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个别代表一般”

“以个别代表一般”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以个别代表一般”当今社会,除了具有党报性质的采访报道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反映市井的民生新闻与娱乐新闻,这类报道是否就不存在“以个别代表一般”的问题呢?每当中国发生一些事件,美国主流媒体就会立即将其纳入某一既定的框架中,宁可无视事实的本质,也要刻意选择于己有利的事实,从而歪曲了真相。

一、“以个别代表一般”

当今社会,除了具有党报性质的采访报道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反映市井的民生新闻与娱乐新闻,这类报道是否就不存在“以个别代表一般”的问题呢?当然不是,这一倾向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西方新闻理论界的“框架设定”中,即把某一类事实装进预先设定的框架(观念)中,比如美国主流新闻界对中国的报道总是预先设定了“西藏框架”、“人权框架”、“自由框架”、“台海框架”等。每当中国发生一些事件,美国主流媒体就会立即将其纳入某一既定的框架中,宁可无视事实的本质,也要刻意选择于己有利的事实,从而歪曲了真相。例如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明明是美方飞机侵入中国领空撞落中方飞机,但美方主流媒体偏偏对此视而不见,硬是以“人权框架”解读这一事件,渲染美方飞行员受到中方“虐待”,美方飞行员家属“悲痛欲绝”,美国公众“义愤填膺”。再如2008年3月14日发生的拉萨打砸烧事件,西方媒体也很不公正地渲染、歪曲了事实真相,这就是西方新闻界一贯妖魔化中国的报道手法,使得中国的国际形象受到严重损害。那么,与此类似,在对内(国内)事实处理上,社会新闻(非主流新闻)也有这样的问题存在。

“弱者即正义”,近年来一些记者在揣摩到社会转型期的一种急需转移宣泄的心理后,把有些事实作了偏向受害框架的解读,从而赢得社会正义的美誉,却牺牲了事实真相。2009年昆明市“处女卖淫”事件就颇能反映问题。同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08年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案,经网络披露后,经历了舆论的二度逆转,开始是警察滥用公权,网络舆论呈现几乎一边倒地谴责警察滥权凶暴,然而当关于死者具有高官背景、成为“当代衙内”的传言在网络风传时,舆论又转向同情警察。不管舆论怎样变化,记者采访事实当中会抱着有利于自己的心态去反映这一事实,使其传播这种事实之后会导致舆论的巨大反响。所以用个别的、偶然发生的事实反映一个一般(观念),往往蕴含着危险的后果,它会刺激社会心理,诱发心理失衡,甚至引起一些群体性事件。

为了防止类似问题和避免陷入某种固定的框架中,记者在采访中还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将事实还其本来面目,尊重事实的背景。不测事件会经常发生,记者应当深入事件现场,收集各种事实材料,下一番选择、辨别的工夫,多方求证,以求全面、准确地看清问题,不轻信职能部门和现场目击者的交代,根据个人理性判断和冷静推理来选取事实,勾勒出客观、公正的事实面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