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对电视的认知

学前儿童对电视的认知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学前儿童对电视的认知学前儿童的电视认知是建立在其认知发展的基础上的,学前儿童的认知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基本特点上。学龄前儿童时刻都可能对着电视屏幕招手说话。这反映了儿童早期对现实判断是较为不稳定的。

一、学前儿童对电视的认知

学前儿童的电视认知是建立在其认知发展的基础上的,学前儿童的认知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基本特点上。学前儿童的思维是在婴儿期思维水平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的影响中,在其自身言语发展的前提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学前儿童思维的主要特点或基本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所谓具体形象性,就是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思维的,而主要不是凭借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也就是凭借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思维的[1]

1.学前儿童的电视认知发展趋势

学前儿童的认知呈现出发展的趋势。伴随儿童年龄的逐步增长,儿童的认知将逐步从感知处理发展到概念处理,从具体思维到推理思维。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认为学前儿童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外形和声音[2]。比如,五六岁以下的儿童在给物体分类的时候,常常会用颜色、形状等标准来给物体分类;稍大些的孩子就会用概念特征,比如功能来给物体分类。把这一概念用到儿童的电视接触中,年龄稍小的儿童对节目的显著特征会给予强烈的视觉关注,比如生动活泼的音乐和音响效果。当儿童转入中期时,他们的关注才会变得更有选择性,他们会寻找对情节有用而非形式吸引人的信息。儿童的认知趋势表现为从具体思维到推理思维,对电视的认知也呈现出这一特点。年龄小的孩子倾向于关注比较明显和切实的信息。因此,他们更可能关注角色本质上具体而明显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动机。但是对多数媒介信息的全面了解需要的往往是从隐含而非明显的内容中找到相关信息,需要相应的推理思维。比如,看电视剧时,儿童需要在电视剧里找到不同的故事线索。儿童到了八九岁时,对连续的场景和次要情节方面的能力才会显著提高,他们还能通过媒介内容来推断原因和时间顺序。学前儿童对电视剧的推理能力往往会弱些,具体表现为当收看需要推理思维作用下的较为深入的理解内容时,将不感兴趣或者向成人询问,而多数情况下将转移其注意力。

2.学前儿童对真实与虚幻的区辩

学前儿童的电视认知发展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是否区分幻想与现实。

虚幻与真实的区分将对理解节目内容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二者的区分更重要的内部原因是认知的发展。很小的幼儿一般会给无生命的物体赋予生命并且在想象中与他们交友,这也使得他们不明白什么才是真实的。学龄前儿童时刻都可能对着电视屏幕招手说话。在本书第一部分中曾提及的一项实验中,许多3岁的儿童认为如果把电视机倒过来的话,电视中碗里的苞米花会撒出来。到四五岁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理解电视中看到的不过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但他们仍然认为看起来是真的就是真的。换句话说,他们只在与物质事实完全不一致时才能作出判断。比如,他们能很容易地区分出卡通不是现实,因为角色都是动物。然而,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生动的角色仍有可能成为他们眼中的现实。这反映了儿童早期对现实判断是较为不稳定的。到了七八岁,儿童才开始用多重标准来判断媒体中的现实。他们能考虑到媒介的类型、制作技术、甚至信息来源。大一点的孩子甚至能评价一个节目,一部电视剧,一个视频游戏的真实性,比如说它描述的角色和事件有没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