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新闻作品评论

关于新闻作品评论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新闻作品评论1983年年初,浙江日报编辑部曾将上一年刊登在《浙江日报通讯》上的理论文章和新闻作品评析,连同所评的作品,汇编成一本《新闻知识和新闻作品评析》,印发给通讯员。我们认为,评论新闻作品,不能用评论非新闻作品的标准,而必须根据新闻学的基本原理、按新闻工作的规律和新闻写作的特点去加以评论。

关于新闻作品评论

1983年年初,浙江日报编辑部曾将上一年刊登在《浙江日报通讯》上的理论文章和新闻作品评析,连同所评的作品,汇编成一本《新闻知识和新闻作品评析》,印发给通讯员。这本小册子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到这年年底,还陆续有单位和个人来索取;在言谈中还表示出对其中的作品评析最感兴趣,希望今后再出这类小册子。今春,浙江日报编辑部又将1983年内刊登在《浙江日报通讯》和《新闻业务学习》上的“新闻作品评论”栏中的文章,连同所评的作品,汇编成册,即《新闻作品评论》。这本小册子同样受到广大通讯员的喜爱,而且在报社内部,记者、编辑拿到手后也都翻着看看,有的老编辑也说有点看头。

平心而论,这两本小册子中的评论文章,几乎谈不上有什么高深的理论,有些文章对新闻作品的分析、评价也还比较粗浅。读者之所以感兴趣,一个原因是他们迫切需要学习新闻业务和新闻理论;再一个原因,恐怕是这种对新闻作品的评论,的确能使他们学到一点,并能使他们带着兴味去进一步研究新闻业务,掌握新闻理论。

由此,我想结合自己这方面的编辑工作,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认识。

把新闻作品与非新闻作品区别开来

“新闻作品”这个名称,看似平常,但目前我国新闻界用得不多,更谈不上普遍使用。全国绝大多数新闻业务刊物(包括“通讯”刊物),都设有“稿件评介”或“好稿评介”这类栏目。看起来,有相当多的同志不承认报纸上各种体裁的新闻报道是“作品”,只能称之为“稿件”或“好稿”;似乎称为“作品”,便有混同“创作”之虞。其实,文学“创作”可以出“作品”,新闻“写作”也可以出“作品”。虽然文学创作同新闻写作有严格的区别,但是一篇新闻,经记者、通讯员辛勤采写,又经编辑人员精心修改,毕竟经过一番“劳作”才得以见报。文学作品是精神产品,新闻作品也是精神产品,都是人们脑力劳动(有的同志称之为重脑力劳动)的结晶和成果。而把新闻作品,特别是把好新闻作品统称为“稿件”,倒贬低了新闻工作者的脑力劳动,也多少轻视了作为脑力劳动成果的产品———新闻作品。因为我们通常说的“稿件”,指的是见报即发表前的文字,犹如毛坯或半成品。所谓“打腹稿”、“打草稿”,也表示“未成”或“粗糙”之意,其源盖出于“稿”字最初的含义系麦、稻之秆的缘故。所以,把已经发表、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新闻报道还当做“稿件”看待,实在是说不过去的。

再则,如果把报纸上的新闻作品,连同见诸报端的小说、散文、思想杂谈、杂文、小品文等统称为“稿件”,就混淆了新闻作品同非新闻作品的界限。接着便产生一个问题:我们能用评价文艺性的散文、杂文、小品文的标准,去评价新闻作品吗?可见,这里不仅是个用词确否之争,还包含着一个新闻业务思想上的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我们认为,评论新闻作品,不能用评论非新闻作品的标准,而必须根据新闻学的基本原理、按新闻工作的规律和新闻写作的特点去加以评论。这正如文学家在评论文学作品时,必须根据文学的基本原理,按文学工作的规律和文学创作的特点去加以评论一样。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我们才把这个栏目定为“新闻作品评析”,而后又改为“新闻作品评论”。

尽管我们对新闻理论、新闻工作规律、新闻写作特点掌握得很少,理解得很浅,但我们还是力图从这方面去分析和评论新闻作品。在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中,又每每联系当前新闻改革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评论。如有一则文艺消息,总的看,写得是不错的,较有特色;但评论指出,导语中竟没有写出“事件发生在哪里”,甚至“看不出这条消息是哪家报纸的记者写的”。而对另一条消息中由两句话组成的导语,评论指出它“好在先把实际结果即最新事实告诉读者”,“因为导语虽短,也是分层次的,要把读者最关心的也是最新的事实放在它的最前面,才能一下子抓住读者,引起阅读的兴趣”。《付保险费一元得赔偿费千元》这条消息,最后一句话是:“其中农民章幼娣夫妇投保2元,得赔偿费2000元。”文字平淡得很吧?但评论作者指出,这里没有把这对夫妇转忧为喜的心情和言谈写出来,是因为这些内容对每个读者来说都是“可想而知的”了,把这些不言而喻的内容写进去,“新闻的宣传效果反而差了”。还有一条报道一个县举办物资交流会盛况的消息,在介绍交流会规模、营业额等情况时,用了“大会秘书处的同志说”一语,这在文学家或文学爱好者看来是平淡得不屑一顾的,但评论文章却称赞作者“交待了新闻来源”,从而使新闻具有客观性,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还指出,“这一点在我们目前的新闻报道中往往不大引人重视。”对于新闻作品的思想内容,有些评论注重抓一个“新”字,如《县长公开招贤农民揭榜承包》这条消息,评论的作者着重分析它的新意:“新在哪里?承包本身并不是新鲜事,然而包全县最大的有2100亩面积的水库(养鱼),就不寻常了;跨队、跨社、跨地区承包,又添了非凡之处;而县长为此公开招贤,两位农民奋起揭榜,更使人刮目相看。”可见,新闻作品的“新意”丝毫也离不开新闻事实本身,它既不是作者冥思苦想出来的,更不是作家艺术构思、诗人浮想联翩而来的。这样评价,才使新闻作品区别于非新闻作品,体现新闻写作的某些特点,对当前新闻改革也会有所推动。

把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结合起来

不少新闻工作者,包括一些干了多年的老同志,对新闻理论缺乏兴趣,总感到新闻学那套理论,同自己的报道工作挂不上钩,不学也照样能干。长期以来,新闻理论工作者同实际工作者交往甚少,理论研究与新闻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即使不说多么严重,毕竟还是相当明显的。我们把“新闻作品评析”这个栏目改为“新闻作品评论”,就是试图使我们学到的一点新闻理论知识,能够同新闻工作实践挂起钩来。就是说,运用新闻理论,去分析、评论新闻作品;或者在分析、评论作品中,引申出一点理论来,讲出个“所以然”来。这种尝试还是初步的,但已产生一定的成效,有的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一些。在记者、通讯员中,往往对一篇较好的新闻作品,大家都说好,但好在哪里,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有时,面对同一篇作品,褒贬相峙,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理论之光会照亮人们的心坎。即使工作多年的老新闻工作者,写出或编出一篇好新闻,如能在分析、评论中将其成功之处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他也会仔细研味一番,或点头称是,或沉思联想,从而使自己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同新闻理论沟通起来,对新闻理论问题发生兴趣。

诚然,要在一篇千把字的作品评论中,完整而又准确地阐明一个新闻理论问题,那是很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因此,我们在对具体作品的分析、评论过程中,在理论知识方面,有时只能“蜻蜓点水”般点它一下,或者作些简要的阐述。如关于新闻价值,我们在评论《浙江日报》上《奉化九届二次人代会上一件新事20分钟解决一个多年积案》这条消息时,点出它“成功之处,在于作者从一般事实(系指县人代会)之中发掘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解决了人民代表提了3年未曾解决的积案),并用这个论点对作品作了具体分析。在评论《2000多双女鞋的遭遇说明了什么?》(报道在县百货公司仓库里积压两年半的2000多双女鞋,通过两个商贩同农民群众见面后,一下子成了畅销货)这篇好新闻时,着重讲了客观报道问题。评论者指出:“事实的逻辑最有说服力。客观地报道事实,让读者自己从事实中自然地引申出结论,这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新闻。”并针对一些同志对于新闻指导性的糊涂观念,进一步阐述:“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指导性就在于反映事物的客观规律,经济报道要力求反映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其他方面的报道要注意反映社会运动规律。通过事实来阐述这些规律,这就是事实逻辑的力量。”《干枯20年重新涌甘泉》这条消息,说的是永康县潘川村坚持封山育林,保护了生态平衡的事。1958年吃了山林“大锅饭”,4000亩山林砍光,山泉逐渐干枯,一向灌泉水的高山田变成“望天田”;1963年后制定护林公约,组织造林专业队;去冬今春(1983年)又搞林业“三定”,“随着山区郁闭成林,近来40多眼山泉重新复活,清水长流不断”。在对这条消息分析评论时,评论者运用了“新闻是对最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的报道或传播”这一理论,认为“变动出新闻,没有变动就没有新闻”。指出“这则新闻通篇围绕一个‘变’字做文章”。可以看出,这些评论的作者都力图使评和论两者揉合起来。虽然不能说是深刻而又透彻了,但毕竟使读者从中接触到若干理论知识。又因为不是那种空洞的干巴巴的理论,也就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因此,我们可以说:新闻作品评论是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把改革新闻业务同探索新闻理论联系起来

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几十年实践所证实了的新闻学基本理论,在今天仍然必须坚持和遵循,尚未掌握的应当在工作中重新学习和掌握。但是,我们的事业在不断发展着,社会也在不断发展着,仅仅掌握原有的理论知识就不够了,而且愈来愈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对我们新闻工作所提出的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都不能停滞不前,也不是凝固不变的,都有一个不断更新、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我们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也应该丰富和发展,但又怎样去丰富和发展呢?靠几个专家关门冥思苦想去丰富发展吗?不可能。把西方当前时兴的新闻理论搬进来,算是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新闻理论吗?也不行。我国无产阶级的新闻理论,必须在我们自己新的实践中,在我们自己国土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西方新闻理论可借鉴,但必须在我们自己的新闻实践中加以检验,看其是否真有道理,然后才能吸收其应当吸收的部分,扬弃其应当扬弃的部分。更重要的是,理论研究工作者应密切关注目前我们新闻工作实践中的种种成败得失,把成功的实践经验概括成新的理论,用失败或造成失误的教训去纠正那些新出现的错误观点。一句话,新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丝毫也离不开当今新闻工作丰富的实践。在改革的年代,新闻工作实践也和社会生活一样,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出现许多前人没有看到过也没有研究过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新成果。而新闻作品评论,可以而且应该把当前新闻业务方面的改革同新闻理论方面的探索联系起来。

一般地说,我们很难在一篇短评中提出并阐明一个新的观点,使新闻理论得到重大的发展。从实践中探索新的理论问题,总有个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其中还包括反复验证。这是一项颇为琐细、很难一举而成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向前看,通过对大量新闻作品的分析和研究,那就不愁产生不出新的观点和理论。

我们的新闻作品评论工作,正是抱着这种信念,尝试着做那理论上的点点滴滴的探索工作。例如,近几年来社会新闻重新被人们所关注,并以其新的姿态和风貌,改变着过去新闻界一些人士的偏见。在评论《浙江日报》刊登的《椒江市街头百余群众为一位陌路相逢的“活雷锋”送行》这条消息时,文章的作者认为:“人们相互交往中的品德行为是我们报纸上社会新闻的中心内容。美好的心灵、崇高的品德是精神文明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没有就这个论点作进一步的阐述,但却讲到现今我国(有别于旧中国,也有别于西方世界)社会新闻的基本特征,并且把社会新闻同精神文明宣传联系起来。最近一两年,在全面改革的新形势下,报纸上问题性新闻日见其多,这方面成功的经验也是值得及时总结的。在对《杭州禽蛋供应为啥比上海少而贵》这条消息的评论中,作者指出:“(新闻)作者只用事实的鲜明对比启发杭州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广大读者自己去找差距、找原因。这样写,比较符合新闻记者自己的身份。因为记者对实际工作不能指手划脚,更不可盛气凌人。”在对另一篇问题性新闻的评论中,该作者又认为:“问题性新闻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涉及面较广的问题。要写好这种新闻,必须把指导性和科学性紧密结合起来。记者的采访面要广,倾听有关的各方面人士的意见;有时要寻根究底,找历史原因。通过横切面的观察和纵深的探索,从方针、政策的高度,发掘出能够指导全局的主题思想来。”“专访”,也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颖的通讯体裁。一位作者在评论《展望科学两军的联盟———访谈家桢教授》这篇专访时,结合自己对其他一些专访的研究,概括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专访,顾名思义,一要专,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有的还要有特定的场合和时机;二要访,要有现场情景,注重谈话记实,记者或作者参与谈话,写得有声有色。”这些评论中的理论显然是零零星星的,但完整而又严密的理论,不正是在人们零星所得之中“积腋成裘”的吗?

甚至就某一个论点来说,也是在不断的探索和验证之中,从起初难于避免的片面性,走向比较的全面、正确。如“新闻散文化或散文式”问题,是两年前新闻界有同志提出来的。正确与否或正确性的程度如何,不能不到实践中去检验。两年前,我们在评论一篇写得像散文的消息时认为:“旧的新闻格式大可突破,散文化是一条新路子。”一年后,同一作者在评论另一条写得像散文的消息时,把“散文化的新闻”这个提法改为“散文似的新闻”了,以为“散文本身也无定格,新闻写得近似散文,指的是用散文笔法去描述新闻事实,包含散文的情趣和散文的意境。”在分析了那条消息之后又指出:“写散文似的新闻少不了形象思维和形象描绘,但要有节制,否则会在新闻事实方面顾此失彼。”因为“这则新闻的缺陷在于没有写明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作者还认为:“不是所有新闻报道都可以模仿散文,写散文似的新闻特别要注意事实的准确无误。”这就比原先的观点多少有些发展,片面性少了一些。我认为,新闻理论问题,只有在这样切切实实、坚持不懈的探索中,才有可能日臻完善。而且只有在相当多的人的共同探索和研讨之中,才能形成代表先进阶级的新闻理论,靠少数几个人是无能为力的。

两点设想

当前我国新闻工作实践已明显地跑在新闻理论工作的前面,这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新闻界不能不考虑理论工作如何跟上去的问题。在本文议题的范围内,我想提出两点设想或建议:一、逐步建立一支评论队伍,加强新闻作品和报纸宣传的评论工作;二、出版一种期刊,不妨堂而皇之名为《新闻作品评论》。在文艺界,一直有《文艺报》、《文学评论》两大期刊;在我们新闻界,如果出一本《新闻作品评论》,也许会改变不少同志妄自菲薄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新闻理论工作开创新局面。

(刊于《新闻业务学习》1984年第1期,转载于北京《新闻学会通讯》1984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