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1963年,德国传播心理学家格哈特马莱茨克提出了著名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这一模式在传播研究中应用甚广,也多称为“马莱茨克模式”。马莱茨克模式非常复杂,涉及到众多的关系和线索,出于清晰勾画和具体应用的目的,我们根据研究目标将这一模式简化为两个部分:传播者和受众。

三、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1963年,德国传播心理学家格哈特・马莱茨克(Gerhard Malezke)提出了著名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这一模式在传播研究中应用甚广,也多称为“马莱茨克模式”(Malezke Model)。丹尼斯・麦奎尔对这一模式的评价很高,认为它“可以作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相关因素的一份清单,因此,如果人们希望对这些过程的描述作分析的话,可以使用这个模式”。[28]尽管在今天看来这个模式似乎有些过时,但因为它“包含着一系列重要因素和关系”,对考察本书的目标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莱茨克模式非常复杂,涉及到众多的关系和线索,出于清晰勾画和具体应用的目的,我们根据研究目标将这一模式简化为两个部分:传播者和受众。

img5

相比前面的几个模式,这一模式更为详细和具体地标明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这一模式强调了必须把传播者的特性(自我形象和个性结构)看作是影响着受众的方式。也即是说,受众心目中的传播者形象导致受众对传播者的期望(这种传播者形象对于受众对内容的选择、对内容的感受和反应的方式都具有影响)。同样,传播者心目中的受众形象也是影响“传受”关系的重要因素——对于传播者而言,“由于其受众常常是各不相同而又是不知名的,同时又由于实际得到的反馈对获得一个真实的、令人满意的受众形象只提供了薄弱的基础,因此就产生了某种问题。这种局面削弱了传播的有效性”。[29]

在这一模式中,还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需要重视:

受众的自我形象。受众个体对自身、自我角色、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构成了他在接收传播时的态势。

受众的社会环境。包括受众所处的社会、社区、所属群体以及与之互动的大量个体。马莱茨克认为,传播者在决定如何组织和制作信息时也面临着选择和限制(constraint)——传播者在开始时所占有的信息要超过他将要传递的信息。所以,传播者只能根据某些标准从大量的材料中抽取一部分。如图所示,传播者进行的选择和制作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包括:

工作组(群体)。传播者不是单独行事的,而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依赖并竞争于其他传播者。我们可以就此理解传播者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工作组(群体)的规范与价值观的限制。与此同时,各种大众传播者组织的规模、宗旨、所有制形式和政策各不相同,而所有这些对单一的传播者来说都是重要的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与受众的社会环境影响他对传播内容的选择方式与感受方式一样,作为传播者,对信息的把关方式与制作方式,取决于他的社会环境,而不仅仅是取决于工作群体和传播者机构的其他方面所构成的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