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发言人的基本素质

新闻发言人的基本素质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新闻发言人的基本素质素质是一个人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因素相结合而产生的、较为稳定的、潜在的并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观念、基本品质以及基本能力。我国对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的首要要求就是政治强,强调政治意识。在谈到中国对新闻发言人的培养与西方的不同点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指出,我们要求新闻发言人为受众服务,使我们的实际情况为外部所知。

第一节 新闻发言人的基本素质

素质是一个人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因素相结合而产生的、较为稳定的、潜在的并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观念、基本品质以及基本能力。它是各种知识与能力的积累,分各种类型,如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素质是一个人从事社会活动及职业的基本条件。应该说,社会对新闻发言人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也是综合性的。

发言人因其代言方的诉求不同,对其能力素养的要求会略有不同。比如为政府、官方代言时,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为企业代言时更强调其业务素质和公关能力等。我们以政府的发言人为例,将其基本素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素质

我国各级政府发言人的政治素质与修养是指自觉与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熟悉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发言人的政治素质集中表现在要处理好政府与新闻媒介的关系、新闻信息的客观性与政治性的关系,以及尊重社会公众知情权与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关系。

新闻发布工作是各国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行政务公开,加强舆论监督;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主动自觉地接受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全国各地各部门相继设立了新闻发言人。

身为政府、官方的发言人,主要向媒介传达的是政务信息,与政治、政策、国家管理机构的形象密切相关,因此其政治敏感性、政策把握的分寸感以及传播方式十分重要。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的设立重在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它不仅是一个技术性、操作性问题,更主要的是通过政府的信息披露引导社会舆论和塑造政府形象。政府发言人的角色如此重要,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高超的语言技巧,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由于政府的新闻发言人传递的是政务信息,以及有关方面的政策、举措、观点、立场、看法,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所以发言人责任重大,有时可说是一语千斤。

我国对政府发言人的要求是:不在新闻媒体工作的新闻工作者,应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在发布工作中牢记自己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这一点上综合体现了新闻发言人要政治强、纪律严、作风正,该说的要说,不该说的一句也不能说。我国对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的首要要求就是政治强,强调政治意识。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发言人都很清楚,其发布的每一个信息、说的每一句话都要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美国政府的新闻发言人至少要遵循的五大原则中,第一条就是政治立场要站稳;其次是绝对替主人保密;第三是深入了解信息;第四是语言和表达技巧;第五是处理好与新闻界的关系。其中前两条都与政治素质有关。

在谈到中国对新闻发言人的培养与西方的不同点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指出,我们要求新闻发言人为受众服务,使我们的实际情况为外部所知。各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不一样,我想我们保持自己的特色就可以。他还特别指出,技巧不是新闻发言人培养的主要内容,最重要的还是思想性,应该让新闻发言人明白新闻发布对社会、对舆论、对国家利益的影响。他说:“技巧确实需要,但我们不过分强调技巧。我们不是靠辞令获得影响力,而是靠正确性获得影响力。”他心目中的新闻发言人,应该在政治上思想成熟、立场正确、敢于负责;知识上内知国情、外知世界;表达上逻辑通顺、有理有节,特别要善待记者。

新闻发言人政治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新闻宣传的政策、纪律和舆论引导的相关知识应熟悉了解;对所代言的工作领域的政治目标、政策措施和公开表态的口径要十分清楚,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各种环境和形势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二是总揽全局,理论结合实际。全面了解国内、国际的政治形势的新变化,掌握充分的政治领域信息,以备回答记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应掌握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在理论上和思想上,以及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主流,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是与时俱进,积极吸纳新的执政理念。作为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他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包括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甚至执政效果。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后,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尊重人民的知情权和问责权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探索,这是我国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举措,它为新闻信息的组成部分——政务信息的公开与透明,以及事关公共利益的各种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思想保证。这是自上而下的执政观念的新变化,是与时俱进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改进与完善。作为政府的新闻发言人要敏感地意识到这种转变,积极面对新闻媒体,并真诚地通过新闻媒体与社会民众进行交流沟通,在传达政策、政务的动态信息的同时,也要表现出良好的执政为民的态度和水平。

二、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主要是指发言人对所在部门、机构或某一领域相关政策措施、动态信息、专业技能以及传播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应对能力。发言人面对媒体和公众时,一方面要有备而来,以我为主地传达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回答他们的随机提问,这是对发言人临场表现的最大考验,虽然其中会有些应变、沟通的技巧,但归根到底是在考验发言人对其所在领域的信息把握和解读能力。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或政府机关通过新闻发言人向传媒、向公众介绍政府的政策,通报某个事件的真实情况,说明对某个事件某个问题政府或政府机关所持的立场、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并回答传媒的提问。与某些地方与部门对传媒所持的“不点头、不摇头、不开口”的封闭回避做法相比,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无疑是开放进步的体现。正因为有如此特点,新闻发言人制度颇受公众尤其是传媒的欢迎。我国外交部、外经贸部等政府部门长期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准确地向中外传媒通报信息,赢得了传媒与公众的信任。与某些地方出现突发事件时各执一词、信息混乱使群众真假难辨的做法相比,由新闻发言人统一发布事件的真相与处理结果,又是一个负责任政府的体现。责任政府的理念是讲政府要对人民负责。不但要对人民的生命财产负责,也要对发出信息的准确性向人民负责。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统一发布新闻就体现了这种向人民负责的宗旨。

发言人所发布信息的准确性源于充分的准备,其中包括了业务准备。试想,如果一个新闻发言人对与本部门相关的信息储备知之甚少,既没有宏观了解,也没有“新闻点”上的深入思考,他就很难自信地、应对自如地面对媒体和记者。我们以公安系统的新闻发言人为例,如果他是一个对公安工作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门外汉”,也许他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新闻发布稿念一遍,但他却无法解释其中的各种术语,更无法应对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由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来担任发言人,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如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言人是由该局的总经济师出任的,在2004年“两会”期间,他与中央电视台第二套的“两会”专题节目联合推出“数字说两会”,系统而准确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各种数据、指标进行解读和分析,其专业水准和业务素养令人信服,也达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作为新闻发言人,仅仅具有专业知识和信息的储备是不够的,还应掌握一定的传播技巧。满腹经纶却不善言谈,或者满口专业用语而不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也无法成为成功的新闻发言人。要知道,发言人的传播行为不是行业内的业务交流,他的传播对象是普通的社会公众,是通过媒体与记者完成大众传播的一个过程。既然是大众传播,应尽量浅显明了,通俗生动,这样才会实现信息的有效接收并减少误解。

发言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是要求发言人能口齿清楚、伶俐,甚至能在言谈中充满睿智与幽默,并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样的新闻发言人是受媒体和公众欢迎的,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发言人的业务素质是一个综合标准,它的养成需要一个积累过程。一方面发言人要将业务范围内的专业知识内化;另一方面又能通过适当的表达方式、根据自身需要和记者、公众的需要将其外化,最终实现政务公开和社会沟通。这种良性的互动交流,是政府部门体现其服务意识和传播意识的重要手段。当然,发言人的业务素质中还应包括对相关信息的敏感、捕捉与处理能力,与媒体记者的关系协调能力,以及对新闻传播的规律、不同媒体的作用等的驾驭能力,这些内容我们会在后面涉及,这里不再赘述。

三、心理素质

人的素质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多个方面,对于新闻发言人来说,除了具备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心理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心理素质对任何一个自然人而言,在整个素质结构中都具有特殊作用,“心理素质的地位和作用比较特殊,它在整个人的素质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它参与人的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对人的行为起着驱动、调节和制约的作用,并直接影响行为的效率”。(1)

我们称新闻发言人为制度人,因为它代表着一种新闻发布机制,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任何一个发言人,首先是一个自然人、普通人,他也具有普通人的心理机制和心理特征。当然,发言人的工作是极具快节奏和挑战性的,对其心理素质的考验是远远高于普通人的。心理素质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承受力

心理承受力是指人们对于来自客观的或主观的种种压力能否经受得住的一种心理体验,它明显地具有个体性的差异,也就是说同等的压力之下,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导致对待压力的应对方式和结果的截然不同。比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运动员们的表现,在个人对抗性项目的比赛中,有的人由于心理承受力较差,根本无法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痛失冠军;而有的人能化压力为动力,超水平发挥,一举夺金。所以有人说,真正的大赛对手间的水平相差无几,关键是在比心理素质。这次奥运会,美国体育代表团就有几十名心理医师随队出征。

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的政治要求高,权威性大,影响面广,而且当今世界信息传递、反馈非常迅速,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几乎无处不在。所有这些,都会给发言人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当面对咄咄逼人的电视镜头以及媒体的狂轰滥炸、不断发问时,对发言人的心理承受力形成了巨大考验。

有学者认为:“心理承受力与一个人的抗挫折力、忍耐力和毅力成正比。究其实质,心理承受力是人的内在力量与压力之间的力量差,而不在于压力本身的绝对值。”(2)所以作为新闻发言人要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合理的自我调适方法以及充分的面对各种情况的心理准备等。具体说来提高心理承受力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强化内在力量,也就是用“内功”去抗衡压力。国外有学者通过量化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当客观压力增加一倍时,人们必须在心理上、精神上、信念上增加3倍才能与之对抗。比如排除来自主观的种种私心杂念,发言人既怕自己说错话丢失乌纱帽,又怕自己临场多说话承担责任等,这些心理障碍会使发言人精力不能完全集中,造成面对媒体时语无伦次或一味回避。所以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例:北京市长王岐山面对媒体时应对自如,给记者和公众留下很好的印象,他的经验之谈是:“不自信而谁人信之。”“面对国内外媒体应保持充分的自信,而政务公开和信息透明,能让老百姓增强对政府的信任。”王岐山的自信得到媒体的好评,例如一位法国专家对他的评价是“一个非常有主见、有见地和有决心的领导,他不会让记者牵着鼻子走,而是用自己的思想引导记者从政府工作和政府努力的角度去问问题”。这样,发布会的效果就非常好。

二是改变认知方式,减轻心理压力。有些人习惯于将压力归罪于客观原因,比如记者提问太尖锐,现场气氛太紧张等等,实际上造成人们产生某种情绪的主要原因在于自己的认知系统,具体表现为对待困难的态度上,多从自身找毛病才能不断增强心理素质。比如对记者行为方式要有正确的认知,记者是发言人的挑战者,记者的职业要求就是不断质疑和探询真相,他们不可能与你站在一个立场上,他们也不可能在某个领域非常专业。所以,对媒体间、记者间的竞争要给予充分的理解,不要对挑战者求全责备。当发言人以一种宽容平等的心态出现在媒体记者面前时,这恰恰会成为一种心理优势,可以减轻剑在弦上的紧张心态。而且这也是给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我对对方是了解的,是可以把握的”。

(二)控制力

情绪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它对人的智力活动起着激发、选择和调节的作用。新闻发言人的工作具有较高的智力因素,而情绪情感作为非智力因素,可以提高情绪的稳定性,控制冲动性,从而提高智力水平。西方学者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了“情绪智力”这个概念,即“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发言人在与记者沟通时,实际上也是一种智力上的较量,双方是在一个特殊的场合、特殊的气氛中进行控制与反控制的较量。一个拥有经验的、比较练达的新闻发言人会努力掌握现场的主动权,控制好记者的情绪和情感。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发言人能成功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情感,既不会被对方咄咄逼人的提问激怒,也不会被对方的狡猾恭维而忘乎所以,失去自控。情绪与情感的运用要恰到好处,该严厉处严厉,该动情处动情,实际上,人之常情莫过于此。政府的新闻发言人最怕总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官气十足的姿态。从传播学的角度讲,任何一个有效传播,都是多种符号的成功运用的结果,除了语言符号外,非语言符号中的姿态、情绪、感情、语气等都会影响现场气氛和传播效果。

例: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曾在一个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讲过这样一番话:

新闻发布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好的新闻发布会,或者接受记者的采访,或者临时被记者逮到了,你要面对他的提问,全是控制和反控制的过程。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永远是一个控制和反控制的较量,一次采访永远也是控制和反控制的较量,记者想用他的方式把你引入到他设定好的氛围和方向之中,你一定做好了一个准备,我要用我的方式,用我的回答把我今天最后要表达形成的内容,纳入到我要表达的范畴之内,说白了就是这个道理。新闻发布会也是这样的,糟糕的新闻发布会一定是发布新闻的人失控了,控制不住了,导致大家的情绪甚至是反感的,有尖锐的,有对立的,现场其实已经被记者的提问控制住了。一个问题问完之后,你发现你没控制住,被记者控制住了,采访也是这样的,控制与反控制前提就是更多了解对方,用你的方式去解决。在新闻发布的过程中,好的技巧应该是看不到的,但凡看得到的技巧都会找来麻烦。

从心理学角度,对于控制力的培养主要是:首先通过掌握好情绪情感的“度”,分寸得体,让其在自己清醒的驾驭之中;其次是要掌握好情绪情感的时空平衡,既不显得煽情做作,也不要拒人千里之外不尽人情,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中或接受采访过程中要合理分布自己的情感元素,喜怒哀乐均有节制;三是努力达到与记者和公众的情感共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时才能找到共同的情绪敏感区,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获得某种共识。

(三)应变力

应变力是认识主体能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采取适当应对行为的能力。这种应变是在原则性与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针对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应变力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和应对速度上。发言人的应变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心理素质,在现场问答中,有时应变力是新闻发布或采访能否成功的关键。机敏、巧妙的回答,可以表现出发言人的智慧和幽默,有时又可以活跃现场气氛。

邓小平曾强调,“世界在变,人们的思想不能不变”。发言人只有破除思维定势,学会多角度、多维度地分析问题才能掌握主动权。尤其在当代社会,人们的价值取向越来越趋向多元,尊重个体的权利,给予人们更多的选择空间是社会发展的主流,因此我们如果还是用陈词老调解决新问题,只能适得其反。

增强应变力的关键是更新观念、更新知识,不能对外界的变化闭目塞听,新的信息、观点和社会舆论的新动向都要熟知在心,并能在适当的场合以适当的方式融入自己的观点中,表现出新闻发言人在思想观念和表达方式上的与时俱进,只有在与社会同步的前提下才能谈到引领。因此,从某个角度说,新闻发言人要以“新”见长,信息新鲜、观点新颖、语言新活,一个都不能忽视。

四、文化素质

我们这里所讲的文化素质,是一种广义上文化的概念,包括的内容较为广泛,几乎将发言人需具备的其他素质都囊括其中。我们可以用以下四个字来概括:诚、信、礼、博。

(一)诚

发言人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折射着自身的文化修养,并会无形中打造出在记者眼中的印象。诚实与真诚,应成为新闻发言人内在文化素质外显出来的重要行为特征。

发布信息和回答记者提问时应不说假话,力求准确。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的经验之谈是:你可以不说真话,但绝不能说假话。另外,对自己确实还不了解的信息,比如一些最新数据、事态的最新进展等,要诚实相告,“对不起,这方面情况我还没有掌握,我查询后可以打电话告诉你”。不要编造或不懂装懂。

对待记者要态度真诚,能够对记者的辛苦、追问给予理解和配合。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多次强调要“善待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双方可能针锋相对,各自履行职责,会下大家还是可以成为朋友的,以诚相待,谦和平等,彼此尊重,这些都表现出发言人良好的文化修养。

(二)信

信用是当今社会对一个人品行的重要考量,也是媒体和记者对发言人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发言人的诚信代表了政府机构的形象,一个言而无信、不能自律的发言人是不会获得记者的信任和尊重的。

遵守时间是讲信用的最基本表现,但我们一些部门的新闻发布会或接受记者采访的活动常常没有时间约束,约定好的采访有时无故取消。这种情况可以偶尔发生,但如果不把记者工作放在眼里就有可能经常发生,记者的不满和抱怨便会在他的报道中流露出来,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一些新闻媒体的记者常常批评中国足协,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其不守信用,经常临时取消约定好的新闻发布会,让记者们白跑。还有的发言人对自己说过的话矢口否认,犯了错误不能道歉,转嫁责任,这些做法都是缺少文化素养的表现,它会带来记者的排斥和反感,不利于与媒体的合作。

(三)礼

发言人往往要处理各种公共关系,许多时候面对的是一种社交场合,无论是与记者单独会面,还是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无论是突发灾难性事件,还是盛大的招待会,这都涉及到相关的礼节问题。礼节表现出一种文化内涵,新闻发言人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在社交礼节方面不能掉以轻心。

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曾提醒新闻发言人——

1998年7月台湾人林滴娟及其男友在大陆被绑架、杀害案发生后,作为突发事件,我们在总体上处理得比较及时。但一些细节值得反思,比如当时地方台办的负责同志作为发言人讲话时,他的着装发生一些问题,当时是夏天,他穿了件质地不太好的T恤衫,而林滴娟的父亲和律师穿西装打领带,特别正式。因为是一件命案,我们的发言人相比之下显得对这件事的态度不很认真,再加上电视画面具有放大效果。可见着装已成为另外一种语言和信号,处理不好会带来负面影响。

当然,礼节问题是一门学问,尤其是国际场合、外交场合,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范,所谓入乡随俗。因此,发言人待人接物的一些细节不能忽视,搞不好会事倍功半,最好能进行专门的训练。

(四)博

知识广博、交往广泛对发言人工作多有益处。从性格上来讲,新闻发言人应是较外向、善言谈、爱交往的人;从知识结构来讲,最好是复合型的,对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很内行,同时天文地理、国内外大事都要略知一二。广博的知识体现着内涵,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可以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当然切忌卖弄。

再者,发言人的能力最好也是多方面的,不但能说,最好还能写。我们说发言人往往是进行口语传播,口语传播的根基离不开文字功底。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写作能力强,文笔流利,能写就新闻发布通稿等,这些能力对新闻发言人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

文化素质展现了一名新闻发言人的底蕴,它表现在多个方面、多个细节。除了上面我们提到的几点之外,还有诸如新闻发言人的人文关怀、道德情操等。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提出,新闻发言人要体现人本意识和人文关怀,当发生重大灾难时,不但要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还要介绍一些细节,提供热线援助电话、法律支持、事后处理情况等,应该有人情味,不要居高临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