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电视新闻解说与评论

广播电视新闻解说与评论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解说与评论一、广播电视新闻解说、评论节目的生成与发展在新闻报道中,遵循客观报道的规律,新闻报道的方式是以按新闻事件发生的本来样子报道新闻。“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广播新闻评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了评论部,从组织建构上为广播新闻评论的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解说与评论

一、广播电视新闻解说、评论节目的生成与发展

新闻报道中,遵循客观报道的规律,新闻报道的方式是以按新闻事件发生的本来样子报道新闻。但是,人们常常需要在报道一些新闻事件时,能通过传播者了解这些新闻事件产生的原因,或某些背景情况,或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何种影响,等等。因此,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常常也包含着一些对新闻事件的必要的解说与评论。

作为电视解说节目,是以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为中心进行分析,向群众讲明其发生或形成的背景、原因乃至发展的趋势,以及将给社会、民众何种影响,如何对待等等。在解说节目中,时时也含有评论的成分。

在实际中,解说与评论常常交织使用,两者似乎很难确切区分。不过,总体上看,解说大多重在客观的分析,评论则较强阐述主观的主张与见解。也正因为电视解说与评论常常“剪不断,理还乱”,所以,在节目类别的划分上,将两者也连在了一起。或各根据侧重,而予以通称。在有些国家,如日本,则通称为广播电视解说节目。在有些国家,如我国,则大多通称为广播电视评论节目。

在我国,广播新闻评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报章新闻评论移植、改造和逐步适应自己的传播方式的过程。“真正把广播评论作为一种广播新闻的特有样式加以改造和运用的,是1940年12月30日开播、隶属于新华社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6年5月,新华社语言广播组扩大为语言广播部,在增办的新节目中开设‘广播评论’节目,它标志着我国的广播评论开始进入起步阶段”(1)。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4月1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增设了15分钟的《评论》节目。“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广播新闻评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了评论部,从组织建构上为广播新闻评论的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980年第二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还首次增设了评论项目,并有广播新闻评论获奖。1981年11月1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署名评论员文章《以女排为榜样,创造第一流的工作》,首次把谈话方式引入广播新闻评论,使广播新闻评论开始突破报纸评论文体的束缚,逐渐发挥广播媒介自身的语言符号体系的特点和优势。198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一期关于体育比赛中精神文明建设思考的新闻评论节目中,把体育场上观众席上喧哗的噪音放在开头,形象地给听众以实际的感受,有力发挥了音响的作用,增强了论据论证的说服力,开创了音响评论的先例。1986年3月18日,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播出的《愤慨之余的思索——评台湾发生的造假大陆酒案》,标志着一种新的广播新闻评论样式——主持人评论的出现。1994年10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又开播了一档融深度报道与新闻评论于一体的栏目《新闻纵横》,以每天一期的强势,把广播新闻评论推上一个更高的境界,是在广播领域与日后崛起的深孚众望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交相辉映的精品栏目。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也同样经历了一个移植、改造和逐步适应自己的传播方式的过程。曾有学者概括到:“第一代的模式是由记者写出一篇评论,由播音员播出,只是自始至终有播音员的半身图像。这基本上是在报纸模式中摸索。第二代模式是:仍然写的是报纸风格的评论,也是由播音员播讲,只是配合出现画面,但许多画面和评论内容脱节;这说明,电视工作者已经意识到要摆脱报纸模式的束缚,但还没有冲破樊篱。第三代电视评论模式的形成大约在1990年前后,它以电视述评为主要形式,在遵循新闻评论共性原则的基础上,用有声的画面语言来论证。论据是形象化的,论证是由记者、主持人和各界人士共同完成的。”(2)这个概括基本上反映了至1990年前后,电视新闻工作者在评论领域摸索前进的基本轨迹。需要再补充的是,上述第一代、第二代模式,还不仅仅是在报纸模式中摸索,而应该是同时在报纸模式及广播模式中摸索。再有,90年代中期开始,还逐渐发展起了两类新的电视评论样式。一是主持人评论,二是谈话体评论。

从1958年5月1日中国电视事业诞生起,到“文化大革命”结束,除了在新闻节目中口播《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发表的评论外,电视台自己的新闻评论尚未出现。

1979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增设了编前、编后语,并时有小言论配合新闻一起播出。同年,中央电视台开始酝酿筹备的评论专栏《观察与思考》,其名称便充分体现出述评结合的特点,融新闻性、社会性、评论性于一炉。这个栏目随时代脉搏一起跳动,反映和分析改革开放时代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新观点,既有对敏感问题的报道,也有对热点问题的分析。谈“热”不是加温,谈“难”不是一筹莫展,而是献计献策,帮助解决问题。在党、政府和人民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架起一座相互理解的桥梁,沟通部门与部门、领导与群众之间的联系。该专栏1980年7月12日正式开播。首播第一条述评“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之后,陆续推出了“包产到户之后”、“似梦非梦”等一系列电视述评,并逐渐形成该栏目关注当前国内社会思潮和改革实践,有助于推行改革政策的节目特色。由于节目质量不断提高,《观察思考》栏目的收视率直线上升,很快达到20%以上,成为较有影响的关于国内新闻的评论专栏。同时,国际时事述评类的节目也从80年代初开始红火起来。中央电视台的《国际纵横》、《今日世界》、上海电视台的《国际瞭望》,等等,均成为收视率较高的栏目。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电视新闻评论更日见明显的进步。新闻节目中以“短平快”见长的配合一个时期中心工作和当日新闻的小议论也丰富起来,逐渐成为体现电视编排思想的重要手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电视传播者的思想深度和政策水平。1987年,在大兴安岭火灾的连续报道中,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配合当日新闻阐发观念的几条评论《大兴安岭火灾给人们的启示》、《哪里有火情,哪里就有解放军》、《烈火之中见真情》,都曾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1987年中央电视台又开办了《观众论坛》栏目,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在体育新闻节目中也开始出现专职的体育评论员。在洛杉矶奥运会电视新闻报道中,播出的评论《我们的时代需要拼搏精神》,使单纯体育新闻的意义大大深化。

80年代中后期,还出现了充分体现电视媒介特点的新闻评论模式——电视述评。它以生动的屏幕形象、现场采访、评论员评说来展示论据,进行论证,显示了电视评论的特有风格,逐渐发展成为最适合电视传播的评论形式。1986年获特等奖的评论“温州之路”(中央台),由主持人自采自编自己播讲,评述结合,夹叙夹议,镜头客观描述与主持人的同期分析解说和现场采访巧妙穿插,突破了长期以来电视评论沿用报纸、广播的做法——即在消息后面配发评论,由播音员念稿的呆板模式。“温州之路”主观意见表达与客观事实报道相得益彰,声音与画面浑然一体,自然亲切,效果很好。据说,在这篇评论播出后,曾有一百多个单位要求复制录像带,以便学习温州经验。同时,其夹叙夹议的主持人模式,也成为述评性电视新闻节目的典范。此后在历年的全国电视新闻评选中,都出现过这种利用电视的声画综合优势,由主持人在采访过程中发表评论的类似“温州之路”的佳作,形成了电视评论的独特风格,使其水平稳步提高。如《一条马路隔断了两个企业的产需关系》(中央台、辽宁台,1987)、《青岛劳务市场述评》(山东台,1987)、《潜在的危机——关于童工现象的思考》(广东台,1988)、《冬到长安话水利》(陕西台,1988)、《面对疲软的市场》(中央台,1989)、《人与自然——辽宁环境污染评述》(辽宁台,1989)等等(3),均是现场客观描述、采访与主观意见相结合的电视述评佳作,有力发挥了舆论导向作用。电视述评的崛起,成为80年代末中国电视新闻传播充分发挥出舆论功能的重要标志。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不少省市电视台也相继推出了一批新闻评论性栏目。如上海电视台的《新闻透视》、安徽电视台的《社会之窗》、福建电视台的《记者观察》、广东电视台的《社会聚焦》、北京电视台的《18分钟经济·社会》和《BTV夜话》等等。这些栏目均因其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热点、贴近群众的特点深受当地老百姓欢迎。越来越多的述评佳作为电视新闻传播在改革开放中发挥重要的舆论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桐乡“粪桶事件”留给我们的启示》(浙江台,1990)、《评评假冒伪劣商品》(陕西台,1990)、《刑场上枪声留下的警示》(广东台,1991)、《让我们伸出双手》(中央台,1991)、《市场不相信权力》(陕西台,1992)、《早稻种了不收引出的思考》(浙江台、绍兴台,1992)、《愿圣火长燃不灭——东亚运留给我们的思考》(上海台,1993)、《红小豆热访谈》(吉林前郭尔罗斯台,1993)、《巨额粮款化为水》(中央台,1996)等,均多层次、多侧面地引导社会舆论,干预现实生活,以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视野,将电视的社会功能拓展到更为深广的领域,有效地发挥出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作用。

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推出早间综合杂志型新闻板块节目《东方时空》,其中《焦点时刻》专栏以热点追踪和分析阐释相结合的深度特点和时事述评吸引了广大高层次观众。1994年4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黄金时段又开办了每日10分钟的《焦点访谈》。《焦点访谈》以“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为栏目定位,秉承“用事实说话”的理念,按照“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原则,进一步充分发挥并发展了电视述评所拥有的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独特优势和夹叙夹议的评论形式,使新闻报道和评论达到完美的结合,开创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新路子,制作播出了大量影响广泛的优秀节目,并形成了以舆论监督著称的特色,被誉为“中国新闻界舆论监督的一面旗帜”,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衷心肯定和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成为享誉中国的名牌栏目。几任国务院总理都曾亲自到《焦点访谈》视察。李鹏总理题词:“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朱镕基总理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温家宝总理寄语:“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4)

《东方时空》中的《面对面》栏目也成为主持人评论形式的先行代表。也是在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开播的《一丹话题》,是我国大陆电视台中第一个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评论性栏目。

1999年8月,凤凰卫视推出的一档时事评论节目——《时事开讲》,开创了电视新闻评论的谈话节目形态。这个以评论时政新闻为主要内容的谈话节目的本质特点,“是由主持人的提问和评论员的分析向观众传递多元化的深层观点,对社会舆论进行归纳分析,预测新闻事件的发展走向”(5)

二、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概念、特点与要领

1.新闻评论的共性特征

(1)明显的新闻性。

新闻评论是针对新闻事实、依托新闻事实的评论,不是一般的其他范畴的评论如文学评论、经济评论等,故具有时效性、时新性等新闻特征。

(2)强烈的思辨性。

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说理色彩。新闻评论需要依托新闻事实,无疑需要摆事实,但摆事实不是新闻评论的目的,摆事实是为了讲道理。新闻主要是摆事实,新闻评论则主要是讲道理,从新闻事实引申开来,条分缕析、逻辑严密地明辨是非,提出并论证鲜明的观点,所以,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思辨性。

(3)鲜明的立场性。

新闻评论担负着反映社会舆论和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生活与工作的双重任务。它既然是针对新闻事实、依托新闻事实讲道理、辨是非,所以,自然会提出并论证鲜明的观点,表现出鲜明的立场性。同时,由于新闻评论一般是代表着新闻媒体的意见,所以,媒体总是力求透过新闻评论,不仅表现出鲜明的立场观点,而且是正确的、能得到广大群众认同的立场观点。新闻评论在新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衡量一个媒体新闻节目质量,尤其是政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4)广泛的群众性。

新闻评论一般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注而又有待深度了解、弄清原委、明辨是非的新闻事件、热门话题。正因为如此,广大群众对新闻评论的思想水平和思辨能力更容易寄予广泛而热切的期待,新闻评论从选题内容到表现形式也都具有更自觉地体察民情、表达民意并适应民众通俗易懂、易于参与等特点。

2.广播新闻评论的概念、特点与要领

(1)广播新闻评论的概念。

广播新闻评论是运用广播媒介手段开展的新闻评论,是由电台播出的针对某一新闻事实的看法和态度。具体可分为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或谈话)、短评、编后话、听众论坛等。

(2)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

由于广播媒介是运用声音、音响的符号系统传播新闻信息,声音容易一听而过,稍纵即逝,再加上汉语体系中同音异义字很多,稍不注意,容易误听误觉等,所以更要求论题具体实际,论点集中,形式短小精悍,说理深入浅出,用语口语化,并充分调动广播媒介的技术与艺术手段,增强现场真实感染力。

例如,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佳作,录音新闻综述“召回‘新政策’也是进步”,敏锐地抓住一条热点新闻——政府部门出台一项新政策仅两个月就被收回,以独特的视角、鲜明的立意、多层的剖析和深入的开掘进行充分论述,强调了加强民主建设和依法治理相依相存的关系,突出了“执政为民”的主题。

肆虐全国的SARS过后,政府部门出于防患于未然的考虑,提出上海市营业面积低于50平方米的餐饮店限期全部关闭。这一决定乍一听似乎也无可非议,不料政府有关部门出于关心,想办的一桩“好事”,反倒成了百姓担心、老板揪心的问题。百姓认为,这样太不方便平民百姓了。平民百姓经济收入比较低一点,吃的比较便宜,这样小饭店一关,对他们不方便了。不卫生应该加强管理、督促,要求他们把卫生搞好。不仅如此,这一新规定更是让上海几千家小餐饮店主和店里的员工们不知该“何去何从”。

面对截然相反的意见,政府部门并没有充耳不闻,强行推进,而是了解实情,冷静分析。于是,在两个月之后,市政府新闻发言人以“这是一个指导性文件”作解释,委婉地取消了这项“新政策”。作者对这项“新政策”从诞生到夭折的前前后后进行梳理,鲜明地提炼出纠错“召回”的主题,又紧紧抓住这项“新政策”要不要执行,为什么不能执行的矛盾焦点,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围绕主题进行阐述,使议论的话题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同时,这篇综述运用广播录音报道的手段,通过典型环境的典型音响,增强了可听性、真实性和说服力,不愧是一篇针砭“瑕疵”、鞭辟入里、“抓耳朵”的好作品(6)

3.电视新闻评论的概念、特点与要领

(1)电视新闻评论的概念。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媒介手段开展的新闻评论,是由电视台播出的、针对某一新闻事实的看法和态度。注重运用有关新闻事实的图像资料增强实证性和可视性。电视新闻评论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口播评论,由播音员或主持人播报,如本台评论、短评、编后语等;一类是声画结合、“述”“评”结合,在新闻事实图像的展示中进行分析评论,夹叙夹议。如新闻述评、观众论坛等。

(2)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与要领。

由于电视媒介是运用图像、声音、音响等综合符号系统传播新闻信息,而且,从根本上说是以运动图像占优势的视觉媒介,而非听觉媒介。从电视受众的心理来说,容不得瞪大双眼,任凭解说员、评论员在屏幕上空发议论。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在选材上尤其要考究,选题明确具体,论旨是否分明,是否密切联系现实,是否易于激起广大受众关注;在表现上,要注意发挥画面的感染力,营造令观众“一见钟情”、目不转睛的深度专注视听氛围。

下面,我们以《焦点访谈》为例,来体会一下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及要领。

在我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名牌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之所以能够在全国众多电视栏目的竞争中长期独领风骚,其栏目负责人在总结其经验时就指出,原因就在于“它始终把选题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好的选题是节目成功的一半,也是一个栏目生长的源头活水,选题自身的质量和可操作性,决定着节目的质量。可以说选题的问题是一个栏目在规划自身生存发展时候需要解决的第一大问题,这对于《焦点访谈》这个以舆论监督著称的栏目来说尤其重要,甚至是栏目的生命线”(7)

《焦点访谈》在选题上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准确把握时代精神、时代脉搏,科学选题的根本方向;二是精心追求切入选题的独特视角。

《焦点访谈》确立的选题原则是“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焦点访谈人自己把这三条称之为“选题三原则”。这是从选题的内容上确保《焦点访谈》成功的首要关键。

众所周知,越是独家新闻,越是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所以,所有的新闻媒体总是不遗余力地寻找、发现、发掘能独家占有的新闻事实,然而,在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世界的任何新的变动,似乎都随时会立刻暴露在数不清的媒体观察与监视之中,狭义的独家新闻已实属不易。但是,能否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认识新闻事物、解析新闻事实,以独特的角度介入新闻事件并报道新闻事件,尚大有可为。可以说,精心追求切入选题的独特视角是《焦点访谈》在选题上始终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诀窍。对此,《焦点访谈》的栏目负责人梁增建曾有解析。他指出,好的选题一般有这样几个收视卖点:独家事实、独家观点、独家分析、独家背景、独家人物。面对今天这样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些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但是,没有了独家新闻,却可以有独特的视角。以什么角度介入新闻事件并报道新闻事件,对于一个倡导舆论监督的栏目来讲更为重要,也是其成功与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说,准确把握选题的内容是解决“选什么”的问题,那么选择恰当的角度则是做好“怎样选”的关键。一般人认为,选题角度的优劣也就是能否使报道锦上添花的事,并不会影响对问题判断的性质。但事实上,选题的角度不仅有优劣之分,还有对错之别。对于同一新闻事件选题,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表述,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会影响到节目能否正常进行。

综观《焦点访谈》的选题角度,大致是从三个方面把握的。

第一,选题角度应以事实为基础。选题的角度既包含媒体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也包含媒体筛选事实、组合事实的角度。确立选题不能不顾事实地想当然,更不能无中生有地编造。社会上有不少出现导向问题的报道与其说是认识不足,毋宁说是因为其选题角度的选取不当,而角度不当又是由于报道者对事实进行了曲解。

第二,选题角度应以政策为依据。这里所说的政策,既包括党和政府在一段时期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度规定,也包括国家的法律和宣传纪律。舆论监督节目能忠实地反映出党、政府和人民的意愿,而政策恰是党和政府意志的具体体现。

第三,选题角度应以独到为目标。在充分占有事实、深刻领会政策的基础上,如果媒体对事件本身有自己正确而独到的报道角度,那么报道的社会价值就会更大。

这里所说的选题角度的独特,不是越偏越刁越好,而是越准越深越佳。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鲜活生动的新闻事实,为媒体寻求独到的选题角度提供了可能。

再有,完善制度是《焦点访谈》选题成功的重要保证。

在所有舆论监督报道活动中,选题应该是最重要的初始环节,是把握舆论导向的基础。注重选题工作,就是导向把关“前移”,在报道的第一个环节就牢牢把握好舆论导向关。选题把握好,节目的整体报道工作就处于主动。一个有问题的选题,一旦投入采访,至少要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有可能引来不良的社会反响,使工作陷于被动。在某种意义上说,选题审查比节目审查更重要,也更有价值。

《焦点访谈》的内部管理制度应该说是很严格的,而且这种制度的建立,首先是从选题申报制度作为起点的。

第一,选题的“预警”机制。综观《焦点访谈》收到的来信、来电、来访,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50%左右反映的是常年的“热点”问题——腐败。有20%左右是反映个人蒙受冤屈或利益受到损害的问题。另外有30%左右的线索具有变移性,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反映的问题明显不同。一叶知秋,基层群众反映的这种“季候性”问题,当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时,就意味着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已经形成。这是《焦点访谈》分析民情的重要依据,它可以对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选题方向作出提示。

在操作中,《焦点访谈》对这类变移性信息十分重视,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管理,制定了量化分析标准。对同一类现象,如果连续三天每天观众反映的线索超过50件以上,策划人员就会建立专档,指定专人监控,并进行调查、分析,如果有报道价值,则会从中筛选报道选题。

第二,选题的筛选机制。线索的大数量是选题高质量的基础。为了保证所有的反映线索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焦点访谈》确立了选题筛选分工负责的做法。

①由《焦点访谈》中心组设立专人,分别处理群众来信、来电、电子邮件,接待群众来访。要求当周的信件必须当周处理完毕;热线电话值班从早8:30至晚9:00;每天的电子邮件当日查看;群众来访随时接待。②记者组采编轮空的记者,同时可以对热线寻呼中提供的线索进行处理,并帮助中心组处理一部分群众来信。③中心组策划人员在每个工作日提交一份选题报告,列出约3—5个有效的报道选题,供节目组选择采用。

为了适应复杂的工作,《焦点访谈》一直在培养建立一支选题策划的专业队伍,要求策划人员既要熟悉相关政策,又要懂得电视业务;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够拨开烟幕探出真相。比如,关于甘肃庆阳私盐的报道,线索源于观众的电子邮件。但当时来信反映的主要问题并不是私盐,而是当地的滥采滥挖和其他一系列腐败问题,只是在举报信的末尾提到一句私盐泛滥的问题。负责网络选题的编辑意识到这一情况更有选题价值,立即复函让其补充相关情况,这才有了《“盐”过其实》这期轰动的节目。

第三,选题的储备机制。许多人经常叹服《焦点访谈》反应神速,中央刚出台一项重大政策,它就能找到一个极其生动而鲜活的事例来阐释与表达。这其实是《焦点访谈》建立选题储备制度的效果。

来自观众的报道线索,量大、面广、事杂,尽管会从中筛选出许多有报道价值的选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上可以操作,其实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部分是不能立即拍摄的。另外,当《焦点访谈》播出某个舆论监督的节目后,观众常常会大量反映同类问题的线索,并且具有较高的利用和参考价值,而栏目显然短期内不宜重复报道相同题材的节目。

有鉴于此,《焦点访谈》实行的是选题储备制度。对有价值的观众来信要摘要登记;所有的观众来电都要做记录备查;所有的观众来访都要登记;有价值的电子邮件都要下载复制存盘。另外,所有的选题报告和记者申报的选题都按类别、地域等项目输入计算机,由专人管理,保存期至少半年。

对于某些热点问题,观众反映强烈,也提供了大量的报道线索,但短期内不准备操作的,就选择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个案存档,为今后报道做好储备。而对于有些特殊且敏感的重点选题,由于宣传形势要求,可能短期内无法报道,那么《焦点访谈》则采取“重点储存”的方式,即“活养”而不是“死放”,由专人负责与举报人保持联系,随时了解进展情况,一旦时机成熟,立即将选题做大。

第四,选题的论证机制。选题论证是确立选题的最重要环节。《焦点访谈》几乎对每一个舆论监督的选题,都进行相反的论证。一般情况下,选题论证的要点集中在几个方面:选题与党和政府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有不和谐的地方;选题事实是否包含有可能引起不安定的因素;对于基本轮廓清楚的选题,关键事实是否存在疑点和不确定性;选题所包含的事例是否非常极端,不具普遍性;选题是否符合电视新闻的操作规律;选题清楚、事实准确、责任明白,但报道后问题能否得到解决。

第五,选题的优化机制。经过层层关口,选题最终获得通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获批的选题都能够进行拍摄,并最终制作播出,这里面还有一次更为严格的筛选。为了保证播出节目的事实准确,优中选优,《焦点访谈》在制度上还建立了一个运作有序、分层把关的机制——

记者把关:选题获批后,如果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主体事实不明确,或会带来负面影响,将与制片人进行沟通;确应放弃的,就不进入采访阶段。这样被筛掉的选题占《焦点访谈》已获批选题的10%左右。

制片人和部主任把关:记者采访回来后,制片人、部主任要与记者反复研究节目,不符合要求被过滤掉的节目大概占了10%左右。

主管台领导终审把关:主管台长出于政治大局和制作水平等方面的考虑,会严格把关。

“三关”之后,应该说最终播出的节目代表了《焦点访谈》的水平。而“三关”机制的实施是保证《焦点访谈》的报道导向正确和播出安全的重要手段。

作为电视解说评论节目,在创作中还须时时记住,电视解说评论,既是“听的”新闻,更是“看的”新闻。为了发挥其这一特性,所以,对于解说评论的内容,在表现形式上,还应努力调动各种手段,以增强视觉感。如:运用录像和影片资料、照片等再现新闻事件;利用地图明示新闻事件发生的场所;对复杂的新闻事件的背景,进行简单的图解;对经济问题等,利用统计图表、数据等加以显示。

总之,要善于将口头解说评论与形象感人、有趣的视觉图像资料有机地融合起来。要善于将抽象的解说评论内容化为形象的可见可视的屏幕内容。

在解说评论节目的主持者形式上,也应注意多样性,有利形成并体现权威性。既可是一人单独解说评论,也可是两三人对讲或讨论。必要时,可请有关方面专家、权威人士直接解说评论,或参加对答式、讨论式的解说评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