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缺位的社会化制作手段

缺位的社会化制作手段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缺位的社会化制作手段从探索频道的运作中可以看出,境外科教频道赢得收视的关键除了在于选取超越国家、种族和制度的纪录片题材以外,开放的社会化制作的节目制作体系应该说是保证频道节目质量的制度基础。中国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副理事长冷冶夫透露,中央电视台拨给纪录片的制作成本,基本上是30分钟3万元人民币。

三、缺位的社会化制作手段

从探索频道的运作中可以看出,境外科教频道赢得收视的关键除了在于选取超越国家、种族和制度的纪录片题材以外,开放的社会化制作的节目制作体系应该说是保证频道节目质量的制度基础。

科教类专业频道通常需要较大的投入,以探索频道为例,一期50分钟的节目基本投资要达到100万美元。这么高的节目制作成本,如果是频道自产自销,显然是很难收回来的。因此,境外科教频道采取的社会化的节目制作模式不仅在体制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也极大地降低了节目制作成本。尤其是在多年市场竞争中建立的“辛迪加”节目分销系统,形成了关于市场调查、谈判、拍卖、购买等一整套市场运作的成熟规则,通过节目多次销售、梯级开发,促使更多的产品参与竞争,从而使得某一制作单位生产的单个节目实现了网络化播出,节目价值和信息价值得到尽可能广泛的利用。

以2001年7月开播的央视科教频道为代表,我国的科教频道主要还是以大众化专业频道为定位,以纪录片为主要内容和拳头产品的纪录片专业频道。而在专门的科教频道出现之前,从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建台以来的40多年中,纪录片节目一直都是国内电视机构的一种主要的节目表现样式。其中,前20年拍摄的纪录片主要是为政治宣传服务。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进入初步繁荣时期,出现了《周总理的办公室》、《话说长江》等一大批好作品以及专门播放纪录片的专栏如《祖国各地》等。90年代以来,以中央电视台拍摄的4集大型纪录片《望长城》为契机,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进入成熟期。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都把设置纪录片专栏、播出纪录片作为提升该台品位的一种体现。

如前所述,目前国内已经开通了十几个科教频道,这些纪录片的播出平台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纪录片来填充,国内纪录片有着巨大的市场缺口。但是,受电视制播体制的限制,国内纪录片在制播方面存在着几个突出的矛盾:一是播出渠道与节目内容的矛盾。掌握频道资源的电视台缺乏播出内容,民间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制作的节目又很难进入播出渠道。二是优秀纪录片的大投入与电视台低额的购买交易价之间的矛盾。中国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副理事长冷冶夫透露,中央电视台拨给纪录片的制作成本,基本上是30分钟3万元人民币。在电视台播出价格是30分钟3000元—6000元人民币不等,买断版权大概在30分钟3万元人民币。系列片《百年中国》的制作成本是600万元人民币,5.2万元人民币就可以买一个二手播映权。而美国的一部优秀电视纪录片最高可卖到每集(50分钟)15万—40万美元,在中国也可卖到1000—4000美元。在法国,每集(30分钟)能卖到2000—20000欧元,卖给国内电视台的价格是每集(30分钟)1000元人民币(17)

再加上长期以来国内纪录片在选材上存在单一、平面的问题,科学、自然、探险等方面的题材明显缺少,社会人文领域纪录片的选材也显单一,造成了国内纪录片可视性差、收视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学习和借鉴境外先进媒体的纪录片制作理念,尤其是推行开放的纪录片社会化制作体系,应该说是提高我国纪录片的整体质量,促进国内电视纪录片市场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

目前在这种体制创新上做得较好的是北京电视台的《纪录》栏目。该栏目实行“创作室承包责任制”,栏目下设各创作室,以负责人的名字命名,形成了栏目与创作室两个级别,分别负责栏目的整体运作和作品创作。另外,《纪录》还积极整合栏目外的创作力量:在台内,有一些创作集体或个人以创作室的名义为栏目提供节目;在社会上,栏目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各种形式也建立纪录片创作室,并努力与体制外的广大纪录片创作者合作。这样,栏目就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极大活力和弹性的新型运作体制。

2004年1月3日,由北京零频道广告公司和上海东方卫视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栏目《东方全纪录》在上海东方卫视首播,这是我国第一个完全市场化运作的纪录片栏目。栏目播出以来,已成功覆盖全国90%以上的省市,收视人口超过4.5亿,并成功打入国航、海航、深航等航空媒体。目前,《东方全纪录》已经迅速成长为国内电视栏目的著名品牌,是中国最好的纪录片播出平台之一(18)

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在社会化制作方面的有益尝试,更是使我们看到了电视节目社会化制作对于提高节目质量直接推动的效果。近年来,央视科教频道积极稳妥地推进节目制播分离改革,推行社会化制播分离,将栏目或节目交给有实力和高制作水准的社会制作机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实行节目市场招标采购,外购国外优秀纪录片,逐步实现电视节目制作社会化。2001年7月9日开播的《探索·发现》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大型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类的日播纪录片栏目。栏目开播以来,制作和播出了大量纪录片,并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探索·发现》实行的是制片人领导下的编导负责制。栏目以自制纪录片为主。但由于纪录片拍摄周期长,栏目人员有限,因此,无论节目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一个日播栏目的需求。2002年起,栏目开始尝试社会化运作,一方面是购买国内外优秀纪录片的播出权,另一方面是采取社会化合作方式。在栏目网站主页设置专栏,公开向社会征集选题,并附有报题表。栏目以外的个体制片人或制片公司,都可以直接下载报题表,并与栏目组联系,递交选题拍摄详细策划书,栏目组如果经审核,认为拍摄计划可行,会为对方提供拍摄、制作经费,合作者根据栏目组的要求,进行拍摄、制作,栏目播出后,付给对方一定酬劳。

这样一来,既丰富了栏目中优秀纪录片的来源,又提高了栏目可视性。央视2002年第四季度观众综合指标调查报告中,在栏目满意度的总排名中,《探索·发现》一直高居前十名左右。2002年,该栏目制作播出的三部纪录片接连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红柳的故事》荣获法国儒勒·凡尔纳电影节“科技与社会奖”;《楠溪江》荣获联合国国际环境、自然与文化遗产电影节最高奖项“评委会大奖”;《寻找滇金丝猴》荣获被誉为自然历史类影片奥斯卡奖的自然银幕电影节“TVE大奖”,该电影节由BBC自然历史部主办,是全球影响最大,也是最权威的自然类电影节。目前,《探索·发现》在CCTV-10和CCTV-4的收视率排名均名列前茅(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