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采访与记者

采访与记者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讲 采访与记者采访,是记者的职业行为。“采”者,采辑。“访”者,访询。记者作为“社会舆论的发言者”,不经过采访,不经过调查,就不能取得新闻的发言权!对于采访的真谛和记者的角色,需要借助比喻来理解。

第七讲 采访与记者

采访,是记者的职业行为。

“采访”一词由“采”和“访”组成。“采”者,采辑。《汉书·艺文志》说,“古有采诗之官。”“访”者,访询。《说文解字》说,“访者,讯谋也。”意即广泛地问人。早期报馆的专职报道员就被称为“访员”。

可以说,记者实际上就是“采官”、“访员”,是采访新闻的专业人员。

什么是采访呢?的确需要下个定义。

著名记者艾丰积多年采访的体会认为:“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信哉此言。

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记者作为“社会舆论的发言者”,不经过采访,不经过调查,就不能取得新闻的发言权!

刘少奇说得更干脆:“报纸工作人员是什么人?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人员。报上的一切文章都应当是调查研究的结果。”

对于采访的真谛和记者的角色,需要借助比喻来理解。

如果说读者是“蜻蜓派”,小荷才露,早立上头;那么记者就是“蜜蜂派”,千辛万苦,采花酿蜜。

周恩来说得好:“你们记者,要像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就像蜜蜂采花酿蜜,传播花粉,到处开花结果,自己还酿出蜜糖来。”

蜜蜂采花特别看重“真实性”,它只采真花,不采假花。纵使塑料花多么娇艳夺目,以假乱真,蜜蜂一眼就能看出来。“山蜂却是有风味,偏采桧花供蜜材。”哪怕假花怎么花枝招展、搔首弄姿,它都不为之所动,心无旁骛地朝真花飞去。

蜜蜂采花喜欢“新鲜性”,它凭着极其敏感的嗅觉,闻香而动。“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西园一点红犹小,早被蜂儿知消息”。哪里有鲜花开放,哪里就有蜜蜂的身影。蜜蜂还嗜鲜若命,它从不采“回头花”和“落地花”,采集的花粉特别新鲜。所以,它酿造的蜜糖是世界上惟一不会腐烂的食品。

蜜蜂还追求“变动性”,采无定势,从不恋栈,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东枝采过采西枝,梨花采罢采槐花,跟着花信的变化,随时变换行踪。“粉腰蜂子犹无赖,挠遍花须未肯休”。蜂蜜东飞西翔,见异思迁,为的是博采群芳,在各地的花和各种的花中发现最有价值的蜜源。正因为如此,它酿造的蜜糖才异常甘甜。

蜜蜂更热心于“传播性。“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它采花酿蜜的目的,不是为了独自享用,而是为了“传播”,让它的“作品”成为公开的供大众共享的资源。它甘愿奉献,只活七八个月,省下大量的蜜糖留给人间。

脚底板上出蜂蜜。蜜蜂为了酿造更多的蜜糖,不停地在飞。“游蜂掠尽粉丝黄,落蕊犹收蜜露香”。一只蜜蜂要“采”集花粉酿造1公斤蜜糖,需要“访”问50万到100万枚花朵,飞行45万公里,等于绕地球11圈半。科学家在发现蜜蜂如此辛劳的秘密后,不禁肃然起敬。

无怪乎,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很早就提倡学习蜜蜂的精神:“我们不应像蚂蚁,只会收集;也不应像蜘蛛,只会从自己腹中抽丝;而应该像蜜蜂,既采集,又升华,这样才能酿造出甘甜的蜜糖来。”

从周恩来和培根的比喻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感悟:

采访的真谛,就是“采酿”——“采花酿蜜”。

记者的角色,就像“蜜蜂”,“既采集,又升华”,“酿造出甘甜的蜜糖来。”

采访需要记者,记者需要采访,如同采蜜需要蜜蜂、蜜蜂需要采蜜一样,采访与记者紧密相连。

下面,就采访与记者的3个问题展开来阐述。

一、 采访的特殊性。

既然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那么它特殊在什么地方呢?

特殊就在必须讲求新闻的4个特性。

--必须讲求新闻性。记者调查研究的着眼点,在于搞清新闻事实,发掘新闻价值。没有新闻和新闻价值的东西,他是不感兴趣的。而一般的调查研究,关心的是问题,关心的是问题的因果、规律和解决办法;它可能包含某些新闻因素,但它需要经过记者的特殊调查才能显露出来。在采访实践中可以看到,许多来自权威部门的调查报告(包括其他文字材料),要变成新闻报道,记者往往还要亲自进行调查、核实,给以新闻化的处理。可以说,采访的特殊就特殊在,它是调查的调查。它调查的结果,不仅要对新闻事实负责,还要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

--必须讲求时间性。记者的采访、调查必须在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且还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而一般的调查研究虽有时间要求,但比较从容。有的调查旷日持久,半年、一年、甚至几年的都有。著名作家刘白羽曾在战争年代做过一段新华社的随军记者,他深有感触地说:“在最短的时间作最深入的采访,是记者工作的最大特点。作家可以在一个地方住很长时间,慢慢了解生活。新闻工作则不许记者这样做。这就要求记者训练在最短时间作最深入采访的本领,要有非常敏锐地辨认事物的能力。”可以说,采访的特殊就特殊在,用很短的时间调查清楚新闻事实的真相和本质,而且不发生以偏概全、以浅概深的弊病。

--必须讲求可受性。采访式的调查,记者关心的还有生动、形象的细节性素材。著名记者阎吾在《战后谅山》中写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细节:“记者在谅山敌军的一些阵地上,看到所有的日历都没有翻到2月28日的,有的翻到了2月27日。可以想到,他们刚把日历翻过26日那一页,就被我军打得丧魂落魄,再没有能往下翻了。”这个细节虽小,但铁证如山地击碎了越南当局的所谓谅山未被我军攻克的谰言。同样到农村调查,面对同一个对象,记者往往对周围的景色、人物的表情等作细致的观察;而承担政务的调查人员对这些不感兴趣,他们需要的是冷峻和逻辑。当然,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写得生动引人、文采飞扬,可惜这样可读性强的调查报告,如今已不多见了。可以说,采访的特殊就特殊在,它调查形成的报道,必须考虑生动、形象、精彩、卒读等因素,增强可受性。

--必须讲求公开性。采访中调查研究的成果,最终要变成

报道公开传播,为广大受众所共享。而一般的调查报告具有

内部性、保密性,只供小范围流传、少数人圈阅。当然,有

些调查报告的内容,经过授权也可以公开,但这公开往往还

要经过记者的新闻化的调查、核实环节。正因为调查的成果

需要公开,这就使记者的采访作风和效果,受到社会的检验。

一旦出现失实,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可以说,采访的特殊

就特殊在,调查的结果需要向大众公开传播。

二、采访赋予记者的角色。

进入采访状态,记者才能找到当记者的感觉。因为只有在与采访对象打交道的时候,记者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工作的多变,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地位的“浮动”。头一天你可能去采访贫民区的低保人员,第二天又可能去采访富人区的百万富翁,贫富的差距让你时而地上、时而天上;昨天你采访了政府的高级官员,今天你采访了街头的平头百姓,地位的高下让你时而上层、时而下层。不管采访对象财富多寡、权势显微,记者与他们是天然平等的。采访国家主席,你不是下属;采访清洁工人,你不是上司。正由于这种职业特点,记者扮演着多重角色。美国著名记者理查德·里夫斯说:“归根到底,所有的记者都在扮演角色。”

一曰“无冕之王”。记者下可以采访平头百姓,上可以采访国家元首,这种茅屋可进、宫殿可闯的“特权”大有王者的地位,为此人们戏称记者为“无冕之王”。戏称之中有寄托,老百姓希望记者不避卑贱、不惧权贵,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伸张正义,维护公平。记者作为“无冕之王”,应该具有能上能下、不卑不亢的姿态。采访下层人物,不耻下问;采访上层人物,不畏上尊。1949年北平解放不久,21岁的金凤采访了二野司令员刘伯承。一个是初出茅庐的人民日报记者,一个是久经的沙场军事家,地位可谓悬殊。当刘伯承一开始拒绝采访之后,金凤没有退却,她毫不胆怯地向将军说,你就把我当成你的女儿吧,你不谈我怎么完成任务啊?刘伯承心中一动,不禁问金凤多大了。金凤说了她的年龄后,将军说:哦,你比我女儿还小哩,我女儿23岁了。就这样,金凤一下子缩小了小记者与老将军之间的“落差”。采访完毕,刘伯承对金凤说:你们记者是“无冕之王”,我不当戈尔洛夫(苏联前线》剧本里的一位思想保守的将军),你也不要当客里空(《前线》中的一个虚报浮夸的记者)。

二曰“千面人”。“走万里路,识万般人”,这是记者采访工作的特点。美国著名记者卡尔.华伦说过:“记者的全部生涯,就是做一个提问者、聆听者和记录者。他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停地寻找那些有见解和事实材料的人。因此在采访时,记者应成功地扮演着这样一些角色:到处窥探的侦探、出色的推销员、刺探心灵的精神病专家、老练的外交家、诚挚的朋友、审慎的律师和善提问题的节目主持人。”面对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的人面,记者在采访时,要因人制宜,不可千“篇”一律。采访教师时就假设自己是个教师,采访法官时就假设自己是个法官,“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做到话逢知己千句少。在城里采访一个傲慢的企业老板,可以抓住对方的”弱点“提问,先给他一个“下马威”,然后提出一些投合他的兴奋点的问题,让对方端正态度,平等地与自己交谈。而到乡下采访一个热情的农民,就可以坐在热炕上,东拉西扯,在拉家常中掌握需要的新闻素材。美国著名记者约翰·格里是个白人,为了采访美国南方种族歧视的新闻,他采用服药、照紫外线、化装等方法,把自己变成了“黑人”。他凭着一身“黑皮肤”,住进贫苦的黑人家中,亲眼观察他们的生活,还到大街上摆摊擦皮鞋,亲身体验白人种族主义者对黑人的凌辱和歧视。他以“黑人”的面目出现,不显真身,不露声色,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像我一样黑》的长篇报道,无情地揭露了种族歧视的问题和罪恶,在美国和世界引起轰动。这就说明,记者要在采访中学会当“千面人”,善于现场发挥、即兴表演,不拘一格、千人千面。

三曰“知音者”。记者需要采访对象,采访对象也需要记者。记者的需要,是为了采访新闻、完成报道;采访对象的需要,是为了反映情况、传递信息。因此,采访不是单向的索取,而是双向的交流。这种“双向性”必然要求“对等性”:无论是记者还是采访对象,都希望对方是合格的对话者。从采访对象的角度说,他们接受采访时,总是要求记者是一个善解人意的“知音者”,能够听懂和理解他们的话,不致于把他们置于”对牛弹琴”的扫兴境地;能够把他们的话准确、生动地传达给读者,不致于把放在“欺世盗名”的尴尬位置。采访上层人物、社会名流、专家学者等等,记者能否做一个“知音者”,问题就马上就突出起来。如果采访一位数学家,记者连初级代数、几何都不懂,那么采访对象就会感到啼笑皆非,采访将会难以顺利进行。著名记者柏生为了采访大数学家华罗庚,事先阅读了有关对方的材料,接触了有关数学知识,使自己变成了合格的对话者。她以毛主席给华罗庚信中表扬他的话--“壮志凌云”为主题,采访了这位名震中外的数学家,写出了《壮志凌云》的人物专访,把其“行效周总理,教承毛主席。努力不计年,自强永不息”的精神揭示出来,把其数学研究成果统筹法、优选法展现出来。一次采访成功,她成了华罗庚的“知音者”。华罗庚后来在为《柏生新闻作品选》写的《序》中说道:“在把科学和新闻结合得和谐在一起这一点上,柏生作出了出色的工作。“

三、采访对记者品格的要求。

记者作为新闻的采访者、报道者,是用新闻作品来展示自己人品的人,其品格从根本上说,是与新闻的品格相通的。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性,记者的生命也在于追求真理;新闻的灵魂在于新鲜性,记者的灵魂也在于追求创新

记者的品格首先在于追求真理。

李普曼说过:“新闻事业的最高准则莫过于阐明真理而使魔鬼感到羞愧。”范长江也说过:“新闻记者要能擎起真理的火炬,在夹攻中奋斗,特别是在时局艰难的时候。新闻记者要能坚持真理,本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实在非常重要。”

追求和坚持真理,说起来非常轻松、容易,但做起来却非常沉重、艰难。君不见,现实生活中一些记者品质恶劣、人格低下,干出的玷污真理的丑事不是触目惊心吗?2002年6月22日,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发生特大爆炸,38名金矿矿工不幸罹难。 事故发生后,矿主与繁峙县委、县政府有关人员串通一气,隐瞒事故真相、虚报死亡人数,以“2死4伤”欺骗上级。在炮制烟幕、全面造假之外,他们还贿送现金、金元宝来挡记者的腿、堵记者的嘴。时隔1年多,记者受贿的丑闻终于败露。2003年9月15日,新华社在报道繁峙矿难的进展时透露:有11名新闻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收受贿赂,存在严重的经济违纪行为。消息一出,社会上一片哗然:到底是哪个记者收受贿赂?收受多少贿赂?面对质疑声浪,9月26日,新华社公布了11名涉案记者的名单和受贿金额:新华社驻山西分社的鄯宝红、安小虎、王东平、谭旭,《山西经济日报》的苏勇,《山西法制报》的刘玉柱、白建芳、阎珍寿,《山西生活晨报》的魏停、樊武杰、郭龙;11人受贿金额合计7.46万元人民币。中纪委驻新华社纪检组和新华社监察局对本社4名记者的违纪问题进行了查处,决定给予鄯宝红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给予安小虎开除留用察看处分,分别给予王东平、谭旭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山西省纪检监察部门根据党纪法规,对本省3家媒体的7名记者作出了严肃处理。

向记者施加“威武”以屈之,诱之“富贵”以淫之,收买记者手中的笔、录音机和摄像机,把他们变成“喇叭筒”和“应声虫”,把他们变成视而不见的瞎子、充耳不闻的聋子和一言不发的哑巴,这是当今社会腐败势力给记者准备的“糖衣炮弹”。正由于如此,就给我们坚持真理、追求真理增加了超乎寻常的难度。因此,要在“糖弹”面前不打败仗,记者就要锤炼为真理而斗争的品格。有了这种品格,我们就可以“使魔鬼感到羞愧”,而不是让“魔鬼”使我们感到羞愧。

记者的品格还在于追求创新。

创新是新闻采访的动力。如果不善于创新、不敢于创新,成天价重复自己、克隆别人,连记者自己也要厌烦采访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创新,就没有采访。

思维是行动的先导,采访思维的创新具有先导性的意义。我们首先是培养前瞻性思维,对新闻事实的发展超前思考、及早预见,对未来可能的变化及走势有所把握。一个好记者,往往能在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的情况下,将昨天的事实背景与今天的事件联系,进而对明日的前景预测,揭示新闻事实内在的意义。其次是培养探询性思维。采访是一个探询的过程,要求记者的头脑里时刻带一个“问号”。没有这个“问号”,记者就会缺乏在采访中探询新闻价值的激情。我们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种种社会困扰和人生困惑冲击着我们,没有一个“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没有一个多向探询,深入调查的势头,怎么能挖掘出既符合人心民意,又张扬时代精神的新闻题材来。其三要培养辩证性思维。大千世界纷繁而复杂,新闻事实往往呈现出多面性。在采访中,记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观察新闻事实,在对立统一中揭示其所包含的新闻价值。一位记者采访安徽省原卫生厅女副厅长腐败的新闻,却把“以色谋权”作为争夺眼球的“新闻点”,这就陷入了思维的偏颇与片面,走进了“红颜祸水”的误区,无异于放过了有权有势男人的更大的腐败,放过了不合理的官员任免制度。

方法是成功的基础,采访方法的创新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采访路数从来就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客观事物的丰富多彩、采访对象的纷繁多样,决定了采访方法的多变性。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因人制宜不断创新采访方法,以取得最佳采访效果。2006年7月15日,山西省灵石县发生死亡50多人的矿难,中央电视台记者刘煜晨、张凯华深入矿区,在当地农民的配合、帮助下,冒充贩煤老板、采购员,卧底7天7夜,探访到很多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内幕;尤其是一些非法煤矿,胆大包天,在矿难查处、停产整顿的背景下,在国家安检总局局长李毅中现场检查的眼皮底下,仍在顶风开采。新闻播出后,引起很大反响。两人卧底采访过程中,差点被识破。对中国记者来说,像这种卧底采访、还有匿名采访、隐形采访、化装采访等等,都是采访方法创新的大胆尝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