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制作环节中的传者内因

制作环节中的传者内因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未成年受众和成人受众都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和消费者,少儿节目传播也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同样在向“儿童本位”方向转移。传者认为受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些现实生活中的“好孩子”难以满足电视声画同步、视听合一的特性需求,而在实践中不得不去选择能配合电视媒体的儿童。传者依循节目本位所导致的出镜儿童选择机制是少儿电视节目嘉宾选取与未成年受众参与动机相背离的根本原因。

三、制作环节中的传者内因

本书第三部分中考察了少儿电视节目在表达方式上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反之,则将出现一定的问题,表现在:主持人脸谱化;参与嘉宾小众化;节目形式模式化;节目内容陈旧化;教育与娱乐结合死板化等方面,如果在节目的制作环节中没有与未成年人心理相应对,则很容易出现在表达方式上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需求之间产生上述的问题。那么,从传者的角度看,在表达方式上产生错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传者实践中依循节目本位

由“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化被传播学者称为中国大众传播业第一次“平民化革命”。传者对传播内容的取舍上由“我想让你知道什么”和“你应该知道什么”的传播者本位的做法,转为突出和强调“受众喜欢什么”、“受众想知道什么”,从而在结构与选择传播内容的标准上向着“受众本位”的方向发生了转移[4]。所谓受众本位,是与传播者本位相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活动中以受众为中心,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要[5]。未成年受众和成人受众都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和消费者,少儿节目传播也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同样在向“儿童本位”方向转移。那么,少儿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是否做到了“儿童本位”呢?

1.出于节目本位选择出镜儿童

(1)制作环节的最大难题:出镜儿童的选择

少儿电视节目中,除成人主持人外,节目中一般会有儿童主持人、儿童嘉宾、儿童现场观众。出镜儿童的选择是决定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与演播室文案相比,儿童嘉宾配合与发挥得好坏对一期节目的成功与否尤为重要。

在笔者的访谈中,制片人、编导、主持人将节目不好看的原因归因于“孩子”,遇到“小孩不配合”或者“一个不说话”的孩子,是少儿节目制作环节最大的难题。因此,传者往往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对出镜儿童的选择上。

(2)选择什么样的出镜儿童

传者更倾向于选择熟悉电视的儿童,其中同事的孩子获得了较高的上镜率;传者以选择电视台所在城市的儿童为主,外地儿童成为嘉宾的可能性会很小;对儿童自身接受媒体的能力,受传者极为关注,“上镜”的儿童往往出镜的机会最多,传者会有意识地选择能“接受媒体”并善于表达的儿童,以保证顺利地完成播出任务。传者认为受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些现实生活中的“好孩子”难以满足电视声画同步、视听合一的特性需求,而在实践中不得不去选择能配合电视媒体的儿童。儿童接受媒体的能力、地域的接近性以及关系的亲缘性等标准是传者选择出境儿童的标准,儿童被视为传者完成节目任务的“工具”,在选择的过程中,儿童需要去“接受媒体”。传者依循节目本位所导致的出镜儿童选择机制是少儿电视节目嘉宾选取与未成年受众参与动机相背离的根本原因。同时,由于更多的儿童难以亲自参与到节目中来,这种儿童嘉宾缺乏广泛性以及拍摄地点的局限性也降低了少儿节目内容与更多儿童受众产生接近感的可能,从而影响到少儿电视节目的讯息到达。

2.出于节目本位让儿童配合节目

第一,传者与儿童沟通的目的往往是让儿童“配合“节目录制。传者在节目录制过程中需要与儿童做好沟通,如果沟通得好,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会很顺利,后期编辑也比较顺畅,节目也好看。比如,领着孩子在录制节目之前,做折纸游戏或者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孩子熟悉、放开了之后,再开始录制。但是,也有的编导、主持人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做了一定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儿童对节目录制的认知需求,但是这种沟通并不是以儿童为本位的,还是从“节目本位”出发的一种应急策略,其目的是保证节目的顺利录制。比如,拍摄一个孩子学骑车的节目,为了进展顺利,编导可能会在第一次面试的时候,根据出境儿童的选择标准来衡量儿童是否能上镜,如果条件符合,就转向和儿童家长沟通,向家长介绍节目形式,而没有与儿童做进一步交流。在录制前,编导会与家长再次进行沟通,让家长熟悉节目录制过程,目的是让家长在现场带好孩子。尽管家长在了解节目意图之后,会与孩子做些必要的沟通,让孩子了解一些与节目有关的信息,但是并没有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为真正的主体。在录制开始前的几分钟,传者为了能进行拍摄,和儿童做些简单的交流,有时,虽然可以完成拍摄,但是在沟通过程中,孩子还是被作为节目的“道具”,短暂的沟通也是为了完成节目。儿童在录制过程中的需求在短时间的沟通中是难以体现出来的。正是由于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儿童实际上是在“配合”传者录制节目,按照主持人的意图完成任务,使得录制现场儿童很少有自己发挥的机会,仅有极少数的孩子可以在节目中发挥得很好,多数情况下都是按照编导的意图去做。

第二,在采访、录制节目的过程中是让儿童去适应电视手段,而不是从儿童能接受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特征去满足儿童的需求。作为节目嘉宾或现场观众的儿童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往往被动地接受采访、按照节目的模式去协助传者制作节目。传者让儿童去适应电视手段一个比较明显的做法的就是“摆拍”。“摆拍”是儿童按照编导意图去完成某些动作、作出某些表情或者说出某些话。“摆拍”的结果往往使最真实的节目信息受到损坏,儿童在节目中本来自然表现出来的表情、笑容变成为了节目而有意做出来的。本书第三部分少儿电视节目形式避免模式化一节中,学龄前儿童家长曾提到的“编导让笑还得傻笑”,就是由于“摆拍”造成的。尽管传者也认识到要让儿童“发自内心地笑”节目才好看,但是却仍然没有走出“摆拍”的误区。

3.传者对节目本位的自我归因

在笔者对少儿电视节目传者的访谈中,传者自我对实践中以完成节目播出为主要目的,而对儿童有所忽视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三个方面:

第一,儿童与成人的差异。传者认为儿童受众与成人受众的差异过大使得传者与儿童之间缺少共同的“点”,造成沟通困境,从而形成儿童配合传者完成节目的局面。由于流行文化在儿童头脑中、生活里不断地变化,传者很难与儿童找到可以交流的共同的“点”,缺乏共同点,就没法去沟通。一位少儿节目制片人在访谈中说:

……3岁和8岁的孩子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我们做节目初一和初三的差别非常大,高一的学生和初一的根本没法沟通,现在的代沟已经是三五年一个代沟,孩子们会说不带他玩,没有共同语言,关注的重点都不一样。现在一年一年的流行歌曲太多了,他会问你知不知道《头文字D》,你说不知道,他说这你都不知道啊。飙车的这么一个影片,飙车的。他们接受的是最新的东西,你很难跟上。时尚的东西变化太大了,你要不知道,他觉得你不了解他,问中学生你们喜欢F4中的谁啊,学生们说老土啊,还喜欢F4?我们的编导说,那你们喜欢谁啊?麻吉弟弟。编导说麻吉弟弟是什么东西?孩子们全都愤怒了,说你是什么东西?连麻吉弟弟都不知道?麻吉弟弟不是东西,是个歌手。我们的记者回来跟我说,我一直是做娱乐的,可我也不知道,我说你们有没有上网查一下。果然,他的CD脱销,就外面流行成这样了,我们不知道。我们和孩子之间没有“点”,没有共同的“点”。没法去沟通。我们现在做节目其实也就是孩子在配合我们完成这个节目。

儿童与成人的差异造成传者与其难以有共同的话语空间,二者沟通上出现障碍的结果是儿童在拍摄过程中费事费力有时也难以拍摄成功。于是,传者在实际拍摄中难免会选择好拍的对象或者去有意地在节目中“塑造”儿童,使其按照传者的意图去做。

第二,经费原因。在编辑过程中,传者有时会因为涉及到费用的问题,为了多出几期节目而“故意凑点时间”。因费用的问题所造成的“节目本位”,表现为故意延迟节目时间,而用不足的素材去编制更多期的节目,使得节目节奏拖沓、焦点不集中。

第三,全社会缺少少儿电视发展的“大平台”。传者在对节目本位的自我归因中认为,少儿电视发展的局限来自于整个社会对儿童的关注浮于表面,这也是在操作中无法处处实现儿童本位的因素之一。因为电视在大众眼中属于娱乐媒体,小学、中学等合作单位往往会因耽误学生学习或者休息时间不好联系学生等理由而推脱或者拒绝合作。全社会对儿童的关注都过于表面或者是阶段性,在日常的节目运作中,缺少少儿电视发展的“大平台”,也是传者在实践中依循节目本位的原因之一。

(二)竞标方案与日常运作机制的“两层皮”

目前,中国少儿电视节目与其他节目类型同样,以电视台收视率末位淘汰或者频道整体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在实践中不断面临更新与改版,于是,会出现节目竞标机制,召开有专业评委参加的节目竞标会。竞聘者在会前,根据个人喜好以及频道要求准备参加竞聘的节目方案。竞聘方案大体包括这样几个环节:节目定位、节目核心理念与功能、节目形式、节目特色、节目组人员及财务管理、方案实施的必要保证分析等。竞标会上竞聘者根据公平、民主的原则,申报竞聘人员依次陈述个人的竞聘方案,由专业评委现场提问并打分,为制片人的最后确定提供依据。为了保证竞聘成功,竞聘者往往要在会前花费较多的精力去做出新栏目的策划,找专业人士做收视率对比报告,制作精美的投影,以配合声情并茂的现场演讲,极尽其所能去获得竞聘的成功。尽管即使成功的竞标方案中也会出现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从整体看来一般还是蕴涵了特定阶段的优秀创意。而一旦某个人或某个团队竞聘成功之后,在日常的运作中,会出现与竞标方案内容“两层皮”的现象。这种“两层皮”现象的出现,使得节目的真实形态游离于竞标方案之外,造成经传者编码的节目所形成的表达方式与未成年受众心理错位的进一步放大化。这种“两层皮”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

1.年龄定位的“两层皮”

少儿电视节目的竞标方案中一般都会明确指出该节目的年龄定位,节目的形态以及理念、功能都是为特定年龄的受众对象所服务的。如果节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拟定受众对象与方案中的受众对象有所偏移,则节目的理念、功能以及基本形态都要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那么,实践中少儿电视节目的受众年龄与方案中的年龄定位是否吻合呢?实践中,少儿电视节目的实际受众年龄与策划方案中的年龄定位往往发生偏移。也往往在对象的认识上还停留在“雅俗共赏”、“成人与孩子都喜欢”的浅层需求上,遵循“大一统”的原则,其结果是没有满足不同儿童发展阶段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对象化的需求。

这种在制作环节出现的受众对象与方案中受众年龄定位的“两层皮”也并没有根据其实际受众群体的年龄而将节目的形态、理念与功能做出相应的调整,而是在实践中“碰巧”出现了一定的收视群体就一味地做下去。

受众年龄定位的“两层皮”现象也是与电视节目对象化的发展趋势相背离的。电视节目对象化是电视传播适应技术与社会发展所带来变化的途径之一。所谓对象化,就是针对电视传播互动化、立体化、受众多层次化、观众选择自主化的发展趋势,以节目为中心,以受众为本位,调动各种技术和艺术手段,使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具有具体对象性地发展电视节目[6]。少儿电视节目是为儿童所制作、满足儿童需求的电视节目,也就是说少儿电视节目是以儿童为主要收视对象的。如前所述,传者如果遵循“大一统”的原则,忽视了儿童受众的个性特征、心理特征与收视习惯的差异,这种“两层皮”现象因与特定年龄段的儿童需求不完全对应所带来的错位现象将增多。

传者在实践中忽视节目年龄定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收视率误区”。电视台对儿童节目的测评是以收视率为基础的,节目的末位淘汰使得一线采编人员也不得不以收视率作为评判节目内容的依据。于是,为了提高收视率或者保证暂时的收视群体稳定,在实践中往往打“擦边球”,造成少儿节目实际上有时并未以少儿为主要的收视群体。

而实践中受众年龄与策划方案中的年龄定位不吻合,并没有在实践中及时地将其他策划要素加以修正,节目在现实传播中的“无对象性”或“对象不稳定”是发生错位现象的原因之一。

2.过多的导演意图

少儿电视传播的特性决定其操作起来相对复杂化,而且实践中导演意图过多是造成策划和操作“两层皮”现象的原因。在策划环节的节目定位是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而与之相对应的,在操作环节由于传者对科学的少儿节目制作理念认识不足,使其在操作中不自觉地陷入节目层面,造成策划方案无法有效地实施,节目中融入了过多的导演意图。其结果是出现策划方案与日常运作的“两层皮”现象。比如,在学骑小车的拍摄中,策划时要求每期节目至少要跟拍三天,但是实践中可能却都是一天拍完的,一天之中换三件衣服来模拟三天的情况:第一天不会骑小车,摔倒了,有父母和主持人给她擦药膏的镜头;第二天骑得比较不错了;第三天骑得非常棒了,能跟爸爸妈妈比了。在操作中,传者因为电视拍摄相对麻烦,而凭借编导意识,随意缩短了拍摄时间,使得儿童在其中并未真正体验或感受参与节目中的游戏环节的乐趣,传者还会利用电视“蒙太奇”手段的“造假”,做出儿童获得真正的娱乐感受的“假象”,这些都是造成少儿电视节目传播表达方式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