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播手段的更新换代

传播手段的更新换代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广播电视传播充分利用现场优势、努力提高节目时效的发展历程中,节目主持人始终走在前列,并为推动整个广播电视传播发挥多重视听符号综合优势、树立电视传播实效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广播电视传播近年来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换代,已基本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硬件上完全足以保证其信息功能的发挥。要力争缩小主持人传播与受众信息之间的差距,关键在于节目主持人传播效率的根本提高。

一、传播手段的更新换代

著名学者赫伯特·马尔库塞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当技术成为物质生产的普遍形式时,它就制约着整个文化,它设计出一种历史整体——一个‘世界’。”主持传播作为一种传播观念与方式,它与任何大众传播方式一样,必然依附于一定的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依附于人类一定的传播媒介(工具)。而所谓的“传播媒介(工具)”,就是“人类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所依附的、能够运载信息的物质存在形式,它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25]。纵观整个人类传播历史就可以看出,人类的传播活动都通过特定的传播媒介(工具)实现,而不同的传媒也因此衍生出了不同的传播方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数字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是传统广播发展到现代广播的重要前提。随着传输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一个人带一部笔记本电脑就可以做远程直播,并在直播过程中可以边通过网络调用总部音源资料库的音源资料配合直播所需、边通过网上实时广播监听总部播出的情况。广播凭借这些技术使受众直接、同步地参与到节目中来,现场报道、热线参与等形式让受众与主持人能够进行双向或多向交流,这些都为主持人传播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证。

与此同时,中国电视技术从远远滞后于世界电视发展状况到接近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迅速完成了西方电视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完成的“三级跳”。技术的进步,实现了摄录一体化设备。这种设备的最大特点是摄录同步,它可把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采访、报道,直接声形并茂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此外,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的电视特技的介入,也使得资料、图表、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处理更加灵活多样,这些都为集采编播于一体的主持人方式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而现场编辑控制设备、连接微波线路以及通讯卫星传输系统等直播手段的引进,更是直接推动了传播方式的变革。高技术的传播手段要求有高效率的信息组织处理形式与之相适应,要求各方面的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汇集起来,并使之条理化,这些要求促使了具有信息整合和现场控制以及表达能力的节目主持人的出现。因此采用主持人传播方式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成了传播技术大发展之后广播电视进行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任何一项重大的科技进步都会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传播方式和节目形态的变化。比如,有了卫星转播车,我们才能随时随地地做现场直播。现场直播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报道的时间缩小到“零秒差”,使得听众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卫星电视已经把节目主持人主持的节目传播到全国以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广播电视节目进入“互联网”以及“互联网”用户的迅速增加,所有节目主持人,无论是中央台的还是地方台的,都将在完全相同的传播范围内一展风采、平等竞赛,而且还会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节目主持人一较高下,甚至还要同类似于“安娜诺娃”那样的虚拟主持人较量一番[26]

在中国广播电视传播充分利用现场优势、努力提高节目时效的发展历程中,节目主持人始终走在前列,并为推动整个广播电视传播发挥多重视听符号综合优势、树立电视传播实效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广播电视传播近年来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换代,已基本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硬件上完全足以保证其信息功能的发挥。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也为电视信息传递功能的充分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力争缩小主持人传播与受众信息之间的差距,关键在于节目主持人传播效率的根本提高。现场直播的忌干涉性,大大增强了节目主持人即刻判断、选择、思考的难度。

因此,广播电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疑为节目主持人提出了较高的业务要求,主持人的竞争力决定着广播电视的成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