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年受众心理

成年受众心理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成人期是指生理和智力都充分发育成熟后的人生阶段,一般认为20或21岁为成年早期的起点,40岁以后为中年期,60岁以后为老年期。这说明成年受众媒介接触动机明确,基于较强的选择性接触机制。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成人期是指生理和智力都充分发育成熟后的人生阶段,一般认为20或21岁为成年早期的起点,40岁以后为中年期,60岁以后为老年期。

一、成年受众的心理特征

(一)成年人的认知心理特征

关于成人认知心理特征的研究是伴随着成人教育理论发展的副产品。1968年,波士顿大学的教育学教授马科姆·诺尔斯(Malcolm Knowles)提出了成人教育学(Andragogy)的全新概念,并对成人的认知特点提出了5个基本假设:(1)具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能够引导自己的学习;(2)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是其后期学习的资源;(3)具有学习需要,这些需要与改变自我的社会角色密切相关;(4)以问题为中心,希望能立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5)学习为内在因素所驱动,而非外在因素。尽管有批评认为诺尔斯的假设忽视了成人学习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但总的来说,诺尔斯的理论系统地揭示了成人认知的特点,其本人也因此被尊为美国的成人教育之父。(王海东,2007)

(二)成年人的情感特征

1.意志坚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

2.成人也具有依恋情感。不同依恋类型的成人在面对压力事件、亲密关系和情绪记忆时在情感体验与调节等方面表现出差异。

成人对自己所喜爱的明星或主持人也存在着某种情感依赖,“媒介熟人”的陪伴可以纾解他们白天的紧张情绪或现实中紧张的人际关系。

三、成年人的个性心理

独立、成熟、自信是成人的个性特点。这些个性特点来源于成人的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成年期成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自于较好地形成了自我同一性。但艾里克森相信,成年期的角色认同仍然是一个问题,当成人个体面临严惩的挫折,如失业或失去至亲,都有可能迫使他们评价他们先前所做的同一性选择。

二、成年受众的媒介接触特征

成年人认知的目的性、情感的可控性与自我认同的同一性,成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使得成人的媒介接触行为表现得较为理性。但成人的媒介接触行为无法脱离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群体环境和文化因素,使得成年人在媒介接触心理上呈现出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

(一)成年受众的媒介接触有较为明确的实用性动机

一项以农村成年受众为主要对象进行的受众调查(葛进平等,2006)显示,“关心国家大事”、“获取知识和信息”以及“娱乐消遣休闲”是浙江农村受众收看电视的三大动机,分别占44.2%、40.1%和38.4%。农村受众将“关心国家大事”、“获取知识和信息”作为收看电视节目的最主要动机,说明当代农民已不再是只问耕耘不问世事、被动接受信息的自给自足的农民,大众传媒应把他们定位为具有公民意识、权利意识、市场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的社会主义新农民。这说明成年受众媒介接触动机明确,基于较强的选择性接触机制。

(二)成年受众的媒介接触心理受人际关系和社会属性影响

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受“魔弹论”和“皮下注射论”的影响,人们相信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影响就像子弹击穿靶子或者对人们直接进行试剂注射一样直接有效。然而自1940年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俄亥俄州所做的伊里县调查以来,学者们发现成人的媒介接触行为事实上受到人际关系和所属社会群体规范的影响更深。

为了调查大众传媒对政治选举活动的影响,研究者在伊里县的登记选民中挑出4个小组,定期对他们进行访问,以确定哪些因素最大程度地影响了选民的投票决定。结果发现,整个选举过程中实际上只有8%的选民从支持一位候选人转向支持另一位候选人,“在影响选民的投票决定方面,人际接触的影响似乎不仅比大众媒介更经常,而且更有效”(Katz,1957)。

随后拉氏等人以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和城乡差别为指标对选民进行了既有政治倾向指数(IPP指数)分析。结果发现,公众的社会群体归属对投票行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不仅如此,他们各自的社会属性还使他们选择性地接收大众传媒的宣传,并且选择性地接受其他人的影响。

在伊里县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者们提出了“两级传播”假说。他们推论在影响选民投票的人际传播中,有些人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将他们从大众传媒中得来的第一手信息,连同他们自己对其意义的独特解释一起传播给那些媒介接触度、知识水平和兴趣度较低的人。因此研究者认为“观点经常从广播和印刷媒体流向意见领袖,然后再从他们流向了不太活跃的人群”。(Paul F.Lazarsfeld,Bernard Berelson,and Hazel Gaudet,1948)这是他们对“两级传播”假说的正式表述。

后来,拉氏和卡茨等人测试了“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在时事、购物、时尚等其他领域是否存在,结果发现不仅仅在政治投票领域,以上两种传播机制也在时事、购物、时尚等领域影响着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

(三)成年受众的意见表达受到大众传媒所制造的“意见气候”的影响

在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学者伊莉莎白·诺尔—纽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1973,1980)在论文《舆论——我们的社会肌肤》中提出“沉默的螺旋”假设之前,人们一直相信舆论的形成是公众对公共议题进行理性且充分讨论的结果。然而纽曼1965年对联邦德国议会选举的考察中发现,舆论事实上并非公民理性讨论的结果,相反舆论的形成离不开心理机制的作用。竞选过程中社会民主党与基民盟—基社盟联合阵线的支持率一直相持不下,但在最后投票之际却发生了选民的“雪崩现象”。她发现,由于对“周围意见环境的认知”所带来的压力,选民对获胜者的“估计”发生了明显的倾斜,导致许多人最终改变了投票对象。

对此她做出的解释是,当公众围绕有争议的社会议题讨论时,群体成员在观察“意见气候”后发现自己的观点属于优势意见的时候,才会倾向于大声疾呼,反之为了避免受到群体孤立的惩罚而倾向于沉默或者附和。这样,劣势意见的沉默会造成优势意见的增势,而优势意见的强势又反过来迫使更多的人趋于沉默,从而形成了沉默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最终导致“公开”的意见——舆论的诞生。

在此过程中,大众传媒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的产生:(1)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2)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3)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受孤立形成印象。由于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具有遍在性、共鸣性和累积性,即使它所提供的意见并非多数人的意见,或者只代表了社会上活跃的少数人的意见,但社会成员往往将它视为“意见气候”加以判断,因而大众传媒的公开报道成为公众舆论产生的重要机制。如果意见气候与个人的意见相左,则人们会继续保持沉默,而保持沉默的驱动力是害怕受到群体孤立的趋同心理机制。

(四)成年受众对大众传媒内容的多元解读

在阅读过程中,由于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存在着意义的空白,任何文本都是一个充满各种潜在因素因而有待于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加以具体化的结构,读者将根据自己经验、知识、价值观等对文本的意义加以填充和再构建。作品意义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因而文本的意义是开放的、不确定的,处于无限的对话之中。

文本空白表现在文本片段、句子衔接、选择的差异中,读者会提供上述地方缺失的任何内容,并形成期待等待接下去的阅读去证实。阅读是一种充满期待和等待回应的过程,如果阅读证实了读者的期待,进一步的阅读会在此处开始。如果阅读后的意义与期待不相符,人们会修正原先的期待,使阅读继续。在句与句、段与段、章与章、镜头与镜头、情节与情节、集与集等之间,每一处变化和进展都留下空白等待读者去填补,填补同时也成为读者的一种创造和乐趣。这种填补行为对读者也是一种刺激,与文本共建意义的刺激。

正是利用了填补式的阅读和流动的期待,电视剧娱乐节目采取了一些控制受众的策略:(1)电视连续剧的延长“空白策略”。现在的电视剧留白策略比起原来在每一集的最后走向一个小结局,更倾向于在每一集的中间来一个小结局,再发展下一个情节,在下一情节发展到高潮处也是该集电视剧结束的时候。这种策略性中断使受众的好奇心延长,每一集与下一集的空隙对于提高观众的兴趣是重要的,观众会在集与集的空白处评价人物的行为、讨论他们的命运、发表自己的看法,等待下一集印证他们的期待,因为观众会在填补空隙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和乐趣;(2)娱乐竞猜节目增加“流转的期待”频率策略。所谓“流转的期待”是指阅读是在读者的预设观点和正文的回应之间周期性地交替进行。正文不断地回应预设,同时又给出产生新的预设信息。当回应与预设一致时,阅读进入到下一个预设;不一致时,读者调整预设,以便跟进正文。这种预设与回应的交替在娱乐竞猜节目非常频繁,增加了节目的刺激性和吸引力。

三、社会分层与大众传媒对成年受众的影响

在消费社会,人们的社会分层从生产领域被引至消费领域。现代人的消费动机已经超越了追求物的有用性本身,而是对物的象征意义如社会地位、阶级趣味和个人品味的消费。

(一)符号消费与社会分层

“消费社会”是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一大发明,他发现,物质本身的消耗并不是现代人消费的本质动机,对商品的符号价值的消费才是当代人消费的实质。在鲍德里亚看来,当消费与某种社会地位、名望、荣誉相联系时,就是符号消费。任何一种商品都具有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潜在性,这就是商品的符号价值。一件商品越是能够体现其拥有者或使用者的社会地位或声望,其符号价值就越高。因此,符号价值的消费,实际上已经成为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异和社会关系的表征。

(二)夸示性消费与社会分层

鲍德里亚的另一个概念是“浪费”。个人只有在浪费时,或者在必需品之外有剩余可供使用、消费或挥霍时,“才会感到不仅仅是生存而且是生活”。鲍德里亚的“浪费”的概念与社会学家维布伦在20世纪初提出来的“夸示性消费”有某种内在的联系。鲍德里亚认为浪费远远不是非理性的、疯狂的或精神错乱的行为,它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生产力发达的社会,浪费以其独特的功用代替了以往理性消费的用途,它甚至作为消费社会的核心功能而发挥作用——“支出的增加,以及仪式中多余的‘白花钱’竟成了表现价值、差别和意义的地方。”

(三)大众传媒在社会分层中的“神话制造”

大众传媒广告是如何激发人们的深层动机的呢?法国符号学家罗兰·巴特是把符号学引入消费文化研究的先驱,他在《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中,对食品、时装、玩具、摄影等日常消费文化进行了符号学的“解魅”。符号学的创始人索绪尔将符号的意识分为“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两种,巴特所谓大众传媒特别是广告文化制造媒介“神话”,就是通过混淆“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的区别,使原本属于暗示的、不确定的、文化的、外部强加的意义,在人们消费商品的过程中,转化为明示的、确定的、自然的性质,并且被消费者所自然接受的心理过程。

J.威廉姆生曾经通过对一则法国香水广告的分析来说明这一过程。在这则广告上有两个形象,一瓶香奈儿5号香水和法国著名影星凯瑟琳·德诺芙的肖像。在当代法国社会,德诺芙是高贵、优雅的古典美的象征,是法国女性美的典范。广告中,香水和肖像所指代的明示性意义是真实的香水和现实生活中的凯瑟琳本人。但广告的潜台词即“暗示性意义”却是:只要你使用了香奈儿5号香水,你就能拥有凯瑟琳一样的高贵和优雅。也就是说,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香奈儿5号与凯瑟琳之间原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两者的关系完全是人为的、任意的和强加的。但是这则广告却使这种人为的关系变成了香水的一种自然属性。大众传媒就是这样通过“符号神话”的制造,赋予了商品以某种象征性的含义,使人们心甘情愿地通过商品的消费来获得某种意义。

img30

真实的社会分层事实上是由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如资本家、管理层、办公室白领、蓝领工人等。J.威廉姆生在批评广告的意识形态效果时指出,在当代西方社会,人们之间的区分仍然是由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的。但在广告中,真实的社会结构被掩盖了,人们之间的阶级区分被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由消费某一商品带来的等级区分。

除了大众传媒广告外,时尚杂志也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它们将人们塑造成某类人群,如白领、小资、中产阶级、SOHO一族等,再向自我归类的人群提供象征性的符合其身份和趣味的消费品,使得社会分层进入了日常生活领域。如英国传播学者安吉拉·默克罗比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被大众传媒控制的社会,女性尤其容易被大众传媒控制。这些杂志已成功地将女性的欲望与快乐转换到消费主义当中,女性的希望与快乐都要经由消费才能得到完成。

本章要点:

1.教养理论的创始者乔治·格伯纳提出,现代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都在接受媒介的教化,其影响是深入骨髓的。现在的儿童与其父辈或祖父辈小时候不同,他们生长在大众传媒异常发达的时代,他们降临到世界上刚一睁开眼睛,就被各种各样的传媒信息所包围。当他们还不会独自跨出家门的时候,已经学会从电视里来认识这个世界;当他们还没有踏上社会的时候,已经能够通过互联网与世界沟通。

2.传媒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提供诸多认识便利的同时,也会对受众特别是儿童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自大众传媒出现以来,人们就在责难大众传媒对个人的思想观点、态度和行为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第一批大众报纸在19世纪30年代一出现,批评家就群起而攻之。广播、电影、电视问世之时,也成了恐惧、蔑视和斥责的对象。互联网出现之时,同样重复着对新传媒“催眠效应”的恐惧和担忧。

3.在对传媒暴力的心理学解释中,最有影响的当属来自学习理论(Bandura,1973)的角色模仿。另外比较有影响的就是兴奋转移理论和宣泄理论。

4.电视依然是青少年接触时间最长的大众媒介,网络媒介有后来居上之势。青少年的媒介接触行为与偏好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来自家庭、同辈群体和偶像;青少年对电视人物的行为与处事方式的模仿性强。青少年媒介接触的主要动机是增长知识和娱乐。

5.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影响巨大,媒介人物是中学生偶像的首选;男性与女性青少年、农村与城镇青少年在偶像崇拜对象上存在差异;“文化认同”是偶像崇拜的重要制约因素。

6.成年受众生理、心理、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在大众传媒的接触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表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经济水平成年人的媒介接触偏好差异。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受众权利意识的增强,成年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息反馈更加主动、踊跃,并积极从受众向传播者转变,主动利用媒介满足传播权。

7.总体而言,成年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表现得较为理性,但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无法脱离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群体环境和文化因素。

8.在消费社会,人们的社会分层从生产领域被引至消费领域。现代人的消费动机已经超越了追求物的有用性本身,而是对物的象征意义如社会地位、阶级趣味和个人品味的消费。正是出于这种动机,人们通过符号消费来区分或彰显他们的社会地位,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大众传媒无疑是赋予和传播商品符号意义、暗示或刺激人们符号消费的载体

基本概念:

1.图式: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指的是一种心理结构,常用以表示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已经内化的知识单元。在巴特利特看来,图式指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主动组织作用,它不仅使个别成分一个接着一个产生作用,而且使之组织成为一个统一的“组块”。信息以图式的方式表征,将大大提高其激活和提取的速度,也会节省极为有限的工作记忆的存储空间。

2.纠缠力:研究表明,学前期的儿童最容易受到电视广告的影响,往往难以抵制产品的诱惑,因此当他们的父母在商店里拒绝答应其购买要求时便大发脾气。

3.媒介依赖症:“媒介依赖症”的典型症候,表现为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往往从大众传媒或媒介人物中寻找依据;满足于媒介所建构的虚拟社会的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4.非适应性认知:非适应性认知表现为个体对周围世界、个体与他人、个体对自身的不合理或不准确的认知,这种认知导致个体非适应性的行为和意识,从而产生心理和行为的障碍。

5.成人的自我同一性: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个体体力和情感上的急剧变化,以及同步增长的对成熟行为的社会期望,使青年个体开始努力寻求个人的同一性。他们必须把一些特别重要的特征,如新的身体特征、新的能力、新的感情和新的角色同自身早期的儿童身份整合起来,通过询问或探索成人生活可以选择的方式,努力把这些新特征融合为一致的整体,符合社会的期待,从而在新的水平上获得自我同一性。

6.沉默的螺旋:诺尔—诺依曼发现,当公众围绕有争议的社会议题讨论时,群体成员在观察“意见气候”后发现自己的观点属于优势意见时,才会倾向于大声疾呼,反之为了避免受到群体孤立的惩罚而倾向于沉默或者附和。这样,劣势意见的沉默会造成优势意见的增势,而优势意见的强势又反过来迫使更多的人趋于沉默,从而形成沉默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最终导致“公开”的意见——舆论的诞生。

7.夸示性消费:由社会学家维布伦在考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社会“有闲阶级”为自己博取名望的生活方式后提出。这些阶级成员相信要提高消费者的美誉,就必须进行非必需品的消费。这种为了某种社会地位、名望、荣誉而进行的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消费,用鲍德里亚的话说,就是符号消费。

思考题:

1.你如何理解大众传媒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2.美国将各类电影分成G、PG、R、X四级,分别表示:人人都可以看、未满十八岁的要父母陪同才能看、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可以看、只有成年人才能看。你觉得这种分级制对于中国来说迫切吗?

3.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费斯克认为女性青少年对麦当娜形象的反父权制意义上的解读导致了麦当娜的成功:麦当娜的形象不是父权制下少女的意义典范,而是父权控制与女性抵制、资本主义与从属群体、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符号冲突的战场。女性受众的评价是:“她性感但不需要男人……她是那种非常独立的人”,“她给了我们理想。这确实是女性的解放,不必担心男人怎么想。”(《时代》,1985)请试着分析自己喜欢某个偶像的深层原因。

4.不同性别、年龄、收入的成年受众在大众传媒接触偏好上有何差异?

5.大众传媒在成年受众的社会分层上如何扮演重要角色?

延伸阅读:

《火星人入侵》节目

(The Program of“The Martians'Invasion”)

John Vivian

1938年,富有天赋的年轻编剧奥逊·威尔森(Orson Welles,1915—1985,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影片《公民凯恩》的制作人和主演)好运不断,CBS的黄金时间播出了这位年仅23岁的编剧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这个广播剧改编自19世纪作家H.G.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只花了5天时间就匆忙上阵了。当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度认为它的虚构成分太多而且滑稽可笑,考虑取消它,但奥逊·威尔森坚持要播放。于是制片人说:那好吧,既然要播,就要让它紧张刺激点,要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让人们觉得真有这么回事。他们选择在万圣节前一天播出这个节目。无论是威尔森本人还是CBS都没有想到这篇急就章会成为人类广播史上最值得纪念的节目之一。

那天的广播剧节目是这样开始的,奥逊·威尔森用未来某个时候的一位年迈历史学家的声音,神秘、低沉地开始了开场白:

“我们知道,在20世纪早期,这个世界正在被比人类更伟大的外星生命密切地注视着……”

img31

奥逊·威尔森在绘声绘色地演播广播剧《火星人入侵》

在这个令人不安的独白之后,紧接着是与往常一样的天气预报,然后是一段舞蹈音乐,通常广播剧播出10分钟之后会播放一段音乐休息一下,但是,当天的音乐被“突发新闻”打断了:一个天文学家证实,可以观测到火星上有几个很显眼的爆炸产生的“白色炽热气团”。

新闻报道结束后,听众又接着收听音乐,当音乐的旋律再度响起时,突然再次被打断:地震学家侦测到,新泽西州出现一次像地震一样的震动。然后是一条接一条的新闻:一个“巨大的燃烧的物体”已经降临到了新泽西附近的一个农场,播音员还以记者的口吻描述说,他看见了火星人正从一个太空船里爬出来。

“我的天,有个东西正在爬出太空船!”播音员在做“现场报道”:“他身上闪着光泽,就像湿漉漉的皮毛发出的光泽。啊,他的脸,……简、简直是难以形容!”

1938年,全世界笼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里,而《火星人入侵》所用的手法——急促的、喘着气的报道,同一个月前报道“慕尼黑危机”时的方式一模一样。

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传播学教授麦克尔·赫密斯说道,“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年代,人们会想,‘战争的威胁可以来自各个大洲,当然也可能来自太空。’”

故事节奏加快了,巨大的火星人横穿整个国家,释放出致命的毒气。一次又一次,远方的记者们消失在毒气中间。内务部长出现了:“公民们,我不会试图隐瞒局势的严重性……我们每一个人把忠诚奉献给上帝,我们必须继续履行我们的责任,我们整个国家必须团结起来,用勇气去面对这个毁灭性的敌人,献身于保护人类在地球上的至高地位的事业。”

同时,火星人消灭了陆军之后,正在横渡哈得逊河。在一片混乱的背景声中,一位记者在描述,火星人正在成千上万地屠杀人类,向他冲了过来。毒气漫过了第六大街,接着是第五大街,然后有一百码远,然后是50码,然后,麦克风失灵,所有声音都消失了……奥逊·威尔森把这段时间拖了好长好长,播音室里的制作人在玻璃后面都似乎觉得太久了,他们做手势问他,你在那儿干什么呢?他在那里控制着沉默,时间就这样在无声中一分一秒地过去。最后终于有声了,他用极其怪异的声音问:“你们好!……能听到我吗?……有人在吗?……”而那时收音机前的人们早就夺门逃走了。官方责令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立刻澄清事实真相。很快,电台中止了节目,开始播放“公开声明”,但此时,收音机旁已经没有听众了。

令奥逊·威尔森和他的剧组人员感到惊讶的是,这部戏引发了广泛的恐慌。在全国范围内,居民聚集在街道上,他们用湿毛巾捂住脸,以防止吸入火星人的“毒气”。第二天的《纽约时报》在头版的报道中描述了头一天听众的恐慌:“极度恐慌的听众塞满了道路,有的藏在地窖里,我在枪中装满子弹……”这个节目成了报纸上的头条,甚至把希特勒也挤走了。

据普林斯顿大学事后调查,整个国家约有900万人收听了这个节目,约175万人信以为真,其中120万人产生了严重恐慌,要马上逃难。实际上,广播剧播出时,开始和结尾都声明说这只是一个改编自小说的科幻故事,在演播过程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还曾4次插入声明。并且同时有几乎10倍于此的听众收听的是另一家广播网的一个通俗戏剧节目。此外,节目只播出了一小时,这么短的时间里不可能发生如下事件:火星人降落,横扫整个美国,纽约被毁灭。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该节目会对听众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这个闹剧的始作俑者、时年23岁的奥森·威尔斯自然备受谴责。后来,他通过新闻媒体向全国公众道了歉。尽管他面临多起诉讼的威胁,有的索赔金额甚至高达数百万美元,但美国法律不支持这种诉讼,最终没有一件立案。

年轻的奥逊·威尔森因此一举成名。好莱坞邀请他加盟,但被他拒绝了。他宣称,想叫他去好莱坞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让他像以前在戏剧和广播中做的那样,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当然,好莱坞很快就再次找上门来,答应了他的所有要求,并提高了待遇。从此,奥逊·威尔森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大明星和制片人,签下别人签不到的合约,并成功制作和主演了被公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影片《公民凯恩》。

在影片中,奥逊·威尔森饰演的凯恩出场时说的头一句话就是:“不要相信收音机里的任何东西。”数年后,古巴一家电台用古巴语重播了这个广播剧,同样引起了骚动,愤怒的听众事后烧毁了这家电台。

这一事件成了新闻史上一个有名的恶作剧,一档广播剧产生了如此惊人的传播效果,它直接促使了人们对受众心理的关注和研究。对此事件的研究结论直接导致了“魔弹论”的产生,也正式拉开了传播学中受众心理研究的序幕。

(节选自John Vivian的The Media of Mass Communication,Boston:

Allyn&Bacon,19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