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播新技术视野下,推进传媒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传播新技术视野下,推进传媒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迫切需要打破广电行业自我圈地、画地为牢的独占与垄断,推进IPTV和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

第三节 传播新技术视野下,推进传媒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从传播新技术的角度,推进传媒业的数字化转型,一方面要着力推进传媒新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则要注意承接其创新成果,以推进媒介融合,形成基于媒介融合的媒介形态和内容生产方式

一、树立数字传媒观

现代传媒的诞生、发展都基于科技发明在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科技革命与传媒运行、发展模式有着天然的联系。新的发明会催生新的信息传播工具,从而产生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当前,数字技术正在成为支撑所有传媒的存在基础、技术标准与发展取向,正在改变不同形态传媒的边界,造就新的意义上的数字媒体。要真正把握传媒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发展规律,把握不同传媒形态聚集规律与资源共享规律,必须超越传统的传媒认识方式,树立数字传媒观。所谓数字传媒观,就是把一切基于数字技术的传媒形态都视为具有共同技术内核、运作规则、分享基础的统一体;不同形态的传媒都是基于数字技术内核及其运作规则、分享基础的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手段。数字技术为不同传媒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和基础,也就为不同传媒形态或业态的聚集,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短信、数据库、报纸、刊物,等等,提供了新的基础,提供了分享资源和影响力空间的内在机制与条件。(29)以数字传媒观来观察传媒及其发展轨迹的变化,就会把诸种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媒体视为一体,整体考虑资源共享与利用。数字技术的发展,最终会改变人们对于传媒边界的认识,改变人们对于传媒间关系的认识,也会改变人们对传媒的利用方法。如果用数字传媒观来分析现有的传媒格局、分工格局、生产流程、产品结构和市场格局,我们将会有全新的发现从而可以把资源整合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科学规划、协调促进“三网融合”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三网融合的关键是三大网络融为一体,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三网融合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政府确定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是: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要实现这样的阶段性目标,推进三网融合的困难并不在于技术层面。从技术层面看,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关键时期。真正的难点在于克服目前的三大网络之间的行政壁垒、利益壁垒,科学规划、协调推进三网融合。这需要科学规划下一代互联网络的结构与功能,协调好广电、电信等行业的利益博弈,探索三网融合形态,合理构建数字传媒产业链条。其中,协调不同部门的利益博弈,促进广电和电信相互进入与探索三大网络的融合形态尤为重要。

首先,要克服阻滞三网融合的利益壁垒、政策壁垒,协调好广电、电信的利益博弈。三网融合当然是一个有利于构建完整的数字传媒产业链、深度推进传媒融合的重要步骤,“但是由于部门利益的羁绊,这种理想状态长期受到阻滞,电信、广电的相互进入问题一直步履维艰”(30)。一方面,广电行业一直以1999年颁布的广电、电信双向禁止为主要内容的“82号文件”为依据,认为电信阵营运营的IPTV业务违反了国家相关政策,禁止、限制电信方面的IPTV业务试验;另一方面,为广电部门所垄断的数字电视发展难以整合其相关的产业资源、社会资源而发展极为迟缓。因此,迫切需要打破广电行业自我圈地、画地为牢的独占与垄断,推进IPTV和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

其次,要从技术和实践两个层面,持续探索三网融合形态。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的融合形态既包括横向融合,又包括纵向融合。其横向融合包括广电业和电信业的融合、有线和无线的融合、移动和固定的融合;纵向融合主要是网络、终端和内容的融合。而从横向融合的角度看,无论是广电业和电信业的融合,还是有线和无线的融合、移动和固定的融合,各自以其基本业务(如电信的话音业务、广电的视频业务等)为核心业务,在能够寻求到共融点的增值业务领域实现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寻求产业链的重构。而从纵向融合的角度说,尽管每一个原来本行业中的垄断寡头都力图凭借其资本实力构建出基于未来数字运营的整体体系,纵向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本规模较小的厂商,或投资新建关联产业环节,但网络运营商的纵向融合成为媒介融合中纵向产业链融通中最活跃的部分。但是,具有强势资本的网络运营商,可以通过资本收购、兼并关联产业领域,从产业链的上游向下游进行渗透,逐渐形成一个拥有内容生产、网络传输、服务提供的价值链的融合集群,并且会朝着完善价值链的方向不断融合其他业务领域,进而形成融合集群,从传统的网络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作为产业链纵向融合中的主导力量,网络运营商在产业链的扩张过程中,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来寻求最佳融合优势的战略合作伙伴。尤其是在融合的政策壁垒、技术壁垒破除以后,网络运营商在产业纵向扩张过程中因其垄断地位和强大的资本优势,必然会向“拥有内容”和“拥有终端”两大竞争优势的决定环节进攻,与传媒集团形成融合与竞争并存的关系。

三、大力推进数字化内容的开发创新

如果说,三网融合将极大地拓宽和提升数字传媒的传播网络,形成下一代互联网络的话,基于三网融合的推进,数字内容的生产将是推进数字媒介集群产业链构建的重要环节。主导产业链构建的下一代互联网络运营商携带资本优势,进行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和多元化发展,必然介入数字内容生产,并且由此催生出两个内容增产空间:一是网络运营商自己直接参与内容生产,与内容生产商合作来生产内容;二是行业内形成大量的新的内容生产商来满足网络运营商的这种需求。因此,大力推进数字内容的开发创新,将是实施传媒数字化战略、持续推进媒介融合的必然选择。

首先,要将非数字化的内容数字化。这即是,将前数字化阶段生产的大量的存在于纸张、胶片、录像带、录音带、计算机文件上的内容转化成适合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数据格式;并据此创建新的数字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内容的有效存储和管理,有利于建构数据库,也便于实施融合媒体传播。

其次,要强化数字化内容的整合与创新。当下Web 2.0的使用者已经不再满足于静态内容,他们期待到网络上去体验更多样、更有趣、更个性化的东西,可以轻松浏览、轻松使用包括视频和音频片断、flash动画等多种传媒内容。因此,内容整合与聚集理应是数字媒体的一种主要的创造性手段。这里要注意的是,数字内容的整合,不应是一般的不同媒体内容的合并、重组、加工,而应是在原有内容基础上的创新开发。形成有自主性知识产权原创产品,是数字内容整合的追求取向。

再次,要注意微内容的开发。微内容构成数字传媒的内容基元,并且可以在音频、视频等不同介质的接触终端上自由呈现。尤其是Web2.0时代的到来,更是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行为习惯。它不仅按照用户的需求提供综合化服务,创建综合化服务平台,更为用户提供基于其偏好的个性化聚合服务。在今天,受众的分化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碎片化”群体,传播致效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必须特别重视每一细分化的个性化族群的特征,以及每一位单一的消费者的个性和心理需求。而数字化媒体本身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传播工具,在传播内容和接受方式上也呈现出“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的特征,要让数字媒体深深扎根于受众的心中,就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其目标市场、内容产品、服务对象作出准确的定位,实现市场的细分化、频道的专业化、产品的差异化、服务对象的分众化,在差异中突出特色,在分众中达到聚众。实现受众的“分”与“聚”的辩证统一,尤其需要着力于微内容的开发与聚合。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人们每天记下来的文字、图片或者视频内容,也都存在着,但只是尘封于个人密室中的日记、相册或磁带、光碟,只作为私内容而存在。“让这些私内容真正进入公共话语空间,是互联网所具有的互连互通、海量存储和相关链接等,再加上Google、百度等有效的搜索聚合工具,一下子把这些原本微不足道的离散的价值聚拢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话语力量和丰富的价值表达。”(31)正是对基于用户个人创造的微内容的开发、聚合、呈现和利用,将成为数字传媒发展及其内容开发的重要支点。

另外,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升级换代,新的数字内容形态和生产方式将不断发展。数字化内容的开发与创新,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四、探索传媒形态创新,创建数字信息技术平台

媒介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它是在网络这一平台上率先付诸实践的。随着“对等”(P2P)技术、宽带技术、流媒体技术、无线通信等一系列技术日趋成熟并相互结合,传统的广播、电视等媒体必将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发布音频、视频内容,传统的报纸、杂志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产品形态的创新。数字报纸、多媒体互动杂志、网络电视等,正是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媒介融合的具体产品形态。这些具体产品的不断实践,推动着各种媒体间业务的交叉、渗透、互动,直至融合,并逐渐发展到媒体平台及市场的交汇、相融。而更高层次的融合,将会在电信、IT界与传媒业等相关行业的各类机构大汇流的基础上出现。(32)

顺应传媒业的数字化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适应数字化传播需要的业务运营平台,其中包括内容服务平台、读者服务平台、市场营销平台和综合管理平台,由基于Web2.0乃至于Web3.0的这样四个平台,构建成为一个全新的数字传媒服务体系。这一新的服务体系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下面几个转换:从传统传媒的内控单项采编发系统转换为受众与传者双向融合的信息生产的体系;从一对一、让受众被动地接受共性信息的服务模式,转换为一对多或多对多参与的、兼顾受众个性需求的定制服务模式。在这样的转换中,提供多媒体新闻信息产品及服务将是传媒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为了满足多媒体新闻发展的需要,还要开发并应用跨媒体综合性的新闻采编发系统、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多媒体数据库系统、以非结构化数据为主要处理对象的内容管理平台等。

与此同时,传媒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发展要求,在上述四大平台之上,借助数字技术,创建各种次级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平台。比如,广播电视业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影音资料,这是整合资源、开拓市场、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重要媒体资产。为此,可建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平台,以通过高技术手段对这些媒体资产进行保存、检索、重组和交换,实现对媒体资产的组织、管理、掌握和多方面应用,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还有,随着2006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启动的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的推进,报业新技术层出不穷,传播形态更显多样、复杂,内容构成也越来越庞杂。为此,可以创建数据库营销平台,以借助IT技术,通过电子刊物发送、产品与服务传递、用户满意调研、在线销售服务等多种方式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和水平。

五、培养全媒体、复合型传播人才

传媒环境的变化,对传媒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传媒业的从业人员必须既具有专业的采编业务能力,又能熟练掌握相关的网络与数字技术。今后的记者将集文字、摄影、摄像、录音等各种工作于一身,并具有打破线性的、单一的新闻传播模式,利用超文本、多媒体结构多层面、多形式地进行报道的意识和能力。这为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标准。(33)这样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需要对人才需求目标和人才能力结构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能针对传媒业发展的新要求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方案。除此之外,媒介融合还需要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资源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备信息内容生产、高新技术应用、发展战略策划等各种素质要求,能以高屋建瓴的视角统筹集团内部各媒体对媒介产品生产、发布、营销过程中所用资源整合共享和交叉互动。为此,创新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内容与培养方式,打破现有的专业分野与技能领域,重构基于媒介融合的新闻专业知识与能力,进而改造新闻专业生产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当前必须采取的具体的对策。

六、完善政策法规,规范竞争市场

传媒市场的成熟,有赖于完善的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依法“治媒”,科学规范传媒的行为,助推传媒健康发展,才能确保传媒市场的公平、公正。尤其是在当下,随着传播新技术的推广,网络传媒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何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对其实施以法规制,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国情实际,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补充修改现有法规。这主要是把原有法规的有关条款扩大到适用互联网络。比如,1997年国家发布的《出版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不仅适用于传统媒体,也适用于网络传媒。第二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早出台网络传播的专项法律、法规。专项法规的创制和执行,要使信息服务单位及个人用户在网络上的行为得到规范,使其权利、责任和义务都有法可依。同时,要有助于整顿网络市场,使那些违规违法的网络“无立身之地”,也要使那些优秀的网络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此外,还要注意,有必要对接收和使用互联网络境外信息作出统一规定。使国家注册的媒体在使用和编发境外信息时,负有一定的法律责任。当然,法律法规的制定,理应在规范网络行为的同时,保障互联网络的应用和发展。(34)

七、建设和谐的传媒环境

传播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使传媒处于一个技术逻辑与市场逻辑相互交织的发展环境之中。尤其是新媒体对传统传媒广告及受众市场的争夺以及媒介技术革新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传媒发展环境正面临着复杂的结构性转变。这些因素都在客观上刺激了传媒系统的适应性反应,增强了其系统的自组织适应能力。同时,大众传播媒介并不是完全自主的,而是一个制度性的操作机构,受到政治和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要服从于各种规则、惯例,这导致传媒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所处的制度环境。所以,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数字化传媒业的发展,必须重视和谐的传媒环境的建设。

和谐的传媒环境是有容、有序,独立性与开放性并存,活力与秩序并重的媒介环境。从数字化推进的层面上看,建设和谐传媒环境,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传播新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建设和谐的传媒环境。这一方面是因为传播新技术激发了传媒业的活力。借助传播新技术,传媒业实现了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革新。新技术在形成对原有传媒系统和传媒环境挑战的同时,也在事实上增加了传媒系统的适应性,为建设和谐的传媒发展环境、适应新的社会选择提供了可能的途径。目前,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在不断地挖掘自身潜力并吸收、融合新技术的优势,以避免被取代和被淘汰的威胁。传统媒体的活力因此而得到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传播新技术有助于形成开放多元的传媒结构,构建吸纳和融合不同意见、观点的公共意见平台。多元、多样是和谐的前提,社会如此,传媒系统也是如此。为多元意见提供自由表达、竞争和碰撞的平台,乃是一定历史时期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特别是在利益分化和社会阶层分化重组等力量的作用下,多元化和多样化已成为中国社会现阶段各领域、各层面发展变化的普遍特点。随着个体意识的觉醒,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见表达愿望增强。这在客观上要求具有多元结构且开放的传媒系统,即每一特殊群体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和阶层都应该有相应的渠道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在坚持弘扬主流意识及主流声音的前提下,能够对社会上客观存在的多元意见和声音予以反映,并且促进不同意见的交流与碰撞,从而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现阶段,中国执政党和政府虽然在政治上领导着几乎全部的传媒,但不可忽略的是,各种新媒体和新的传播方式,如手机报、手机电视、博客、播客等越来越受到欢迎,形成了意见表达的新平台。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并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台竞技,将成为和谐社会的一道亮丽景观。可以想象,一个日益多元的社会,将会因一个多元而开放的传媒系统变得更加和谐。

其次,则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的传媒环境,才能有助于传媒新技术的运用,以推动数字传媒的改造与发展。建设和谐的传媒环境,不仅要求传媒在技术层面的改造与适应,更要求传媒在管理层面上的改革和创新。近年来,传媒技术层面的改造与适应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以“4C融合”为例,(35)它最早从IT行业开始,现已扩展到包括通讯、消费电子的整个信息产业,为信息产业领域内各行业的沟通和整合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IP技术把电脑与通信有机结合起来,将所有的信息以数字的形式传输,实现了“IP over everything”,即可以在任何通信网上建立IP网,下一步还将向“everything over IP”(任何业务都可在IP网上实现)发展,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信息处理。“4C融合”不仅对广电和电信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开拓了许多新的领域。如有线电视正在向数字化、多功能化、产业化和大规模联网方向发展,将成为未来信息社会新兴的支柱媒体,有着巨大的产业开发价值。

与此同时,还应认识到当前中国传媒业管理层面的改革和创新还相对滞后,以至影响了和谐的传媒环境的建设。尤其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抑制了媒介系统发挥融合的优势和整体功能。传统传媒业与其他信息产业如娱乐业、电信业等,尽管具备了整合的技术平台,但是彼此之间却广泛存在着行业壁垒和条块分割等监管障碍。从目前的情况看,仅就广电与电信两个领域来讲,必须要努力消除行业、地方和部门之间的界限,才能使这两个领域真正融合。当然,在融合过程中,还需要破除一些不能适应目前发展需要的政策和管理模式。数字传媒业的发展之路在于媒介融合,而媒介融合则要建立在产业整合的基础上,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依靠市场力量来提高质量和效率。只有构建和谐的传媒环境,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才有可能防止领域垄断,才能够保证有序竞争,从而促进传媒业的健康发展。

八、扩大信息普及,培育数字传媒的核心受众

政府部门信息服务的提供以及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是数字落差消弭的主要力量来源。一般而言,各国政府消弭数字鸿沟的做法主要集中在扩大信息普及和提高信息素养两方面。其中,信息普及包括各类硬件提供与资金援助,以便传播新技术,以惠及大众。由于中国目前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比较大,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这样的条件下要实现传播新技术“惠及大众”的目标,难度很大。为此,信息普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增强信息的可获取性,即实现信息落地。信息基础设施是实现信息资源流动的高速公路,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来说,如果没有通信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其他的传播新技术也只能是遥远的梦想。与其他基础设施相比,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覆盖面大,在信息化进程中,有助于帮助落后地区直接分享各种技术与知识的收益,从而实现某种形式的跨越式的“追赶”。目前,中国大多数的省区还处于互联网应用的初级阶段,中小规模城市的互联网普及水平亟待提高。

当然,中国地域辽阔,如果想把光缆、网络铺到每个镇、每个村,即便是在传播技术设备不断降价的今天,成本也是很高的,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撑。如何保障充足的资金,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要通过一些激励机制,鼓励私人机构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到缩小数字鸿沟的行动中来,鼓励他们提供资金、技术或者更多的培训机会等,这些都可以有助于解决数字鸿沟问题。而对于如何在大力发展数字技术的过程中,精准地投入政府与民间资源,同时达成稳健商业模式与多元社会关怀的平衡,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是要注重提升社会成员,尤其是低收入社会成员、农村社会成员的信息意识和购买、使用数字技术产品的能力。信息贫困者往往是低收入人群,他们通常没有能力购买电脑或者上网,也没有很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因此,在缩小数字鸿沟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国情、民情,尤其是要考虑人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及文化水平,采取低成本的信息化路线。其中,特别要重视提升小学毕业文化程度以上的农民接触、使用和购买数字技术产品的能力。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今天,要通过正在实施的“新农村建设”和“中国农村远程教育及信息服务”等国家社会建设工程,大力普及通过卫星宽频、内容预定和推送、网络流媒体传输等传播技术,大力开展农村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使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能够及时得到技术的、知识的、政策的实用信息,使之能够通过掌握一些信息技术手段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政策信息,成为传播新技术扩散中的受益者,竭尽全力消除信息鸿沟。

九、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传媒素养教育不仅有利于数字鸿沟的消除,还可以培养出拥有独立和理性的判断能力的个体,提升人们使用传播新技术的自主性,从而减少传播技术与人类社会之间产生的种种矛盾。所以,无论是在城市或是在农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人们对传播新技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利用传播新技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都极具现实意义。

传播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传媒素养的构成已远不能用一般读写能力和一般媒介知识等标准来衡量。一方面,传媒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以致传媒素养的内涵也有了富有针对性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传媒文化也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衍生出新的内容,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认识。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网络传播跨国、跨文化交流带来诸多新问题,自然也是传媒素养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当前开展传播新技术环境中的传媒素养教育,理应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操作设备技术方面的培养。这方面的素养,是使个人能够应用传播新技术处理资料和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增强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属于最基本的传媒素养教育内容。

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个人对传媒内容的分辨与批判能力,使个人能够认识到社会生活、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对传媒的影响和制约,意识到传媒内容背后隐藏着的意识形态、权力关系以及利益关系,以此作出自主性的解读。

信息伦理素养的培养。要注意学习与信息及其传播的相关道德、法律规范及案例,以此养成正当使用信息的行为。与此同时,要注意培养信息协作与信息共享意识,树立信息共享、协力合作等观念,要能够乐于与他人分享和共享信息,能够利用各种信息协作途径和工具开展广泛的信息协作,与他人建立经常的、融洽的、全方位的信息协作关系,如进行网上交互写作、开展网上讨论等。

正确认识、对待信息失序能力的培养。加强个人的批判意识,增强信息选择能力、分析和质疑能力,以避免负面、不良信息的误读和误导,尽量减少其带来的伤害。特别要注意抵制不良信息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培养青少年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自觉清除信息垃圾,避开有害信息。

【注释】

(1)韩小谦著:《技术发展的必然性与社会控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2)[英]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65页。

(3)匡文波著:《2006新媒体发展回顾》,《中国记者》,2007年第2期。

(4)“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四个阶段”,参考赵士林编著:《中国网络发展30年》,参见李良荣等著:《历史的选择》,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191页;《科技60年之互联网》,新浪科技频道,http://tech.sina.com.cn/ focus/tech60net/index.shtml。

(5)有关互联网产生的材料参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http:// www.cnnic.net.cn/index/0E/00/11/index.htm。

(6)刘学红著:《到因特网上冲浪——中国网上新闻媒体面面观》,《新闻记者》,1999年第9期。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编:《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internet/2010-01-16。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编:《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internet/2009-07-16。

(9)方兴东著:《回忆这三年博客在中国的发展》,http://fxd.bokee.com/ 3540280.html。

(10)相关数据参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及《2007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

(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编:《第2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index.htm。

(1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编:《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internet/2010-01-16。

(13)方兴东著:《互联网2.0最核心的特点是什么》,http://fxd.bokee.com/ 2292969.html。

(14)何宗就著:《中国电视媒体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与思考》,《现代电视技术》,2003年第1期。

(15)何宗就著:《中国电视媒体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与思考》,《现代电视技术》,2003年第1期。

(16)蔡雯著:《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5期。

(17)胡春磊著:《中国报业的数字化突围》,《传媒观察》,2007年第4期。

(18)闵大洪著:《中国数字报业实践在全球报业的领先意义》,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2007/06/01。

(19)苟凯著:《解开数字报业发展谜题》,《中国传媒科技》,2008年第7期。

(20)孟建,赵元珂著:《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6期。

(21)张文波著:《报业数字化转型中的融合新闻理念》,《中国报业》,2008年第5期。

(22)武志勇等著:《广播电视数字化要“跨”四道坎》,《TWICE CHINA》,2007年第4期。

(23)李兰著:《新闻专业就业率揭秘》,新浪教育频道,http//edu.sina.com.cn/gaokao/2009-03-27。

(24)吕文凯著:《关于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思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5)胡瑞庭著:《技术数字化对传媒业的机遇与挑战》,《视听纵横》,2007年第4期。

(26)喻国明著:《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网络媒体内容生产的技术关键》,《网络传播》,2006年第10期。

(27)袁勤俭著:《网络媒体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出版》,2003年第7期。

(28)《新京报社状告浙江在线网站违法转载索赔200万》,《新京报》,2009年3月23日。

(29)陆小华著:《数字媒体观与传媒运行模式变革》,《电视研究》,2004年第2期。

(30)喻国明著:《传媒变革力》,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31)喻国明著:《中国传媒业30年发展逻辑与现实走势》,《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32)彭兰著:《融合趋势下的传媒变局》,《新闻战线》,2008年第7期。

(33)彭兰著:《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34)宋香云等著:《论网络媒体的管理体制与对策》,《实事求是》,2004年第5期。

(35)“4C”指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消费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和内容(Conten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