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汉动词的句法语义对应

英汉动词的句法语义对应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不注意语义研究。尽管如此,题元理论在帮助人们成功地揭示句法结构的基本语义概念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为句法与语义的对应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能。目前多数语言学家提到过,句法结构的形成后于语义结构的形成。行为层的题元角色与题元层的题元角色在句子中完全对应时,通常称之为无标记对应。

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不注意语义研究。以句法结构为专项研究的乔姆斯基,在研究过程中,几乎不谈语义。但乔姆斯基的学生J. Katz却认为,纯句法研究不行,句法研究的同时,应该考虑语义问题[1]。句子的语义结构,实际上是词义和语法结构融为一体的结构。词义可以由较小的词组合成较小的词组意义,较小的词组意义可以合成较大的词组意义,最后整合为句子意义。句子除语音外,主要由句法和语义两个部分组成,句子是句法框架+语义框架的统一体。对自然语言的理解,事实上是对语义的理解,它离不开句法分析这一手段。

句法框架属于语法范畴,语法范畴即对词或句的同类语法现象的概括。语义框架是语法的另一部分,隐藏在句子中。句法框架和语义框架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它是语言学者十分关心的问题。自然语言的理解,归根结底是语义理解,但离不开句法分析这一手段。句法分析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意义。

语义学家曾提出用题元角色分析的方法。Saeed(2003)通过研究,提出了用九类题元角色来讨论动词的语义角色和语法关系是如何对应的。题元(theme)概念最先由格鲁伯(J. S. Gruber)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格鲁伯发现某些运动类动词具有方向性和空间性特征。20世纪70年代由乔姆斯基等人开始使用,后来有费尔墨、杰肯道夫、多蒂等多位专家、学者提供了相关研究成果。基于格鲁伯的发现,杰肯道夫提出了题元关系假说,接下来杰肯道夫、布里斯南、卡尔纳瓦等人先后提出了题元结构层级概念和模式以及题元角色向句法论元映射的顺序问题,并做了相应的研究。多蒂还提出了题元原型角色和论元选择理论,对传统的题元角色理论作了重大修改。

以上学者的研究重点大多放在名词上,在他们看来,名词是具有句法功能和语义内容的题元角色或题元。实际上对名词的语义分类显得较为简单,对一些较为特殊的句法语义结构的分析显得一筹莫展。句式的不同、动词语义特征在选择题元角色方面的要求不同以及句式的多样性和动词语义的复杂性等情况给题元角色分类带来一定的困难。尽管如此,题元理论在帮助人们成功地揭示句法结构的基本语义概念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为句法与语义的对应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能。

一、句法和语义的对应关系

(一)句法和语义

对应关系主要指形式和意义的对应,反映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的对应。句法和语义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结构,分别是语言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两者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一种句法结构可以有多种语义关系,一种语义关系也可以反映在多种句法结构中,语义结构决定句法结构。句法和语义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当代句法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找出句法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

过去人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句法结构在先还是语义结构在先。目前多数语言学家提到过,句法结构的形成后于语义结构的形成。切夫曾经提到过,语义结构向句法结构转化的过程中,涉及名词变主语或宾语、动词与主语取得一致、省略等多项规则。

在语义和句法关系的讨论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理论,题元理论中的参与者角色和句法体现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主要讨论名词短语和主题角色之间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的问题。前者主要由Chomsky在其原则和参数理论中提出,认为在名词短语和主题角色之间应该是一对一的关系。而后者更受认知语言学家的青睐。

杰肯道夫基于某一对象可能担任一个以上的角色关系(1972),进而提出(1990)主题角色平台理论,其观点主要涉及表示空间关系的主题平台或题元层、表示行为者与动作承受者之间关系的动作平台或行为层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主要由来源、目标、主题、场所等构成,后者主要由行为者、经历者、承受者(动作承受者)、受益者、工具等构成。

杰肯道夫的一个名词可以充当一个以上的题元角色观点,考虑了空间关系的题元层,也考虑了施动关系的题元层,这一观点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探讨题元角色与动词以及题元角色与语法的关系。对两者关系的了解,实际上是语义与语法的对应关系的了解。题元角色研究中提出的题元栅,也给动词的分类带来了新的帮助。

Gleason(1968)在以事件链为主线的语义结构分析模式中认为,一个事件链由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之间的联系构成。事件链是语义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另一个重要成分是参与者。狭义的参与者主要指事件链中涉及的人,广义的参与者还可以包括事件中涉及的其他一切事物。在Gleason的语义分析模式里,参与者主要是狭义的参与者。根据参与者在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参与者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AG(施事),PA(受事),GO(目标),BE(受益者)等几类,它们的关系大致等于深层语义格的关系。

(二)有标记和无标记对应

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情景的表达形式会制约句法语义的表达。行为层的题元角色与题元层的题元角色在句子中完全对应时,通常称之为无标记对应。行为层的题元角色与题元层的题元角色在句子中不完全对应时,通常称之为有标记对应。前者通常比较普遍,后者通常比较特殊。题元层描述一个句子中不同参与角色的空间距离的客体移动的认知关系;行为层再现了行为者与动作承受者的施与受过程的时间先后等方面的认知关系。

语言学者认为:英语基本上允许这些角色作主语。汉语也是如此。但就主语对参与者的选择上,具有某种倾向所体现的层级关系图之间存在区别,这表明英汉语在语义和句法方面的对应情况是有差别的。

(三)题元层和行为层上的参与者角色

Andrews,Radford认为,下面句子中带下划线的成分是题元层和行为层上的参与者角色。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1)主题(theme)是被某一动作所移动的对象;(2)目标是某一事物运动的方向;(3)来源是某一事物运动的起点;(4)场所是某一事物或动作所在或发生的地点;(5)行为者是某一动作的执行者,具有发出动作的意愿;(6)经历者指动作的经历者对谓词所描述的动作或状态有意识,但并不能控制该动作或状态[2];(7)承受者是承受某一动作结果的实体,常常经历某种状态的变化;(8)受益者是某一动作的受益对象;(9)工具是执行某一动作或某一事件出现的媒介。

以上参与成分在英汉语句子中有不同的选择,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由于说话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事件的描述也不同,事件参与者在句子中的实现方式即句子的表层形式也就不同。选择关系即语义和语法的对应关系。

语言学者通常认为,在以上层级关系图中,越靠左的参与者角色越可能做主语,越靠右的参与者做主语的可能性越小。但句法表达形式会因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情景下的要求带来不同的制约。

主语对参与者的选择倾向所体现出来的层级关系图表明:主语与谓语直接相对是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主语和宾语围绕动词相对是施动和受动的关系,即主语是动词的几个宾语中提取出来的,它们可以分别为施事、受事、当事、工具等,宾语也可以分别是施事、受事、当事、工具等。

杰肯道夫、多蒂、Andrews, Radford等的研究成果,主要基于主语对参与者的选择倾向。而言语行为动词的研究主要涉及客体移动,在由言语行为动词构成的句子中,客体通常以宾语的角色出现。由此可以认为,研究客体在句中的意义和语法之间的对应关系具有一定的价值。这个方面的研究要通过英汉语句法语义的对比分析来进行。

二、句法语义对应关系研究存在的问题

动词的语义角色与语法关系的对应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属于句法(语法)语义对应研究范畴,是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与传统语法分析相比,句子中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通过语义分析,其解释会更容易一些,也能讲得更清楚些。因为传统语法的分析过程,往往伴随一些困难和麻烦。而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分析,比一般的句法结构更为直接、清晰。各种句法结构通常按照词语结合所构成的语义关系划分,不少句法结构包含若干语义关系。语义结构映射为句法结构。一个具体句子是语义结构映射到句法层面的结果。同一个语义结构映射到句法层面可以形成不同的句法结构,不同的语义结构映射到句法层面可以形成相同的句法结构;反过来,同一个句法结构内可以包含很多个语义结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所存在的对应关系就像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一样,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或多对多。这也说明了句法语义对应关系的复杂性。

句法语义对应关系的研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但被多数人接受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标注总结出来的句子的语义结构,通过对具体句子的分析,建立语义结构与句法结构的对应关系,用来说明哪些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相对应。二是对语义结构进行分解,说明语义结构成分和句法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建立从结构成分到整个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进一步探讨语义结构映射为句法结构的规律,更加清楚地说明词语组合在语义结构关系中所受的制约情况。

句法语义对应关系的研究在其他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

句法结构是有规律的、静态的、相对固定的;但它也有灵活性,是动态的、绝对变动的。语义结构虽然也有规律,也存在静态、相对固定的特征,也具有灵活、动态性和绝对变动的特点,但与句法结构相比,语义结构的灵活性、动态性更强。句法结构在更多的情况下可以固定下来,规律或规则是相对稳定或固定的。而语义结构作为规律或规则难度更大,这就必然给句法语义对应关系的研究带来困难。

句法和语义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句法和语义之间还有广泛的渗透地带,语义和语境之间也有一个广泛的渗透地带。这些问题Chomsky和Bloomfield都曾经提到过。意义属于词语,不如说意义属于概念。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定义题元角色也会遇到边界不清的问题。

语言的意义难以捉摸,由于Bloomfield曾对语义研究持悲观态度,对语义研究造成了负面影响。Bloomfield认为语义研究主要是词的释义等方面,他把意义研究始终放在次要地位,这也是描写语言学的致命弱点。Bloomfield甚至认为,语言研究要立足于形式,排除意义的干扰。

语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反映,它以一定的语词形式固定下来。它连接客观世界,构成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它连接人的主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贮存一套反映外部世界的语义系统。人们后天所受教育和生活经历不同,人脑中贮存的语义系统所反映的世界图景也不同。语义还连接彼此交往的人们头脑中的语义系统,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互相沟通,使思想交流和文化传播成为可能。语义所具有的这三维关系,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难点,也是众多相关学科关注的焦点。

历史上的“形式中心论”和“语义中心论”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哪种“中心论”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道理十分简单,形式和语义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它是一张纸的两个面。

生成语义学强烈反对句法独立于语义研究的主张。语法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把结构形式的分析和语义分析结合起来,努力寻求形式同意义间的对应关系。

[1] Katz的理论影响了解释语义学的形成,促使了生成语义学的建立,对心理语言学原理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2] 经历者这一概念与行为者概念有些接近,但前者只是经历某一动作或状态,没有控制这一动作或状态的能力。可见句中是否存在“经历者”这一事件参与成分,主要与所使用的动词有关。英语言语行为动词的构句一般不具备构成具有经历者这一事件参与成分的句子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