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时空结构

建立时空结构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少人至今仍然习惯用解说词加空镜头的方式,借助于音乐或其他间接的手法。

第四节 建立时空结构

目前,收视率对每个栏目都犹如一柄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逼迫每个编导、制片人去考虑收视率,影响收视率的因素专家们做过各种分析,但从一个电视编辑的角度来说,考虑收视率时到底应该考虑什么呢?

从编辑的角度理解收视率,可以将其简单化:一是节目的叙事,一是节目的制作技术。这是每个编导在制作每期节目时都会遇到的问题,现实中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也让节目制作者们不解:有些节目专家看好但收视率却上不去,有些专家不看好的节目但收视率却可以很高,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难道真是专家与普通受众之间存在较大的收视差异吗?从某种意义上专家不也是普通受众吗?问题究竟在哪里?

仔细研究会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大多数时候存在着专家视点与普通受众视点不一的问题:专家更多从专业角度在分析节目,看中的是节目叙事、节目制作、镜头编辑、声音处理等专业问题,而普通观众更关注的是节目内容,一个不懂电视制作或创作的普通观众,他甚至对于节目中出现的某些技术问题无动于衷,比如夹帧、声音没有剪干净等,只要节目内容足以吸引他,观众是可以对这些瑕疵忽略不计的。因为这些问题对他们有些显得过于专业,甚至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而专家们显然是无法容忍这些瑕疵的,这是出现收视差异的原因之一。如果这么理解是否意味着可以降低节目制作精度?其实不然,分析这个问题的唯一理由是想表达:观众更关注的是叙事,是编辑建立的叙事结构、时空结构,是能否用那些来自于生活的时间片段和局部空间,重新建立起一个对观众有吸引力的屏幕叙事时间和屏幕叙事空间。或者说在叙事和制作精度之间,叙事的好坏对于观众来说要强于制作精度,在达到基本制作精度要求的前提下首先要考虑的叙事,提高镜头制作精度对一个好的叙事只能是锦上添花。

非剧情类节目的创作,创作思维的出发点首先应该确定关注点,然后再提炼主题,应尽力避免主题先行。这个理念的确立,直接关系到非剧情类节目创作手法的运用,是罗列素材用空镜头配解说词,去填充创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还是把要表达的思想渗透到主人公的生活中去。这不仅是一个思维的基本要求,也是表达的难点所在。因此,关注点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整个创作走向及主题捕捉。个人命运和经历,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无疑成为需要特别关注的主体,包括关注主体的生存体验、矛盾冲突、生存历程、生存趋势等。在此基础上去结构一个好的故事。一部好的电视作品不能没有故事,而故事的发生发展,需要一系列情节和细节来组装。因此,就非剧情类节目的故事内容来说,情节和细节是构成的重要要素。而情节的营造、细节的捕捉也最能体现节目创作者的功夫所在。如何面对纷杂的琐事,准确地捕捉和取舍你所需要的情节,以保证主题走向不偏方向、不离题,判断取舍情节的标准,要看能否塑造人物的个性特点,能否表达和深化主题,能否为事件的发展提供承上启下的铺垫,能否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冲击和感受。现实生活中,电视成为了一种快餐文化的标志和象征。所以制作的时候也是以快见长,缺少了过去文学作品体验生活的过程,观察、拍摄、制作都是短平快的方式,所以对关注点的确立也就容易流于表面,缺少了某种对生活的思考,加上现如今许多进入到电视圈的年轻人,生活条件的优越、对现实生活了解的缺乏等,使得电视创作中观察生活环节显得更为必要,否则就容易陷入到主题先行的状态。虽然从手法上已经使用了现实流行的拍摄手法,但新瓶如果装了旧酒,是很难有新意的。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创作心态就会发生变化,就会让镜头先去“观察生活”,而不是急于去“记录生活”,生活如果没有了“发现”,记录的生活也会平淡。

其次是能否在关注过程中与最终要表现的主题联系起来,立足在关注中理清拍摄思路和重点,逐渐明确要表现的主题。表现来自生活的真实故事,最好的手法就是善于捕捉正在发生的事。拍摄主体的一切活动,都属于正在发生的事,这并不等于毫无遗漏地“跟拍、跟拍、再跟拍”。创作者要在关注的基础上有基本的判断和预测能力,判断“正在发生的事”的价值所在,预测“正在发生的事”的重要走向。更重要的是善于敏锐地记录下这件“正在发生的事”的发生缘由、发生过程、发展高潮及结果,从而把这件“正在发生的事”作为一个完整的情节融合到节目中去,同时力争做到用事实本身去说明问题。不少人至今仍然习惯用解说词加空镜头的方式,借助于音乐或其他间接的手法。这些方法固然需要,但它不是万能的,尤其是现实的媒体环境下,即使最动人的解说词,最煽情的音乐,最精良的制作,也等同不了、替代不了事实本身能够打动观众。

最后是能否将这些叙事要素转换成电视画面语言,并将其结构起来。所谓电视画面语言,指的是一定时间内视频画面信息及负载的同期声。非剧情类节目的画面语言应该真实、自然、流畅,这些来自于生活原生态的画面大体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画面语言、描述性画面语言及表现性画面语言。其中,记叙性画面语言是非剧情类节目的主体画面语言,要负载许多功能:告诉观众是谁在何时何地干了些什么,记录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展示主人公的个性性格,比较完整清晰地展现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交代清楚围绕主人公展开的人和事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深化节目的中心主题。这些功能的实现,要靠记叙性电视画面来实现。在拍摄和运用记叙性电视画面时,注意选择好叙述的角度和处理好叙述的层面。叙述角度的选择,就是寻找和理清叙事事件发展的主线和脉络的过程。从这点来说,这是作为一个编辑在编辑台前需要思考明白的,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电视编辑中的熟悉素材?

2.编辑点包含哪些种类?

3.情绪编辑点的处理应该注意什么?

4.语言段落的编辑方式有哪几种?

5.如何理解电视节目中的时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