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副言语的改进

副言语的改进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副言语的改进“声音是影响人们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你开口说话,你说话的形象就压倒了你的视觉形象,成为最主要的了。”为了使自己的声音悦耳动听,富有吸引力,许多人通过各种方法对自己声音中的副言语特征加以改进。当然,这种“以腔取人”的语音歧视与现代文明是格格不入的,是应当反对的,但改进语音,使自己具备良好的“语音形象”的确是进行有效的人际传播或大众传播的必要条件。

四、副言语的改进

“声音是影响人们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你开口说话,你说话的形象就压倒了你的视觉形象,成为最主要的了。”(8)恰如其分的语气、语量、语调、语速等副言语可以与你的言语内容相辅相成,准确地表情传意,不当的副言语则可以把你的言语内容给毁了。

许多职业,如教师、商人、公关人员、政治家、电视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律师、记者等等,都要求用声音进行言语传播活动。这些人在专业上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地使用声音。虽然有些人不善言辞,但事业还算成功,但他们一开口说话,声音中的副言语特征就给人造成一种名不副实之印象。比如有的人说话时言辞里充满了“呃……”、“嗯……”、“你知道……”这类没有实在意义的功能性发声;另一些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话声音很轻,听不清在讲什么,嘟嘟囔囔的,好像没有自信心似的,这样的副言语特征定然不会成为推动其事业再上一层楼的因素。

很显然,声音的运用,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进行有效传播的重要因素。为了使自己的声音悦耳动听,富有吸引力,许多人通过各种方法对自己声音中的副言语特征加以改进。

我们先来看一看《世界知识》杂志1997年第3期唐若水《英伦的口音与外表歧视》一文的相关叙述。

英国人虽以“绅士风度”著称于世,但与其他欧美国家相比,英国是个“歧视意识”极为强烈的国度。如今,越来越多的“正宗”英国男女老少报名进“正音班”,学习“标准的”英国语音、语调。据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表明,在英国成人中,高达八成以上的人十分注重自己说话的“语音语调”并将其与“穿着打扮”所标志的社会地位相提并论。此外,约有30%的人对自己说话的“腔调”不甚满意,其中至少有半数的人决定进“正音班”纠腔正调,因为他们曾由于说话不够字“正”腔“圆”而在求职时受到冷落。

在英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不够标准的语音,特别是不够标准的语速,通常是“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教养”甚至“俗里俗气”、“趣味低档”的代名词。英国广播公司(BBC)所使用的语音语调被认为是最为“标准的”。

普通英国人中“正音”成了一种追求,一种时髦,也成了一种不大不小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英国的“口音歧视”也使一些口音标准的政治家在种种政治或社会活动(特别是发表竞选辩论、游说、演讲等)中占尽便宜,无怪乎语音、语调不够标准的政治家几乎无一例外地积极“正音”。据悉,撒切尔夫人当年荣登首相宝座之前,就曾专门聘请了一位播音员和一位语音教授为其“彻底”正音纠调。经过长达两年的努力,她的语音变得清晰了,语调也变得比较圆润、深沉动听了。正是她颇富魅力的“语音形象”讨得了选民更多的好感,从而帮助她争取到了更多宝贵的选票。此外,英国口音歧视还包括对种种方言的歧视。

当然,这种“以腔取人”的语音歧视与现代文明是格格不入的,是应当反对的,但改进语音,使自己具备良好的“语音形象”的确是进行有效的人际传播或大众传播的必要条件。我们反对语音歧视,但却赞赏人们为获得悦耳动听的声音而在纠腔正调方面所做的一切努力。

近年来,政府在加强廉政建设方面做了不懈努力,力求在百姓中树立起亲民、为民的良好形象,但仍有那么一些人手拿秘书写好的发言稿,拖着长长的音调,慢条斯理地念着,官腔十足。用这样的腔调、这样讲话的口气去“亲民”、去“为民”、去“取信于民”,老百姓能相信吗?

即使我们改进了我们的副言语特征,能使用准确的语气、语速、语调、语量等造型元素表现言语信息,但如果改变音质、音色这样的副言语因素,传播效果同样会受到影响。美国一家货运公司的一个事例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十分有益的启示。

过去,该公司有专人在下班后答复那些要求提货的电话,告诉对方现在下班了,不能提货,请第二天9时上班后再来。后来,公司把这一信息录了下来,以录音电话的形式答复下班后的提货要求。可是,过了一段时间,顾客纷纷抱怨该公司服务态度不好,使该公司管理层十分困惑。经过调查,他们发现:问题就出在那个录音电话上。因为打电话问询的人总觉得该公司改用录音电话后,就没“人”值班了,不能获得想知道的信息。其实,人工答复的信息就是录音电话的信息,但顾客在心理上认为人的声音比机器的录音更有人情味,能给人提供“更多的”帮助。于是,该公司又不得不用人工来“说”那些录音电话中的“话”了。

【注释】

(1)参见杰克·理查兹:《朗曼语言学词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212页。

(3)马兰德罗等:《非言语交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82页。

(4)这是前苏联电影演员邦达尔邱克在莫斯科电影学院表演课上对学生进行电影表演训练时让学生做的三个试验动作。

(5)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参见马兰德罗等:《非言语交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68页。

(7)参见马兰德罗等:《非言语交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66页。

(8)马兰德罗等:《非言语交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58—25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