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动作有关

与动作有关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与动作有关记录在思想支配下的人物动作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诸种后果是图片和电视新闻摄影师的重要职责,这种动作可以用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新闻主题,甚至其本身就是这种记录的缘起。这种失衡状态及其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常常是纪录片工作者记录的缘起。电影导演为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动作,电视新闻记者和纪录片编导能不能通过动作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呢?

第二节 与动作有关

记录在思想支配下的人物动作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诸种后果是图片和电视新闻摄影师的重要职责,这种动作可以用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新闻主题,甚至其本身就是这种记录的缘起。

1.动作与故事缘起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情节,太平洋一个小岛上,一只蝴蝶打破常规地多扇动了一次翅膀,在美国西海岸就引起了巨大的海啸。虽然这仅仅是科学幻想,但它给我们的启示确实十分有益,那就是人、动物或事物任何一点细小的动作或运动状态的改变都可能使其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发生变化。这种失衡状态及其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常常是纪录片工作者记录的缘起。

img71

图3-13 流浪北京

纪录片《流浪北京》拍摄了五位自由艺术家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段生活。五位人物是:写作的张慈、拍照的高波、画画的张大力和张夏平以及戏剧导演牟森。他们或者是放弃在老家的工作来到了北京、或者是在北京完成大学学业后放弃分配留在了北京,途径不一,但目的大致相似,即在北京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这部片子的制作人吴文光回忆了自己创作这部纪录片的初衷,1988年4月的一天,在北京靠写作谋生的张慈在她租住的小四合院里告诉吴文光,她准备结婚出国。张慈的对象是个美国人,叫乔治,一头银发,张慈叫他作“我爷爷”。吴文光当时想,与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这群自80年代初满怀艺术梦想,抛弃职业户口约束流浪在北京的人或许不久都会以各自的方式结束自己“流浪北京”的历史,自己应该动手拍点东西记录下来。

“Discovery Channel”是美国著名的纪录片频道,其中播出的很多纪录片都是以“探索、寻找、发现”这样的活动作为展开故事的缘起,而且形成了一种特有的纪录片类型。比如,Secrets of the Titanic就是记录探险队对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的搜寻打捞,搜寻结果的未知因素增加了整个故事的悬念。

2.动作与主题揭示

img72

图3-14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战争中最能揭示出人性被泯灭,兽性被张扬的动作是什么?是巡航导弹在几千公里外的杀戮吗?显然不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看这两部影片,一部是前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另一部是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它们同是战争题材的影片,两位导演虽然来自不同国度且有着截然不同的政治观点,但在影片中却进行了相似的动作设计,就是面对面的肉搏,此时观众看到的是被战争异化而兽性大发的人。可见,精心选择的动作可以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主题。电影导演为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动作,电视新闻记者和纪录片编导能不能通过动作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呢?答案是肯定的,但这种动作必须是记者在现场发现并用摄影机捕捉到的人物真实的动作和行为。比如,辽宁电视台编导高国栋拍摄的纪录片《人·鬼·人》,以其对人性的深刻揭示获得了亚广联最佳纪录片奖。该片讲述了一个日本宪兵的故事,土物芳雄年轻时是一个日本农民,侵华战争爆发后他应征入伍来到了中国东北,在这里他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教唆下从一个人变成了杀人的魔鬼,后来在中国抚顺战犯管理所他又从魔鬼被教育成了人。怎样反映这种变化?编导只用了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个是“回忆你第一次杀人的经过”,另一个是“回忆你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被救的经过”,这两个针对动作的提问恰恰揭示出土物芳雄是怎样从人变成魔鬼,又是怎样从魔鬼变成人的。

获奖电视新闻《肖老汉不上访了》通过一个小人物“上访——不上访——重新上访——不再上访”这一波三折的动作,在社会稳定这一背景下,揭示了“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在农村中的各项政策,以保证农村的安定团结”这一重大主题。拍摄《检查团来了!走了!》这条获奖电视新闻的记者,充分利用镜头语言将被检查单位在检查团来之前和走之后的变化记录下来,以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形式主义要不得这一主题。《侯家家事》记录了侯德山一家所做的一次艰难抉择,侯家小女儿作为女兵方队的一员要参加45周年国庆阅兵,可这时父亲侯德山正身患癌症需要照顾,家事国事孰轻孰重,通过他们的抉择揭示了先有国家后有小家的道理。

img73

图3-15 侯家家事

3.动作与人物刻画

纪录片《侯家家事》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通过人们面临压力时所做的抉择,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物的性格,正如侯家人在面临悲痛时所表现出的坚毅乐观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观众,显示出一种超乎理性的情感力量。还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拯救大兵瑞恩》为例,在两场面对面的肉搏中,两位导演不谋而合地选择了一位弱者目睹这场肉搏,前一部片子的弱者是一位女兵,在战友即将被德国士兵杀死的关键时刻,她果敢地用枪托砸死了德国兵,面对压力外表柔弱的女人显示出内心的坚强,迅速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后一部片子的弱者是一位从来没有杀过人的翻译,眼看着自己的战友即将被敌人杀死,他却选择了逃避。两位弱者面对同样压力时的不同抉择,直接刻画出人物的内在品质。

纪录片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既可以通过语言的间接描写,也可以用镜头进行直接的展现。冷也夫拍摄的纪录片《女特警雷敏》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记者抓拍到的雷敏杀猪,只见三个女兵按住一头猪,中间的女战士挥起杀猪刀,一刀没有扎进猪的身体,再扎还是没进,定格出片名《女特警雷敏》。“杀猪”很多人没有见过,更别说女人杀猪了,这个纪录片以女特警杀猪这个具有奇观效应的动作开头,很好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同时也刻画出雷敏大胆泼辣的个性形象。

img74

图3-16 女特警雷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