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出版物语言的多元性

出版物语言的多元性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出版物语言的多元性上海为五方荟萃之地,不同国别、不同阶层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语言需求。不同时代、不同形势下出现的出版物,其语言也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上海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元性,作为反映社会变迁的出版物语言必然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从出版物语种来说,除中文的,还有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葡萄牙文、朝鲜文等。

二、出版物语言的多元性

上海为五方荟萃之地,不同国别、不同阶层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语言需求。不同时代、不同形势下出现的出版物,其语言也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在某种程度上说,出版物语言的变化是社会变迁的反映。上海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元性,作为反映社会变迁的出版物语言必然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当时的出版物,从语种来说,有中文的,也有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等;从文体来说,有文言文、白话文;从语言的应用地域上说,有上海方言的,有普通话的;从语言来源上说,有吸收西方的,有取自东洋的。

从出版物语种来说,除中文的,还有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葡萄牙文、朝鲜文等。就报刊而论,1851—1860年以前,上海的报刊只有英文和中文两种语言。而英文又占主导地位。此间英文报刊3种,中文报刊只有1种。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报刊语种明显增多,除中文、英文外,还有葡文、法文、德文和日文报刊。1861—1895年,上具备以下几个特报刊有1862年英商创办的《上海记载报》(Shanghai Recorder)、1867年英商与法商合作创办的《上海晚差报》(TheShanghai Evening Express)、1867年美商创办的《上海通信》(Shanghai News-Letter for California and Atlantic States)及1879年英商克拉克(JohnD. Clark)创办的《文汇报》(The Shanghai Mercury)等31种(26)。由于英文使用的广泛性,在1895年以后的报刊中,除中文外,它在上海仍居首位。到1933年,上海仍有英文杂志45种(27)。这些英文报刊的创办人国籍比较复杂,除英国人外,还有美国人、犹太人、中国人、法国人、葡萄牙人、德国人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法国商业有很大发展,侨民也逐渐增多,自70年代起,法文报刊开始在上海出现。1895年以前共4种,即1870年12月5日出版的《上海新闻》(LeNouvelliste de Changhai)、1871年3月21日创刊的《进步》(LeProgres)、1873年1月16日创办的《上海差报》(LeCourrier de Changhai)和1886年创办的《法国回声报》(L'Echode Changhai)。以后,又有1896年6月瑞士人喀斯推剌创办的《中国差报》、1896年9月11日创刊的《中国通信》、1897年7月1日创立的《中法新汇报》(日刊)和1901年此报附出的《中华新汇报》(周刊)、1909年法租界当局创办的《法公董局市政公报》、1927年12月10日法国商会组织创办的《法文上海日报》等6种法文报刊。其中,《法文上海日报》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仍存在,只不过以前该报有法租界公董局、法驻上海领事馆、法驻北京公使馆给予津贴,太平洋战争后,转归法侨自办。

德国势力进入上海比法国要迟得多,故此德文报刊在上海的出现也要晚得多。1886年1月,纳瓦拉(BrounoR.A.Nawarra)在沪创办《德文新报》(Der Ostasiatische Lloyed),它是德国在上海也是在中国的第一家德文报刊。此刊在1907年还附出了专为商务贸易的《商业通讯》。20世纪20年代,德人在上海办有2种报刊。一种为1922年9月18日创刊的《德华新闻周报》,此刊由德、中、英三种文字并刊。另一种为1925年斯特洛奇创办的《衡桥周刊》。30年代以后上海的德文报刊有3种,即1932年9月27日创办的《德文上海日报》、1932年10月1日创办的《德文协和报》和二战期间创刊的《德文新闻报》。这些在上海的德文报刊除《德文新闻报》外,都是以刊登商业信息、刊登商业广告为主的商业性报刊。

葡文报刊主要集中在澳门,香港也有一些。在19世纪60年代葡文报刊开始在上海出现,但数量不多,见于记载的仅有1867年创办的《北方报》(OAqailao)、1888年创办的《前进报》(OProgresso)、1911年发刊的《胖球》(Rotundo)三种。

日语报刊在近代的华外文报刊中是异常突出的,出现的数量可与英文报刊相肘,主要集中于台湾、东北、青岛等地,在上海也有一部分。这与日本在这些地方的势力有直接关系。日文报刊于19世纪90年代出现于上海,共有3种。先为1890年6月5日松野平三郎在修文书馆创办的《上海新报》,次为1892年日本青年会创办的《上海时报》,再为1894年创刊的《上海周报》。20世纪以后,又有1903年12月24日竹川藤太郎主办的《上海周报》;1914年10月1日发刊的《上海日日新闻》;1918年11月30日创刊的《上海经济日报》,1924年10月改名为《上海每日新闻》;1939年1月1日发刊的《大陆新报》,1943年2月将《上海每日新闻》兼并,成为上海唯一的一家日文报,发行量达四万份。

朝鲜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在朝鲜民族革命运动中,中国可以说是其总后方。在日本侵占朝鲜时期,自1919年至1937年间,在上海创办的朝文报刊近20种。有1919年8月21日大韩民国政府主办的《独立新闻》;1919年10月28日创刊,由申采浩主编的《新大韩》;朝鲜民族青年组织新韩青年党于1919年12月1日主办,由李光洙任主编的《新韩青年》;1920年9月创办的由李惟我主编的《民声》;1920年10月李光辉等主办的《大韩独立报》;1921年初创刊,由金万谦主编的《新生活》,前身为《大韩独立报》;1922年3月2日,由三·一青年俱乐部主办的《三·一革命》;1922年玉观彬创办的《上海倍达商报》;1923年10月9日创刊,由太平洋会议外交后援会主办的《宣传》;1924年12月22日创刊的《上海评论》,为朝鲜民族独立运动刊物;1927年3月,“在中国朝鲜无政府主义者联盟”创立的《夺还》,后出版过《自由》,1936年1月改称《南华通讯出版》;1927年创刊的《临时时报》;还有韩国独立党1929年创办的《上海时报》和1931年3月1日创办的《上海新闻》;1931年底创刊的《上海韩报》;1932年4月17日,上海韩人青年党主办的《醒钟》;1934年2月25日韩国独立党主办的《震光》;1936年3月15日韩国国民党主办的《韩民》;1936年8月27日韩国国民党青年团主办的《韩青》。这些朝文报刊几乎是清一色的党派性报刊,政治性非常突出。它们或为独立,或为反日,即使带商业性质的《上海倍达商报》也是从“实业救国”出发而办,这种特点在上海的各语种报刊中是较少见的。

其他语种报刊中在沪较多的还有俄文报刊,在沪的俄文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14种。上海是在华俄文报刊的主要集中地,即使与俄临近的哈尔滨与之相比也逊色得多。

上海这些林林总总的各种语种的报刊,有些是政府办的,有些是党派办的,有些是团体办的,有些是商人办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时期各种势力在沪的消长关系。

以上的不少报刊社都承印本语种的书籍,有的本身就是书馆附出的。另外许多的书店都经售各种语种的书籍。如内山书店除经营中文书籍外,也大量经营日文书籍;协和书局内就设置中文、外文书籍、文具、外国教育书籍、期刊等部门,出版发行除中文外的其他语种书籍;别发印书馆就主要经营英文教学用书、外语工具书等。这在外人主办的出版机构中具有普遍性,如英、美、法、德、日等国商人办的伊文思图书公司、中美图书公司、法兴印书馆、璧恒公司、日本堂等书店都经售各种相关语种的书籍。

此外,就中文书籍来说,呈现出其语体的多元化。上海既有通用语言的出版物,也有全是方言的书籍出版。如成书于19世纪末的韩邦庆著的《海上花列传》就是一本上海方言的世情小说。另外,晚清许多白话报刊出现,随后不少报刊中有文言文、白话同时出现的情况。针对课本都是文言文的状况,上海出版机构中还出现了专门出版白话课本的彪蒙书室。这种语体的多元化是不同社会阶层力量对比变化的产物,是出版业服务方向改变的结果。这些各种语言的书报在上海的汇聚,体现着上海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必然使都市文化呈现出突出的多元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