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访谈类报道概述

新闻访谈类报道概述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新闻访谈类报道概述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凭电视传播技术的优势,实现了对访谈双方人际交流过程的完整记录和真实还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突破了人际传播的局限性。由于此前媒体的大量报道,这一宣判结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是驳回任建宇起诉的原因。

第一节 新闻访谈类报道概述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凭电视传播技术的优势,实现了对访谈双方人际交流过程的完整记录和真实还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突破了人际传播的局限性。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物专访,一类是谈话节目。

一、人物专访

(一)人物专访的发展和特点

世界上最早的电视人物专访节目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CBS的《面对面》栏目,这是1953年由著名记者、主持人爱德华创办的一个带有新闻性的专访节目。从开播到1959年6月26日停播,六年间采访名流无数:美国总统杜鲁门、肯尼迪,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明星玛丽莲·梦露等。在20世纪的美国,《面对面》一直是收视率最高的十大名牌电视节目之一。

在我国,作为一个固定栏目播出的人物专访节目开始于央视1993年推出的《东方之子》。

凤凰卫视1998年推出的名人专访《杨澜工作室》,2001年推出的《名人面对面》,2002年推出的《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都属于人物专访节目。另外中央电视台2001年推出了《讲述》(十套),2003年推出了《面对面》(一套)。

人物专访根据定位不同,分三类:新闻人物专访,如《面对面》;知名人物专访,如《东方之子》《名人面对面》;故事人物专访,如《鲁豫有约》《讲述》。人物专访基本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不设现场观众,采访空间较为封闭和私密,采访环境相对沉静柔和。采访环境背景一般为一排书架、一盆植物、一盏台灯,背景往往被虚化;画面主体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的近景,镜头在胸部位置以上;交流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构成专访节目的主体。

新闻人物专访,即采访者通过与新闻事件中的核心人物、新闻漩涡中的焦点人物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将新闻事件与新闻人物融为一体,以人物的视角来读解新闻,为观众提供一个与新闻的当事人、知情者进行零距离对话的渠道。

例如《面对面》坚信“新闻是由人来构成和推动的,人永远是新闻的主体”,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主张“在探询中交流,在交流中求证,在求证中解读”。不拘泥讲故事,不以煽情为卖点,而是追求聚合新闻信息、解读个性观点、传递理性思维。并将质疑作为栏目的品牌元素倾力打造,在交流中质疑,用质疑来深化交流。

下面我们看一期央视《面对面》节目的播出文字稿——

被劳教的村官

王宁:各位晚上好,欢迎走进《面对面》,我是王宁。本周我们要来关注两个80后的年轻人,这两个人在过去的一周当中,都被媒体和公众高度地关注着。一个是重庆彭水县因言获罪,曾经被劳教了一年零三个月的大学生村官任建宇,而另外一个是在四川崇州肇事不逃,勇担责任,被网友们称为是仁义哥的贵州小伙王东。首先我们走进任建宇和他的故事。

25岁的任建宇在2011年因为转发网络微博,被当时的重庆市劳教委认定为通过互联网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进行劳动教养两年。然而在2012年随着环境和形势的不断变化,任建宇不仅通过行政诉讼的司法程序迫使劳教委撤销了之前的劳教决议,同时还再一次以原告的身份将重庆市劳教委告上了法庭。

就在本周当我见到任建宇的时候,这样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依然没有画上句号。

解说:本周五依然准备上诉的任建宇回到了老家,想到过去的400多天,他说在里边印象最深刻的梦是梦见自己好像是在一个鸟笼子里,现在笼子打开了,只是走向自由之地的道路依然很漫长。

任建宇:现在是自由的,真正理解了“不自由,毋宁死”这句话的含义。

王宁:你现在才是真正的自由,你觉得。

任建宇:回家的感觉才是自由。

解说:本周二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原告任建宇诉被告重庆市劳教委劳动教养一案进行公开宣判。由于此前媒体的大量报道,这一宣判结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画中音:驳回任建宇的起诉,原告任建宇已预交的案件受理费50元予以退还。

解说:除了宣判结果,在法院的行政裁定书中有两点引人注目。一是驳回任建宇起诉的原因。法院认为,任建宇在劳教期间虽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但通信会见权利得到保障,过去一年才进入起诉期间,超过了三个月法定起诉期限,因此裁定驳回。而另一个是重庆三中院的这样一段判词。

画中音:尤其是(公权力)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严厉处分措施时,应遵循目的与手段相适应的原则,即使面对公民的过激不当言论,公权机关也应该给予合理宽容。

王宁:现在三中院的暂时的裁定结果已经出来了。

任建宇:对。

王宁:他们有了自我纠错的这样一个过程,不就证明你没有问题了吗?你自由了不就等于你没有问题了吗?

任建宇:不是,他是认定你劳教不当,劳教不当并不是说我没有违法事实。

王宁:也就是说还是没有办法像你所说的还你清白。

任建宇:对,所以这个是我坚持要上诉的原因,因为我需要这个(清白的)身份,我没有违法事实。

王宁:那你知道你之后要面对的上诉之路是什么样的吗?有想过吗?

任建宇:我们会一直坚持的,不管结果如何,那么我们最后也一定会坚持。

王宁:你坚信你一定可以得到吗?

任建宇:坚信我可以得到。

解说:起诉被驳回,意味着虽然重庆市劳教委的劳教处罚不当,但是压在任建宇身上所谓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并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变化,这对于一个只有25岁的年轻人来说实在难以轻松也难以接受。现在镜头前的任建宇留着寸头,脸型消瘦。而仅仅在一年之前照片上的他还属于朋友嘴里微胖界的一员。那时的任建宇除了彭水县的大学生村官这个身份以外,和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他喜欢上网爱发微博,转转别人的帖子,而他并不认为自己是网络上的激进分子。

王宁:你觉得你自己是个愤青吗?

任建宇:不是,我不认为,我平时是非常注意的。

王宁:注意什么?

任建宇:理性一些,平和一些,不要太过激地去转发这些(言论),包括在QQ群聊天,我说这些明显是谣言不要去转发,这样只会给批评你的人更多的借口。

解说:然而令任建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自己转发的一些微博成了后来他被劳教的原因。2011年8月17号这一天成了任建宇的命运转折点,他人生中第一次被警方调查。

任建宇:他们到我的办公室,他们带着文件上来的,A4纸上打印着我的东西,就是我可能转发的一个图片,他们对照之后,然后看着身份证,一看我这样子,就说对,就是他,然后就带我去办公室,开始查找。

王宁:查找什么?

任建宇:查找一张图片,在QQ群里的一张图片,然后找了两三个小时之后找到了。

解说:此后警方把任建宇和电脑一同带到彭水县公安局继续调查。

王宁:整个的调查持续了多长时间?

任建宇:他们晚上到了公安局之后,十点钟左右,他们就说你既然说这个图片不是你自己(原发)的,那你把它(原发)找出来,我一直找到晚上两点钟左右,我把图片找到了。

王宁:当时你觉得你自己没事了是吗?

任建宇:当时非常困,然后他们说怎么办,他们在考虑,就说干脆就在会议室里面的一个隔壁小间,就在里面睡觉,然后第二天早上九点钟左右我醒了,醒了之后,他们有两个年轻的警察,他们就告诉我说你这个事情没事了,因为都是年轻人嘛,这个时候我发现桌子上有一份文字材料,对任建宇的处理方式,教育警告。

王宁:是需要你签字吗?

任建宇:不需要,他们自己形成的一个可能是上报的材料。

王宁:然后呢?

任建宇:然后他们就送我回镇上,在回去的路上警察告诉我以后别去发这些东西了,你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马上就转成公务员了,你发这些东西你是不是思想有问题。

王宁:你怎么说?

任建宇:我说好的我不去发这些东西,他还叫我去把QQ群这些退了,让我把已经发的删除掉,我说可以,没问题,回去之后,我也确实就随即把QQ群退掉了,我当时有二十来个QQ群,全部退掉,微博我也要重新看一遍。

解说:虽然心有余悸,但是回到镇上的任建宇以为一切如常,可以继续他村主任助理的工作。巧合的是8月18号这一天是村里公务员转正公示期的第一天,在布告栏里任建宇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当了两年村官他终于等到了有编制的时候,心里怀着按捺不住的欣喜。

然而仅仅在几个小时之后,发生的一切都超出了他的意料。

任建宇:这是8月18日了,下午六点钟的时候,他们又来了三个警察,他们说要对我进行刑拘,我说刑拘,怎么会要刑拘,我说什么是刑拘,他说刑拘就是关你三十七天,如果没有问题,就把你放出来了,当时我一下就蒙了,怎么会突然要刑拘呢?

王宁:你有没有问为什么要刑拘我?

……

(2012年11月25日中央电视台)

(二)人物专访的方法

新闻人物专访一般围绕交流、求证、解读这三个方面来展开。

1.发挥人际传播的优势,在探询中交流

新闻人物专访由关注群体向关注个体转变,为观众提供了解读新闻的人性化视角。以人际传播为壳,在探寻中实现深层交流。以前我国媒体传播模式以“一对多”为主,信息在媒介与大众之间呈单向流动,个体很少能成为节目的主体,即便有人与人的对话,大多也是将人作为符号来阐释某个既定的观点或概念,缺乏人性化的交流。

例如《面对面》以人际传播为壳营造了一个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平台,使得个体的人在大众传播中有了一席之地。围绕在“探询中交流”,《面对面》把握了以下环节:

(1)从新闻性角度选择访谈对象。

纵深度:深入新闻的漩涡,为观众提供一个解读新闻的别样视角。如神五发射成功后,播出对杨利伟的采访。

思想性:访谈由现象层面上升到本质层面。

(2)从观众视角探询新闻人物。

主持人首先代表的是自己,其次才是媒体。记者从媒体代言人还原为真实的自我,并成为观众的代言人。

(3)张扬个性的交流。

首先,采访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个性化交流,谈话双方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刺激与反应互为因果。其次,观众观看的过程也是采访双方进行交流的过程。好的访谈会使观众与访谈双方在采访中相遇,以语言为桥,进入采访双方的深层思维空间,认知性格迥异的人性,享受用人来读解新闻的独特魅力。

例如2003年非典时期,《面对面》成功采访北京市代市长王岐山的《军中无戏言》。其成功的原因在于观众视角的探询、张扬个性的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新闻的人性化解读。主持人首先把自己定位为北京市民,广泛了解和深入分析他们最想问市长的问题,问题尖锐,但并不回避。王岐山没有打官腔,十分果断一一作答,表现出雷厉风行和指挥若定的气度,增强了市民对政府的信赖感和抗击非典的信心。

2.促动平等真诚的对话,在交流中求证

记者要做到有效和得体。有效就是对传播结果的考量,得体是对传播方式的要求。质疑不是咄咄逼人,而是有控制的质疑。首先是对自身的控制,其次是对对方的控制,再次是对环境的控制。

对话者身份、职业、年龄、经历,具有较大差异,采访范围较宽泛,采访者应具有成熟而灵活的调试能力。提问简短有力,常用封闭性的问题。有时放缓提问速度,例如采访非典时期的北大人民医院的院长吕厚山,给其足够的时间表达情感。有时大大提高速度,如《面对面》主持人采访9岁作家边金阳,几乎都是三五个字的小问题。研究表明,面对面沟通中,情绪信息只有7%是通过语言表达的,其余93%是由面部、目光、身体运动、语速等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主持人应注意自己的表情、语气,利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传达出我关注、我怀疑、我仍不大相信的潜在信息流,营造出一个质疑的信息场。

3.以深层质疑为手段,在求证中解读

(1)有意制造冲突。

质疑实质上是有意制造一点冲突,去刺激对方,跟对方拧着来。冲突是给对方创造一个平台,尤其是正面人物,有冲突才有意思。

例如《面对面》采访江苏华西村书记吴仁宝的《解读天下第一村》,原因是他离开了,他儿子接任,有人说这是世袭制。是否把集体资产变成家族企业?华西村靠什么称富天下?华西的辉煌是真实还是幻影?把观众最欲知晓的确定为质疑点。

(2)“现实性”传播。

人类只有一个时间,那就是现在。现在时的对话,最能给人带来融入的感觉。尽量给观众营造一种当下、即兴的对话传播感觉,使谈话具有现实性、现场感。新闻人物专访不注重对人物做传记式的描述,而是紧紧围绕新闻事件,截取新闻人物经历中的一个或几个相关断面,进行求证解读。

新闻人物专访节目的定位是新闻中的人,对话要围绕着展现新闻人物的独特个性,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来进行,通过质疑,使观众看到与众不同的“这一个”,并从中引发思考,获得感悟。

二、谈话节目

电视谈话节目源于美国,英文是talk show,港台译作“脱口秀”,即没有脚本,脱口而出,即兴发挥的意思。人们在对话中进行信息的交换和思想的碰撞。

谈话节目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国的咖啡馆,韦恩·门森教授在《大家谈:媒介文化中的脱口秀》中指出在咖啡馆里第一次出现了讨论社会问题的公众聚会。在这些咖啡馆发展起来以前,人们一般都是公开讲坛的被动接受者。

在整个18世纪,中产阶级的谈话传统得以发展,并借助印刷技术和第一批大众刊物的流行,谈话传统得以发扬光大。正是这些早期的咖啡馆和杂志第一次使普通人成为社会事务的参与者,而不再是旁观者。让他们能在政权机构和教会组织以外非正式地表达对于知识和自我的一些感受。

谈话节目随着无线广播的出现而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公众论坛。广播界第一档谈话节目是1921年由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的WBZ电台播出的,并且仅在1928—1929这一年中,广播网中有21个节目是典型的谈话节目,谈论公共事务、宗教、家庭生活。当时谈话大都是独角戏,专家对听众讲话,而不要听众参与对话的节目形式。从1933年开始,广播谈话节目迅速蔓延,不仅有了更多的节目样式,而且听众也有了更多参与的机会。广播谈话节目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成熟。电视谈话节目直到50年代才产生出来,电视史把NBC 1954年推出的《今夜》作为电视谈话节目的开端。以美国为例:20世纪60年代谈话节目的代表是《唐纳·休节目》,80年代是《奥普拉·温弗瑞节目》《拉里·金直播》,90年代是《莉基·莱克节目》《杰尼·琼斯节目》等。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开始于1993年1月上海东方电视台播出的《东方直播室》,但真正在全国掀起谈话节目热潮的是1996年开播的《实话实说》。

(一)谈话类节目与人物专访的区别

谈话类新闻访谈节目与人物专访比较,谈话节目与人物专访的传播取向不同、传播氛围不同、主持人的作用不同。

1.传播取向不同

谈话类新闻访谈节目的传播取向是话题,不过于追求时效性,但讲求平民化。观众记住的是话题和观点。如《实话实说》话题:该不该减肥、结婚的钱谁出、邻里纠纷怎么解决等。人物专访的传播取向是人物,选取具有新闻性、故事性、独特个性的人物作为专访对象。观众记住的是个性化的人。

2.传播氛围不同

谈话类新闻访谈节目氛围力求开放、活跃,主持人会调动起场上观众的说话热情,或鼓励观众通过网络向场上嘉宾提问。人物专访营造一个封闭的空间,好比把采访对象请到自家的客厅里,很安静,暗示嘉宾:这里没人会打扰我们的谈话,你想说什么、怎么说都可以。

3.主持人的作用不同

谈话类新闻访谈节目主持人是穿针引线者、话场控制者、气氛调节者。专访主持人是一个调查者、挖掘者、印证者。

(二)谈话类新闻访谈报道的构成要素

谈话类新闻访谈报道节目由四个要素构成:话题、主持人、嘉宾、互动。其中,话题是节目的灵魂和核心内容,主持人是节目的主线,嘉宾是话题的阐述者和升华者,而话题的阐发、意见的表达、信息的传播都是在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中产生的。

1.话题

话题是节目制作的根本和核心,话题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谈话类新闻访谈节目的成败。话题“新”即时效性是谈话节目的首要“卖点”。但在科技迅速发展和媒体竞争白热化的今天,单靠“新”已不足以取胜,并非所有的新闻事件都可以成为好的话题。

谈话类新闻访谈报道的话题应符合受众需求,并且容易引起思想的交锋。争议才是卖点,话题必须具有可讨论性,才会引起大家的兴趣。观众在嘉宾的交锋、争论中找寻自己观点的支持者,获得认同感,掌控评判权。电视是大众媒体,话题的选择应贴近大众,贴近社会热点事件,观点独到。否则,无论它意义如何重大,也难以唤起百姓的关注。一些关乎民生的事件,最能唤起大多数人的共鸣。

2.主持人

主持人是谈话类新闻访谈报道栏目的代言人,主持人的个性决定了节目的个性,主持人的知名度决定了节目的知名度。主持人是谈话类新闻访谈报道节目的主线,节目的思想内涵、艺术品位、信息数量等,都是由主持人在与嘉宾和观众的交流中实现并最终完成的。

谈话节目中的谈话,应该是谈话参与者平等而充分的交流。主持人不应只是信息的索取者,也应成为信息的提供者。

在传统意义上,谈话类新闻访谈报道节目主持人的功能主要是组织、理解、现场调度、主题引导;现在,越来越多的谈话类主持人已突破了穿针引线的发问者角色,逐渐向节目的参与者、观点的展现者转变。主持人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就不能融于谈话的氛围,无法激发参与者的兴致而始终游离于节目之外。有思想并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主持人,才可以掌控并引导谈话节目。

3.嘉宾

嘉宾是话题的阐发者和升华者,好的嘉宾能使节目事半功倍。要根据话题内容来选择嘉宾,嘉宾的身份最好切合话题内容,以便让他们一展所长,自如发挥。

目前,新闻谈话节目的嘉宾主要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他们有善变的口才、丰厚的学识、扎实的专业背景,还有丰富的表现力。电视的特性决定了选择嘉宾最重要的考量标准是其表现力和口才。因为有时间的限制,嘉宾必须快速展现自己的观点,并吸引别人的注意。有这样一些嘉宾,他们的笔头功夫很好,可上了电视却不能言简意赅地表达,影响了其观点的呈现。嘉宾的搭配也很重要。演戏需要对手戏,谈话类新闻访谈报道节目也一样。嘉宾有激情型、理智型、善辩型,对不同类型的嘉宾进行差异化地搭配,这台戏才会出彩。

一个嘉宾在做了一阵节目之后,很快就会有重复的东西出现,并会越来越像媒体人,自身性格化的东西会削弱。所以,轮换嘉宾是一个栏目所必需的。

4.互动

电视已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再精彩的演出,没有看客,没有掌声,演员就会失去激情。谈话节目如果没有和观众的互动,栏目也就失去了活力。

如何互动?互联网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互动平台。视网互动的好处,不仅在于让观众参与节目,也让话题与观点更具广度与深度,更显丰富与客观。谈话类新闻访谈报道节目引入网络观点可以让主持人的提问更具民意,以补充嘉宾观点,给大众更多话语权。江苏城市频道晚间新闻谈话节目《新闻夜宴》专设了一名首席记者,他除了介绍本档节目所涉及的新闻背景外,另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充当网友观点的代言人。他会把本次节目的网友观点收集起来呈现在节目现场,让现场嘉宾和屏幕前的观众观点进行交锋、碰撞,从而丰富节目,传达一种普遍的价值认同。

新闻谈话节目四要素互为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主持人掌控着话题的选择、嘉宾的引导和谈话的进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影响节目质量;而忽略观众隐性的参与,则从根本上失去了节目谈话的针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