土小学_会宁校史杨崖集乡红土小学红土学校创办于1958年3月,是杨崖集乡创建较早的小学之一。学校位于杨崖集乡南部,校址选在红土村红土社,东临厍河,西接陇西川,南边是魏岔、双岘,北连王湾。本辖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在校学生巩固率为100%,毕业率为100%,各年级学生双科合格率96%以上,顺利通过“两基”达标验收。

杨崖集乡红土小学_会宁校史

杨崖集乡红土小学

红土学校创办于1958年3月,是杨崖集乡创建较早的小学之一。服务人口1800多人,学校现设教学班6个,学生15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7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一级教师3人,大专以上学历5人,中师学历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学校位于杨崖集乡南部,校址选在红土村红土社,东临厍河,西接陇西川,南边是魏岔、双岘,北连王湾。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地理条件可以说得天独厚,但山大沟深,交通很不便利。近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对孩子们全面负责,为孩子们终身着想”的办学原则,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竞争”,红土学校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在新课程改革潮流中,学校将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办学宗旨,遵循“求实、奋进、治学、严谨”的办学思路,努力实施辖区小学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

纵观学校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一、创建时期(1958年—1965年)(www.guayunfan.com)

学校当时为村级小学。校园占地面积48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88平方米(5间学生教室,2间教师办公室)。学校当时有学生80余人,设5个教学班。有5名教师,都是民请教师,挤在2间教师办公室里备课、批阅作业。冯国俊(已逝)、郑思和(已逝)是学校创建者,郑思和是学校首任校长,1958年后李树秀任校长。

二、“文革”时期(1966年—1978年)

学校每年有学生80余人,设5个教学班。共有5名教师,虽然有增减、调动,也都是5名教师,都挤在2间教师办公室里备课、批阅作业。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办学效益不高。1971年后陈建功(公派)、王启功、陈效武(公派)、范子昌等依次担任过校长。

三、高考制度恢复、改革时期(1978年—2001年)

1978年—1997年,学校有学生110余人,设5个教学班。共有5名教师。1982年上级部门对教师进行调整,辞退了不合格的教师,通过考试、面试招聘了一部分年轻教师(大都是高中刚毕业的学生),调整了教师队伍结构和学校领导班子,教师也增加到6名,但都是民请教师,还是挤在2间教师办公室里备课、批阅作业。由于上级部门对教育的重视,本辖区的基础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资料显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70%,毕业率为60%,升学率为80%,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1989年,经乡、村、社三级干部和群众的努力,翻瓦了教室屋面,新建了3间土木结构教师办公室。1998年又新建土木结构教室3间。大大改善了教学条件。1997年,学校由五年制改为小学六年制。这时,学校有学生120余人,设6个教学班。共有7名教师。

1978年至2001年这段时间,张世珍任校长,任职达23年。

四、“两基”达标时期(2002年—2003年)

1958年到2002年,虽然学校硬件设施在不断改善,但是到2002年时全属D级危房;学校教师队伍虽然在调整,但是由于乡聘、村聘教师多,使“两基”达标困难重重。为了辖区的孩子,为了祖国的花朵,为了“两基”达标,由于县、乡、村各级领导关心与支持,学校终于在2002年被定为全县78个“危改”工程项目学校之一。后经甘肃省定西勘察设计院和会宁县“危改办”进行勘察设计决定迁址重建,县“危改办”公开招标、议标,由会宁县韩家集乡建设工程队承建,总投资达18.3万余元。工程于2002年11月8日奠基动工,2002年8月8日竣工并于2003年8月28日通过县级验收并交付学校使用。

新建学校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学校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66平方米,其中主体工程492.46平方米。6间学生教室,10间教师办公室,学生活动场地近2800平方米。学校拥有各类图书1100余册,生均6余册。教学仪器齐全(“两箱三仪”、各种教具),音、体、美教具较完备,教师办公桌、办公椅及学生的课桌凳配备较完善。

2002年学校教师也进行了调整,辞去乡聘、村聘民教,又调入中师以上程度的年轻教师。2002年后,李向军任校长,张胜乾任主任。2002年至2003年,学校设教学班6个,学生160余人,有专任教师7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一级教师3人,大专以上学历5人,中师学历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

2003年秋季,在“两基”达标验收中,教师能够乐教,学生能够乐学。本辖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在校学生巩固率为100%,毕业率为100%,各年级学生双科合格率96%以上,顺利通过“两基”达标验收。

五、改革发展时期(2003—现在)

“两基”达标后,学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李向军校长的带领下,学校教育教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对孩子们全面负责,为孩子们终身着想”的办学原则,以“弘扬个性,发展特长,突出艺术、信息化教育”为办学特色,以“优化环境,科学育人,突出特色,争创一流”为目标,把培养学生的“三种习惯、四种意识、五种能力”列为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校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在新课程改革潮流中,学校各项工作围绕“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学方针,促进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2004年学校被列为远程教育项目学校。在学生的管理上以“校长—教导处—班主任”和“校长—少先队大队—少先队中队”为主线,明确责任,任务到人,学校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办学宗旨,遵循“求实、奋进、治学、严谨”的办学思路,努力实施辖区小学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

在强化师德教风建设上,具体要求是:

1.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德育建设为中心加强师德修养。

2.培养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开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取得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4.师、生共植树,创办“园林化”学校。

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学校办学特色是: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办学水平。

2.以人为本,树立全面育人观。

3.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树立教学新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完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使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化、规范化。

5.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人生安全。

从2003年至2008年,学校在李向军校长的带领下,大搞了校园绿化工作,新植白杨树、松树、柏树共计800余棵。今后每年将用学校收入的10%用于绿化校园,力争在两三年内达到“园林化”学校。

红土学校近年规模一览表

回顾过去,问心无愧;展望未来,前程似景。今后学校将继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力争使“两基”达标后的“四率”即: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学校学生巩固率100%,毕业率100%,学校各级双科合格率达到96%以上得到保持。

目前,学校师生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提高认识,与时俱进,使学校小学义务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力争实现“园林化”、“五星级学校”的奋斗目标。

红土学校历任校长名单:郑思和、李树秀、陈建功、王启功、陈效武、范子昌、张世珍、李向军

(供稿人:李向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