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

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新闻敏感是如何产生的?因此,新闻敏感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培养新闻敏感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一)培养政治敏感新闻是一门政治性、政策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可见,新闻记者只有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才能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培养更强的新闻敏感。

三、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

新闻敏感是如何产生的?总的来说,记者的新闻敏感集中表现为一种顿悟性的思维活动。所谓顿悟性,就是脑海中突然闪现出来的某种新念头、新认识、新思想。顿悟,也可以称为一种直觉、一种灵感。它是记者头脑中潜藏着的某种信息(也称主体信息),突然同外界的有关信息(也称客体信息)发生联系和撞击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一种思想认识上的突破或飞跃,从而获得一种新的认识。因此,新闻敏感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种创造性的思维固然和记者个人的悟性有一定关系,但更多的还是靠记者后天的学习、实践和思考。培养新闻敏感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一)培养政治敏感

新闻是一门政治性、政策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从某种程度说,新闻作品要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性与新闻性的融合程度。记者政治素质不同,他们的立场、观点也不尽相同,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也有别。而且,如果新闻记者的政治理论功底不够,就只能反映一些社会现象,而不能站在理论的高度去揭示社会现象的实质,也就不能收到更好的社会效果。

新闻记者要培养高度的政治敏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新闻记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学会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科学的思考,并得出准确的判断。

第二,记者心中要装着一把“政治尺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当前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部署,清楚哪些是中心工作,哪些是新工作、新任务、新目标、新观点、新提法。用这把“政治尺子”去分析所面对的人和事,去透过具体小事挖掘其重大的社会意义,使记者对所见、所闻的事物的新闻价值心中有底。

2000年《人民日报》地方记者好新闻评奖时,对“什么是今天的好新闻”总结为两点:一是“立足制高点,多说今朝事。即立足事实的制高点,写大事、新事;立足政策的制高点,掌握评价标准;立足大局的制高点,决定内容取舍;立足版面的制高点,写出抢手新闻”。二是“追求思想性,写出历史感。有了思想性才能有独到的眼光;有了独到的眼光才能有胆略;有了胆略才能有新闻敏感,才能写出好新闻”。[5]

第三,记者还要把握好当前的“宣传气候”。经常收听中央、省电台、电视台的要闻,经常读《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的头版,特别是头版头条、社论、评论,从中找出热点。社论和评论,都是党委部门用来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的,它所强调的重点,正是下一阶段需要重点落实和重点宣传的。因此,在社论和评论中寻找主题和角度,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积极争取阅读中央、省、市委的政策文件和会议典型材料,以便及时领会各级党委的意图,从中思考报道主题。

(二)提高职业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对某个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锲而不舍地进行思考与探索,才会诱发顿悟的出现。所以,记者要想诱发顿悟的出现,增强新闻敏感,写出新闻精品,成为名记者,就要热爱新闻工作,因为有激情才有干新闻的动力。

邹韬奋曾说过“我是在小学时代就认定了以新闻记者做我的终身事业的”,“有事业的兴趣才会埋头苦干而仍然津津有味,乐此不疲”。范长江则说:“干记者是苦事情,但是如果有理想有事业心,对自己的职业有浓厚的兴趣,也就不会觉得苦了”。萧乾则说:“倘若死后在阴曹地府要我填表申请下一辈子干什么的话,我还要填记者。”正是这种对新闻工作的浓厚兴趣推动着他们成为一代名记者。

解放军报》记者部主任王文杰在《新闻敏感从何而来》一文中说:“新闻工作没有什么偏方,新闻的敏感性是需要时间和实践来磨砺的,但首先一定要热爱这个工作。只要达到离形去智、物我双忘、如痴如迷、忠心耿耿的境界,肯定会事有所成。”[6]所以对新闻事业持有浓厚的兴趣,是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的前提和基础。

(三)深入生活,积累实践经验

新闻是一门社会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如何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参与实践,也是新闻记者不可缺少的一种业务素质。

原《新民晚报》社长赵超构,就用他大半辈子的时间去深入生活。他担任《新民晚报》社长后,除了要负责全社的社会工作外,还开辟了《未晚谈》等专栏。以“林放”为笔名,以几乎每天一篇的速度写杂谈随笔,文笔犀利,立意清新,文字简约,横论竖议,援古论今,笔触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深知人民的饥寒饱暖、喜怒哀乐。许多读者写信说,林放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人们也奇怪:哪来这么多题材?他回答:“无他,到里弄口与人聊天,搜奇索异,偶遇新事,归而为文而已。”[7]这就是他的随笔、杂文写作题材所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因。可见,新闻记者只有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才能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培养更强的新闻敏感。

原新华社社长、高级记者郭超人曾在总结记者工作经验教训后,发现一个有规律性的现象:凡是工作急于求成、过分追求发稿数量而忽视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时,报道质量恰恰最差;或者抓不到重大主题,写不出有分量的稿子;或者抓住了较好的主题,由于缺乏过硬的材料无法表现出来。相反,凡是定下心来,一头扎到实际生活中,做较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新闻敏感就表现较强,稿件的数量、质量都达到一定水平。

(四)增加知识积累

知识广博的人,能及时、敏锐地从遇到的事物中迅速判断出哪些材料有价值,哪些材料没有价值,并能根据眼前的信息,由此及彼,联想重组新旧信息,所以他的兴奋点就多,发现新鲜事物的机会也就多,发现新闻的能力也就强。相应的,新闻敏感的形成也就越快捷、越频繁。而如果记者接触的事物广泛,反映的问题也较多,但却缺乏必要的知识,对所要反映的东西不了解,那就很难发现新闻。

记者的知识积累与新闻敏感的强弱有着直接关系。新闻记者应该努力成为“杂家”。要对我国和外国的历史有一个基本或概要的了解。对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特别是对中国历史发生过影响的重大事件,也要知其梗概。要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与新闻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新兴学科,如信息科学思维科学系统工程理论、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要了解主要报道领域的行业知识。搞经济报道的记者,要学经济、懂经济;搞体育报道的记者,要学体育、懂体育;搞文教报道的记者,要学文教、通文教。而且,对本行业的家底要清楚,要对一些先进单位、重点企业、典型乡村的各项经济指标、发展轨迹、主要产品的基本情况和全国先进水平、世界先进水平知之能详。

(五)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

思考对于诱发顿悟,形成新闻敏感是很重要的。新闻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客观事物本身是纷繁复杂的,只有多动脑筋,反复研究,才能从大量客观事物的现象中认清其本质,也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报道才有思想性,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知识阅历储备愈丰富,新闻记者发现和实现新闻价值的概率也愈大。但是,它仅是基础,还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新闻记者将积累的知识、实践经验与认真思考结合起来,也就是将自己头脑中储存的旧信息与新闻事件中的新信息进行联想、重组、提炼、升华,进而发现和实现新闻价值。

培养思考习惯的具体方法有:

第一,时刻注意把自己所见所闻在脑子里过滤一下,加以分析、联想、思考,把一般人往往不大注意的平常现象、偶然遇到的细节,与现实政策联系起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力求挖掘出深刻的主题和新颖的材料。著名新闻工作者、原《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曾把记者没有思考投入的新闻报道,称作“单纯的记录”。他说:“记者要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关键是有所感。”“感”就是识见,就是对事物的看法,就是源自生活的思考。

第二,要保持好奇心。好奇心是新闻敏感的源起,所以记者应凡事都有好奇心,都有追根究底的精神,浅尝辄止就难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对此哥伦比亚大学麦尔文·曼切尔教授精辟地指出:“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把每件事都看作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8]

新闻界有句名言:“永远用陌生的眼光看身边的世界。”这要求记者要永远对生活充满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激发新闻敏感的一种动力。保持好奇心,记者就会对客观事物总有一种新鲜感,就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经常比较和联想,就想追根究底,也就容易“碰到”契机,诱发顿悟的出现,新闻敏感也就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一个记者冬天到市场采访时发现,数九寒冬,蚊香竟然脱销。他十分好奇,就顺藤摸瓜,深入采访,发现一些农民买蚊香竟然是作为药饵去毒杀鱼,而农贸市场里出售的鱼有的就是有毒的。这危害了消费者利益,扰乱了市场,于是记者就此事进行报道,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果这位记者不对“冬天蚊香脱销”这一现象好奇,就不可能追根究底,就不能发现隐藏于其后的新闻事实。记者如果麻木不仁,对什么都是司空见惯,这样的新闻线索摆在面前他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