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研究

《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研究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研究桑波,男,汉族,北京市人,中共党员,2006年大学本科毕业,文学学士。《人民日报》新开辟了“视点新闻”版,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评论、理论和深度报道的优势。

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研究

img34

桑波,男,汉族,北京市人,中共党员,2006年大学本科毕业,文学学士。现在北京市某市属大型国有企业党委宣传部工作,助理政工师。目前,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职研究生班进修。

摘 要:本论文主要分析近两年以来《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的特点,通过量化分析,进行归类整理,同时结合党中央提出的“三贴近”新闻原则,具体分析《人民日报》视点新闻中的重点栏目,如“热点解读”“人民时评”在新闻深度上的挖掘、内在联系及其产生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视点新闻”版的诞生,打开了《人民日报》的市场,在实践“三贴近”的基础上赢得了一大部分读者群,“视点新闻”使得人们对《人民日报》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它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也在不断创新,重新塑造起党报品牌。

关键词:人民日报 视点新闻 三贴近 视角 深度

2004年4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党报开始在北京市城八区部分报刊亭上摊销售。《人民日报》新开辟了“视点新闻”版,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评论、理论和深度报道的优势。2003年《人民日报》的改版在针对性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注重报道群众关心的问题。这些改版措施为党报零售作了前期的定位准备。改版后的《人民日报》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读者目标指向全国各地的干部和关心国内外大事的、有相当文化水平的群众。读者范围扩大,报纸不仅仅给“官”看,也给老百姓看,更加关注民生,这是《人民日报》本身的一次大的飞跃,作为“中国第一大报”也不是那么高高在上了,已逐渐被百姓关注和接受。

一、《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是自觉实践“三贴近”的产物

(一)“视点新闻”版的诞生

2003年1月1日,《人民日报》进行了该报历史上的第三次扩版,在第五版重点推出了一个新闻版——“视点新闻”版。什么叫“视点”?“视点”是观察问题的角度,分析事物的着眼点。“视点新闻”版“以社会热点、群众话题、基层新事为报道重点,力求从贴近群众、贴近读者的角度,选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带有典型性的事件性新闻,以生动的语言、朴实的文风、清新的笔法,呈现给广大读者。”[1]

“视点新闻”版开设的主要栏目有:《热点解读》,选取读者关注的事件性新闻,深入现场采访,展示事件过程,进行追踪、分析;《监督与思考》,选取典型事件,予以曝光,启发思考;《专访》,围绕社会热点话题、百姓关心问题,专题访问有关人士,介绍他们的见解和观点;此外,还开设《金台数据》《读者咨询》《人民来信》《乡村见闻》《小镇新事》《社区生活》等专栏。“视点新闻”版是《人民日报》自觉实践“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产物,同时也是《人民日报》新闻改革中改版的“试验田”。

“视点新闻”版的诞生,是《人民日报》改革历史上浓墨一笔。它以贴近群众、贴近读者的视角为切入点,充分挖掘新闻自身的潜质。新闻前面加了“视点”两个字,首先就是这条新闻是一条真新闻,过得硬、叫得响、读者关注,也就是说有看点。放在版面上经过精心处理,能够使它成为亮点,置身于《人民日报》整张报纸里面,要成为《人民日报》的卖点,真正的视点新闻应该是看点、亮点、卖点三合一。

(二)新闻的“三贴近”原则

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就新闻宣传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初步形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灵魂与核心的新闻思想。“三贴近”原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2]贴近实际,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不能用脱离实际的说教强加于人。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中去,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解决具体矛盾,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关注朴素平凡的生活细节,聚焦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生活的美好前景。要以生活为源泉,忠实地反映和表现生活,善于抓住生活本质,解决生活难题,丰富生活内容。”[3]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话,为群众提供想看爱看、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多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要可亲可信、深入人心。要高度重视群众的主体地位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不能把群众当成被动接受的对象。”[4]

毛泽东曾以人民群众是新闻事业的主人这一基本思想为出发点来阐释办报要“贴近群众”。他反复强调,“我们的报纸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5]毛泽东还曾强调过,“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6]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当天的社论《致读者》中将群众性与党性、战斗性、组织性并列为党报“四性”,并对群众性作出如下的阐释:“密切地与群众联系,反映群众的情绪、生活需求和要求,记载他们的可歌可泣的英勇奋斗的事迹,反映他们身受的苦难和惨痛,宣达他们的意见和呼声。报纸的任务:不仅要充实群众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眼界,启发他们的觉悟,教导他们,组织他们,而且要成为他们的反映者、喉舌,与他们共患难的朋友。”[7]

邓小平的新闻思想也解答了当代新闻思想战线上的一些重要问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是邓小平关于新闻贴近性的核心论述,在不同场合,邓小平多次重申了这一观点,他说:“办好报纸有三个条件:结合实际、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报纸要结合实际,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领导同志和办报同志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当地新闻上,要大量刊登本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报社要时时和领导取得联系,根据本地当前任务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办报方针。”[8]

《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版充分运用和实践“三贴近”原则,从该理论中汲取新鲜的营养,切实做到了深入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解决具体矛盾,更好地融入生活、服务生活、引导生活。

二、《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的特点分析研究

(一)“视点新闻”进一步将《人民日报》与老百姓的距离拉近

“视点新闻”版置身在整份《人民日报》里,能否成为《人民日报》的真正卖点,能否拉近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是关键的一步。作为党报,很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引导舆论,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各种信息迅速传到千家万户,落实到基层,密切关注社会舆论,准确掌握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进行热点引导和舆论引导。由于《人民日报》自身性质决定了这份报纸的政治味道很浓,它强调权威性、指导性、理论性版面庄重大方,但是在头版中却很难突出和体现百姓切实关心的热点问题。因此,要是能够在报纸的深度报道版面抓住广大读者的心,在其具备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基础上,把握好新闻贴近性原则,准确定位,拉近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报道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身边的事,那么,《人民日报》会因为“视点新闻”的存在而具有了新的看点和卖点,从而能够起到热点引导和舆论引导的作用。

经统计,《人民日报》仅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的视点新闻版中,重点报道过“三农”问题的稿件占20%,重点报道子女教育问题的稿件占35%,关注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医疗问题的占35%,其他类的占到10%。可见,该报新增的视点新闻版对百姓日常关心的话题,作为“热点解读”的篇目所占比例非常高,对广大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把握的问题及时给予理性的分析,以一种鲜活的报道形式将权威的理解传达给老百姓,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真正地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待问题,观察视角进行了全面的转变,改“俯视”为“平视”,深入到百姓生活中,贴近实际,用权威的观点诠释最实际的问题。

《人民日报》作为党报要走近读者,报道视角就必须做到贴近读者需求,要将视角转到平民视角上来。“记者要悉心观察社会,及时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议论的是什么,满意和不满意的是什么。在题材的选择和新闻价值的判断上,要考虑到受众对新闻的关切度和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9]

(二)“视点新闻”注重在新闻深度上的挖掘

党报要在新形势下保持舆论主导权、占领主阵地、唱响主旋律,就要创新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和报道手段。《人民日报》“视点新闻”在新闻深度的挖掘上十分注重,保持住了舆论主导权。有一种观点认为,事实的深度是“表明个性事实对同类事实的相关性和重要性”。[10]但是,深度绝不仅仅体现在事与事的关系,而是最终体现在事与人的关系,它不仅是新闻事件的本身,更重要的是新闻事件与社会、新闻事件与人的关系。其新闻价值由它与人或社会的关系的密切程度而定。

“热点解读”是最充分体现“视点新闻”版特点的一个主打栏目,而且从一开始就坚持新闻要有事件性的理念,选取读者最关注的热点新闻来进行深入报道。在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上,代表《人民日报》发出独家、响亮的声音。在重大新闻事件上作深、作透,占领制高点。

2005年《人民日报》“视点新闻”关于“圆明园防渗事件”的报道,在全国引起了重大反响,成为2005年屈指可数的重大新闻事件。正是由于《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率先报道,引起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将“圆明园防渗事件”关注度推向制高点,人们的目光纷纷投向了“圆明园防渗工程”。2005年3月28日的《人民日报》在第五版“视点新闻”刊登了记者赵永新的报道《保护还是破坏》,此报道一出,便引来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日,人民网“独家报道”记者赵永新发表《拆除防渗膜,救救圆明园!》一文,并在人民网发表了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张正春的文章《圆明园铺设防渗膜是毁灭性的生态灾难》,整个事件一经披露,在全社会引发大讨论,上到高官领导、下到平民百姓都纷纷对此事发表自己的观点,纷纷发出“救救圆明园”的呼吁。在《保护还是破坏》一文的结尾处,记者提出了疑问:“面对专家们忧心如焚的疾呼,圆明园湖底铺下的防渗膜,将何去何从?”[11]显然,“视点新闻”是一定会对“圆明园防渗事件”进行深度报道的。关于圆明园铺设防渗膜的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防渗工程何去何从”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果然,2005年3月29日《人民日报》第五版“视点新闻”对此事进行追踪报道,记者赵永新、刘毅发表《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拆还是不拆?》的文章,人民网在当天同时发表了记者赵永新的文章《防渗膜不拆除,圆明园的损失将难以挽回》。同日《新京报》记者刘建宏报道《圆明园湖底铺防渗膜节水遭质疑》指出“防渗漏工程引来三大疑虑”[12]。当天,北京各大报纸争相报道了圆明园防渗工程遭到质疑的重大新闻,一时,舆论哗然。各个门户网站也均在显要位置作了重点报道,网评如潮,民情鼎沸,声援《人民日报》挽救圆明园。4月13日上午,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听证会如期举行。针对与会代表围绕的焦点话题,《人民日报》记者采写了报道——《圆明园听证会五大焦点》,对其进行了热点解读。为了配合此报道,“视点新闻”版新开辟的“人民时评”栏目,同日还为此配发了评论《“圆明园防渗”的象征意义》,文章说,“承载着一段悲怆耻辱的历史,圆明园是我们这个民族挥之不去的心中之痛。那‘残山剩水’中蕴藏的象征意义,超过了任何墨书纸写的典籍文献。这就是今天我们难以释怀的情结:一个如此重要的文化遗产,为什么要到如此地步才有这样的关注和讨论?”“‘防渗工程’动工日久,但直到几近完工才被一位专家‘偶然发现’。这不仅反映出决策信息的不够透明,也反映出监督缺位。如果文物、环保部门发现得早,圆明园湖底就不会在被挖得底朝天后,才被叫停。在现代社会,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虽然不能保证所有单位和部门的决策不出现失误,不会为了私利而干出一些错误甚至违法的事情,但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使之消弭在萌芽状态。监督缺位,往往会导致错误的行为得不到及时遏止。”《人民日报》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和批评,评论的重要性得以体现,可见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时评是新闻的深化和思考。

《人民日报》关于“圆明园防渗事件”的整个连续报道,在新闻深度上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在一定时期内,就这一不断发展变化的新闻事件,作持续不断的报道,这种深度报道的形式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和影响最为明显和直接。普利策是连续报道最积极的倡导者,他的名言是:“在一件事情的真相被彻底弄清之前,决不放过它!连续报道,连续报道!”[13]这种连续性报道不会只注重事件的结果,而更加注重事件发展的动态的过程,直到最后水落石出,每一篇后续报道都是对前一篇报道的延伸和补充,因此能够吸引读者长期地关注它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连续性报道所具备的这种悬念性也是其主要优势,与小说中的悬念不同的是,新闻的悬念是由新闻事件发展的进程决定的,而不是记者刻意制造出来的。“视点新闻”在深度报道的策划与选题安排方面,是非常注重连续性和互补性的。首先,“圆明园防渗事件”的整个报道过程中,《人民日报》在“视点新闻”的每篇关于此事的报道,后一篇一定是对前一篇报道在内容上的有力补充,每篇报道都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在报道的结论上都留有余地,并且每一篇精彩的报道都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深度的连续性报道占到30%的比例。

三、《人民日报》“视点新闻”的价值度及其影响力

《人民日报》的改革以及“视点新闻”的创新,无疑将报纸本身与百姓之间的距离缩小拉近。可以说,“毫不犹豫地进行改革;毫不迟疑地改革新闻、改革报道;毫不留情地抛弃‘旧我’,进行‘凤凰涅槃’,在不断改革中自我设计、自我更新,使报纸进一步贴近读者。”[14]这是报纸创新,从而走向市场的唯一出路。通过开发自己独有的新的受众市场,可以使《人民日报》带动党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江泽民也曾赞扬《人民日报》是改革开放中新闻实践的“排头兵”。这个“排头兵”作用一定是体现在党报创新上的。

以往提及党报的优势经常出现的词汇是“权威性”,而权威性的本质来源于党报独特的政治优势。党报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同时也具有党和政府所具有的立足点和宽广视野。[15]这是党报在步入市场参与竞争时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党报品牌准确定位的一个基本要素。党报能够完整地体现出政治优势的过程,也就是坚持党性的过程,两者是不冲突的。

2005年,《人民日报》推进编采分开,新增加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新闻版,“视点新闻”处在前面要闻版和新增三块新闻版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和视点新闻版的设置,基本与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相对应。视点新闻版与其他新设新闻版是包含与并列的关系,要有独立的风格,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重大新闻事件,作深、作透,营造高点。其次要做好舆论监督,促进问题解决,促进体制完善。还有,就是要做好关注民生的“三贴近”新闻。做得鲜活、做得独家、做得出彩、做得耐看、耐品,这与时代要求是相吻合的。

参考文献

[1]郑兴东.报纸编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郭庆光.大众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孙燕君.报业中国[M].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

[4]李道平.公共关系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余鑫炎.品牌战略与决策[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7]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戴元光.新闻传播新视点[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

[10]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11]范敬宜.总编辑手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

[12]刘建明.当代新闻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4]刘少奇.刘少奇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5]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4年卷)[R].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16]吴飞.传媒竞争力[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17]卢传才.当代报学概论[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18]陈振平.报纸设计新概念[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19]张子让.当代新闻编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注释】

[1]致读者[N].人民日报.2003-1-2(4)

[2]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6-21(1)

[3]李长春.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2003(10)

[4]李长春.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2003(10)

[5]毛泽东.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150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961

[7]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汇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下册):50-51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46

[9]应金泉.从读者的需求中寻找“三贴近”的途径[J].新闻战线.2004(3)

[10]刘建明.宏观新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10

[11]人民日报[N].2005-3-28(5)

[12]新京报[N].2005-3-29

[13]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297

[14]卢传才.当代报学概论[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127

[15]丁柏铨.党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在哪里[J].新闻爱好者.200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