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题性报道

主题性报道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主题性报道主题性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最具影响力的部分。因此,主题报道的操作范式创新,就成为了新时期广播新闻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重大课题。每年新春三月的全国“两会”报道,各广播电台都作为一个重要宣传战役来安排部署,不少电台把全国“两会”报道都视为全年新闻报道的第一号战役。

(二)主题性报道

主题性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最具影响力的部分。它一般包括一级党委、政府重要的政治活动(如“两会”)、成就报道、改革报道、抗灾、战事报道、典型报道、科技报道、金融报道等影响巨大、意义深远、牵涉面广的战役性报道。(1)其特点就是政策性强、宣传性强和意义重大,往往是我们常说的“硬新闻”。其中包含的工作、成就、经验性报道所依托的事实不是单一独立的事件,而是时空交错、繁杂无序、丰富多元的新闻事实素材的“富矿”。并且这类报道又要求阐释背景、揭示本质、预示趋势,在传达事实的同时还要传达理念,要求多层面多角度地挖掘深层信息,提升新闻价值。所以在新闻实践中,重大主题性的报道“难做”、“难做好”、“难做得好听”。(2)因此,主题报道的操作范式创新,就成为了新时期广播新闻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重大课题。广播新闻工作者应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主题报道范式,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洞察力,增强策划处理重大主题新闻的能力。

1.广播主题性报道相关问题

主题性报道由于题材较硬,政治性、宣传性较强,广播媒介在内容把握上应注意避免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工作报道、成就性报道避免长篇累牍,避免数字堆砌式的写法和文件式的语体。这些都不符合广播线性传播的特点,不利于听众接受信息。其次,典型性报道尤其是人物典型报道,避免人为的拔高。这种高大全的形象脱离实际,容易引起听众的反感,不利于树立典型形象。第三,政治活动性报道避免走会议报道的俗套,陈旧的会议报道方法容易将最重要的新闻信息淹没在众多杂乱信息当中,不利于听众掌握最重要的新闻信息。第四,政策宣传性报道,要避免理论架构很高却缺乏联系实际的报道方法。调子过高,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接近性,传播效果自然不佳。

针对主题性报道,广播媒介应该从自身的媒介特点出发,从听觉规律出发,制作出社会普遍关注的、可听性强的主题性报道。目前,我们的广播主题性报道在这方面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两会”报道、“科学发展观”报道以及典型报道方面,部分电台已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有一定的创新之举。

每年新春三月的全国“两会”报道,各广播电台都作为一个重要宣传战役来安排部署,不少电台把全国“两会”报道都视为全年新闻报道的第一号战役。在2006年“两会”报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政部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参加团、组活动新闻报道及记者管理要求》,结合广播近几年在时政报道方面的探索,以及2005年“两会”报道的一些成功做法,提出了这样的报道方针:在严格遵循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密切结合会议内容和领导人讲话主旨,使之在报道中得以充分体现。在形式上要发挥广播“以声达意”的特点,通过精心录制、剪辑现场音响,努力把领导人的思想和风采表现出来。(3)他们一般采用全部用录音新闻报道中央领导到团、组消息的形式,用现场的音响还原会议场景、展现领导人风采,拉近“两会”与老百姓的距离;在报道体裁方面多运用广播特写体裁,捕捉最生动感人的对话和场面,将会议报道生动化;还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直播印象,进行同步全息的报道。其他省级广播电台,在制作“两会”报道时,注意前期的策划,围绕“两会”热点焦点,通过接近性原则制作出独家报道值得称道。另外,他们也注意运用现场高质量的音响,突出广播主题报道的特色,如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和广东人民广播电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从2006年3月21日起,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纷纷推出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一系列宣传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在报道手法、内容、形式上都较以往有了更多的创新和提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突破。首先,要靠立意抓新闻。报道在于立意,强调的是它的针对性和新闻性,是在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过程中体现宣传的意图。中央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相关报道,从立意上看,基本上以一个省的发展动向作为构思主题,这样便于将问题做实做深,便于抓住矛盾化解矛盾,符合受众的切身需要。其次,要靠深度抓问题。通过增加报道的深度、厚度,贴近实际、贴近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物和现象。第三,要靠细节求生动。强调细节,增强报道的可听性,拉近报道与听众需求的距离。第四,要靠音响显真切。通过恰当地运用音响,增强广播主题性报道的现场感、立体感和真实感。第五,要靠语言显特色。为听而作,符合广播的听觉规律,便于牢牢吸引住听众。(4)

典型(人和事)报道及宣传,是主流媒体的家常便饭,也是看家手艺,做好了可以提升和扩大媒体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但是以往我们的广播典型报道手法相对陈旧,没有发挥出广播媒体自身的优势。往往长篇大论,广播稿也有数千字,表现手法单一,统一规格的长篇通讯;内容挖掘不够,只是人物成长道路、典型事例、主人公闪光语言和社会各界评价的简单叠加;宣传密度过大,一哄而上、千篇一律。这样的做法,不能调动起听众的积极性,也不能真正地体现典型人和事的发光点,往往宣传效果并不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关于许振超事迹的报道,就对典型报道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取得了很大的创新成果。(5)《好工人许振超》采用三篇连续报道的形式,打破了以往典型报道文字表述大于真实音响的刻板印象,将许振超从神坛上请下来,还原其生活本色,作品通过抓住许振超的典型语言(音响)和生动的细节表现出来。同时,用音响构建真实感。

优秀广播主题报道,都是从广播自身的媒介特点出发的,从报道方式、形式和内容的环节进行操作范式的创新,它为我们提供了广播主题性报道操作范式创新的考量点,进而对其共性规律进行总结。

2.广播主题性报道操作范式创新规律

广播主题性操作范式创新的共性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方面在“新意”上做文章

我们所说的“新”,就是在内容上突破通稿,寻求差别与新意。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吃透两头。既要领会“上头”的精神,又要了解“下头”的需求,将二者的交集作为我们突破的重点。将新闻性与针对性、重要性与接近性相统一起来。

(2)体裁方面在“丰富”上做文章

广播主题性报道,要注意体裁搭配的丰富多样。主题性报道题材的重大性和内涵的深刻性、影响的广泛性不是一两种新闻体裁所能涵盖的,它几乎涉及所有新闻体裁:消息、通讯、专访、述评、调查、新闻背景等新闻表现形式。主题性报道如果只有单调的表现形式,可能对事物的反映会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因此,要求灵活地对广播新闻体裁进行搭配运用。如中央电台1997年香港回归的报道,就是一次多体裁的成功组合。

(3)语言方面在“明了”上做文章

广播主题性报道,语言方面要注意清晰明了。对于政策报道应减少宣传多做解释,不使用文件式的语言,采用听众听得懂的白话、实话,以故事化的表达方式、由浅入深的表达形式,便于听众有效地接受信息。

(4)题材方面在“接近”上做文章

“接近”就是要用小切口做大文章,对“硬新闻”进行软处理,以近求远。针对重大主题,要在充分理解把握的基础上,用百姓、受众关注的题材和有关民众生活状态的题材来进行报道。宣传“三个代表”、迎接“十六大”、贯彻“十六大”等重大战役报道之所以取得成功,分析其原因,不仅仅有一批有影响、气势恢宏、综观全局反映国家实力增强、竞争力提升、国际地位前移的报道,而且也不乏一批切口小,滴水见太阳的节目,如“百姓身边的变化”、“从身边看变化”的佳作,这些小切口的报道不但题材选得小而典型,并且重视声音和细节的忠实记录和表现,使报道主题得到充分体现。(6)

(5)主题方面在“深度”上做文章

深度是主题性报道的最终诉求。我们通过多角度、点面结合、交代必要新闻背景的形式,可以增强广播主题性报道的深度。从多角度对多“点”的报道是对报道主题的正面求证和反面求证,多“点”报道不但使报道的面更加广泛,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也使报道主题的深度突显出来。而点与面的结合,既可以用生动鲜活的具体新闻事例引起听众的共鸣,又可以用全局报道给人指明方向。而新闻背景的交代,将新闻背后的新闻呈现给听众,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听众需求,也将报道的深度进一步扩展。

(6)形式方面在“活度”上做文章

这就要求我们用高质量的现场音响和鲜活的细节,突出广播主题报道的可听性。高质量的现场音响可以增强广播的现场感、立体感和真实感,使得听众如临其境;丰富的音响还可以充分体现广播特点,鲜活报道内容,增强感染力。而细节可以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于细微处见精神,可以使得主题性报道生动、真实,更好地引起听众的共鸣。

总的来说,主题性报道要突出主题的深度、形式的灵活度、第一时间的现场时速和现场声音的丰富性和真实度。主题报道内容上要考虑广播的特点,不宜采取长篇式、连续式、读念式、报纸式,而要依托精当的音响信息,口语式、简短式、特写式、贴近式,切忌粗放、概念、数据化、以势压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3年伊拉克战争报道;2004年“两会”报道;新疆人民广播电台2001年北疆雪灾报道;2002年庆祝十六大召开特别报道;与西部六省区联手创造的反映西部新工程的报道;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2003年创作的反映非公有制发展的系列报道;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反映西部大开发的系列报道等都是打破常规的报道力作。(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