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传播发展史上的典型事件

新闻传播发展史上的典型事件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未来研究的建议_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7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2006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进展,领域在也在不断开拓,研究方法不断提升,关注现实也更为迅速。《中国报业》2006年第2期。郭炜华:《新媒体基本特质及发展趋势》,《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5期。喻国明:《解读当前中国传媒发展关键词》,《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9期。

7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2006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进展,领域在也在不断开拓,研究方法不断提升,关注现实也更为迅速。但是研究者们应注意的是,研究的低水平重复仍时时出现,研究中过多的描述覆盖了应有的学理的深入阐述,批判意识仍需要加强,跟风式的研究、简单图解式的研究等现象依然需要警惕。同时,在论文写作中,仍要重视关键词的提炼和引文、注释标注的规范。

【作者简介】

李良荣,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智敏,复旦大学2006级新闻学博士生。

【注释】

(1)综合新华社的消息。

(2)《中国报业》2006年第2期。

(3)据新华社2006年5月8日的相关消息。

(4)据《新京报》2006年5月25日。

(5)综合新华社的消息。

(6)程洁:《试论新旧媒介的划界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5期。

(7)陈先红:《论新媒介即关系》,《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8)郭炜华:《新媒体基本特质及发展趋势》,《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5期。

(9)余伟利、陈敏利:《从“两会”博客现象看博客的社会传播价值》,《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10)李明:《博客文化价值观分析》,《新闻界》,2006年第4期。

(11)莫颖怡:《博客与网络身份建构》,《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5期。

(12)刘津:《作为“回音壁”和“评论场”的博客报道——两种博客辅助性报道形式解析》,《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4期。

(13)方兴东、张笑容:《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14)胡春阳:《博客现状与亟待研究的议题》,《新闻记者》,2006年第3期。

(15)同上。

(16)孙正一、柳婷婷:《2006:中国新闻业回望(上)》,《新闻记者》,2006年第3期。

(17)黄桂萍:《播客的社会文本意义解读》,《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8期。

(18)朱文宁:《播客赢利模式探析》,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报,2006年第3期。

(19)王天、唐锐:《2006年传媒业八大值得期待的市场资源》,《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5期。

(20)匡文波:《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21)周笑:《新媒体的新值域:短信产业研究——2004、2005年广播动态及相关研究述评》,《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22)陈强:《手机电视:媒介特性与内容产品设计》,《视听界》,2006年第4期。

(23)陈斯华:《以PC为终端的IPTV产业价值链分析》,《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

(24)韩彪:《中国的IPTV:娱乐的天堂?传媒的重地?》,《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25)侯自强:《发展BiTV促进三网融合媒体演化》,《电视技术》,2006年第1期。

(26)李幼平:《新兴传媒的走向》,《中国传媒科技》,2006年第6期。

(27)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5期。

(28)熊澄宇:《整合传媒:新媒体进行时》,《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29)喻国明:《数字化背景下的媒介融合需要体制变革的支持》,《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30)宋昭勋:《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31)许颖:《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32)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33)彭兰:《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走向》,《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

(34)彭兰:《媒介融合时代的“合”与“分”》,《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9期。

(35)高钢、陈绚:《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9期。

(36)郑萌:《保护纸媒原创信息探讨策略“触网”之路》,《新闻战线》,2006年第9期。

(37)戴晓军:《借彼用彼壮大自己——浅谈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的策略》,《新闻战线》。

(38)邵宏华:《传统纸媒的数字化生存之道》,《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9期。

(39)尹明华:《合作共赢是发展的必然逻辑—对报业“内容联盟”的思考》,《新闻战线》,2006年9期。

(40)李惊雷:《报业“内容联盟”本质探析》,《新闻战线》,2006年第9期。

(41)蒋宏:《新媒体环境下看传统媒体的盲点及策略》,《新闻界》,2006年第4期。

(42)支庭荣:《融合与转型:传统媒体的未来生存法则》,《中国记者》,2006年第2期。

(43)喻国明:《解读当前中国传媒发展关键词》,《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9期。

(44)喻国明:《“拐点”的到来意味着什么》,《中国编辑》,2006年第1期。

(45)李颖:《新媒体不是“狼”》,《传媒》,2006年第7期。

(46)朱光烈:《“不谋万世者无以谋一时,不谋天下者无以谋一域”——2006年再论“泡沫”》,《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

(47)柳旭波:《传媒体制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新闻界》,2006年第2期。

(48)赵承业:《我国行政主导的传媒产业集团化现象与问题的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5期。

(49)常永新:《传媒集团暴露公司治理缺陷》,《新闻记者》,2006年第6期。

(50)张锐:《转型期中国广电媒介体制改革成本分析》,《现代传播》双月刊,2006年第4期。

(51)李斌、姜欣:《广电传媒集团化进程分析与核心竞争力构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5期。

(52)李良荣:《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新闻大学》,2006年第2期。

(53)李良荣:《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新闻大学》,2006年第2期。

(54)黄玉波、张金海:《从“部分剥离”走向“整体转制”—当前中国传媒产业体制改革趋向初探》,《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55)季熙:《数字时代的媒体分类研究》,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6)李本乾:《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路径、目标及措施》,《新闻界》,2006年第1期。

(57)柳旭波:《传媒体制改革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新闻界》,2006年第2期。

(58)高传智:《“第三条道路”与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体制改革——对现有广播电视体制缺陷的制度规避》,《新闻大学》,2006年第1期。

(59)郑丽勇:《论传媒产业的产权改革及思路选择》,《新闻界》,2006年第2期。

(60)戴元初:《中国传媒产业规制的解构与重构》,《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5期。

(61)《媒体扫描》,《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1期。

(62)孙发友:《世界传媒市场“三分天下”:中国在东亚板块中的地位与作用》,《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63)丁淦林:《传媒资本运营》序,《新闻界》,2006年第4期。

(64)胡韶林:《广播电视传媒资本运作之思考》,《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6期。

(65)聂莉:《外资传媒入华的效应分析——兼论中国传媒市场的开放度》,《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6年第3期。

(66)关众:《论媒体融资的四大关系》,《税务与经济》,2006年第3期。

(67)肖赞军:《传媒业内容产品的产品属性及其政策含义——兼与张辉锋博士商榷》,《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5期。

(68)戴元光:《新世纪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综述(上)》,《当代传播》,2006年第1期。

(69)昝廷全:《论传媒经济学与系统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

(70)曹鹏:《正确应对报业市场的拐点》,《新闻记者》,2006年第5期。

(71)林晖:《结束暴利时代中国报业的战略转型》,《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72)马增奇:《报业集团在高速发展中的风险规避》,《中国记者》,2006年第5期。

(73)王辉:《多元化战略试析我国报业集团的多元化战略》,《企业经济》,2006年第4期。

(74)李良荣:《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新闻大学》,2006年第2期。

(75)曹鹏:《报业市场研究的最大课题是如何进行党报改革》,《中国记者》,2006年第9期。

(76)吴毓健:《新时期党报改革的着力点》,《中国记者》,2006年第1期。

(77)时统宇:《收视率导向批判——本质的追问》,《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

(78)时统宇:《绿色收视率与媒体社会责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3期。

(79)黄柘:《“绿色收视率”——满意度与收视率的融合》,《新闻战线》,2006年第9期。

(80)项仲平:《中国电视的困境与突围》,《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81)庞淼:《再议频道专业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1期。

(82)李良荣:《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新闻大学》,2006年第2期。

(83)石长顺、向培风:《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

(84)袁茜、项立新:《公共电视势在必行》,《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

(85)童兵:《对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几个问题的观察与思考》,《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9期。

(86)刘建明:《新闻理论科学性的危机》,《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9期。

(87)蔡敏:《发展新闻实践亟需发展新闻学的建构》,《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88)杨保军:《姿态结构重心——关于新闻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9期。

(89)郑保卫:《对当前新闻学研究中几个认识问题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9期。

(90)陈作平:《现象学方法与新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

(91)杨秀国:《构建理论新闻学体系的厚重之作——评杨保军新闻真实论》,《新闻战线》,2006年第8期。

(92)孙劲松:《关于新闻真实的再思考》,《新闻界》,2006年第2期。

(93)元莉华:《再来老生常谈——新闻真实性小议》,《新闻知识》,2006年第8期。

(94)盛芳:《消费文化与虚假新闻——新闻失实的社会语境分析》,《新闻界》,2006年第2期。

(95)刘建明:《新闻的认识论哲学》,《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96)高钢:《捍卫新闻真实》,《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期。

(97)许向东:《弱势群体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分析》,《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8期。

(98)陈先元、张骏德:《新闻传播社会价值的界定、表达及实现》,《新闻大学》,2006年第2期。

(99)姜德锋:《影像伦理问题的表现及原因分析》,《学术交流》,2006年第5期。

(100)季为民:《企业以程序与专业理念解析传媒伦理》,《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4期。

(101)丁柏铨:《论舆论监督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102)岳平:《媒体也应相互监督》,《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9期。

(103)李富伦:《真实的东西有时并不真实——对舆论监督批评报道中失实情况的分析》,《新闻界》,2006年第2期。

(104)刘志宣:《“批评性报道”提法值得商榷》,《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105)李明文:《新闻教育的功利化误区》,《新闻记者》,2006年第8期。

(106)肖东发、张文彦:《由传统出版走向跨媒体时代》,《编辑学刊》,2006年第12期。

(107)刘燕南:《突尼斯“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系列会议纪要与随感》,《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108)赵智敏:《〈中国新闻传播史〉情境创造教学模式的探索—兼论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新闻界》,2006年第1期;马少华:《说服传播理论与新闻评论教学的距离》,《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4期;涂光晋:《知识·能力·素质—寻求新闻评论教学的创新与突破》,《新闻战线》,2006年第4期。

(109)吴信训:《美国新闻教育扫描及启示》,《新闻记者》,2006年第7期。
  部分相关文献还有:
  陈凯:《加拿大的新闻教育》,《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郭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05年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年会综述》,《新闻大学》,2006年第1期;马嘉:《日本新闻教育制度解读》,《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蔡雯: 《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世纪末》,《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

(110)曾凡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反思》,《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6期。

(111)赵伟东:《论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112)郑冠:《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媒体与构建和谐社会》,《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113)杜志红:《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原因与实现路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7期。

(114)张志红:《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反思》,《新闻知识》,2006年第8期。

(115)王雄:《电视“民生新闻”的幻象和转型》,《现代传播》,2006年第2期。

(116)侯迎忠:转引自“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综述”》,《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

(117)范东升:《公民新闻的兴起和启示》,《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期。

(118)韩鸿:《论新媒体背景下的公民共享新闻学》,《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3期。

(119)董天策:《从范式角度审视民生新闻》,《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120)侯迎忠:《电视民生新闻研究综述》,《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

(121)游洁:《关于“真人秀”语境的思考》,《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122)邹伟、王亦高:《“娱乐”与“抵抗”——谈互联网恶搞短片的形式、特质与意义》,《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9期。

(123)张涛甫:《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兼谈“易中天现象”》,《南方电视学刊》,2006年第5期。

(124)郑根成:《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25)李永健、谭恩花:《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音——大众传媒中的农民工刻板印象浅析》,《新闻记者》,2006年第4期。

(126)李艳红:《一个“差异人群”的群体素描与社会身份建构:当代城市报纸对“农民工”新闻报道的叙事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2期。

(127)李升科:《权贵化取向:对农电视节目萎缩的心理症结》,《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128)吴信训:《当代农村电视收视习惯调查》,《新闻爱好者》,2006年第9期。

(129)李异平、李良荣:《我国“媒介民主”的新实践:在建设农村和谐社会中维护农民权益——以〈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为例》,《现代传播》,2006年第5期。

(130)张昆:《媒介发展与政治文明》,《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131)李希光:《新闻执政:现代政府的媒体战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32)陈阳:《我国新闻生产的影响机制之研究:以妇女新闻为个案》,《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2期。

(133)单波、王冰:《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3期。

(134)王波:《颠覆与重构之间——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反思》,《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2期。

(135)李仁臣:《论新闻图像与受众的对话》,《新闻大学》,2006年第1期。

(136)齐爱军:《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137)卞冬磊:《媒介时间的来临——对传播媒介塑造的时间观念之起源、形成与特征的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1期。

(138)孙玮:《以大众的名义——当前大众传媒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分析》,《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