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体化学科方法”的启示

“一体化学科方法”的启示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一体化学科方法”的启示在做出本书的研究设计时,美国学者沃勒斯坦在著名的“世界体系研究”中运用的“一体化学科方法”曾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使我们大胆地采取了一种综合学科的视角:在三个层次的讨论中,综合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观点和方法,通过这种综合来整理和整合其他学者的研究,以期获得目标中的整体性认识。

二、“一体化学科方法”的启示

在做出本书的研究设计时,美国学者沃勒斯坦在著名的“世界体系研究”中运用的“一体化学科方法”曾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使我们大胆地采取了一种综合学科的视角:在三个层次的讨论中,综合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观点和方法,通过这种综合来整理和整合其他学者的研究,以期获得目标中的整体性认识。

就本书研究的目标而言,文化工业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必须借助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理论,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才有可能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对这一关系进行具有理论价值的剖析。事实上,沃勒斯坦进行的“世界体系研究”采用的就是系统分析的方法,并始终关注问题的总体进程、性质、趋向与价值的思考。为了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整体认识,他从经济、历史、社会学等学科汲取了大量的养料,在他的《现代世界体系》(The Modern WorldSystem)一书中,大量引用了不同学科的著名学者对同一问题的论述,就像是一场由不同学科的众多学者参加的学术讨论会。他把自己的这种方法称为“一体化学科方法”(unidisciplinary approach)。[40]虽然其他学者对这种研究方法的褒贬不一,但因为这一研究方法要求研究人员综合利用各个学科的观点,进而对研究对象进行总体性把握,即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这种方法也更易于建立宏观的历史图像。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世界体系理论成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灵活、有效的方法框架,既说明了当前学术界对范式的怀疑,也说明政治经济学已经开始努力在微观过程的描写中,关注宏观的世界历史潮流和趋势的图景。[41]我们还注意到,加拿大传播学者达拉斯・斯密塞(Dallas Smythe)在1981年出版的《依附之路》(Dependency Road)一书中,也提出了将传播过程置于宽广的社会制度背景中进行考察的理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媒介、受众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就本书研究的社会学视角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强调了需要与认同的社会学概念;其二,针对本书研究设计中的第二层次,以“社会互动”为切入点,强调了个体、群体、社会阶层(阶级与阶层)对受众的影响;其三,强调了当前消费主义全球性扩散的现象,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影响以及需要的“重新定义”等讨论。总之,本书研究的社会学意义,不仅涉及到许多基本的社会学概念,还将涉及个体、群体、阶层、民族等不同类型受众的需要和认同等社会因素。本书强调的政治经济学视角,主要涉及两个切入点:“商业化”和“空间化”。其中,“商品化”是以大众文化商品化过程的考察来分析个体意义上的文化工业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也是从大众文化的生产环节出发的一种视角,因为在马克思那里,“生产的有规律的重复是有规律的消费的基础和条件,从而也是表现为各种历史形式的人类社会文化存在的基础和总条件”[42];关于“空间化”讨论,是针对我们提出的第三层次,即国际和社会环境的讨论,将就资本的“最小空间化”本质来讨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工业的企业合并、跨国文化工业,以及消费主义的全球化渗透等现象。

事实上,这样一种开阔的研究视角也从根本上符合文化研究的整体原则,即“文化研究……集中关注文化与其他社会活动领域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把文化作为一个孤立的整体”。[43]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还是其他当代学者进行的大众文化研究,都在极力尝试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研究领域来进行。我们还应该打破一种固有的“神秘感”:文化研究本身就不是统一的流派,也不是一个明确的学科,它实际汇聚了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经济学以及文学批评等诸多学科的知识,表现了社会学科趋于综合的时代潮流。[44]正如戴锦华一再申明的,“作为一种朝向社会实践的文化实践,文化研究始终是一种越界行动。它拒绝恪守既有的学科建制与学科壁垒,它拒绝学院四壁高墙内的阻隔与间离。相反,它不拒绝一切既有的、可资使用的理论与文化资源。……如果说存在着文化研究的传统与精神,那么它正是跨越学院与学科壁垒,直面思想与社会的挑战”。[45]无论如何,在当代社会场景中,我们已不可能执着于某个单一的视角、某种狭隘的立场去展开学术实践了。

【注释】

[1][美]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等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3页。

[2]李彬主编:《大众传播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3]参阅[奥]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秋同等译,社科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12页。

[4]参阅[美]埃弗里特・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430页。

[5]引自[美]菲力普:《社会科学中的整体论思想》,吴忠等译,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7页。

[6]引自[美]菲力普:《社会科学中的整体论思想》,吴忠等译,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7页。

[7]George Ritzer,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New York:McGrawHill,1996,p.414.

[8]Everett Rogers,A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Study,New York:Free,1994,p.407.

[9]参阅[美]菲力普:《社会科学中的整体论思想》,吴忠等译,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10]参阅[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页。

[11]李彬主编:《大众传播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12]参阅[美]凯瑟琳・米勒:《组织传播》,袁军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13]引自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2页。

[14]参阅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15]参阅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16]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4页。

[17]参阅[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导论》第9页。

[18]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页。

[19][奥]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秋同等译,社科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61页。

[20]参阅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5~316页。

[21]参阅[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22]参阅[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23][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24][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25]Bruce Westley&Malcolm MacLean,A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Journalism Quarterly 34,1957.引自[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26]Joseph Dominick,The Dynamics of Mass Communication,New York:McGrawHill,1996,p.25.

[27]张咏华:《大众传播社会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28][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29][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30][英]丹尼斯・麦奎尔等:《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31]韩水法:《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论》,载[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32]我们对这种关系和影响进行考察,既体现了受众子系统之中的传播关系,也将涉及这一子系统对大众文化传播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3]参阅[奥]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秋同等译,社科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12页。

[34]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5页。

[35]参阅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36]戴锦华:《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载[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序言第5页。

[37][英]彼得・戈尔丁等:《文化、传播和政治经济学》,载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3页。

[38][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载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9][美]菲力普:《社会科学中的整体论思想》,吴忠等译,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0页。

[40]参阅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311页。

[41]参阅[美]乔治・马尔库斯/米开尔・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王铭铭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9页。

[42]参阅[法]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李其庆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0页。

[43]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2页。

[44]参阅陈晓明:《文化研究》,载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45]戴锦华:《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载[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