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科技报道刍议

国际科技报道刍议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科技报道刍议吴迎春国际科技报道是关于国际科学技术方面的报道,涉及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化学、医学、物理学、航空航天等内容广泛的领域。国际科技报道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造就了它独特的地位,在党报中成为一个颇具特色的报道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对此,专门从事科技报道的人士有不同的看法。“科技大观”、系列报道是近年本报推出的新栏目。

国际科技报道刍议

吴迎春

国际科技报道是关于国际科学技术方面的报道,涉及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化学、医学、物理学、航空航天等内容广泛的领域。如果下定义,能否这么说:国际上新近发生的科技事件及其新成果的报道。因为它是本报新闻报道的组成部分,注重时效性和报道价值,所以,它有与其他报道题材相似的共性,但它的专业性较强,不同于国际政治外交经济新闻,报道对象是科技事件和新成果。这就是它的个性

国际科技报道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造就了它独特的地位,在党报中成为一个颇具特色的报道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

国际科技报道的地位

多年的国际科技报道实践使我感到它已成为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说它重要是因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率在20世纪中叶为50%,20世纪末则上升到75%以上。在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79~1997年为47%,2000~2005年则上升到56%(据中国科技部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那样,科学技术正在成为人类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这种作用和影响决定了它在媒体中的地位日益显现。

在当今科技最发达的美国,电视台科技节目平均占节目量的20%,日本占15%;平面媒体中,主流报纸《纽约时报》除日常报道外,每周二推出八个版的科技专刊,至于科技新闻上头条不是新闻,美国《新闻媒体咨询2004》提供的数据表明,科技新闻上头版的比率从1977年的1%上升到2003年的5%。日本的《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等大报,从一版到后面各版,经常刊登科技新闻以及有科技含量的新闻,如发生重大科技事件,还及时推出副页专刊。至于本报,有专门负责科技报道的部门和编辑,每周四推出科教周刊,遇有重大的国际科技事件,及时推出科技专版,本报几乎每年年终推出国际科技专版。如在网上查阅本报科技报道数量,输入“科技”两个字,每年显示的文章数量为4000篇左右。

现在有一种说法,较多媒体科技报道弱化,篇幅减少。对此,专门从事科技报道的人士有不同的看法。本报教科文部主任贾西平说,本报编采分开后,虽然科技报道划归文化版,但现在各版均刊登科技报道,重要科技新闻上一版,各版有科技含量的报道增加了,现在的科技报道不是削弱了,而是“长胖了”。

国际科技报道的作用

2006年8月25日,本报刊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24日召开第二十六届大会的新闻报道,报道指出,来自各国的2500多名科学家经过辩论达成一致,决定将昔日错误列入太阳系“行星家族”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逐出,太阳系只剩下八大行星。这篇报道披露了重要的信息,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冥王星的地位终于被确认,这标志着人类对太阳系认识跨越史的飞跃,反映的是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科学精神。从新闻学的角度讲,这篇科技报道有着同其他报道一样的基本功能,传播科技信息,普及科学知识。

国际科技报道的作用不只是“传播”。第三世界科技记者大会通过的《巴西宣言》认为,科技新闻在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有关调查显示,有六成多的中国人从报纸获取科技信息,八成多的中国人从电视上获取科技信息。因而可以说,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增强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事业进步,是国际科技报道的重要使命。

长期从事日本科技报道的新华社记者张可喜对此颇有心得,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他撰写大量报道,介绍日本“科技立国”战略和“新技术革命”热,这些以及本报等报刊关于美国“第三次技术革命”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报道引起中国政治、经济、科技等各界的高度关注,当时的国务院领导人曾作出批示,说这对我国来说“既是一个机会,又是一个挑战”,后来的“863”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便是为此而采取的对策。报道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推出新栏目——“科技大观”、系列报道

常言:好马要好鞍。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成果、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与日俱增。国际科技报道除用消息、通讯、专访、评论这些传统表现形式外,还需要推出新的栏目以适应报道的需要。“科技大观”、系列报道是近年本报推出的新栏目。

“科技大观”

“科技大观”的前身是“院士园地”,这在当时是很有影响的权威栏目,因为刊发的均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撰写的文章,受到读者和有关部门的广泛好评。这个栏目经营了近两年半时间(1998年3月至2000年8月),共刊出43篇文章。后来发现有局限性,“院士园地”只能刊登院士的文章,其他不是院士但有发明成果和建树的中青年科学家的文章,不能上这个栏目,应搞一个大点的框子,院士的文章和青年科学家的文章都能装,“科技大观”应运而生,并于2000年8月7日,在本报国际七版刊发《最后被发现的基本粒子》,作为“科技大观”开篇文章,同时配发了编者按。

为什么叫“科技大观”?

当时运作时,起了十多个栏目名字:“科技园地”、“科技大世界”、“科技万花筒”、“科技创新园”、“科技天地”、“科技生活”、“科技社会”等,觉得平,一般化,最后选中“科技大观”,朗朗上口,意思不错。大观即“美好繁多、蔚为大观”。

时至今日,“科技大观”已六岁多,每年刊登20多篇,迄今共刊发了126篇文章,内容涉及物理学、气象学、天文学、电子信息、生物学、计算机技术、医学、地震、环境等广泛的领域,国际科学界重大科研成果和科技事件几乎都有反映。“科技大观”成为本报一个有影响的科技报道栏目,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以新近发生的科技事件为由头,进行介绍评说。

第二,题材内容介于新闻和评论之间,有述、有议、有评,是言论文章的一种。

第三,有科技知识方面的介绍和解释,这是“科技大观”有别于其他栏目的个性、特色。

举例说明:2000年8月7日,在本报七版刊发《最后被发现的基本粒子》,“今年7月21日,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宣布了一个曾令许多物理学家梦寐以求的发现:人们苦苦寻找了20多年的(陶子)中微子存在的直接证据终于被找到。这一重大发现,标志着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所说的12个基本粒子已经被全部探测到。”——最新科技新闻做由头,文章作者以欣喜的心情评说这一重大科技进展,夹叙夹议,贯穿始终。

文中相关科技知识方面的介绍有,“中微子是基本粒子中的成员,分为三代。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格拉肖、温伯格和萨拉姆三位科学家对基本粒子进行了分类,提出粒子物理学的框架是标准模型,即特质由12种基本粒子构成。它们包括六种夸克和六种轻子。夸克和轻子的大小不足原子的十亿分之一”。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许多科学家、发明家的稿子荣登这个专栏。

系列报道

如果说消息、通讯等是常规武器,以短、频、快著称;那么系列报道是重武器,连续发射的喀秋莎。通过较长时间、多篇幅的报道,来强调一个重大的、全局性的主题。系列报道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很强的指导性。

比如:2001年1月1日起,本报刊登15篇系列报道,介绍各国开发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如何在工业、旅游、金融、商业、教育、交通管理、教育和政府等部门普及和使用信息技术,以提升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2005年1月,本报刊登了国外节水、节电、节油、废物利用以及开发节能技术情况等十篇文章,以配合国内建设节约型社会。

系列报道因为报道文章连续不断地推出、全方位多角度强调一个主题并挂上专门的刊头,所以特别引人注目。需要说明的是,系列报道这种形式不可随意用,一般的报道主题不可用这种形式,所谓“杀鸡焉用牛刀”;其次,主要用于配合国内的改革、发展和科技发展大战略的推出和实施。比如,上面所说的信息技术系列报道,其背景是2000年下半年,中央在关于“十五”计划建议中提出,要“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而2001年1月是“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所以策划了这个系列,介绍国外发展信息技术的情况,为国内提供参考。再如,2006年8月初本报开始推出的“外国提高公民科技素质系列谈”19篇文章,配合了2006年2月中国政府公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提出和实施,介绍了美国、日本、欧洲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科普提高本国公民科学素质的举措和经验,中国科普专家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这些报道使用第一手材料,具体详实,对国内有借鉴作用。随后,这些系列报道扩编成书,以便进一步发挥作用。

系列报道有其要求,开篇要发编者按,告诉读者为何发这个系列报道,结束时要告诉读者系列报道结束,使系列报道有始有终。每篇报道挂专制的刊头并标明序号。使读者了解这是一个系列报道而不是单篇文章。

“准确性、通俗性、趣味性、贴近性”的统一

国际科技报道要注意“准确性、通俗性、趣味性、贴近性”四性的统一,这是报道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准确性

准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国际科技报道也不例外,韩国的黄禹锡造假,克隆人体干细胞的数据和实验均是捏造的,其造假“论文”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美国《科学》杂志和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分别发表,后被揭露,两杂志名声大为受损,公信力下降。各国报刊杂志纷纷从中汲取教训,采取措施,确保报道来源的准确性,从报道的源头上杜绝错误。此外对一些发明和成果的报道,要准确把握,慎用世界第一、最先进等最高级词汇。一篇报道,要做到事实准确、名字和数字准确、概念准确、科学原理准确。很多人写的稿会出错,科学家也不例外。本人也曾发现专家写的稿件出错。作为编辑,不迷信,不盲从,只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对报纸负责,对读者负责,也是对作者负责,试问一旦见报的文章中有错,专家不丢人吗?在编稿中遇到比较多的问题是译名问题,译名要标准化,以本报见报和新华社发的稿为准。另外就是科学概念问题。比如,2006年12月18日本报刊登的一篇讲月球探索的科技大观,里面提到在月球建立种子库,把农作物种子以及人类和动物基因存放在上面,以防不测。文中一句话表述为“将人类动植物种子备份存放在月球上,充当“诺亚角色”。当时文章已经发到夜班,后来考虑这句话不妥,植物种子是对的,人类和动物不能说种子,但是分开做两句话说,又觉得累赘,最后请教科学家才解决这个问题。

通俗性

国际科技报道必须通俗。怎么叫通俗?读者能看懂就是通俗。要想读者看懂,作为编辑,你首先要能看懂,你懂了,读者就懂了。科学家写的稿子,涉及科技术语、原理和知识,比较专,难懂,读者来信也说到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在约稿时,要反复强调,写科普文章,而不是学术论文,一定要通俗。收到稿子后,在编辑的过程中,将那些难懂的内容“翻译”成读者懂的语言和术语。有时为了“翻译”一个概念或原理,和科学家多次商量,找对应的通俗词语表达。

举一例,近些年来,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突飞猛进,不断取得新成果。2000年6月,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中国等六国的科学家共同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框架图并予以公布,三年后,比较精确的人类基因组“完成图”绘制完毕,2006年5月,人类最大的染色体、第一号染色体的测序和分析完成,历时16年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终于完成“生命之书”的最后一个章节。这期间,各家媒体发了许多相关报道,但没有介绍什么是“基因组”这个重要的概念,它和碱基对、染色体等是什么关系,读者来信曾问及这个问题。

本人采访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杨焕明教授后,草就一篇《人类揭启自身奥秘》(2006年5月27日见报)回答这个问题。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找到对应的词语,通俗地进行了比喻:人类基因组就像地球那么大,一个染色体就像一个国家那么大,一个基因就像一幢楼那么大,搞清楚30亿碱基对(核苷酸)就像搞清楚地球上30亿人各姓什么,“制图”就像在高速公路上标路标。

这篇文章因为“通俗易懂”获得了本报好新闻奖。

趣味性

国际科技报道是写给读者看的,如果读者因为报道难懂、干巴而不愿意看,报道就失去价值。报道要吸引读者,内容通俗、生动活泼。比如,本报1957年11月5日刊登的《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科普文章,解读同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重大科技新闻。当时,人们还不懂什么是人造地球卫星,文章这样介绍:“自然界的卫星是围绕着某一行星、周期性地转动着的小星体。月球就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人造地球卫星就是和月球相似的人造小星体”;“人们会问,卫星怎样能绕着地球转,既不飞开去,又不掉下来。首先我们看一下月球。月球绕地球旋转的速度是每秒一公里(每小时3600公里)。由这样大速度所产生的离心力正好等于地球对它的吸引力,二力平衡,卫星就沿着轨道转动,既不飞开,也不下落。正如用手牵着一根前端系有石子的绳索转圈子的情况一样。这时石子在做环绕运动,有离心力在使石子向外飞;而绳索有拉力,拉着石子不让它飞开,二力平衡,于是石子只能沿着轨道不断地兜圈子。”这篇报道通俗、有趣,读者爱看。

上述三性如能做到,这篇国际科技报道基本是成功的,但如果有贴近性,报道就比较到位、完美。

贴近性

国际科技报道要贴近中国、贴近读者,让读者感到科技不神秘,就在身边。让中国读者感到,国际科技与中国息息相关。比如,2006年2月15日本报一版刊登的全球快餐业巨头麦当劳公司13日首次承认,其炸薯条含有小麦和乳制品成分,这些成分可能会给那些对这些物质敏感的顾客带来过敏反应,……之所以会引发过敏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其含有可能导致过敏的蛋白质。这属于食品科学,涉及千百万人的健康问题,见报后读者关心,打电话给本报了解进一步的信息。

中国不断改革开放,走向世界,促进世界的发展、合作和繁荣。中国和世界联系日益密切。因而,现在,本报很多国内的报道含有国际内容,我们戏称国内报道走向全球化。另外,国际报道涉及更多国内的内容,这是中国开放、参加国际合作的必然结果。国际科技报道贴近中国是必然的。

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些记者善于写科技文章,但是一些记者却不愿写,因为专业知识难懂,外文难翻译,担心出错。其实,世上无难事,铁杵磨成针,只要肯学习钻研,就会有所成。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新闻层出不穷,很多政治、经济、文化新闻都有科技含量,作为一名党报记者,能放弃自己的责任不去报道吗?不懂科技知识的记者不是好记者,你逃不掉、避不开,科技就在你身边。电脑、手机,每天用,这不是科学吗?你吃的食物是绿色食品吗?这涉及食品科学。科技和你息息相关。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的好处时,同时要为科技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尽力。

中国科学家和媒体联系要加强,自愿义务做科普工作的专家有,但是不够。而外国,科学家自愿义务从事科普工作已成为常态。如何使科学家走出实验室,来到公众中间,同公众交流,让科学走出高贵的殿堂,同大众亲密接触,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吴迎春: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