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假新闻的成因及对策

假新闻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假新闻的成因及对策赵雪晖 黄晓琳提起假新闻,确实是老生常谈。假新闻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审查、把关不严是导致假新闻出笼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美国,在网上发假新闻、假消息,可能面对非常严重的后果,罚款可以是上亿美元!美国青年杰科布,发出关于某挂牌公司的假新闻,影响该公司的股价,将面对最高达46个月的监禁以及最高达2.2亿美元的罚款。

假新闻的成因及对策

赵雪晖 黄晓琳

提起假新闻,确实是老生常谈。但是,假新闻就同社会上许多假现象一样,虽是“老生”,但还是要“常谈”。例如:假酒、假烟、假学历、假文凭、假记者等等。因为它们时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如果我们视而不见,岂不是怂恿了那些造假者。

假新闻的社会危害性可能没有假烟、假酒那么明显、那么大,可是对新闻媒体本身的危害却是不可小视的。它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是在新闻媒体中、特别是基层的一些新闻媒体中却确确实实存在着。新闻媒体刊登播发假新闻,伤害的是媒体自己本身,败坏的是党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政府的形象。

假新闻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因为假新闻大多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猎奇色彩,所以很容易被采用。造假者往往是给当事人取个名字或化名,再胡乱编造一个耸人听闻或者受众感兴趣的故事。这类新闻大多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很少有人去核实。记者或通讯员写这样的假新闻,无非是为了拿点稿费,或者为了炫耀自己。

二是作者写假新闻、特别是那些正面宣传的假新闻,只有好处,没有什么风险。这类假新闻很少涉及政策性敏感话题,又不会造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危害,造假者不会承担什么责任,刊播的媒体也不会因此受到什么损失。如果是那些想出名的小报小刊,没准会因为以一条假新闻炒作一番,增加发行量呢。正面宣传的假新闻都是表扬当事人或单位,而那些受表扬的人或单位,不花钱做了次形象广告,应该高兴才是,哪里会想到要与造假者论理。

三是媒体从业人员的新闻学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人还不明白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内容不够时合理想象,添油加醋,甚至胡编乱造。当然了,记者或通讯员在采写稿件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偏差。所以划清报道失实与故意造假的界限显得尤为重要。

四是有些假新闻不大容易被及时发现和揭穿。因为造假者往往冥思苦想把稿子写的有鼻子有眼,以至天衣无缝。再加上编辑们无法对每件稿子进行核实,很容易被造假者钻空子。审查、把关不严是导致假新闻出笼的重要原因之一。

假新闻害国、害民、害媒体,也害了造假者自己。

要杜绝新闻造假,除了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应尽快出台。这方面外国的经验可作为参考:土耳其议会就曾经通过一项互联网管制法令,对于发布虚假新闻、诽谤或类似内容的网站要处以85000美元以下的罚款。在美国,在网上发假新闻、假消息,可能面对非常严重的后果,罚款可以是上亿美元!美国青年杰科布,发出关于某挂牌公司的假新闻,影响该公司的股价,将面对最高达46个月的监禁以及最高达2.2亿美元的罚款。

国内一些媒体也有许多好的做法。例如,对造假者,轻的下岗培训,停止其几年的职称申报资格;重的开除公职使他丢掉饭碗。并规定对造假者的作品几年内不得参加评奖;对出现重大造假的媒体,还要追究相关领导人的责任等等。对通讯员或其他撰稿人造假,可以通过正规渠道通报当地政府,使造假者无处藏身,并且使他们沾不到丝毫的便宜。

另外,新闻媒体在对新闻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不要满足于走过场,要多联系实际,使学习真正取得成效。同时,对稿件的真实性,领导要加强把关,强调审稿制度,即使表扬稿也要严格审核。特别是一些喜欢造假的作者的稿子,把关要更严些;送评好新闻奖的稿子,真实性方面要绝对经得起考验;只要听到有人反映某稿件有造假行为,就要下决心查个水落石出,决不护短。只有这样,新闻造假的现象才可能逐渐减少和杜绝。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广播电视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