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机媒体未来发展道路的讨论

手机媒体未来发展道路的讨论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手机媒体未来发展道路的讨论有人把手机媒体看成是第五代大众媒体,也有人认为手机媒体由于受众群较窄,只能作为一种个人化的媒体。根据手机媒体的功能性进行区分,可以呈现出手机媒体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但是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之间的选择并不是割裂的、对立的,二者呈现出共存性和互相转化性。

三、手机媒体未来发展道路的讨论

有人把手机媒体看成是第五代大众媒体,也有人认为手机媒体由于受众群较窄,只能作为一种个人化的媒体。那么,手机媒体未来的发展道路到底该怎样走,是走大众媒体的道路,还是走小众化的个人媒体道路?

一方面,手机体积小、便携、快捷,并且拥有广大的用户群体,具有成为大众传播媒体的可能和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手机具有多种媒体功能,而受众的选择和需求又是多种多样的,手机可以满足受众的各种个性化需求,因此,手机又具有个人媒体的特点。手机兼容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种传播方式,因此,它自身实际上兼有了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的特质。

根据手机媒体的功能性进行区分,可以呈现出手机媒体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但是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之间的选择并不是割裂的、对立的,二者呈现出共存性和互相转化性。

手机媒体可以为受众提供服务功能、信息功能和娱乐功能。

在提供服务功能和信息功能的时候,手机媒体既可以走大众媒体的路线,也可以走个人媒体的路线。有学者指出,手机是大有可为的公共信息平台,手机信息平台在引导舆论方面,比传统媒体更人性化,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其他大众传媒的不足。而由于手机平台独特的传播优势,许多政府在自然灾害的预警、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中,都把手机平台当成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通道。例如,印度尼西亚在海啸之后建立了一套由印尼气象与地球物理局全权负责的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手机用户在特定范围内将会收到灾难预警短信,在突发灾难降临之前该局会通过短信通知用户尽快逃离危险地带。2005年底,北京三环路部分路段坍塌,北京交管局通过手机短信提醒市民绕行;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也有管理部门用短信提供公共信息的事例。(37)手机在公共服务、危机传播领域具有的巨大作用,无疑证明了手机在这一层面上属于大众传播媒体。但是,由于这种传播属于突发事件,属于非常态传播,如何将其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化是政府部门、传媒机构、通信运营商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那么常态的服务和信息传播,也同样具有大众媒体和个人媒体两种情况。现阶段利用文本短信传播的媒介形态如手机报纸,主要还是延续传统媒体的功能,走大众传播路线。而随着手机媒体技术的开发应用,手机媒体用户可能具有前所未有的自由选择权。根据个人爱好和需要定制的个人化服务,无疑是属于个人化媒体的范畴。

在提供娱乐功能的时候,手机媒体同样也是既可以走大众媒体的路线,也可以走个人媒体的路线。例如,手机小说和手机短片可能既符合手机传播的规律,又较为容易被受众所接受,从而成为大众媒介的样式。而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网站由于技术要求过高、费用相对较高、受众群体不明朗等情况容易发展成为个人化媒体。

手机媒体大众媒体路线和个人媒体路线的选择,是受技术含量、普及程度、手机媒体的发展阶段、用户接受习惯的影响和制约的。手机媒体可能会走一条大众媒体与个人化媒体并行,并向个人化媒体转化最终发展成为大众化媒体的道路。事实是否如此,我们还需要在手机媒体发展中寻求答案。

附录:手机媒介化进程的部分标志性事件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不到10分钟,我国几十万手机用户通过手机短消息获知这一重大新闻。

2004年3月初,中国手机娱乐门户——空中网“手机直播”第7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这是国内第一次用手机进行大型活动的实时报道。

2004年4月,中国联通在全国推出“视讯新干线”移动流媒体业务,与国内12家电视频道达成内容提供协议,包括央视新闻台、央视4套、央视9套、凤凰资讯台、BBC等。随后,天津联通开通基于CDMA手机的掌上电视(GOGOTV),在手机上成功实现流畅清晰的视音频传输效果,轻松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津卫视及其他省市电视台近20套节目。

2004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实现用户和报人间的互动。

2004年8月问世的《城外》是部短信小说,手机用户以每条3角的价格通过手机短信来阅读。

2004年11月15日,在上海和北京同时首发的《距离》号称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小说”,彩信每次能够发送的文字最多可以达到2万字。

2004年12月23日,周星驰新作《功夫》现身手机,影迷可看到10个拆分的电影片段。

2005年1月1日,上海移动与上海文广传媒集团联手推出手机电视业务试点。

2005年1月10日,杭报集团和杭州移动合作推出彩信手机报纸。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为主要信息来源,整合、编辑适合在手机上观看的新闻,通过基于GPRS技术的彩信业务平台发送到用户手机上。

2005年2月6日,上海移动与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推出中国第一部“手机短剧”《新年星事》。

2005年2月24日,人民网、人大新闻网、政协新闻网共同推出国内首家以手机为终端的无线新闻网——“两会”无线新闻网,首次实现了手机报道国家重大政治活动新闻的历史性突破。

2005年4月5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决定联手启动国内首张省级手机报——《浙江手机报》。

2005年4月27日,北京乐视传媒投资300万,开机拍摄中国首部用胶片制作的专门在手机上播放的电视连续剧《约定》。

2005年7月11日,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研制的“SMG手机电台”在上海正式开播,这标志着国内首个由传媒机构全程提供集群语音内容支持,并通过通信无线网络实现语音资讯实时或延时互动传播样式的诞生,同时也是国内首次成功采用流媒体格式将广播语音节目系统拓展至新媒体的有益尝试。

2005年7月,《南方日报》推出广东地区的第一家手机报纸,将全面采用短信、彩信和WAP技术。

2005年11月15日,山东广播电视总台和山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联手开设手机电视媒体“广视无限”。

2005年11月21日,上海东方移动信息有限公司宣布,中国移动全网手机电视业务率先在上海发展了5000个用户。

2005年11月,东北第一家手机报纸《辽宁手机报》在沈阳诞生。《辽宁手机报》由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和辽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每天将纸媒体的信息内容编辑成几十字到几百字的短文,配以即时图片,24小时不间断地向手机用户传播新闻信息。

2005年12月16日,我国无线新闻传媒的旗舰——“掌上天下”手机网站在北京启动。

2006年1月16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上海移动通信公司共同签署了手机报纸“inews”《早点新闻》合作协议,宣告从即日起三方联合打造“inews”业务平台——《早点新闻》。

[王灿发,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侯欣洁,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