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题的一元标准与多元诉求

主题的一元标准与多元诉求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主题的一元标准与多元诉求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电视栏目至今,电视节目的发展已经经历了20几个春秋的考验。

第一节 主题的一元标准与多元诉求

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电视栏目至今,电视节目的发展已经经历了20几个春秋的考验。

电视节目策划是指策划者在策划之初,进行充分的调查与准备,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观众的需要,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对节目的定位选题、整体风格、特定内容、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流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并判断和预测节目发展变化的趋势。

一、电视节目主题的一元标准

在电视节目策划的过程中,主题是栏目策划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选题的策划是电视节目策划的第一步。每一个电视节目的策划都有一个主题或者目标,就是选取新的视角、新的立意,全方位地对报道的题材、内容和形式进行提前谋划,进行开拓发展,从而挖掘出更加有价值的观点,使节目更加具有观赏性和思想性,让观众了解到更多的资源信息,提高收视率。创新对于这部分电视节目的策划来说,无疑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独特作用。

经过认真选题、精心策划之后才慎重推出的节目,如果其预见性、可视性很强,收视效果就好。以《东方时空》中的《东方之子》为例。以往,记者、编辑总是围绕单一的人物进行连续报道,从而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后来,人物报道越多了,真正让人记住一个人物却越来越少。选取什么样的人物、如何报道人物一度成为编辑、记者最头疼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建议采取批量报道,批量“生产”人物,以某一主题贯穿人物的内在联系的方法进行报道,在一个时间内推出几个或者几十个形成系列,造成轰动效应。之后,“著名学者系列”、“经济学家系列”、“大学校长系列”、“音乐家系列”等立马出现在了《东方之子》的荧屏上,在观众中引起了广泛好评。这样的主题策划,一方面让观众了解了某一行业、某一学科最有威望、最有成就的学者名流,另一方面对所报道的这个领域有了更为广泛而深刻的理解。

匆忙上阵、粗枝大叶地拟定的节目选题,不是在制作过程中常常“卡壳”,出现细节上的纰漏,就是因为按照惯用模式运作缺少特色,导致节目收视效果也不好。例如近年来,许多读书类节目关停就是这个原因。上海电视台的《阅读长廊》于1998年停播;北京电视台的《华夏书苑》于2001年底停办;湖南电视台的《爱晚书亭》关门大吉;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开卷有益》也无声下马;青岛电视台的《一味书屋》被取消……现在连在中央电视台屏幕上存在了8年之久的电视读书节目《读书时间》也难以支撑,也只留下一个黯然的背影。

二、电视节目策划的多元诉求

策划是一切电视节目生产和运作实践取得成功的保证,一个好的策划创意,不仅能获得极大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确保创作活动的成功,而且还为电视节目的生产和运作指明了方向。“以《综艺大观》来说,它是在《周末文艺》和《文艺天地》的基础上扩展起来的。它每两周一期,每期50分钟,以现场直播的方式,短小精悍的节目、轻快的编排风格、充分利用电视手段的新颖的表现手法而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1]

电视节目策划的价值诉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电视节目策划,打造一批中国名牌节目、精品节目,从而提升节目的影响力。这些节目堪称中国电视节目大厦的基石,有的甚至是里程碑,比如《望长城》、《最后的山神》、《沙与海》、《神鹿啊,神鹿》、《实话实说》、《开心词典》、《幸运52》、《对话》、《同一首歌》等。成熟的策划人,应该学会根据自己的人文环境、社会背景、地理地域、历史传记、文化特点、民族分布等许多综合因素形成的优势,生产出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的“拳手产品”。

第二,通过电视节目策划,丰富中国电视节目样式。谈话节目就是一个例子:在我国电视节目中有“谈话节目”,有“座谈节目”。“谈话节目”即“脱口秀”,原则上应属于舶来品。但是这种舶来品遇上中国改革开放的环境和土壤便很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直至根深叶茂。《亚妮专访》栏目在全国众多的人物访谈节目中,它不把视点放在明星或鲜为人知的大人物身上,它关注的是小人物的命运,而且是那些带有时代气息的小人物的精神风貌,栏目将这些无数的闪光点汇集在一起就显示出了强烈的时代感。再以“真人秀”节目来说,如果没有策划,恐怕中国版的“真人秀”节目到现在还与中国电视观众无缘。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认为真人秀节目更多的是一种移植形态,中国文化跟真人秀的本质之间是有一定差异的,这种形态要在中国成为非常主流和大众化的东西,尚待时日。要结合传统,这东西不成立,完全做成西化的,不接受的人还会很多[2]

中国版的第一档“真人秀”节目——广东电视台的《生存大挑战》可以说完全是策划出来的。从第一届的“三人走边关”、第二届的“重走长征路”,到第三届的“美女闯天关”,无论是节目走向还是节目细节,都是悉心策划的成果。而另一档“真人秀”节目——《走进香格里拉》尽管最后显得雷声大雨点小,但其策划初是十分优秀的,其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恰恰反证了策划的重要性。电视节目内容重复,互相抄袭。一个台的某一个节目火了,各电视台就争相效仿,盲目跟风,导致各台节目大同小异,令观众提不起胃口,没有新鲜感,同质化的现象与日俱增,十分严重。

第三,策划为电视节目的生产和运作提供了新观念和管理制度。电视时段社会化、节目制作公司化、节目运作市场化,这些观念在冲击着传统电视节目生产、运作观念和模式的同时,也为电视节目提供了新的思路。多年来电视界一直是观念、思路、方法常出常新,始终保持着活跃思维状态的地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电视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具有开放性,使他们能够也乐于探索和接受新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电视媒介的开放性,使无论哪一家电视台,都无法将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作为永久的“看家本领”而独占,除非电视台不用它们指导节目生产,生产出的节目也不公开播出。我们以纪念观念介入电视为例,改革开放后在中国最早推出纪实节目电视专栏的上海电视台,其《纪录片编辑室》栏目曾让国内电视人视野大开。有地缘之利的浙江电视台随后也推出了实力不俗的《801编辑室》。至1993年《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问世,加之《望长城》、《沙与海》等一大批电视纪录片的实证和推波助澜,纪念观念、平民意识、追拍手法,就成了电视节目制作的一种思潮、一种势力、一种代表性的倾向。至于制片人制、节目制作公司制、节目制作股份制等节目生产和运作方式,以及其他节目管理制度的产生和施行,更是策划行为的结果。

第四,通过电视节目策划,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中国的电视节目策划人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视节目生产者,其最高宗旨便是中规中矩的完成指令性生产任务。但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下,发散型思维的电视节目生产者开始变得抢手——有无策划能力往往成了电视媒介招收新人时取舍的一项重要标准。大批的具有策划能力的电视节目生产者的涌现不仅确保了中国电视荧屏节目的丰富鲜活,而且也是中国电视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最知名的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播系系主任于丹,从1990年即参与央视《正大综艺》栏目策划,目前担任《新闻调查》、《艺术人生》、《对话》等多档名牌栏目的策划,为电视节目的生产、制造、销售出谋划策。由此,策划者成为电视节目生存流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