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态度改变的类别和内因

态度改变的类别和内因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正向变化这是指向原有态度相同的方向变化。1.态度变化的内因举要第一,个人认知体系的调整导致态度变化。这是属于内因的主动要求而使自己的态度发生改变。态度改变与奖赏惩罚之间往往存在一种密切的关系,不少社会心理学家把它视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正向变化

这是指向原有态度相同的方向变化。如某演员本来就喜欢用××牌系列化妆品,由于厂家的广告宣传,加上她近几年使用××化妆品显得年轻时,就更喜欢这个产品,不但自己持续使用,也向朋友推荐,这就是正向态度变化。

2.反向变化

这是指向原有态度方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如某人本来喜欢用××牌系列化妆品,但邻居家的女孩使用后脸上起了许多小疙瘩,使她对××的信任开始降低,以后再也不买这种产品了,这就是反向态度变化。

3.中立变化

这是指由原来的极端态度转向缓和的变化。如发生在合肥的“少女毁容事件”,最开始求爱被拒而施暴的肇事人被贴上了“官二代”的标签,因而网民一股脑地批判施暴者。但是当后来事情更加明确,大家发现其实肇事者并非“官二代”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相对理性的声音出现,网民观点趋于中立。

4.转向变化

这是指由原有态度退回到出发点,向别的方向重新前进的变化。如大学生A结交了朋友B,经过一段来往,他发现B很不容人,与自己性格不合,于是,中止来往而与C交往,这就是态度的方向转移变化。

分析态度变化的因素,大致可分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内因——即人际交往态度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因素;外因——即人际交往态度发生、发展、变化的外在因素。

1.态度变化的内因举要

第一,个人认知体系的调整导致态度变化。知识的占有是一个人态度的主要指导部分。不论知识的对错、真假、深浅,都会影响态度的情感和行动部分。在日常生活和交际中,与人处事,常常有随认知了解程度的变化而改变态度的情况。与人交往,最初接触时是一种印象,熟悉之后,由于认知了解程度的加深,往往会产生另一种感觉,或者加深了当初的印象,这都能导致一个人的态度变化,或正向变化,或反向变化,或转向变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古人归纳的交际参照语句不胜枚举,均可印证。另外,个人认知体系的调整包含他的价值观的调整改变。例如,曾经担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的李开复,一开始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科学系,此学科在全美排名第三。但是他在课堂中完全提不起兴趣,每每昏昏欲睡,直到有一天他在上选修的计算机课时发现自己对这方面有浓厚的兴趣。他从此开始迷恋这一学科,并在大二时令人震惊地转系到了当时默默无闻的计算机学科。这成为了他进入人生正轨的开始,为他进入微软和谷歌埋下了伏笔。而当他在谷歌达到巅峰的时候,又一次作出大胆的决定:创业。如今他不但赢得了自己的事业,还激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新浪微博的影响力排行榜中位列第二。

第二,个人性格结构的改变而导致态度改变。这种改变往往是比较难的,正如俗话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并非说性格结构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可能因为环境的塑造和个人有意识地努力而进行改变。如一个人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可以让自己更用心地完成一个可能的目标,从而得到满足感,这种满足会导致自信的产生,当他更自信地对待事物的时候,也就能够更加积极地去看待自己所面对的一切,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三,期待他人合作支持而导致态度改变。这是属于内因的主动要求而使自己的态度发生改变。在与外界交往中,为了争取交际对象的支持、合作,本来坚守的一些利益或原则有可能放弃——态度逆向改变;本来不积极参与的事情可能变得相当积极——态度正向改变;本来想交往的对象或正在交往的对象由于影响合作方的态度而中止转向——态度转向改变;等等。

2.态度变化的外因举要

第一,由于群体态度的影响而导致个体态度的变化。群体能对个体造成影响,也能对其他群体造成影响。群体在这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归属群体”,即当事人属于这个群体的正式一分子时,这个群体对当事人而言,谓“归属群体”;另一类为“参考群体”,即当事人接纳某一群体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时,这一群体便构成这个人的参考群体。这两种群体是分立的两个不同概念,前者多为“这个团体要求这样做,我属于这个群体,我也应这样做”;后者多为“我认为他们这样做好,我也要这样做”。

第二,由于环境条件改变而导致态度改变。中国有句俗语叫“入乡随俗”,即当你参与某项活动,进入某个环境而身为其中一员时,一方面,你对这个环境的体会深刻,关系密切,产生好感;另一方面,这个环境条件要求你适应它,你只得改变以往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例如当我们来到藏民居住的地区旅游的时候,应当对藏民的宗教信仰表示一定的尊敬,如藏民认为门槛是佛的肩膀,因此你不应该踩;参观的时候应当走顺时针,以象征佛教追求的圆满,即使你不是佛教徒,唯有如此做,才能得到当地人的尊重和友好。

第三,因奖赏惩罚的缘由而改变态度。态度改变与奖赏惩罚之间往往存在一种密切的关系,不少社会心理学家把它视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这里的奖赏惩罚,既包括精神方面的,也包括物质方面的,甚至包括社会效果方面的,只是看态度改变者自身所追求的目标如何。在人际关系的往来中,有的人改变态度只是为了在对方心目中留下可信任的形象,有的人是为了从对方获取一定的经济报酬,还有的人追求自己态度的改变对社会是否产生影响,等等。

从强化论的观点来看,个人的态度和行为随强化物之强度、次数而改变;强化物愈强,次数愈多,其达到改变的程度愈大,态度改变将趋于明确、快速、坚决的方向。从这个观点出发,倘若我们企图改变某些人的态度,或希望对方从反对我们变为支持我们,或希望对方从极力依附我们变为离异我们,都应施以显著的奖赏或惩罚。例如,甲和乙因工作争执而不合。领导丙要求甲主动去向乙道歉表示和好,甲起初不愿意,丙引导甲追求维护自身自我批评的党员形象,追求维护自身在小团体中宽宏大度好合作的形象,甲很可能就会改变初衷。

第四,由于交际的一方形象改变而导致另一方的态度改变。这种情况在商品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常常出现。我们都读过“孙权劝学”的故事,当吕蒙接受孙权的建议勤学苦读,能够纵论天下大事之后,鲁肃也不得不感叹其不再是“吴下阿蒙”了。由此可见,你倘若想与对方交往,遭到冷遇时,应该首先从自身检查,找到自己的弱点,努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百折不挠,总有一天,会使对方改变态度的。

第五,信息沟通影响态度改变。这是影响现代化企业团体和个人与外界交往态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公共关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里讲的信息,有单方面的传播:只讲利于倡导方向的内容;还有双方面的传播:除讲有助于倡导方向的内容外,还掺杂相反方面的内容。有时候往往是掺杂相反方面内容的双方面传播更能改变人的态度。如宣传一家公司或其产品,如果讲的尽善尽美,有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如果能客观地讲点缺点,反倒可能让人感到真实可信。当然,受众的选择研究也告诉我们: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倾向于接收正反两面信息的劝说,而教育程度较低的则更倾向于仅接收正面信息。

第六,逆反心理的影响导致态度改变。人们的心理活动深处,往往有这么一个角落——逆反心理:“你不让我这样干吗?我偏要这样干!”“你不让我和他来往吗?我非要和他来往!”

青少年是最容易受到逆反心理影响的,由于其跟父母、师长之间的角色冲突和价值观差异等原因,往往对他人强迫他们做的事情进行反抗。这也是为什么对青少年说理要进行引导而非一味的强制。

第七,角色改变带来态度的改变。一个人在世上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由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同一个人由于所处角色的不同其态度可能截然不同。例如,一个在弟弟面前表现得独断专行的人,在父母面前也许唯命是从;一个在家里表现得脾气暴躁的人,在与办公室的同事们相处时却表现得极有涵养;一个人本来谈吐随便,与人交往时嘻嘻哈哈的,由于担任了领导职务而变得说话谨慎,为人严肃了……这都是角色位置的习惯要求对个人态度的影响。

总之,态度改变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一般来说,智慧较高的人,对于外界环境、条件和事物的认知容易受新知识的影响而改变态度;相反,智慧较低的人,易于受别人态度的影响和群体压力的影响而改变态度。对外界感受力强者、性格随和者易变;对外界感受力弱者、性格固执者难变。自我防御性强者难变,反之则易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