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报业网络视频传播内容的限制

报业网络视频传播内容的限制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报业网络视频传播内容的限制报业的价值观决定报纸以深刻含蓄见长,通过线性文字将事件条分缕析进行阐述。借鉴英美国家报业的已有经验,不难发现它们在进入媒介融合阶段后,对多媒体传播内容也有自己的规制重点:·强调消费者利益;·保护未成年人及消费者;·对消极内容的管理;·保护版权。这与立法滞后、机制老化有关。

二、报业网络视频传播内容的限制

报业的价值观决定报纸以深刻含蓄见长,通过线性文字将事件条分缕析进行阐述。人们阅读报纸并非在于了解新闻事件的概况,更主要是洞察它的前因后果,以便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不仅如此,在民主国家,报纸还承担着公共领域的作用,积极反映民情,实践舆论监督,是维持民主的中坚力量。因而这就需要报纸杂志追求深刻与严谨,需要报刊从业者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谨慎的工作态度。在报纸新闻业300多年的历史中,报纸已经逐渐形成了它的标准习惯和分层程序。而面对数字化背景下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报业不可避免地面临自身传播内容与新媒体技术对接时的调适。

梅里特在《向数字新闻转型中的英雄》一文中指出了报纸新闻作为信息传递之外更为重要的作用:

·建立在信息整合基础上的报道深度;

·不随流的专业化客观报道;

·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感;

·对事实校核和编辑的分层程序;

·对服务于谁和为什么而服务的鲜明概念的统一认识;

·在新闻业的议程设定角色里,对与生俱来的责任感的赞誉;

·对本民族的支持,包含了对事实和观点的区别。

相比之下,网络新闻具有4个特点——即时(real time)、移时(shifted time)、多媒体(multimedia)和互动(interactive)。其中多媒体特性必然包括文字、图片之外的音频和视频等。美国“杰出新闻项目”(Project for Excellence of Journalism)连续4年推出《美国新闻媒介状况》的调查报告。(11)该项目于2006年9月和2007年2月两次详细考察了美国38个新闻网站,其所依据的是6个标准,其中就包括媒介内容呈现所使用的媒介的丰富度,而视频一直就被认为是丰富度较高的媒介。由此看来,网络新闻必定是包括视频在内的多媒体新闻。

由于报业天然具有的意识形态要素,任何国家都不会将自己的报业传媒市场完全向世界敞开。借鉴英美国家报业的已有经验,不难发现它们在进入媒介融合阶段后,对多媒体传播内容也有自己的规制重点:

·强调消费者利益;

·保护未成年人及消费者;

·对消极内容的管理;

·保护版权。(12)

中国报业现行政策对传播内容的规制大致方针可理解为:加强宏观调控,强而有力;放宽微观调控,灵活多样。(13)其要点是:

(1)必须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及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造良好氛围,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内容规制。政府制定有关视频内容的质量标准体系,确保视频节目的品位,以满足观众对高质量视频节目的需求,建立对视频节目内容的审查制度,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净化荧屏,防止低俗、暴力和色情等不合格节目进入传播通道。

(3)采编与经营分开,以保证新闻事业的客观公正。报纸经营万变不离其宗,核心仍然是报纸的品质。采编与经营合一,短时间内报纸的广告经营会有效益,但是在长期内报纸就会垮掉。同时,也要防止版面失控,被个别采编人员用来谋取私利。无论从经营角度,还是采编角度,保持报纸的品质和公信力都是最重要的。

(4)有相应的准入条件。报业产业所具有的双重特征决定了它既需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也必须兼顾国家和社会的舆论导向。因此,报业产业政策的制定在原则上体现出两重性:一方面要在可能发挥的经济效率能力上有准入条件限制;另一方面,要在发挥舆论功能的作用有最低要求。

由上分析能够推断,报媒办网络视频也有不足。

第一,由于报纸和网络视频各有所长,在新闻报道理念上,报纸文化与网络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少冲突。报纸和网络尽管可以存在于同一屋檐下,但两种媒体文化要真正融合并不容易。媒体各自的特点注定网络视频追求速度、新奇、受众的自我体验,因而新闻采集过程中“把关人”较少;而报纸追求深度、准确,“把关人”较多。这一动一静之间的平衡与调和,在报纸文化占主导的网络视频新闻编辑室内如何实现?长远来看,对办视频的报纸无疑是一个挑战:报业网络视频目前信息内容的制作上还存在瓶颈;报业网络视频的搜索引擎也没有庞大到可以搜索到各方观点,为人们提供有力思考依据和充分思考的余地;报业网络视频在传播新闻内容时因为相应报道政策的限制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扩张到极大。

第二,报纸若要在网络视频上有更大的作为,则需要在人力资源和技术上加大投入。在人员安排上,如果不增加视频摄制和编辑人员,由于新的工作要求,则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已有员工进行大量培训。摄影师要学摄像文字编辑要学视频和音频编辑等,这无疑会大大增加现有人员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有可能降低原本报业编辑人员专业素养的发挥,在大量培训中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最终有可能影响到新闻质量。

近年来,我国一直有舆论谴责媒体的商业气息过重、低俗化倾向明显。而对媒介,除了传统的监管方法,在对内容的分级、差异化管理等方面则仍嫌粗陋。这与立法滞后、机制老化有关。数字媒体的发展,理应让更多人群受益,而不是相反。报业网络视频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一种生存形态,融合之后需要在传播内容的调适方面既坚持原有的原则又能有所突破:

·体现公众利益,关注弱势群体。

·大力发展内容产业,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英美的经验显示,数字媒体使受众可以更便捷、更有效地享受信息服务,内容的多次流通、多次使用越来越普遍,传统的著作权规则受到挑战,这意味着对知识产权的处理机制需要调整,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应该加大。对中国当前的数字媒体产业来说,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内容产业,充实已有的媒体内容,保证受众可以看到赏心悦目的节目和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要为内容创意产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创作者的积极性。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促成三网融合。

数字媒体内容监管的完善,离不开健全发达的产业结构。仍然以从英美两国为例,从两国对数字媒介的规制历程来看,法律先行、清除障碍十分重要。无论是美国1996年的电信法,还是英国2003年的通信法,都在降低产业门槛、促进产业之间的融合方面为媒介数字化奠定了发展基础。而我国目前通信和广电仍然实行条块分隔管理,这往往造成监管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削弱了管理力度,无法设立科学的管理指标和操作机制,也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