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省高校东南亚语教学调查结果分析

云南省高校东南亚语教学调查结果分析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参与调研的院校29所参与调查的院校中,25所开设了全校性选修课或专业课程,东南亚语的开设比率达到了86.2%,有4所院校由于办学需求、师资等原因没有开设东南亚语的专业课或选修课程即云南艺术学院、丽江师范专科学校、昭通学院和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数据显示,泰语、越南语和缅甸语是云南省高校开设较多的东南亚语种,开设老挝语的学校只有3家。

1.参与调研的院校

29所参与调查的院校中,25所开设了全校性选修课或专业课程,东南亚语的开设比率达到了86.2%,有4所院校由于办学需求、师资等原因没有开设东南亚语的专业课或选修课程即云南艺术学院、丽江师范专科学校、昭通学院和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表10 云南省高等院校东南亚语种开设情况

表11 云南省高等院校东南亚语专业学生在校人数统计

2.东南亚语专业的开设情况

云南省的院校中开设东南亚语专业最多的是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该学院开设了除菲律宾语之外的7个东南亚语本科专业即泰国语、缅甸语、老挝语、柬埔寨语、越南语、印度尼西亚语和马来语,其中越南语、缅甸语和泰国语招收硕士研究生。该学院所开设的东南亚语种数量与广西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的相当,开设的东南亚语的数量仅次于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

开设东南亚语种数量居其次的是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云南华文学院共开设了3种东南亚语言即越南语、泰国语和缅甸语。其他院校一般开设2种东南亚语种,最少的开设了1种。

从表10就可以看出云南省高等院校东南亚语种的开设情况,泰国语是云南省高校中开设最多的语种,在所有调查的高校中占到了65.5%;其次是越南语,在高校中所开设的比率占到了44.8%;缅甸语的开设率居第三位,为27.6%;老挝语的开设率为13.8%,居第四位。而柬埔寨语、马来语和印度尼西亚语只有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开设。数据显示,泰语、越南语和缅甸语是云南省高校开设较多的东南亚语种,开设老挝语的学校只有3家。因此,目前云南省的东南亚语开设所涉及的语种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泰国语、越南语和缅甸语3个语种上;语种开设的数量也不多,某些语种只有一所院校开设。2006年云南省教育厅的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小语种教学工作的意见》提到“近期我省高校小语种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点语种为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语”。但从目前的东南亚语开设情况看,云南省开设老挝语和柬埔寨语的院校还很少,这两个语种的教育和教学还需要加强。

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是西南滇、黔、川、渝四省高校中开办东南亚语种最多的院校,也是国内高校中开设东南亚语种较多的院校,它是教育部批准开办非通用语种本科专业最多而且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之一。云南民族大学的东南亚语言文学系成立于1993年,当时开设了泰国语、缅甸语和越南语三个语种专业。2003年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成立, 2006年更名为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学院目前开设泰国语、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7个东南亚语本科专业,其中越南语、缅甸语和泰语招收硕士研究生。该学院是云南省政府批准的“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其泰国语、缅甸语和越南语为云南省省级重点本科专业;该学院有一个小语种省级质量工程——省级小语种教研室 (包括泰国语、缅甸语、越南语、柬埔寨语、老挝语);“东南亚语种群”(包括泰国语、缅甸语、越南语、柬埔寨语、老挝语5个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基础泰语”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整个学院的师资队伍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10人,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2]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在东南亚语种专业开设的数量上仅次于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该学院目前开设了3个东南亚语本科专业,即越南语、泰国语和缅甸语。云南华文学院隶属云南师范大学,是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由云南省侨务办公室和云南师范大学共同管理的一所国际化、综合性新型学院,主要为海内外华人华侨提供优质高等教育和教师培训,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也是国家级的面向东南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其东南亚语专业培养采用 “2+N+N”人才培养模式,为云南桥头堡战略培养高水平急需人才。其小语种专业采用的 “2+N+N”人才培养模式,即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前2年在云南师范大学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以及校、院设置的部分选修课程;一个 “N”指的是第三年学生在泰国/缅甸/越南合作院校学习小语种专业课程并完成专业见习和实习,强化实践教学;另一个 “N”指第四年回国后的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模块课程,以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双证书毕业制度。整个大学四年,除对小语种语言的学习而外,强化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 “小语种+英语+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3]

值得一提的是玉溪师范学院的泰国语本科专业。玉溪师范学院的泰国语专业2010年被批准为 “云南省小语种重点建设专业”。该学院的泰国语专业于2006年招生,采取了 “2+2”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是云南省内较早开办“2+2”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的专业。学生在玉溪师范学院完成前2年的学习,后2年在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学习,学生在4年内完成两校互认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学分,完成学士论文,答辩合格即可获得玉溪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证书和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在该专业的师资队伍中,中方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泰方11人,其中副教授2人。其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成为了东南亚语办学的新亮点。[4]

3.云南省高校的东南亚语开设时间及数量分布

从表9也可以看出云南省高校开设东南亚语专业的时间上的分布特点, 1993年云南民族大学首次开设了2个东南亚语专业即泰国语和缅甸语专业;2001年该校又增加了越南语和老挝语2个专业;2005年云南民族大学新增了柬埔寨语专业,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开设了泰国语专业;2006年玉溪师范学院开设泰国语本科专业。可以说,从1993年至2006年的13年时间里,是云南省开设东南亚小语种的起步阶段,这项工作主要集中在云南民族大学,这段时间小语种的发展较为缓慢。2007年和2009年情况有所好转,这两个年份分别都有3个东南亚语专业开始招生;2010年是东南亚语专业比较集中开设的一年,共有8个东南亚语专业在不同的学校开始招生和教学,2011年和2012年全云南省分别新增6个东南亚语专业的教学单位。

图2 云南省高校的东南亚语开设时间及数量分布

图2可以较为直观地展现从1993年到2012年的20年间云南省东南亚语专业开设的数量和时间分布。

云南省高校东南亚语专业的开设是与中国对东盟的宏观战略以及云南省在国家的宏观战略下所做的部署和云南省的发展需要紧密相关的。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十国领导人签署了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程。中国于2003年作为域外大国率先加入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对话合作机制,主要包括领导人会议、9个部长级会议机制和5个工作层对话合作机制。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进一步深入,云南作为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彰显了独特的地域优势。因此,云南省教育厅于2006年下发了文件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小语种教学工作的意见》,在这个指导性文件的促动下,2007年和2009年东南亚语专业的开设都有所增加。2009年7月28日胡锦涛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这一指示对云南省东南亚语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随着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云南在中国面向西南开放中的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显得更加突出。2010年成为了东南亚语专业比较集中开设的一年,共有8个东南亚语专业在不同的学校开始招生和教学。2011年和2012年新增东南亚专业的院校虽然呈现出稍微减少,但总体来看还是处于较高的态势。

4.办学层次

从办学层次上来看,云南省高校所开设的东南亚语专业的办学层次主要为本科,其次为专科,只有云南民族大学一所高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招收越南语、泰国语和缅甸语的研究生。由于学历层次的限制,东南亚语专业的学生都是从最基础的内容学起,学习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对语言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译上,学校的课程安排上也使学生对语言对象国的社会、文化、历史等掌握得较少,对行业知识如贸易、法律等就知之更少。据报道,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就缺乏懂相关行业知识、深入了解东盟国家历史文化的高级翻译人才。鉴于目前的办学层次,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立足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学位点和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的雄厚师资和科研实力,正在积极准备招收泰国语和缅甸语专业的研究生,计划2015年招收第一批泰国语和缅甸语的研究生。

5.教学师资

云南省高校东南亚语专业的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职称多为讲师和助教。师资总体趋于年轻。只有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的师资最为雄厚,现有4名教授、10名副教授;玉溪师范学院有1名副教授,其他院校的教师皆为讲师和助教,可以说高职称的教师严重缺乏。有的学校的师资不足,只有外聘教师,或临时聘请代课教师。师资的缺乏和队伍较年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南亚语专业的教学。因此师资队伍亟待提升学历层次和职称。

6.学生的培养

从表11云南省高等院校东南亚语专业学生在校人数统计来看,云南省高校学习泰国语的学生人数最多,现在在校生已达2136人,学习越南语的学生居其次,也高达973人,学习缅甸语的人数也达到了561人。因此可以看出云南省高校的东南亚语专业人才集中于泰国语、越南语和缅甸语三个语种,学习其他小语种的学生相比之下就非常少,出现了严重的失衡。云南省教育厅于2006年下发的文件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小语种教学工作的意见》,指出 “近期我省高校小语种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点语种为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语”。而从调研的结果来看,老挝语和柬埔寨语的发展与其他三个语种相比,严重不足。该文件还指出“到‘十一五’末,设置小语种专业点稳定在20个左右,在校生规模约3000人”。目前全省高校的东南亚语专业学生的在校人数已达到4127人,已完全超出了3000人的预期;稳定的小语种专业点已经达到了19个。泰国语和越南语招生人数的过多,势必造成这两个专业的人才过剩,形成就业市场的恶性竞争,而其他语种人才却供不应求,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东南亚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上,云南省高校存在着多样化的趋势,如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学院对泰国语、缅甸语、越南语和老挝语采用的 “3+1”的教学培养模式,玉溪师范学院泰国语专业的 “2+2”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云南华文学院的 “2+N+N”办学模式。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方式,学生能够直接感受语言对象国的文化和国情,提高语言基本能力。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和普洱学院的 “英语+泰国语”“英语+老挝语”的双语办学模式,通过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东南亚语种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双语能力,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事业发展潜力。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缅甸语/泰国语”的办学模式即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缅甸语或泰国语的学习,这种办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既有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缅甸语或泰国语的语言能力,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可以看出,各个院校都在不断地探索更好地培养东南亚语专业人才的思路,从而更好地服务云南省经济发展,服务于中国的“桥头堡”战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