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新闻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农业新闻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改变他们的命运,就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农村,这需要农业新闻从业者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做好本职工作,甘愿充当“农民”的代言人,自觉地、充分地利用农业新闻资源去改变不和谐的农村现状,为“三农”发展创造良好的、健康的舆论环境。我国新闻界有许多拥有强烈使命感的农业新闻人员。

第三节 农业新闻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农业新闻从业者,即职业性的农业新闻传播者,他们以传播农业新闻为职责,不仅肩负着农村舆论的引导者、农业信息与经验的传播者、农村社会丑恶的揭露者的重任,还肩负着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进农村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的重任。因此,要做一个合格的农业新闻从业者,必须具备基本的素质。

一、使命感

使命感是对某种事业的一种高度负责、肩负重任的历史自觉,当个人拥有了某种使命感,就能自觉地承担历史责任,甘心为事业奉献一生。因为,他们确信这是时代赋予他们,也是他们发挥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相伴而生的,有了责任感,并不意味着有了使命感,但有了使命感,就一定意味着有了责任感。换句话说,责任感是使命感的初级形态,使命感是责任感的升华。司马迁矢志不移著《史记》,曹雪芹身居茅屋,10年寒窗写“红楼”,为什么?仅仅有一种兴趣和责任是不能让他们如此甘心的,而是一种透视人生和历史后,认清自身价值后形成的一种历史使命感。

新闻具有不可捉摸的社会影响力,这种影响力通过影响舆论而发生,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新闻从业者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更是一种了不起的做人的境界:一个具有悲悯情怀、充满社会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的境界。当代中国,数亿农民沦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数千万农民至今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少农民存在着看病难、上学难、求知难、就业难等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难以享受现代化的物质和精神硕果。甚至由于贫困,一些农民遗弃了可贵的人性,铤而走险,犯下不可饶恕的社会罪刑,一些农民流浪街头、乞讨为生,一些农民进城打工,备受歧视,等等。

要改变他们的命运,就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农村,这需要农业新闻从业者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做好本职工作,甘愿充当“农民”的代言人,自觉地、充分地利用农业新闻资源去改变不和谐的农村现状,为“三农”发展创造良好的、健康的舆论环境。

我国新闻界有许多拥有强烈使命感的农业新闻人员。他们不计名利、不计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不计甘苦,经常深入实际,为农民的利益呐喊。由于他们的辛勤努力,刻苦工作,解决了许多农民问题,防止了农村矛盾激化,为农业新闻从业者树立了可资学习、借鉴的榜样和标尺。例如,安徽作家陈桂棣和春桃夫妇二人,历时三年,跑遍安徽乡村深入调查,访问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批致力于农村改革的有识之士,专家教授和党政要员,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村调查》(2003),著作深刻反映了当前农民的生存状态、披露了曾惊动中央的几起重大涉农案件,揭示了农民负担过重的种种原因,展现了农村税费改革的艰难过程,著作从网络媒体首次发行,后经传统媒体的报道后轰动一时、影响深远,此书也被有关学者评为“一部透视中国农民问题的不可多得的反思警世之作”。

再如,《中国青年报》的知名记者卢跃刚,他长期深切地关注底层、关怀弱者,长期从事新闻调查,写了《以人民的名义——湖南娄底政治生活档案》、《讨个“说法”——〈以人民的名义〉续篇》、《大国寡民》等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相继揭露了湖南娄底市部分官员陷害人大代表颜跃明的事实真相,揭开了陕西农妇武芳被毁容案的真相,正是经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凶手才得以绳之以法,正义才得以彰显。从80年代,卢跃刚就关注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成为中国最早关注农民工的记者,1989年卢跃刚策划了《一九八九:中国社会第一号震荡》,第一次大规模深入报道农民工,在当时引起了震动,农民问题从此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此后,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民的生存状况,卢跃刚主持了十个省的大规模的农民生存状况调查,在《中国青年报》上作了十五个版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甚至,他为了安顿负疚的灵魂,写作了影响一时的《乡村八记》。在《乡村八记》的前言中,卢跃刚写道,长期以来,他满含深情地关注着“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的被遗忘的农民。正是有了强烈关注“三农问题”的使命感,卢跃刚的报道反映了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底层社会所发生的事情,他真实、客观、公正地记录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通过他的报道,激起了更多的人对农民的关心。卢跃刚也赢得了中国媒体圈赋予的“卢大侠”的称号、百姓心目中的“青天”。(8)

当然,在农业记者群体中,也有一些不称职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唯个别领导的“宣传”为行动指南,采写粉饰农村太平、农民幸福的宣传稿件,甚至还有个别记者丧失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搞起了有偿新闻、虚假报道,失去了一个记者最起码的原则,这种现象是值得高度重视的。

二、全局眼光

“三农”问题盘根错节、异常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制约;既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原因;既受国内环境影响,也为国际环境所波动。要真实、全面、客观地报道中国“三农”问题,农业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大局意识,能够站在国家、社会、历史的角度全面、客观、谨慎地报道“三农”,只有如此,社会才能看清“三农”问题演变的规律,从而能够依据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寻觅解决“三农”问题的良方,实现中国农村的现代化,继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农业新闻从业者要用全局眼光,除了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知晓历史外,还应从政治上观察问题,能透过形形色色的现象从政治的高度把握事物,从而为党和政府提供全面、细致的“三农”信息,使党和政府制定出科学、有效、合理的农村政策。同时,他们还应站在政治的角度对待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这不仅需要农业新闻从业者全面细致地宣传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让农民真心拥护之,使党的农村政策成为改变“三农”问题的利器,同时又要及时地反映出政策执行中的不足、人为的扭曲以及不适应等征候,以使相关部门注意到农村出现的新变化,以便他们及时修订原有的政策,出台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从而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政策路线

在我国,有许多记者能用全局眼光报道农业新闻,比如新华社原社长穆青所写的农业通讯作品,总能从全局的高度、正确的政治立场来提炼主题,使人们感觉一般的事件也能引起震荡。例如,“文革”结束不久,新华社接到了一篇人物通讯,是写植棉模范吴吉昌的,但通讯写成了“好人好事录”。穆青和陆拂为二人根据原通讯提供的材料又进行深入采访,最后确定了主题,这就是:吴吉昌为了完成周总理的嘱托,拿出一股“啥也别想挡住俺”的精神。这个主题,体现了时代意义,说出了当时人民想说而未说的话。随着这篇报道,劳模吴吉昌随即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激励了不少青年投身祖国建设。对此,穆青在《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中说:

人物通讯不能简单地写成一部“好人好事录”。因此,能否高瞻远瞩地提炼出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并且从这个高度来表现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和思想风貌,就成为决定人物通讯成败、优劣的关键。(9)

然而,也有一些记者,不能从大局出发,抓住一点事实,就不加分析地去报道,引起了不必要的舆论 涡,给农民造成了不小的“新闻伤害”。这在农业科技推广、重大典型报道中比较突出,甚至在农村灾害报道中时有发生。比如2003年“非典”期间,不少记者没有及时地向农民报道预防“非典”的常识,没有充分地报道农村预防“非典”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造成了部分农村地区谣言盛行,民心动荡。因此,要树立全局眼光,需要记者强化自身的使命,还应加强业务水平的修养。

三、知识结构

新闻从业者的知识面必须很广,做一个无所不知的杂家。这对于发现新闻、采集新闻、写活写深新闻有着莫大的作用,但是在社会知识越来越专门化、记者的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记者要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需要,必须合理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问题,形成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和新闻从业者的经验总结,记者科学的知识结构应该是“杂中有专”的一个结构体系。农业新闻从业者也不例外,为适应信息时代“三农”领域的报道,农业新闻从业者应形成以农学、新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发展学等学科构成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体系。具体而言,农村新闻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可分为四个层次,如下图3—2所示(10)

第一层是记者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和普及的教育知识,此层为农业新闻从业者知识结构体系中的最基础层,这是一切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是干一切工作、学一切专业的基础知识,社会上的各类人员无论其知识多么渊博、多么艰深、曾垒起多么尖、多么高的知识宝塔,但是他们都离不开普通知识这个坚实的底座。《红楼梦》中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此层知识,也被记者形象地称为“打好生活的底子”。而实践证明,谁的生活底子厚,谁就能对社会有较深的认识,能够采访更多的新闻。有了这层知识,农业新闻还可以有效地克服采访中的“学生腔”、“专家味”、“知识腔”,从而较快地得到农民朋友的认可,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新闻。

农业新闻从业者要增强此层知识,应当做到:一是在社会生活中当个“爱管闲事的人”,要“每事问”,勤下基层,多跑乡村,到村头、集市等地方,多听多看“三教九流”的言谈和各种各样的事情,培养广泛的兴趣、积累各种知识;二是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调查、经常体验农民生活,多交农民朋友、多向农民学习其语言,乃至在农村建立多个采访基地;三是生活问题上,有必要搞些“事必躬亲”,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四是把普及教育中没有学的课程或学得不扎实的课程完全补上。

img16

图3—2 农业新闻工作者知识结构层次

第二层知识,是以农业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主的百科常识。农业新闻从业者知识结构中的“杂”主要体现在这一层。美国新闻学家麦克杜戈尔指出:“对于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他所学习的任何东西对他将来的工作都具有潜在的价值。”对于农业新闻从业者来说,此层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主要是由马列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文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学等构成,这些知识构成了农业新闻从业者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第二个方面是农业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农药学、生态学、土壤学、资源与环境、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与法律等。此层知识相当丰富,农业记者要科学地安排时间,有计划地、逐步地学习,也可以在日常的采访中积累之。

第三层是扎实的新闻专业知识。新闻专业知识是新闻工作者的本业,但现实中有些搞采编业务的农业新闻从业者不重视系统地学习新闻专业知识,对新闻运作规律缺乏清晰的了解,从而不利于把本职工作进一步做好。此层知识主要包括新闻与传播学理论知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业务知识,现代媒体(电视、网络等)操作技能。

第四层知识是与所担负的农业报道相关的专门知识。此层知识将直接对农业新闻采访发挥作用,甚至有个别知识还作为新闻背景在新闻写作中使用。在采访前,若时间允许,农业记者应精心准备之,翻阅已有的报道,阅读采访对象的相关资料,并构思采访写作计划与提纲,然后进行采访。

由此可见,农业新闻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应是一座宝塔状的,在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人的知识结构都有个不断更新、不断充实新内容的问题。农业新闻从业者要及时地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用扎实的知识审视“三农”领域出现的新动向、新趋势、新事物,从而做好新形势下的农业报道。

四、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也称“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它是指新闻从业者的感官对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一种职业性的敏锐感和技能,通过这种敏锐感和能力,他们能迅速发现和判断有价值的新闻。这种敏感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至关重要,有助于他们迅速快捷地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和发掘新闻题材。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泰勒曾指出,“没有新闻鼻、新闻眼,请滚蛋。”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其《新闻学原理》中也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

新闻敏感是新闻从业者长期的新闻工作培养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职业素质,一般表现为:(1)迅速判断那些看来无关紧要的新闻线索,有无可能导致发现重要的新闻;(2)迅速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诸多事实中新闻价值的重要性程度;(3)迅速判断某一事实是否为读者所关心和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4)迅速判断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是与记者已采访到手的新闻事实有关,从而挖掘出更重要的新闻。

农业新闻从业者的新闻敏感与其他记者的新闻敏感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其内容,也就是说,农业新闻从业者的新闻敏感烙有浓浓的“农”字特色。这是由于他们关注“三农”问题,对农村、农业、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因而能从一个细微的事件、现象中发现农业领域的热点、焦点、难点,从而迅速地采集农业新闻,及时地报道“三农”领域的新动向。比如,1979年《市场报》的记者在听到人们抱怨买不到酱油后,马上引起警觉,在调查原因之后,及时写出了《北京酱油为啥脱销》的新闻,受到各方面的欢迎,并获得了全国新闻奖;再如1978年之后,原来在各大报刊上频频出现的大寨,许久不露面了。这引起了羊城晚报社领导的关注,督促记者到山西采访时,务必要去大寨走一走。记者罗文锦抵达昔阳大寨后,看到大寨大队正好开社员大会,决定从12月20日起搞大包干责任制,第二天,记者和群众去了认定的责任田和自留地。记者瞬时发现,大寨砸了“大锅饭”是今天大寨之本质。翌晨,就采写了独家新闻《大寨也不吃大锅饭了》。这条独家新闻刊登后,北京、香港传媒立即转载、转播,很快传遍全球。当年此稿就获得全国好新闻奖。种种事例表明,新闻敏感对于农业新闻从业者是多么重要。

新闻敏感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靠后天培养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具有新闻敏感呢?从业者首先要积累、研究资料,建好自己的资料库、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事态发展的进程、特点、趋势等;再次,记者要有全局意识、政治眼光,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审视一切社会现象;最后,记者要锤炼自己的思维,经常运用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从同中看出异,从异中看出同来。

五、业务水平

作为新闻从业者,要具备最基本的业务水平,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如果说上述四个素质是新闻从业者的“看不见”的素质,那么业务水平就是新闻从业者“看得见”的素质。记者综合素质到底如何,可以通过其业务水平来测量。现代信息社会,要求农业新闻从业者具备综合的业务水平,能够胜任多媒体时代的采写需要,也就是说,他们既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版面编排技巧,又要具备摄影、摄像、录音等基本的媒介技术,能够胜任不同媒体对农业新闻报道的技术要求。这就要求他们:(1)文字功底要扎实,能够“准确、简洁、生动”地报道新闻事实;(2)具备基本的摄影技能,能够拍摄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照片;(3)能够通晓电子媒体的操作技能,通过图像、音响效果、动画、数字视频艺术,向广大农业新闻受众展示充满科技色彩的世界;(4)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数字化(如动画、特技)再现科学知识的内涵;(5)能够操作编辑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现代日新月异的各种传媒技术,甚至还需要他们会驾车,能够使用卫星通信工具等。

总之,在未来,不管是什么媒介的新闻写作,较为完美的农业新闻从业者应该是这样的一种人,他不仅要去采访现场,写出文字报道,还要协助记录和摄像,还能进行播音主持,还会操作有关的编辑系统、访问网站数据库、设计及执行交互服务。这种从写作走向协作,从技能走向全能,也许就是未来农业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必由之路。

【注释】

(1)张隆东:《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2)[美]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37页。

(3)资料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http://www.agri.gov.cn/zcfg/t20020916_3265.htm)。

(4)“意见领袖”一节参考了下列书籍: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210页;希伦[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65—85页;[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231页。下文中未加注释的均来自上述著作。

(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6页、第9页。

(6)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23页。

(7)《假信息坑农何时止》,《农民日报》2005年8月8日。

(8)覃旭:《为农民仗义执言的新闻记者》,《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年1月。

(9)穆青:《谈谈人物通讯采写中的几个问题》,《中外记者经验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9页。

(10)此结构图的绘制借鉴了申凡所著《当代新闻采访学》中的一节“对记者知识结构和要求”的内容,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5—27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