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视对几类重要报道领域的改革与创新

重视对几类重要报道领域的改革与创新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重视对几类重要报道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报道领域,主要有党务政务报道、典型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各级各类新闻机构应下大力气,搞好这几个报道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人民群众对当前典型报道的可信度产生怀疑,对典型报道的认同正在弱化,典型报道在一些新闻机构的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也在逐步由主流走向边缘。

三、重视对几类重要报道领域的改革与创新

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报道领域,主要有党务政务报道、典型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各级各类新闻机构应下大力气,搞好这几个报道领域的改革与创新。

(一)党务政务报道

党务政务报道,通常也称时政报道,指对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和决策、领导同志的重要活动和讲话所作的报道,是新闻机构传播新闻、开展宣传、引导舆论的最重要的内容、方式和手段之一。党务政务报道是沟通领导和群众的桥梁。人民群众对党务政务活动是十分关心的,他们希望从党务政务报道中看到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做了些什么,还将做什么;希望了解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决策、政策措施是如何酝酿“出台”的;希望看到国家如何发展,在这样的发展中能获得什么样的机遇和实惠。

但过去的一些党务政务报道,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程式化、模式化严重,重共性而不重个性。党务政务报道要改革,就必须从群众的视角来观察、分析政务活动,不能光从上向下看,还要从下往上看,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把解决社会热点问题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结合起来。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务政务活动的核心就是“执政为民”。如果我们把党务政务报道的视角调整到“执政为民”上,那政务报道就会同群众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党务政务报道如能“紧扣”这些视角,报道就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比如,修改宪法是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改的最大特点是“亲民”、“为民”,宪法修改的许多条款事关百姓民生,牵动着亿万群众的目光。新华社播发的《修宪离百姓有多远》一稿就比较成功。报道导语开宗明义:“宪法,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从产生、修订到实施,处处都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报道以修宪与百姓的密切关系为视点,通过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引出重大话题,然后,用专家点评的点睛之笔,以百姓故事为依托,平实具体、深入浅出地对条款进行解读,释疑解惑。报道从内容到形式与老百姓贴得很紧,令人耳目一新。

只要转换新闻视角,从老百姓最关注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即便是一些主题重大、政策性强、内涵厚重的党务政务报道,也可以举重若轻,写得引人入胜。比如,党和国家事关国计民生决策的报道,理论性、政策性、工作性均很强,如果切入点不准,离老百姓远,摆起架子来写,就难以做到可亲、可读。其实,“国计”是紧扣着“民生”的,党和政府是为“民生”而“国计”的,只要抓到国计与民生的关连点,就能抓住群众的兴奋点。比如,新华社2003年11月9日播发的《新一轮改革将给百姓带来什么?》一稿从百姓视角切入,解释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围绕“个人创业天地更阔”、“个人财产和投资消费将受到更好保护”、“就业门路更广”、“织就社会保障安全网”等群众关注的四个热点问题展开,一下子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以百姓的喜好和接近度来解读重大政策,用贴近性的魅力来吸引受众。

总之,新闻机构要强化党务政务信息是“财富”不是“包袱”的观念。改进党务政务报道不能简单地着眼于减少篇幅和版面,而要考虑怎样按照新闻规律适量、得当地报道。党务政务报道应该对会议和领导人活动进行分级,按照重要性和与百姓生活的相关度确定不同的报道规模和方式,不报道没有新闻价值的活动和会议;要从会议新闻、领导同志活动报道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结合点方面去报道。

(二)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是指对某些具有示范性、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的报道。典型报道是我国特有的新闻报道方式,它是通过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和事进行重点报道,来揭示其意义,从而引导舆论,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营造舆论氛围、弘扬社会正气、引导观念更新、高扬时代主旋律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典型报道历来为我国各级各类新闻机构所看重。

然而,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评论,如“都是优点,没有缺点”、“空话、套话多”、“对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挖掘不够”、“现在故意弄虚作假的新闻明显减少了,可是先进典型类报道,有的水分较多,可信度欠佳”。人民群众对当前典型报道的可信度产生怀疑,对典型报道的认同正在弱化,典型报道在一些新闻机构的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也在逐步由主流走向边缘。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报道感召力的动力之源,然而,正面典型报道中的许多纰漏则正是出在这个常识性的问题上。如一篇关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典型报道,写他搞研究如何一连多少天不睡觉,累倒在稻田里还不放弃研究。有一群学生与袁院士进行面对面交流时,学生们提及此事,赞美他痴迷于科学研究忘我工作的高尚境界,他连忙澄清:“一定别受误导,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田里。”[2]又如,有个典型报道,说某个学雷锋标兵,当班长时带出了一个雷锋班,当连长时带出了一个雷锋连,当团长时又带出了一个雷锋团……云云,典型拔得太高了,离开了他们脚下那块生长的土地,典型就成“神”了,一个典型一旦被捧到“神”的程度,就难以令人置信了。

改革与创新典型报道,关键在于提高其可信度,特别是对先进人物的典型报道,要注意还原人物的真实面貌,突出人物的个性。典型人物也是平凡的人,甚至也是有缺点的人。当他们通过媒体出现在受众面前时,受众希望看到的是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形象。因此对于媒体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用一颗平常心去报道,抽掉标本化的东西,还原人物的真实面貌。“人民的好警察”任长霞的事迹生动感人。在一系列关于她的报道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一心为民、尽职尽则的警察形象,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情感丰富、内心也时时充满矛盾的普通女性形象。譬如,尽管平时穿着警服,但她也喜欢时髦服装和化妆品;外表刚强而内心细腻、富于同情心,见到老百姓的冤屈容易落泪;对待父母、丈夫、孩子总是处在忠孝难以两全、忠贤不可兼得的痛苦选择中。正是在刚与柔、爱与恨、得与失的冲突和对立中,人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任长霞,因而增强了报道的可信性。细节描写是表现人物个性魅力的“杀手锏”。在关于任长霞的报道中,人们对一些生动的细节描写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她在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晓伟时,看到王抱住自己的孩子嚎啕大哭,当即掏出钱交给孩子亲属,说有困难找她,一回头自己哭了。农妇陈秀英几年前被人打破了头,一直没人管,任长霞接访时,伸手去摸陈秀英的头发,当摸到因头骨破裂只有头皮连着的那块小碗口大的凹处时,任长霞的泪水流了下来。这些细节描写丰满了人物形象,就有感动人的力量。追寻典型报道的感召力,一定要实事求是,如果典型还不尽“理想”、“嫩”一点、“单薄”一点,也不能去人为拔高,一切必须以真实性为基础,这才是提高典型报道可信度的根本办法。

(三)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

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就是指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件的报道,也即灾难性新闻报道。重大突发性事件即灾难性事件,包括自然突发性事件和社会突发性事件两类。自然突发性事件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难以抗拒的力量而产生的突如其来的灾难性事件,如1985年鲁伊斯火山喷发、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大洪水、2004年风暴“珍妮”袭击海地等;社会突发性事件是指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突如其来的的灾难性事件,如1999年烟台海难、2001年“9.11”恐怖事件、2003年“非典”疫情、2004年的伊拉克战争等。毫无疑问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这次地震海啸就是一次自然性的重大突发性事件。

重大突发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强烈的震撼力以及影响持久而深远等特点,更能凸显新闻价值。从受众一方来看,重大突发性事件与人们的生存密切相关,能更好满足人们追求刺激的口味,因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快速、准确地报道重大突发性事件,是新闻竞争力的基本标志之一。

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是我国新闻机构当前最需要改进的报道领域之一,人民群众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的时效性普遍不满。如果新闻机构不能及时进行报道,就会形成小道消息四处传播的局面。如2003年3月份,辽宁省海城市发生部分小学生及教师饮用豆奶引发食物中毒事件,当地群众出现了多次上街游行、长时间堵塞国道及卧轨等行为。海城豆奶事件造成的社会反响如此剧烈,除了小道消息传播、心理暗示等因素外,还与政府和当地主要新闻机构在长达近一个月的时间内缄口不言或发布的信息不能满足群众的知情渴望有关。相反,我们当前必须转变观念,努力把宣传纪律与新闻规律结合起来,改进敏感问题、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主动出击,从过去“怕群众知道消息”,转变为“怕群众不是从我们这里知道消息”。实践证明,只要新闻机构对突发性事件能够及时、准确、适量地给予报道,就能有效遏制谣言,维护社会秩序,推动政府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