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调新闻现场观感

强调新闻现场观感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新闻现场感的追求,应当是记者在新闻现场完成报道,运用完整而连贯的同期声,以一种现在进行的状态保证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和感染力。电视新闻的现场感是新闻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理引起的主观感受。电视新闻“现场感”的追求是电视新闻理念的一个突破。

一、强调新闻现场观感

电视新闻从新闻电影的摄制方式、广播语言的表述方法和报纸的丰富体裁学习起步,到逐渐意识到电视媒介的形象化传播优势,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探索,才构成了与报纸、广播竞争的实力与优势,将大部分受众的视线吸引到屏幕前。而具有悠长历史传统的报纸媒介并未在电视媒介的强大攻势下退缩,反过来借鉴电视的形象化传播特点,改变报纸新闻报道的概念化表述手段,探索“视觉新闻”的写作方法,开始取得明显效益。

所谓“视觉新闻”,就是在新闻写作中善于把概念的表述诉诸充分具体的形象,有典型细节和生动的画面,使新闻报道的内容可闻、可见、可触、可感,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具体地形象地看到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

“视觉新闻”的提倡直接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新闻界掀起的一场“现场短新闻”的讨论热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年第3期还专门编发了一组关于“现场短新闻”的学术论文。当时对现场短新闻的定义是:“指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悍的新闻作品。”其中,“现场感”是现场短新闻和视觉新闻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最能激发受众兴趣的重要因素。

报纸等媒体对现场感的强化,反过来促进了电视媒体对自身特点的深思。电视新闻本来以现场的画面形象优势取胜,但在“现场短新闻”的讨论中促使我们对电视新闻“现场感”的一般性理解作出反思:虽然电视影像新闻的特点决定了记者必须到现场摄取画面,但经配音播出来的电视新闻是否就意味着一定具有了“现场感”?答案是否定的。

电视新闻现场感的追求,应当是记者在新闻现场完成报道,运用完整而连贯的同期声,以一种现在进行的状态保证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这种学术上的探讨与理论上的突破,有效地指导了新闻报道实践。从当年(1990年)全国优秀电视新闻评选中,我们就看到了许多“现场感”强的电视作品,比如:《辞烧土旧业 开煤气新篇》(山西电视台)、《元氏山区光棍征婚热》(河北电视台)、《一件政协委员提案解决千户居民吃水》(辽宁四平电视台)和《南昌90(年)鞋帽展销会上看天津》(天津电视台)等。

电视新闻现场感的追求,直接催生了一种最能体现电视新闻传播特色和优势的现场报道形态,并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着独特的传播效果。现场报道虽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就开始形成,但这时的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宣传需要,仍然是以画面加解说为主导的报道方式。而真正实现新闻报道方式的突破,还是在追求新闻“现场感”的传播理念的推动下实现的。

电视新闻的现场感是新闻客观现场在记者和观众心理引起的主观感受。只有电视新闻摄影记者在现场运用挑、等、抢,以及隐性拍摄、抓拍等拍摄方法,抓取生动、真实、自然的形象,以及运用移动摄影调动观众身临其境的主观视觉感受的新闻形象,才能给人以强烈的纪实性效果和画面感受。

电视新闻“现场感”的追求是电视新闻理念的一个突破。从1990年以来,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就不断有佳作推出,诸如:《外国留学生站柜台》(1990年)、《撤离,提前了半小时》(1991年)、《千台联合收割机会战关中平原》(1992年)、《城里人下乡购时装》(1993年)、《天安门广场竖起“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1994年)、《六年夺冠梦 圆梦在津门》(1995年)、《百万群众大转移》(1997年)、《巴格达遭空袭纪实》(1998年)、《机场抢险》(1999年)、《美国反华提案在联合国人权会议再遭挫败》(2000年)、《内江警方围捕蒙面持枪歹徒》(2001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在珠穆朗玛峰点燃》(2008年)、《人大代表在北京西客站DV调研记》(2009年)。在这些报道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巴格达遭空袭纪实》。我们从新闻中看到,中央电视台著名记者水均益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站在伊拉克巴格达的一幢楼顶上作现场报道。从画面上看,美英的巡航导弹频频从记者的头顶飞过,伊拉克防空炮火的闪光映红了巴格达的夜空,巨大的爆炸声此起彼伏。这种战场上的现场报道,无论是视觉和听觉都给观众造成很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20年来,这些现场感极强的现场报道方式虽在电视界得到共识并予以运用,但直到目前仍未在电视界形成普遍的“常规”报道方式。因此,要发挥电视的现场报道优势,还需要做长时期的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