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结构“新”化与

社会结构“新”化与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结构“新”化与 网络言语及“‘阅听人’体系”赵晓光农业人口仍占大多数的中国,由于新媒体的发展正迅速改观。无论社会分层结构的定型化进程,也无论曼纽尔·卡斯特尔所言之“革命”,都必然在社会生活各层面有所反映。着眼于媒体传播研究,笔者认为,论题“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本质可以部分地归结于宏观的基础理论的重构:应该“重构‘阅听人’之体系基础建构”。

社会结构“新”化与 网络言语及“‘阅听人’体系”

赵晓光(1)

农业人口仍占大多数的中国,由于新媒体的发展正迅速改观。从1987年第一封电子邮件发出开始,三十多年来新媒体已经发展得令当代中国获得了社会大转型。因此,学习、研究新科技,应用、发展新媒体是关乎我国自立于强国之林的重要国策。

“社会大转型”的重要内容,或曰其同质替换词,是“社会再结构化”。曼纽尔·卡斯特尔提出,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一场“革命”。在此“革命”中,信息技术在当代的重要性如同工业革命时期的“能源”。而根植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技术范式,它使“社会再结构化”。简言之,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社会“结构‘新’化,网络促‘新’”的新时代。

“社会再结构化”是理论大题,是复杂深奥的理论问题。从实际切入,笔者表层性地理解其为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定型化”进程。有学者指出,“社会分层结构的定型化”具有下列几重含义:第一,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表现为贫富分化:“区隔”;消费方式、审美趣味以及体现这种审美的消费物品的“专属性”。目前的大学生被分为“五大部族”,不同背景的学生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第二,内部认同的形成。财富、权力作为首要的标准,不同群体具有很强的“我们感”与“他们感”。第三,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中国经历着“快速城市化”的过程,“社会流动的基本趋势是越来越趋于常规化。如果说非常规化社会流动的基本机制是体制改革,那么,常规化社会流动的基本机制则将是教育”。第四,社会阶层的再生产。“现在社会中的机会结构越来越锁闭在本阶层或本群体的内部。于是就出现了阶层的再生产”。“阶层再生产的另一个重要机制就是教育。教育对于阶层再生产的作用,学术界一直(“直”原文误为“枝”,引者注。)”有两种针锋相对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教育具有一种阶层再生产的作用;另一种观点则强调教育对社会流动的积极作用(2)

笔者浅见,在“社会分层结构的定型化”的含义中,阶层边界形成是深层内涵;内部认同形成是必然表现;“快速城市化”是超量催化剂;社会阶层再生产是效果难测的不能“定型”的“社会分层结构的定型化”。

“社会再结构化”也可释疑于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派(兴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派有四个主题:一是空间的生产(production ofspace);二是对城市的权利(the right to the city);三是集体消费(collective consumption);四是都市社会运动(ur-ban socialmovements)。前两个主题由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Lefe-bvre)引入。后两个批判性的主题由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担纲。卡斯特尔的学术价值在1970年经历了从结构主义人文主义的巨大转向。他继承了传统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冲突论和社会运动论并用以解释城市过程。卡斯特尔围绕着“集体消费”问题产生的社会运动的实践和理论意义,认为集体消费过程更适合于成为城市过程的主导力量,提供这种服务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政治动员。他以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重建城市社会学的核心范畴,城市被重新界定为在资本积累与社会分配之间、国家控制与人民自主性之间矛盾和冲突的焦点(3)。无论社会分层结构的定型化进程,也无论曼纽尔·卡斯特尔所言之“革命”,都必然在社会生活各层面有所反映。

反映于社会言语,历史地要求于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积极地升华结晶于传播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当代中国传播学”,其共同热点之一就是“网络言语”。网络言语虽然得宠于语言规范的渐行渐变的包容性而产生而存在,但它终究必须沿着语言规范之道而自省自律地以求得继续生存与发展;或言之,不许它以“革命”之名而肆意“脱轨”。这种历史的要求并不是苛求,而是现实需要标准的体现,因为,根植于信息技术的、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普遍技术范式的网络,必须建立自身体系的包括“言语身份证”在内的认证系统。只有如此,才可以最低程度地保障社会再结构化的有序化与可持续发展。

着眼于媒体传播研究,笔者认为,论题“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本质可以部分地归结于宏观的基础理论的重构:应该“重构‘阅听人’之体系基础建构”。在对立体化阅听文化及其新模式意义的阐明中,我们将可以自觉于阅听文化时代,在重构阅听人中做好阅听人。

一、正名探义与择善

研究阅听人,重构阅听人,前提不能不是正名和探义。

关于“受众研究”(Audience Research),台湾、香港等地学者习惯地称之为“阅听人研究”;在中国内地,则普遍名之为“受众研究”。

Audience一般可译为中文的“观众”;但字典解释含义则有两种:一是听众;二是读者,于是一“听”、二“读”或“阅”,合起来即为“阅听”。这样看起来,“观众”只是“观”而已,“阅听”比“观”的含义更准确也更丰富。因此,应弃“观众”而取“阅听人”。

“观众”是复数。大陆传媒界流行言语中有“一位(个)观众……”的说法,严格地讲,在复数词前不能加数量词“一(位、个等)”;但已经习以为常,也只好算是约定俗成了。但是,在科学的学科研究领域中,笔者建议使用“阅听人”以表谨严的态度,以显示其固有的基因与多维度多层面的可研究性。“阅听人”可以是复数,也可以是单数;既如此,不同于“一个观众”,“一位阅听人”云云,就可以顺情合理地通行无阻了。

还有一种“阅听众”的提法:“什么是阅听众……又名传媒受众,即由传播媒介接收讯息的人,讯息的来源可以是任何传播媒介……‘阅听人’一词较常出现于台湾学术用途,理论学者和媒介工作人员较常使用该词。”(4)

笔者认为,既然有了“阅听人”一词,那么,“阅听众”的提法就显得没有必要了。原因在于:如前所论,“阅听人”可以是复数,可以表达“众”的含义。正如“路人”、“读者”、“看客”、“顾客”等,均已含有了“众”义,大可不必再造什么“路众”、“读众”、“看众”、“顾众”之类。

“受众”,字面上直说就是“接受……的群众”。至于“接受”什么,其言不详,往往还需要附词加以限定,如“‘传媒’受众”等。

当“受众”尚处于似乎范围无限的态势时,“受众研究”当然还不能说是一门严谨意义上的学科。严格的学术研究不允许如此地范畴无界定。“阅听人”则不同,其名凿凿,其实昭昭,名实一致,是一个可以确定无疑的研究对象与运用范畴。

在“受众”中,“众”处于“受”的被动地位。

“传媒受众”也只不过是“传播媒介”的“接收人”:“传媒受众,即由传播媒介接收讯息的人。”(5)

“受众”处于被动坐标。唯其“被动”,才渴望“地位的提升”,此论可以证之于专家言论:“从传播的角度,有论者认为……昭示着受众地位的提升。”(6)

“阅听人”则不同。在“阅听人”中,“人”在“阅听”,处于主动地位。

主动地位充分体现于当今的网络。比比皆是的例子是,当你读完若干文字后,往往能看到“阅读全文”“我要留言”、“热帖留言”等的提示语,你可以发挥自己作为阅听人的主动作用。

循被动地位以研究,研究往往处于被动;循主动地位去研究,研究则易于主动并充满创造性,可以开拓无比空阔的想象空间。

“受众”、“阅听人”两相比较,鄙见还是后者佳。

对比分析之后可以肯定,在学科研究领域,“阅听人”具有科学标准值。

因此,就事论事,就词论词,在正名探义之后,择善而从之,郁郁乎文哉,吾从“阅听人”!在中文中,用“阅听人”统一研究所指,是完全必要的,此将有利于提高研究的精准精密度。

概言之,在此我的研究方法是对比分析、择善而从、统一所指、择善坚执。

二、阅听人的专指与生产趋态

“阅听人”从来就有、古已有之。唐诗《琵琶行》名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对于那个风尘沦落的“琵琶女”来说,白居易就是她人生幸遇的阅听人,知遇知己知心的阅听人。白居易之前,有无数名家、不少奇遇、几多“阅听”经历;白居易之后,《琵琶行》读者甚众、演绎不穷,孕育出了一代代的“阅听人”。但是,此类情况不是我们所研究的“阅听人”对象。

在传播学,作为传媒语的专指,我们这里的“阅听人”主要是指当代传媒中的阅听人。

诚然,“例行生活表演化的特色,使得日常生活中所有事件都成为一场演出,人们都成为参加演出的表演者……每个人都同时采取了两种角色:在观看他人的同时,亦是被观看的对象”(7)。其实,就本质而论这还是现代的一种生产现象。

阅听人既是阅听的主体,同时也是被阅听的客体。两者的互动互转就是一种关于“关系”的生产,一种“精神—物质”的生产,一种具有全球性的当代生产:你贴在手机上看风景听故事,看风景听故事的人把你摄入了手机,于是,你就是他的风景和故事;光、电、形、音、色的多媒体装饰着你的梦,炫耀着你的幸福或者宣泄着你的不满或者诉说着你的不幸……在有意或无意中,你见证、丰富了传媒的阅听互动性。这一切都有可能进入录像包括监视器,这一切都有可能正在作为原料或曰素材成为规模生产的数字化精神产品。而这些产品,将不断地供给你我他的大家,以可行而不可止的趋态有偿地持续地消费着,毫无疑问,阅听人都在痛并且快乐着。也许痛不定,不思痛……

阅可阅,非常阅,听可听,非常听,一切在生产,生产是一切,一切皆在消费中。

三、后工业社会与商品阅听人

“按照美国人的斯梅塞的观点,在后工业社会的条件下,阅听人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商品,大众媒介其实就是这种商品的生产者(卖方),而广告商则是买方。这样,新闻及其他信息实际上是一种联结阅听人和广告商的‘媒介’,诱使阅听人全神贯注地参与到传播活动中来,成为广告商所支持的媒介公司的社会化背景”(8)

斯梅塞的理论观点,直言之就是:通过新闻,媒体把阅听人卖给了广告商。这是对后工业社会的赤裸裸的刀刀见血的解剖,笔者欣赏其人醒世警言。解析上述“关系”,即:

商品:阅听人;

卖方:大众媒体即商品生产者(“媒体”原作“媒介”,不妥,笔者改);

买方:广告商;

媒介:新闻(及其他信息):联结阅听人和广告商。

在前论(二、阅听人的专指与生产趋态)中笔者说“……就本质而论这还是现代的一种生产现象”,在此,我可以补充:既是生产,当然有消费,这也是一种消费现象。

还有,斯梅塞理论也验证、证实了笔者“关于‘关系’的生产”的观点:“商品——卖方——媒介——买方——商品……”这正是以“商品:阅听人”为目的物的循环链,一个可永续的循环链。其每一环节都体现着一种“关系”甚至新关系,所以我提出了阅听人体系中的“‘关系’的生产”论点。

借助斯梅塞,了解并确定后工业社会的阅听人社会坐标,有助于我们前瞻地“重构阅听人”理论体系

四、立体化阅听文化及其新模式意义

“当今……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新闻信息传播各个环节的基础,人类进入了所谓的数字媒体时代”(9)。笔者认为,“数字媒体时代”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笔者还认为,“数字媒体时代”的断语还需要论析、补充与完善。

拙见以为,我们的时代,是“世界阅听文化时代”。

我们应该取用科学的学科论的视角。

基于数字化传播的复合化传播趋势,阅听人所面对的当代文化可以一言以蔽之曰“立体化阅听文化”。即以无人不顾、众人皆知的新闻信息为例。现在新华社的新闻信息报道已经通过三种主要形式形成了立体化传播:①传统形式的报道。主要是文字、图片、图表通稿,国际、国内参考报道,专稿、特稿等;②新形式的报道。主要是在新技术条件下兴起的网络、信息、音频、视频、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等报道;③社办报刊报道。包括《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半月谈》、《望》等。此外,还有楼宇电视、繁华市区公共显示屏、地铁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等,无一不是多种传播通道的复合体。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同时结合在一个移动终端上,已经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最便捷的理想媒体型态(10)

在此,笔者之所以称之为“型态”而非“形态”,是因为“同时结合在一个移动终端上”的“立体化阅听文化”是前所未有的文化的新型模式,是标志着人类共同文化发展趋态的世界文化的新模式。

文化新型模式的现实普泛化是一种社会动力,它孕育着催生着真正的人类共同文化。

人类共同文化不仅指内容而且要求内容,同时也兼指形式并且创造着形式。

“同时结合在一个移动终端上”的“立体化阅听文化”,可以学科性地名之为“终端融汇文化”,其含义可以析分并且扩展为两种:一是科技形式层面,指传播技术方法手段的结合、交互;二是人文内容层面,指生存于世界多元文化之中的阅听人的基础文化的容会、融汇与融会。

世界终端融汇文化以现代科技形式融汇世界多元文化,它在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人类确立生命意义、为人类文化优秀代表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人类永久和平之奠基诸方面,均可以发挥巨大力量,可以起到先导作用。对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来说,投身其中,正可以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抱负,尽到历史的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11)

五、阅听文化时代与重构阅听人

(一)“世界阅听文化时代”是一个文化的生产的时代

在精神领域,我们生产着新的“关系”:人与物的新关系;人与人的新关系。

在新的关系中,甚至还塑造着“新人”,例如“中性别主体”(12)

“中性别主体”是流行歌手与阅听人的互动互存的结果。

(二)新的“关系”的生产创造了新的社会即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网络社会:“网上社会,指的是在电子网络空间里面,由人们的行为活动、彼此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创设的特定社会文化现象所共同构成的社会。这种依托于互联网络之上的人的行为活动的空间和场域,可以被视为是对网络社会的狭义理解”;广义的网络社会,包含两个组成部分:①狭义网络社会,倚网而生的网上社会即存在于电子网络空间的虚拟现实;②离网而存的直观现实的“网下社会”(13)

从实际应用上看,狭义渐衰,广义已经成为全义。

(三)“重构阅听人”论题实质上是提出了一个理论工程:重构阅听人理论体系

以公民社会建设为背景,体系建构首层意义就是关于“公民—阅听人”媒介系统的建构。必须解决的两大关键问题如后。

第一,革新认知。首先要革新关于“阅听人”的认知。要重新认识并确定阅听人的社会坐标与传媒价值。例如,不能把阅听人单向地视为消极的消费者;阅听人具有与媒体互动的主体性。凡具有表达、行动能力的阅听人,皆可自由地与媒体互动。

第二,培育主体。必须培育“知媒用媒”的阅听人。阅听人必须从自在转为自觉,必须知道自己可以拥有并可以享用的“知权”、“责权”等。

(1)这里的享用的“知权”,就是确定并促进阅听人享有媒介知权:接近媒体、了解媒体,知其特性、生产—制播、鉴赏要点等。

(2)“责权”是“知权”的延伸。这里,“责”具有双面性。首先,阅听人作为社会分子不能对社会不负责任。他应该做好自己分内应做的事,这就是要尽责、负责、责无旁贷。在此层面上,“责”全等于“义务”。

同时,对社会负责任的阅听人有权要求媒体媒介对自己负起责任。所有阅听人都有自由表达自己欲望、需求的平等的权利:向媒体提出自己的议题,质疑任何有可讨论之处的论点,有权对阅听对象(产品)提出要求,例如真实性要求、导向性要求、趣味性要求以及有益性要求:所收看的节目应该有利于阅听人的理性的身心的修养,必须摒斥那些感官沉醉、无法自拔的阅听产品,对青少年尤其如此……

有专家指出:“互联网络的发展,已经开始造就出一个全新的‘网上社会’。人类的生存界域和行为活动空间由此而得到极大的拓展和延伸。同‘网下社会’一样,‘网上社会’的和谐运行同样离不开基本的社会规范和秩序状态。网络行为失范,作为‘网上社会’和谐运行中的‘扰动因素’,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危害。只有对其加以防范和控制,才能实现和保证“网上社会”的和谐运行。”(14)

与上述主张不同,我们可以看到类此申明:“本站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不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如无意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予以删除。”(15)这就是说,网站只负责接受投诉之后的“删除”,其他责任一概不负。

这种现象,值得思考、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

这种现象的本质是:我们时代亟须优质教育与正确价值观的高举。

媒体不仅是工具,而且是社会教师,是教育者。教育、包括传媒教育,其本质在于模塑生命。媒体应该以心授学、以身立教,做阅听人的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启迪阅听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智,与他们分享网络世界的价值和新纪哲理,努力提升全体阅听人的知识水平。

(3)阅听人必须掌握“用技”。媒体必须引导阅听人在“知媒”的基础上“用媒”:学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媒体媒介正确表述己见、收传信息。

(4)网络兴衰,匹夫有责。我们不时地慨叹传播因不当的市场价值而蒙污,但我们作为阅听人也有分造成这问题;因而不能免责,应该责无旁贷,正本清源。

(四)尊重、维护、发展阅听人的公民权利并不断强化其实践能力

这是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媒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其存在的最重要的理由。有专家说,要使阅听人耳聪目明,成为“脑清手巧的传播者”(16)。笔者赞成这样的主张,并愿意略加补充:媒体作为社会教师,不应把自己的“教学”简化为纯粹的技术;要把全体阅听人当作自己的衣食父母,竭力将自己的赤诚与能力奉献给社会。

(五)必须充分而且善于利用网络

例如网络问政。网络问政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政府和网民为主体进行的涉及政治、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的双向互动过程。政府是网络问政的主要推动者,网民则是网络问政的主要参与者。下引一段对话(17):

有记者问俞正声:“您如何看待网络问政?”俞正声回答:“网络是改进政府工作的好工具,是回应群众关切的重要手段。”俞正声说,网络信息反映政府工作中的问题,最直接最迅速。他举例说,自己和同事们每晚都会收到一本《网络舆情专报》;世博会期间每天更有早晚两本。“这是我们必看的。专报里面反映的问题,大多数是准确的,甚至可以反映到哪个场馆外有垃圾,哪个场馆会出现什么问题。”俞正声说,网络大大促进了世博会期间为群众服务的工作,“这是个好东西,要用好”。

对话说明,网络问政是受到支持的,在改进政府工作、回应大众关切方面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看出,网络问政也是民众参政的方式之一。网络,是社会建设的有力助具。

(六)以当代大学生为例的网络问政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广泛地参与到网络问政之中。近年通过媒体进入大众视野的网络问政事件越来越多,对网络问政的评价,政府导向的宣传一直都是媒体声音中的主流。为了探究网民对网络问政的真实评判意见,北京大学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18)。研究选取大学生群体,以定量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网络问政与大学生生活的关系。通过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详细分析大学生对网络问政的态度和评价,进一步探讨了网络问政在中国的发展并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研究结论指出:大学生对互联网的态度更大程度地决定了对网络问政的态度。

(七)应当利用网络优势促进公民问责的发展

飞速发展的网络对我国公民问责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有关专家主张,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促进公民问责健康发展。主要见解是:①利用网络优势,拓宽公民问责渠道;②利用网络优势,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③利用网络优势,培育公民问责文化:利用网络培育公民问责理念;利用网站资源的丰富性宣传公民问责知识,提高公民问责能力;④加强网络引导和管理,保障公民问责健康发展:加强网络伦理建设,树立责任意识;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要加强对网络舆论问责的管理(19)

(八)必须合法、合度地在网络上言与行

有论者著文,着眼于网络新闻信息在“立体交叉互动而形成的信息系统”中的运动,指出“在不断的议程设置、筛选、过滤、传播中形成”舆论热点,从蝴蝶效应与混沌理论入手进行研究,分析了网络舆论热点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时代的循环式生成路径与特点(20)。因此还指出,网上社会应该避免矛盾不断升级、事态扩大倒向变更、信息走向偏移所导致的舆论评价的压倒性倾向,应该避免言行异化,反对语言暴力,反对网络暴力,提倡合法合度的言论与行为。

六、阅听人与网络言语

一个可爱的名称:“网虫”。这是阅听人中极富特色的群体。他们是网络言语的创造者,是于网络“交往方式”有奉献的革新者。

在全球化的互联网运动中,“网虫”们聊天上瘾,为了提高效率或满足特殊需要,他们采取特定表达方式,在圈内逐渐约定俗成并渐次普泛化。这种新兴于、流行于当今网络的特殊用语和符号,普遍称之为“网络‘语言’”。由于尚未经过严密论证,我姑且称之为“网络‘言语’”。

有别于传统的、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网络言语简洁、生动,形式多样,包括汉语拼音或英文的字母缩写、含有特定意义的数字、形象生动的图片与网络动画等(21)

专家们从理论上正在进行研讨。笔者仅从实例分析角度略谈浅见。

对于网络言语我们究竟有多少发言权,多种情况下决定于我们对它的了解、理解程度。作为“40后”人,笔者运用网上资料进行了一次自测。

凡例先定符号,分类如下:

A:基本上是一看就懂;

B:一经资料提示后马上就懂;

C:想想就懂;

D:多想想才懂;

E:无论难易程度,本能地产生了排斥反应。

自测情况如下。

问题                              自测答案级别

以下是1~78例(22)

1.砍柴:(can't I)难道我不行吗?                   B

2.美眉:漂亮的女生                         A

3.BT:变态                             B

4.PMP:拍马屁                            A

5.GF:girl friend女朋友或good friend好朋友             C

6.BF:boy friend男朋友或best friend最佳朋友             C

7.菜鸟:差劲的新手                         A

8.286:落伍                             B

9.748:去死吧                            B

10.yddz:忆典定制                          E

11.SB:傻B                             A

12.DB:低B                             B

13.LW:礼物                             B

14.7708801314520:亲亲你抱抱你一生一世我爱你            B

15.OUT:老土                            B

16.和谐:屏蔽,删除                         D

17.新蚊连啵:被无数蚊子咬了。                    A

18.王道:权威、真理。                        E

19.Y:为什么                            B

20.坛子:论坛                            C

21.驴友:旅友的谐音,喜欢旅游的人,背包一族。            A

22.银:人                              A

23.礮:无奈                             B

24.MS:貌似                             C

25.特:他                              D

26.无语:==||;--||                        D

27.偶:我                              B

28.小P孩:年轻人                          A

29.小强:蟑螂                            A

30.虾米、神马:什么                         C

31.表:不要                             D

32.稀饭:喜欢                            E

33.酱紫:这样子                           E

34.酿紫:那样子                           E

35.女子:好                             E

36.弓虽:强                             E

37.顶:同意                             B

38.汗:无语                             E

39.寒:吃惊                             E

40.灰常:非常                            E

41.哥屋恩:滚                            E

42.杀人:纸牌游戏                          E

43.粉丝:fans                            A

44.cu:see you                           B

45.nc:脑残                             C

46.TMD:他妈的                           B

47.TNND:他奶奶的                          B

48.RPWT:人品问题                          B

49.sg:帅哥,帅锅,色鬼,色棍……                  B

50.pm:短消息(推荐使用论坛短消息功能)                D

51.3q:thank you                          B

52.bc:白痴                             B

53.bb:拜拜;抱抱                          B

54.bd:笨蛋                             B

55.pf:佩服                             B

56.pk:单挑or群挑                          A

57.lr:烂人                             E

58.RP:人品                             A

59.rt:如题                             E

60.tk:偷窥                             E

61.zt:转帖                             B

62.zz:转载                             B

63.PP:图片(通常在帖子里面用到)                   B

64.RB=烧烤或RB音乐                         E

65.Two(兔)傻=二傻                         B

66.BD=百度                             A

67.RMB=人民币                           A

68.QB=Q币                             C

69.YY=意淫                             C

70.GD=勾搭                             C

71.GY=勾引                             C

72.YD=淫荡                             C

73.童鞋=同学                            E

74.桑心=伤心                            E

75.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                    B

76.1234567=你是我的未婚妻                     D

77.7417419741=气死你、气死你、就气死你!              B

78.小黑屋×日游=封号×天                      E

以下是79~90例(23)

79.BBS:bulletinboardsystem缩写即“电子公告板”。指公共论坛。    D

80.BL:玻璃。不是指一种易碎品,而是同性恋。             E

81.BTW:顺便说一句,源于:By The Way。                B

82.DX:大侠,大虾。在某方面值得佩服的人,有调侃的味道。       D

83.JS:奸商,原指不法商人,现扩大化,指所有商人。          C

84.FB:腐败,指聚会+吃饭+活动。                   E

85.Gx:恭喜。                            B

86.LD:领导,也指家里的领导即老婆、老公、亲子等等。         B

87.LP:老婆,有时也指个人的心爱之物。                B

88.LG:老公                             B

89.LM:辣妹                             B

90.O了:OK了,好了。                        A

以下是91~100例(24)

91.BXCM:冰雪聪明。                         B

92.OMG:oh my god的简写。例:OMG,你居然真的去了!?          B

93.RUOK:A re you OK?                        C

94.XDD:表情语,理解时请把头往左偏,X代表已经笑的看不见眼,D为大笑的嘴。D的数量可变,表示大笑的程度。

                                  D

95.CU:see you                           B

96.TTYL:talk to you later,再见,下次再谈。            D

97.爱老虎油:即I love you的谐音。                  B

98.二硫碘化钾解释:KISS。二硫对应SS,碘对应I,钾即是K。(有论者惊叹:发明人也太油菜花了!)

                                  C

99.烧香的不一定是和尚,还可能是熊猫……源自某一时期大行其道、网友闻之色变的熊猫烧香病毒。

                                  A

100.残念:日语,“遗憾”。                     E

统计自测结果是:A.16项;B.38项;C.14项;D.10项;E.22项。所占总例百分比分别是:A.16%;B.38%;C.14%;D.10%;E.22%。ABCD之总和为78%。按凡例符号规定,基本上一看就懂、经提示就懂、想想就懂、多想想才懂的“言语”占78%,居于多数地位。其中,A与B之和为54。按凡例统计,基本上一看就懂、经提示就懂的“言语”占54%,过半,属于多数。其群众基础是不可动摇的。

仅就此“可读可懂性”而言,可以断定:想在网络上彻底清除“网络语言”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它的不合情理元素,如“沙”,将在历史发展的大浪中淘去。至于网络言语可否通行一切无阻,我的回答是:否!目前,其活动范围应该加以界定:既为网络言语,还是限于网络为好。当然,“自测”远远不足为据,但还是可以提供一个参照系。

七、方针方向与研究方法

(一)方针方向

中国网民现在已经达到以亿计的增长:2005年6月底,网民数超1亿;2007年12月底,网民数超2亿;2009年6月底,网民数超3亿;2010年6月底,网民数超4亿,达到4.2亿,普及率上升至31.8%(25)

宏论《2010年的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一文分十项论述了标题专题(26)。笔者谨摘其要:①确定方针把握方向: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明确提出“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是中国政府的基本互联网政策”。为了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年内新设九局,即网络新闻协调局,其主要职责是“承担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有关指导、协调和督促等工作”;②三网融合终于起步:2010年1月1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制定积极、务实的全媒体战略,是通往未来之路的重要保障;③法规出台专项整治;④宣传报道生动深入;⑤微博兴起作用抢眼;⑥新闻网站转企改制;⑦赴美IPO再掀高潮;⑧网上舆论此起彼伏;⑨对话对抗各有呈现;⑩江湖恶习充分暴露。

通过以上范围广涉的论述概要,我们就可以看出,网络研究已经属于大众研究、社会研究、政策研究、法制研究的不可分割、不能回避的重要部分。其研究价值,功在专题、利归传媒、德泽万众。

(二)研究方法

阅听人是网络主体,阅听人研究是网络研究的重心、中心与核心。

互联网的应用普及,空前地增强了阅听人接近、介入、选择、使用、反馈媒介的能力与技巧,为阅听人增加了在可实现范围内参与传播、交流互动的最大可能性。

“重构阅听人”之研究的宗旨、思维与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例如:

必须强化媒体人的信息意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全球意识,尤其是全球意识。须知,没有全球意识,就没有传媒事业的未来。

思维应该自由。思想应该解放、开放。

要正确理解、处理传受关系:不要传受分离,而要传受合一;充分发掘阅听人内在之多元基因,使其显现、发挥现实力量。

研究必须采取交互式。当然并不排除传统的线性研究方法,但要在其基础上进行转变。

对比分析、择善而从、统一所指、择善固执,如本文之上述。

研究的必然趋势是:从单一媒体研究转变为综合媒体研究。但是,也绝不轻视、放弃单一媒体研究。因为,任何高品位的综合研究都不能不基于或依赖于单一媒体研究的“上天入地求之遍”的广度与深度。

草不断根,根不离土。研究的土壤是现实。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八、阅听人体系基础建构概要

总结、概括本文以上之要点绎析,可得出“阅听人体系基础建构”:

1.论述前提

正名探义与择善:“阅听人”。

2.阅听人的专指与生产趋态

传媒专指:当代传媒中的阅听人。

现代的一种生产现象。

阅听人既是阅听的主体,同时也是被阅听的客体。二者的互动互转之意义。

3.后工业社会与商品阅听人

4.立体化阅听文化及其新模式意义

世界阅听文化时代。

应取科学的学科论视角。

基于数字化传播的复合化传播趋势,阅听人所面对的当代文化是“立体化阅听文化”。

“同时结合在一个移动终端上”的“立体化阅听文化”,可以学科性地名之为“终端融汇文化”,其含义可以析分并且扩展为两种:一是科技形式层面,指传播技术方法手段的结合、交互;二是人文内容层面,指生存于世界多元文化之中的阅听人的基础文化的容会、融汇与融会。

世界终端融汇文化以现代科技形式融汇世界多元文化,它在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人类确立生命意义、为人类文化优秀代表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人类永久和平之奠基诸方面,均可以发挥巨大力量,可以起到先导作用。

5.阅听文化时代与重构阅听人

(1)“世界阅听文化时代”是一个文化的生产的时代。

(2)新的“关系”的生产创造了新的社会即网络社会。

(3)“重构阅听人”论题实质上是提出了一个理论工程:重构阅听人理论体系。第一,革新认知;第二,培育主体:①享用“知权”,确定并促进阅听人享有媒介知权。②拥有“责权”。“知权”的延伸。③掌握“用技”。④网络兴衰,匹夫有责。

(4)媒体的责任和义务。

(5)必须充分而且善于利用网络,例如网络问政。

(6)以当代大学生为例的网络问政的影响因素研究。

(7)应当利用网络优势促进公民问责的发展。

(8)必须合法、合度地在网络上言与行。

6.阅听人与网络言语

网虫——阅听人中极富特色的群体,网络言语的创造者,对网络交往方式有奉献的革新者。“网络言语”。笔者的自测结论:①仅就“可读可懂性”而言,其群众基础是不可动摇的。②网络言语活动范围应该限于网络为好。③密切注视新发展。

7.方针方向与研究方法

九、结束语

“重构阅听人”体系是一个大工程,其基础建构空前艰巨。《庄子》说“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7)。与此不同,我们的理论大工程其作始也必巨,而且邈无毕时。虽然如此,笔者仍然认为我们的理论大工程从“语言规范与网络言语”切入,渐次理顺与逐步把握“新媒体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关系,不失为可行之举。

新媒体在世界的发展深深地改变着中国,中国新媒体的发展又深深地改变着世界。改变中国就是改变世界,发展中国就是发展世界!

我们应该延续中国传播学术界一贯的关注传播与社会关系问题的优良传统,而且应该通过进一步开阔视界、加强对话、发展研究方法多元化,有效地促进传播学研究多维度、多层面的交流、融汇!近期特别要指出的是:据讯,2011年“中国传播学论坛”上,以乔治梅森大学Gary L Kreps教授为代表的多位美国知名健康传播研究学者,组成了“健康传播”专场,就该领域的理论架构、个案研究以及与中国传播学术界的交流合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

世界将因新媒体的发展而出现全球社会的大转型。

新媒体面临着世界大转型的大挑战!

【注释】

(1)赵晓光,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2)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的定型化[EB/OL].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735925621 & owner= 380475056.//黑大社调的日志http://blog.renren.com/share/225323704/7464116119.

(3)西方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范式演进[EB/OL].(2011-01-27).http://www.xjass.com/jj/content/2011-01/27/content_187371.htm.

(4)什么是阅听众[EB/OL].http://www.google.com.hk/search?q=%E4%BB%80%E4%B9%88%E5%8F%AB% E9%98%85%E5%90%AC%E4%BA%BA & hl=zh-CN & newwindow=1 & safe=strict & prmd=ivns & ei= LQAKTtTvLOedmQXu8 fCfAQ & start=40 & sa=N.

(5)同上。

(6)陈力丹,汪露.200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EB/OL].(2007-02-25).http://media.people.com.cn/GB/5413735.html.

(7)我迷故我在[EB/OL].(2010-08-25).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144143_97888.html.

(8)游学纪.今日美国财经版印象[EB/OL].(2004-03-15).http://blog.donews.com/jinhongwei/archive/2004/03/ page/4.

(9)唐润华.数字传播新趋势及其对通讯社的影响(之二)[EB/OL].(2007-09-17).http://news.xinhuanet.com/ newmedia/2007-09/17/content_6738858.htm.

(10)同上。

(11)“四为”语出张横渠。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

(12)神采菲.从王菲到菲迷——流行音乐偶像崇拜中性别主体的搏成[EB/OL].(2003-06-28).http://bbs.fdfz.cn/dispbbs.php?boardid=11 & id=5521 & page=40 & star=1.

(13)李一.论“网上社会”的性质及其和谐运行的实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1).

(14)李一.论“网上社会”的性质及其和谐运行的实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1).

(15)舆论无界限[EB/OL].http://www.513v.cn/jd-178373/.

(16)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研究(下)[EB/OL].(2008-01-20).http://www.lwbst.com/viewAction.do?lunwenid=4257.

(17)缪毅容,朱珉迕.俞正声:网上反映问题大多数都准确要用好网络这个好东西[EB/OL].(2011-03-07).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2011lianghui/detail_2011_03/07/5006110_0.shtm l.

(18)孙强,黄蓓蓓.网络问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当代大学生为例[EB/OL].(2010-12-21).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150608/150616/13541214.html.

(19)孙红竹.利用网络优势促进公民问责的发展[EB/OL].(2011-02-16).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 206896/214122/13936219.html.

(20)师静,王秋菊.从“蝴蝶效应”谈网络舆论热点生成路径[EB/OL].(2011-03-24).http://www.scio.gov.cn/wlcb/ llyj/201103/t879684.htm.

(21)http://baike.baidu.com/view/47549.htm.

(22)http://baike.baidu.com/view/47549.htm.

(23)百味人生.网络语言[EB/OL].(2007-9-12).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842209 & PostID=10990509.

(24)最新网络语[EB/OL].http://cd.qq.com/invest/07networdsvote.htm.

(25)闵大洪.2010年的中国网络媒体与网络传播[EB/OL].(2010-12-24).http://media.people.com.cn/BIG5/ 40628/13573406.html;http://media.people.com.cn/BIG5/40628/13573936.html.

(26)同上。

(27)http://www.google.com.hk/search?ie=UTF-8 & oe=UTF-8 & sourceid=navclient & gfns=1 & q=%E3%80% 8A%E8%8E%8A%E5%AD%90%E3%80%8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