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评论的组织策划

新闻评论的组织策划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5.3 新闻评论的组织策划一、编辑部对评论的组织策划与一般的论说文不同,发表在报刊上的新闻评论是编辑集体工作的结晶。比如,新华社国内部于2002年7月成立了评论室,统一负责“新华时评”稿件的策划和组织撰写,在这一栏目下向国内通稿、特稿线路和新华网及其他刊物提供评论稿件。其中一块版有形状、大小不一的“内报头”作为标志。

10.5.3 新闻评论的组织策划

一、编辑部对评论的组织策划

与一般的论说文不同,发表在报刊上的新闻评论是编辑集体工作的结晶。近年来,不少媒体都专门设立评论部门、评论工作室乃至评论委员会,聘任专门的评论编辑,进行策划与写作,打自己的高端品牌。

比如,新华社国内部于2002年7月成立了评论室,统一负责“新华时评”稿件的策划和组织撰写,在这一栏目下向国内通稿、特稿线路和新华网及其他刊物提供评论稿件。“新华时评”包括新华社社评、新华社评论员文章、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文章、新华短论、新华社记者署名评论以及记者署名的新闻述评、新闻分析等品种。

为了强化评论写作,新华社还要求各分社总编室负责人都要掌握写评论的业务能力,带头写评论,并带动和指导记者写评论。同时在记者中选出一至二位理论水平高、文字能力强的同志,作为评论写作的骨干记者培养。另外,通过举办评论业务培训班等形式,对记者进行系统的评论业务能力培训,要求记者增强评论意识,无论在调研中,还是在日常采访中,都要留心评论选题,在完成其他稿件的同时,也要撰写评论稿件,实现新闻资源的“深加工”。

编辑部在组织评论时,主要应把握以下三点:

找人。评论编辑应是一个核心,能够把“外脑”都调动起来为本报本刊的评论服务,把国内思想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都汇聚到本报本刊的版面上来。对国内活跃的评论作家、自由撰稿人和知名人士,他都要建立约稿档案。找人,不单单要求编辑人头熟,更要求编辑必须具备很高的理论水平,要熟悉各种社会思潮,对重大问题具有独立见解,非此,不能够与大家对话,更不能得到他们的尊重和支持。

选稿。报刊的许多评论文章是从自由来稿中选取的。编辑要选出好文章,则需要政治过硬,大局观强,懂得新闻价值。另外,他还要有丰厚的、多学科的知识积累,有理论素养和功底。熟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也十分重要。

自写。评论编辑对于重大、敏感的问题要乐于和敢于问津。但现在的一个问题,不是想不想问津、敢不敢问津,而是有没有问津的水平。理想地看,评论部门应是各种类型的思想家汇聚之地,他们天天研究各种尖锐问题,提出一段时间的焦点话题,并亲自拿起笔来,就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代表编辑部发出响亮的声音,引领舆论。

二、策划好评论版面和栏目

为适应市场竞争,不少报纸都开设有固定的评论版。一般来说,现代报纸的评论版,都有前后相连的两到三个版。其中一块版有形状、大小不一的“内报头”作为标志。

“内报头”是评论版的标志性形式要素,一般置于评论版的左上角,是一个缩小了的报头样(字体或图案)。国内一些报纸如《经济观察报》、《新京报》的评论版均有“内报头”。《新京报》在A02版上注明了“社论/来信”,但是没有标明特别图案。

社论是评论版的要头。《人民日报》曾经是每天一篇社论,后来改成不定期,逢大事才发表社论。但现在一些都市报也采取了每天发表社论的方式。比如,2005年3月5日《新京报》评论版上就有三篇社论,分别是《“四个决不”体现统一决心与诚意》、《改善教育公平状况的三个突破口》、《首钢搬迁背后的形势与观念》。社论的字体,处理得也与新闻报道不一样。

读者来信是评论版的基本要素。有单篇、单题发表的,也有按照主题相同“合题”发表的。编辑要注意保持来信的生动气息,让读者直抒胸臆。来信要注明读者的姓名、地域,尽可能要有单位和职务。大多数报纸都在评论版或来信专栏的显著位置刊登联系方式与电子邮件地址,以方便读者来信。一般来讲,读者来信也需要符合编辑方针。

评论版还有一个普遍的形式要素即图像,除漫画之外,不少评论文章都附有作者照片。国外有的评论版甚至配有新闻摄影。这些元素增强了版面的视觉冲击,调节了评论版因缺少事实性信息的缓慢节奏和沉闷感。

业内有人认为,评论版不仅仅是各种评论的集纳之地,更是一个评论的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环境表现为不同评论之间的关系:交流与争议。比如,《广州日报》便有“观点争鸣”栏目。2005年8月11日,该报议论的一个主题是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重大项目处干部、助理调研员陈晓佳索贿、受贿案。这被不少舆论看作是不掌握实权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却可以大搞腐败的例子。《广州日报》发表两篇观点相左的评论文章:一为《“无实权腐败”更可怕》,另一篇为《“无实权腐败”是个伪命题》。

由于评论版面在新闻界盛行,同一城市的报纸评论版也经常“撞车”。为了避免评论版面的同质化现象,有的报纸开始探索自己的道路。比如《羊城晚报》和《金陵晚报》等开辟了“观点新闻”版面,它们一般不发通常意义上的时评稿,而是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自己采写一些专家、百姓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就可以保证都是独家的,从而保持了特色,避免了与其他报纸在内容上的雷同。还有的报刊走上了专栏评论的道路,有的则在地方特色上下工夫。前者如《南方都市报》就有一个版面做起了专栏式评论,后者如《郑州晚报》为了避免与《大河报》同质竞争,而走上了地方化带有读者来信的道路。

《中国青年报》在评论方面,实行分类操作,其编辑手段主要是进行栏目个性化探索。据其负责人介绍,除“冰点时评”外,主要表现在法治、教育、经济、国际和体育五个当日分类新闻版面,每个新闻版都经营新闻时评专栏,结合版面定位,逐渐形成个性化、差异化的栏目风格。比如,法治版从2000年8月起创建了“法眼”栏目。该栏目的定位是,以刚刚发生的一个重要新闻事件为由头,阐述法理,用“法”的眼睛去看世界,用“法”的精神去衡量社会。该栏目培养和成就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评论作者,自身也成为报刊界的名牌栏目,并于2004年获得了“全国法制好新闻”栏目一等奖(13)

三、必要时以评论作主打

有的时候,在重大报道中,评论性的文章甚至成为支持了整个新闻版面(而不是评论专版)的主力角色。

比如,2002年,《南方日报》做了一个“9·11”的周年特刊,即是以评论为主。编辑思路是不炒冷饭,侧重对事件进行反思。整个专题中,事件回放仅几百字,事件发生时的照片也仅有点缀式的几张,大量的内容是对事件影响的评论和分析。

在处理这个报道的过程中,报社的理论评论工作室承担了主力任务,提供了五篇稿件,作者均是高层次的专家,他们对“9·11”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人们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作了深入的分析,试图回答读者关注的一些问题。这些原创性稿件提升了专题的质量。

而在各版的报道中,也加入了编辑点评,虽然,基本上是急就章,但都比较到位,体现了编辑厚积薄发的功力。这些点评既统领了版面内容,又使整个专题有章有法,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是点睛之笔。

《国际先驱导报》的年终报道叫《中国策》,堪称是评论、言论性文章的大汇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