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采访对象的控制要有针对性

对采访对象的控制要有针对性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对采访对象的控制要有针对性采访对象对访问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是由其个性心理特征以及采访事实与其的利害关系所决定的。在采访活动中,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控制”不能“偶尔为之”,而应该贯穿始终,在采访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要注意进行“控制”。

四、对采访对象的控制要有针对性

采访对象对访问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是由其个性心理特征以及采访事实与其的利害关系所决定的。因此,记者可以通过对象的不同态度,分析、掌握其心理,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控制”其态度的目的。

(一)采访对象乐意接受采访而又善于同记者交谈

这类采访对象一般性格外向,气质属多血质和胆汁质居多,理解表达能力又强,加上采访的目标指向又和其利害关系相一致,所以在访问中他们热情、大方,有问必答,毫不拘束,乐意满足记者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记者应以“热”对“热”。采访时记者注意倾听,尽量使对方保持最佳心理状态,以便让其谈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材料。其次,记者也要注意冷静分析。记者要充分估计到同样“热情”的态度后面,可能有着不同的心理动机。同时,也要注意采访中不要过早、过多地亮出自己的全部意图,要善于从多方面提出疑问。对于那些喜欢瞎吹胡编的人,一旦认准,也可以诚恳指出,婉转批评,提醒他要如实地介绍情况。

(二)采访对象乐意接受采访,但不善于同记者交谈

这类采访对象性格内向,气质多属抑郁型,且理解和表达能力较差。在采访中表现为情绪紧张、态度拘谨,说话吞吞吐吐,回答问题也常常缺乏条理,或者语无伦次。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记者要十分注意在言谈举止上尊重对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要努力创造自然、轻松、亲切的谈话氛围,以消除其接受采访时的紧张感。心理上的认可,情感上的趋同,是谈话得以继续的前提。其次,记者一定要有耐心,注意谈话的技巧。记者一定要有耐心,切不可耍态度、发脾气,同时要十分注意谈话的技巧,提问要具体,并以轻言细语帮助对方思考、回忆和表达。

(三)采访对象不愿意接受采访

这类采访对象有的是由于个性心理上的原因(性格内向、气质属黏液型或抑郁型),不习惯被记者采访;有的则是思想认识上存在种种顾虑(事实与自己的利害关系),或有错误行为而拒绝记者的采访。

拒绝采访者的通常反映在他们在采访现场中的压抑心情上;其次,反映在与记者对立的态度上;再次,则体现为抗拒性的行为。记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调控采访对象的心理,以改变其面对采访时的态度。

1.从提供信息调整拒绝采访对象的认知入手改变其态度

拒绝采访的对象在认知上一般有如下四种情况:

其一,对记者的采访动机不了解,不知道记者的到来对自己是福是祸,怕惹麻烦,本能地逃避记者,拒绝采访。

其二,对采访的事件有错误认识。比如,他干的是一件好事,但他却担心别人有看法,怕说出去会带来不良后果因而也拒绝采访。

其三,对自己与被采访事实的关系产生误解。一种情况是这件事本来与他没什么关系,但听到别人的议论、猜测,怕自己沾上边,受牵连,因而敌视记者;另一种情况是在某种气氛和议论下,看重了自己的问题与责任,因而拒绝采访。

其四,出于对报社、记者的偏见或成见而拒绝采访。

这四种情况并不是采访对象真正受到了采访的威胁,也并不是真与记者的采访行动有实际的、不可调解的矛盾。它们只是一种误解与误会造成的矛盾,是可以解释清楚的问题。因此,这些采访对象是在所有拒绝采访的对象中最好做说服工作的一种。一般来说只要说明事实的真相,让他们了解采访的目的,记者的意图,只要方法得当,多数误解、误会是可以消除的。

2.从拒绝采访对象的情感矛盾入手改变其态度

拒绝采访的人往往有情感上的矛盾。他们常常明知采访事实对自己不利,但是社会舆论、社会道德、自己良心的谴责、个人的责任等在内心形成的自我压力又使他们常常处于十分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不少人在这种压力“逼迫”下常常又不得不讲实话。记者如果了解到他们的矛盾心理,通过巧妙的说服把有利于采访的情感调动起来,使之思想斗争一番,这类拒绝采访的对象还是有可能接受采访的。

在这种说服中要注意:

(1)要由远而近。好的说服方法往往不是先谈具体问题,而是先谈远的人或事,比较隐晦地用一些例子和榜样开导采访对象,使其思想上有个缓冲的余地。然后再巧妙地转到眼前的问题上。

(2)用权威人士的评价、用对方所喜欢的人的态度来说服,效果显著。

(3)要机警地隐藏说服的动机,尽可能以为对方着想的方式去劝说。

3.用社会舆论的威慑力改变拒绝采访的态度

有错误而又拒绝采访的对象在社会舆论面前是有心理压力的。这种压力是记者利用社会舆论的威慑力改变其态度的内部心理条件。恰当、正确地利用这种威慑力来进行采访,是会收到一定效果的。

记者在对有错误而又拒绝采访的对象进行采访时可以应用下列四种方法:

(1)代表读者、听众发问,使其有对抗社会舆论的心理压力。

(2)代表内行、权威与上级责问,使其有一定的恐惧感。社会心理学称之为“恐惧唤醒”的说服。

(3)利用其对立面的观点提问,让拒绝采访的对象处于被动辩解的地位。

(4)利用其自相矛盾处反问,突破其心理防线,从而促使他们谈出事实来。

在采访活动中,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控制”不能“偶尔为之”,而应该贯穿始终,在采访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要注意进行“控制”。

总之,在采访活动中要掌握并调控采访对象的心理,这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学习。记者要充分运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语言学等各种社会科学知识,在采访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和控制能力,使一次次采访获得成功。

【本章小结】

采访过程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互动的过程,是双方心理进行接触、交流的过程。记者要想圆满地完成任务,就必须知己知彼,在采访中不断地进行心理调控,包括自己的和采访对象的。

记者在进行采访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端正的采访动机,使动机处于一个适当的强度,采用良好的方法以期达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采访中,记者应避免知觉偏差所造成的干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不断克服困难,从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另外,记者还应对采访对象的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进行充分的了解,在对他们采访时根据具体的情境作出恰当的判断,不断调节采访现场的心理状态,使采访过程顺利地、融洽地进行。

【延伸阅读】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虞达文:《新闻心理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思考与练习】

1.知觉偏差会对采访过程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2.对自己的性格、气质特点进行分析,指出哪些是有利于采访活动的?哪些是不利于采访活动的?你将如何利用或改变它们以适应今后的记者生涯?

3.采访对象的哪些心理特点会对采访过程产生影响?

4.结合一次具体的采访谈谈你是如何在采访过程中进行心理调控的。

【注释】

[1]闾丘露薇:《华人媒体的声音》,载《中国记者》2003年第6期。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页。

[3]刘京林:《新闻心理学原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4]何俊:《8岁女孩安排自己后事记者做客本网》,http://www.newssc.org,2005-6-24。

[5]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6]杨澜:《主持无艺术》,载《主持人·第6辑》(白谦诚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