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

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四章 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中国武术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在现代社会逐渐衍生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两大体系。“竞技武术”作为官方传播为主的主流现代武术,其实不存在传承问题。作为中国武术文化的精粹代表,“民间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根基,其传承意味着武术文化的血脉相传,是武术界最大的事。“文化空间”的提出使对武术文化整体传承的认识迈开了新的一步。

第十四章 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

中国武术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在现代社会逐渐衍生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两大体系。“竞技武术”作为官方传播为主的主流现代武术,其实不存在传承问题。“传统武术”作为本土化的、文化的武术,或者说与竞技武术相对应的“非竞技武术”,在不断增多的所谓“传统武术”赛事下,其概念已逐渐异化,已经不是“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称体系”的“中国拳”的代名词。从概念上讲,“竞技武术”对应的是“非竞技武术”,但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武术也是非竞技的,因此“传统武术”所涵盖的内容是不全面的。“传统武术”对应的是“现代武术”,而非竞技武术。依此类推,目前使用较多的“健身武术”又会从功能的角度对应“技击武术”、“娱乐武术”等等,也不具有科学性。因为“传统武术”在竞技武术比赛中有设项,“民间武术”中也有非传统的武术项目,只有“民间传统武术”能够基本反映在中国流传千年的武术拳种流派。

“竞技武术”不需要传承,因为竞技武术只是武术体育功能扩大化的表现形式,是体育化的武术。目前竞技武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除奥运会以外大多数体育赛事的项目。“民间传统武术”需要传承,在现代社会,以“口传身授”为传承特征的“民间传统武术”越来越边缘化,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逝去的武林”。“少林功夫”不遗余力地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人们的关注,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文化需要传承,传承方能延续。作为中国武术文化的精粹代表,“民间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根基,其传承意味着武术文化的血脉相传,是武术界最大的事。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曾经给《人民日报》撰文《我们不能忘了“回家的路”》,告诫人们“只有清晰地知道我们从何处来,才能以更坚实的步伐和自信向未来走去”。

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首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太极拳(杨式、陈式太极拳)、邢台梅花拳”等6项武术项目列入“杂技与竞技”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武术项目说明两方面的情况:一是“武术”指的是“民间传统武术”而并非“竞技武术”;二是“武术”处于需要“抢救”和“保护”的状态。该名录又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武术具有健身、防身、修身等多元功能,归为“杂技与竞技”显然是不准确的;二是包括至少129个拳种和拳系,其中发展最好的应为少林拳、太极拳,他们并非濒危的、最需抢救的重点项目。以名录中所列的杨氏、陈氏太极拳为例,这两项又是太极拳项目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赵堡太极拳中发展最好的。

武术是艺术,更是文化。武术文化的传承是整体的、全面的。单纯的技术传承只是武术整体的一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项目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以“教育”为传承的首选,以进入学校为传承的重要途径。戏曲、武术等项目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该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文化艺术类项目进入学校只是重于“传播”而非“传承”。单从技术的角度讲,通过学校的教育一定是培养不出“传人”的,武术技术的整体传承一定要“师徒传承”、“口传身授”,经年累月,才能保证源远的武术实现流长。在此方面,武术更等同于“中医”。“文化空间”的提出使对武术文化整体传承的认识迈开了新的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