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而能专,努力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

博而能专,努力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

时间:2023-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博而能专,努力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新闻记者要甘于寂寞,在一定时间内,把学习知识、钻研学问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一个专攻点上,使自己成为“专才”,成为某一个领域的内行。在这个领域,他可以说是真正的行家里手。夏发写的一些报道被大学新闻系作为范文讲解。

二、博而能专,努力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

新闻记者要甘于寂寞,在一定时间内,把学习知识、钻研学问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一个专攻点上,使自己成为“专才”,成为某一个领域的内行。这方面新华社记者周君谦、《长江日报》记者夏发就是较典型的例子。

周君谦长期从事治理黄河的报道。在报道过程中,他下工夫搜集了黄河沿岸各省、区地方志记载的水旱灾害、碑文、传说等方面资料数十万字;积累了黄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水文、泥沙、雨量、灌溉、航运、电力以及水利勘测、水土保持等方面资料数十万字;收集了历代名家咏叹黄河的诗文数十万字。同时,他还从报刊上剪贴了有关长江、珠江、黑龙江、淮河和全国大型水库以及国外水利建设的大量报道。他还围绕治水,钻研水文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土木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正因为周君谦积累了这么多黄河知识,写起黄河来自然得心应手,能写出别人写不出的东西,被人称誉为“黄河记者”。

《长江日报》记者夏发40多年来主要从事戏曲采访工作。在这个领域,他可以说是真正的行家里手。他积累了大量戏曲知识资料,研究京剧各个流派的特点,在报道中常有独到的见解。多年来他报道过李少春、高盛麟、张君秋、厉慧良、童芷苓、李慧芳等著名演员,写出了他们各自的艺术特色,因而与他们交了朋友。夏发写的一些报道被大学新闻系作为范文讲解。

今天,我们新闻机构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这就给我们的记者成为关注某个行业的专家提供了条件。作为一个连接专业与社会、专家与读者的桥梁,记者对某个行业应该钻得进去,跳得出来,应该勤学好问。在专家面前,他代表外行,要求专家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专业知识(如硬件——算盘,软件——珠算口诀)。在读者面前,他应该比专家更冷静地把握某个行业与社会整体的关系(他不能陷到一位专家对本行的钟爱中去)。

但是,无论如何,对记者的要求还是基于“博”上的“专”。永不自满,永远像海绵一样汲取文化知识,是记者“才气”的源泉。某电视台采访海外一位收藏家,对方拿起一块象牙版,告诉女主持人说:这是官员上朝用的笏板(其实是作备忘录用),女主持人作惊讶状:大官用来打人!对于这样的记者建议赶紧找出历史书,从ABC念起。无数事实说明,一个人如果学贯中西,站得高,看得远,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就强,文化底子厚,就能够多层面、多角度地来分析问题,得出一些精辟的见解。

新闻记者的知识积累是无止境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过记者学习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就是处在新闻工作的第一线,较多地接触实际,几乎每天都遇到许多新情况,因此,可以把学习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避免经院式、书橱式的学习方法,随时随地把握现实生活中跳动的脉搏。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作为一名记者应具备哪些职业素质,记者的职业素质包括思维、心理、体能、作风以及文化知识几方面。新闻题材的开拓和新闻的深度、厚度和力度的追求,与记者的思维取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记者有几种独特的思维逻辑,包括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统摄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记者应当具备与其工作特点相适应的心理素质,大体包括: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坚强意志;记者满天飞的工作状态,要求他们必须能跑得动,跑得快,能拿得出去,和战士一样能随时出发,所以一个强壮的身体是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首要条件;记者的作风对于工作影响极大,作风关系新闻工作的形象,首先要有良好的政治修养、坚定的政治立场,其次还要有爱岗敬业、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雷厉风行、文明礼貌的工作作风修养;记者的职业性质决定他们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掌握的知识不仅要博,还要专,力争成为多栖记者,也要努力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

【延伸阅读】

1.[美]卡罗尔·里奇:《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课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王文科、张默:《新闻采写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复习与思考】

1.就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写一篇学习心得。

2.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作风与修养是什么?

【注释】

[1]夏甄陶:《认识的主—客体相关原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7页。

[2]王雄:《采访艺术论》,中国工人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3]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新闻报道认识论原理及应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386—387页。

[4]章志光:《发散思维、辐合思维与创造性活动》,http://www.szii.gov.cn/study_garden/hong/881207.htm。

[5]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页。

[6]田流:《记者的职责和品德》,载《中外记者经验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