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类为何选择了“声音文化”

人类为何选择了“声音文化”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0.1 人类为何选择了“声音文化”?人类被称为“视觉动物”。而在人类进化史上,视觉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准确地讲应该是进入到灵长类以后。因此可以认为,在向灵长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中,人类祖先彻底成为了视觉能力优先的动物。在人类祖先将高度分节语言[2]作为交流手段之前,毫无疑问他们使用了身体动作、表情等视觉信号传达了比现在更为丰富的信息。

0.1 人类为何选择了“声音文化”?

要想全面比较“眼睛”和“耳朵”这两个系统的复杂程度,可以尝试比较眼睛、耳朵与脑中枢连接神经的大小。视神经含有的神经元是耳蜗神经的大约18倍,或许你可以把这个数字理解为它们传送的信息量。事实上,如果是拥有正常视听能力的人,可以认为其眼睛搜集信息的能力是耳朵的大约1 000倍(Hall,Edward T.,The Hidden Dimension,Doubleday &Company,Inc,1966)。

人类被称为“视觉动物”。与拥有约100万神经纤维的视神经相比,耳蜗神经只有3万根左右的神经突起。根据对红毛猿的研究结果,科学家发现,与视神经相关联的大脑皮层面积约占大脑新皮质(cerebral neocortex)总面积的55%,而与听觉相关联的领域只局限在颞叶(temporal lobe)上部约3.4%的部分。

至于视觉的信息处理能力比听觉要如何出色的问题,我们不妨设想一下看“天气预报”的场景。如果是看电视或者报纸上的“全国气象图”,在瞬间你就可以掌握大致的情况。但如果是收听广播,恐怕还需要花费几分钟时间来做出判断。

但是并非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类都是视觉能力优先的。从爬虫类分衍出来的原始哺乳类,据推测是为了躲避以恐龙为代表的大型爬虫类动物而逐渐发展成为夜行性动物。因此与视觉相比,它们的听觉能力或许更为优秀。而在人类进化史上,视觉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准确地讲应该是进入到灵长类以后。人类和猿猴类的祖先逐渐习惯了在森林里的生活以后,他们的生活空间拓展到了更为广阔的立体空间。树枝间的移动、摘取树木果实以及捕食小动物,这些行为都需要经过复杂的视觉信息处理。此后,随着来自大型爬虫类动物的威胁日渐减少,人类祖先的生活时间也从夜行性变为昼行性[1]。因此可以认为,在向灵长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中,人类祖先彻底成为了视觉能力优先的动物。

在人类祖先将高度分节语言[2]作为交流手段之前,毫无疑问他们使用了身体动作、表情等视觉信号传达了比现在更为丰富的信息。但是,作为将人类完全区别于猿猴类的最大要素“语言”,在它高度进化的过程里,选择了听觉信号而并非视觉信号,这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实际上,作为交流手段,视觉信号存在着几个致命的弱点。首先,视觉信号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识别视觉信号需要有阳光,如果光线被树木遮挡,信号将无法传递。此外,视觉信号的传播范围也相对狭窄,例如表情信号在传播的方向性上也极受限制。而与此相比,声音信号的传播范围要广大许多[3],传播方位也可达360°。在很多情况下,对于信号发送者来说,交流信号的发出地点不被敌方察觉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声音信号不仅传播范围容易调节,而且与由化学物质所产生的其他信号不同,声音信息能够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声音信号作为交流手段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发出信号时能尽量将使用的能量控制到最小。身体动作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而且不能与其他动作同时进行,例如逃跑。而发出声音只需要动用很少一部分器官,所以消耗的能量也相对较小。同时,声音含有音量大小、音调高低、音色和连续/非连续等众多要素,可以通过调节其强弱制造音质的变化,而信号接受者可以根据这些特征明确地分辨信号。从这一点来看可以更加肯定,视觉信号是不适合用来构建二重结构[4]的信号体系的。

最后一点,对于像人类祖先这样身体条件脆弱的动物来说,需要一直做好准备以便应付强敌以及环境的变化,因此有必要让某个器官时刻保持活动状态。如果对视觉器官作这样的要求,那么势必给脑部造成过重负荷。因此按照进化论的规律,处理信息时所占大脑比重相对较低的听觉器官被选中,成为了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危险感知器”。事实上,人类在一天里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处于闭目状态的,视觉信号处理也被暂停。但是耳朵不会闭合,尤其在睡眠当中。作为紧急信号的传播手段,声音信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